摘要:羅賓遜在《經濟哲學》中,從意識形態的角度探討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等經濟學經濟學學派的基本原理,揭示瞭經濟學理論的形而上學(非科學)屬性。經濟學傢研究的問題本身具有意識形態性,所依賴的研究方法的結果也不像科學實驗那樣明確,對經濟制度的表面上客觀的描述都有道德評價和倫理假設的介入。羅賓遜指出,古典主義的絕對價值、馬克思主義的抽象勞動、新古典主義的效用和凱恩斯主義的充分就業等概念都是意識形態的產物,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幻想。此外,羅賓遜在書中還對長期經濟發展與經濟學理論推出的規則進行瞭探討。
羅賓遜
· 以前,人們相信他們所相信的事物,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事物是真實的,但是自弗洛伊德指出人的理性化傾向,馬克思揭示思想源於意識形態,人們開始懷疑他們所相信的事物。
· 經濟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主流意識形態的載體,另一部分是科學的研究方法。
· 人們可以對意識形態進行描述和爭論,但是無法給它下邏輯學上的定義;解決意識形態爭論,需要準則而非定義。
· 形而上學命題的特點是不可校驗性,由於形而上學按照它自己主張的定義表明其真實性,它是不可證偽的,形而上學命題不是科學命題。
· 形而上學陳述的功能是表達觀點和闡述情感。
· 形而上學命題不屬於科學領域,卻是科學(尤其對於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的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它提供瞭提出假說的依據。
· 社會成員對為人處事的共同看法是社會存在的基礎,而這些共同看法由意識形態體現。
· 任何人都有自私性和利他性,由於自私的動力強於利他的動力,利他的要求必須由道德或個人良心這種機制強加於人。
· 如果一個社會不尊重人的財產權,那麼無法維持合理的生活水平;偷盜行為不會引起強烈的本能憎惡,所以道德規范要靠懲罰來支撐。
· 道德具有物質基礎,且產生於生物需求;良心是慢慢發展起來的,且良心的內涵取決於個人生長的社會。
· 道德不是源於宗教,也不是源於理性,道德情感是人的稟賦之外的獨立部分。
· 倫理學體系中的概念(如幸福和善)不像科學體系中的概念,是無法準確地被人描述和理解的,倫理學概念幾乎是不可認知的。
· 倫理學體系的相對主義也有其絕對性,存在某些人類共同擁有的基本道德情感。
· 任何一種經濟體系都需要有一套準則和意識形態以證明其正確性,還需要個人努力來貫徹落實這套準則的良心。
· 經濟學傢對經濟制度的描述貌似是客觀的,但實際上如果沒有道德評價的介入,是無法描述經濟制度的;人們描述經濟制度的同時也在把它和其他制度做比較,而這種比較產生的選擇和評判是基於倫理預設的。
· 熊彼特認為,資產階級中的人隻能用理性主義或非英雄的手段迫使國傢服從他的意志,這些行為的政治價值被高估,這些行為也不能擴大他的個人魅力。
· 有關科學概括起源的普遍看法是:科學概括基於對觀察到的事物的歸納;科學的歷程是證偽的過程,科學的主題由尚未被證偽的理論構成。
· 在社會科學中應用科學方法的最大困難在於,人們沒有為某種理論的證偽建立統一標準,解釋所牽涉的評價必然因先入之見而帶有傾向性。
· 比起自然科學傢(也有人類所共有的主觀性),社會科學傢所研究的論題本身就帶有意識形態意味,而且社會科學傢所依賴的公眾經驗絕不會像實驗結果那樣明確。
· 經濟學傢無法把形而上學概念轉換為可證偽的術語,也無法使大傢在可證偽的問題上達成一致,他們的任務是盡最大可能將意識形態和科學區分開來。
· 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形而上學觀念之一是價值,價值不是價格,而是用來解釋價格的東西。
· 斯密將價值分為使用價值(物品的效用)和交換價值(用某物換取的購買力),使用價值大的東西往往交換價值小,反之亦然。
· 斯密指出,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前的社會,勞動生產物隻屬於勞動者自己,生產物的價值(作為物品交換的標準)正比於勞動量。
· 專業化是交換產生的原因,而這也同時說明,僅用勞動時間不能度量不同種類的勞動。
· 斯密的相對價格理論很簡單:經濟的總體發展決定瞭工資、利潤和租金的整體水平,而商品的正常價格由商品在生產中的正常成本決定。
· 李嘉圖用單位勞動時間為產品定價,但他並不滿足於這一解決方案,他想要找到一種自身具有價值且自身價值不變的東西作為商品定價尺度。
· 很多人(如馬克思)認為李嘉圖使用勞動為商品定價,說明隻有勞動創造價值,而利潤是強加於工人的負擔,但馬歇爾認為,李嘉圖隻是在嘗試尋找一種絕對價值尺度。
·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是簡單地宣稱勞動者擁有自己勞動產出的權利,而是要指出,價值理論對剝削做出瞭解釋。
· 馬克思論述,如果把勞動產品的使用價值除去,那麼用於生產的勞動就隻是抽象的人類勞動,而勞動產品作為社會實體的結晶就是價值。
· 接受瞭商品按與自身價值成比例的價格進行交換這一觀點後,馬克思將此信條應用於勞動力,工人的價值是按勞動時間計算的成本,而雇主使用勞動力生產大於勞動力成本的價值。
· 資本主義首先通過令農民和工匠傾傢蕩產來招募工人,自由勞動階層形成時期的普遍生活水平決定瞭實際工資水平;生產超過工資的剩餘屬於資本傢,資本傢利用從一批工人身上得到的剩餘價值去雇用其他工人,並榨取更多剩餘價值。
· 勞動力一直增加,還存在由失業工人組成的勞動力後備軍,導致實際工資不能永久地上升到初始水平以上;資本積累過快使勞動力短缺,實際工資水平上升,人均剩餘價值下降,這使資本積累速度放緩;人口增長率超過資本積累率,再加上技術性失業補充後備軍,實際工資水平下降。
· 雖然看起來像是科學理論,馬克思的理論仍是形而上學體系,因為它與實際不符,資本主義確實提高瞭工人的生活水平。
· 對於相對價格理論以及價值理論的爭論是由意識形態引出的,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的科學論述中,實際上充滿瞭道德義憤,馬克思主義具有失敗者的利益訴求。
· 勞動價值作為國民收入的計量單位是無用的,我們無法通過計算包含在商品中的勞動時間總和,來估算一年之內生產的商品的總價值。
· 第一個問題在於生產勞動(如制造業)和非生產勞動(如服務業、政府、軍人)的區別,區別主要在於有沒有物質產出,而從哲學上看這種關於勞動的區別很難理解。
· 第二個問題在於不同素質的工人勞動產生的價值不同,這種差別很難衡量,無法用相對工資差異(它測量勞動力的價值差,而這是訓練工人的費用,而非勞動創造的價值差)評估。
· 第三個問題是,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非實際工作時間,這涉及到工作效率。
· 第四個問題是,一年的生產的價值不僅由當年的勞動決定,還包含過去勞動時間和資本的價值,這涉及到廠房折舊與股票估價等問題。
· 認為資本傢為瞭自己的利益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而社會主義的計劃人員隻考慮社會福利,這是一種道德層面的主觀觀點,客觀來講資本傢和社會主義的計劃人員都是在進行積累。
· 對相互對立的價值理論進行總結後,我們發現,價值不過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而已。
· 效用是一個循環論證的形而上學概念,效用是商品使人願意購買它們的品質,而人們願意購買商品這一事實表明,商品具有效用。
· 馬歇爾發現效用與消費者剩餘概念有關,效用被用來度量消費者獲得商品而得到的滿足感,效用存在邊際遞減規律。
· 效用概念無法脫離形而上學范疇,人們不可能不對偏好進行價值評判,而且由於經濟學不是實驗科學,市場行為也無法揭示人的偏好。
· 效用理論比古典理論更加人性化,工資第一次被納入國民財富的范圍;工人消費商品的效用開始得到重視,而且效用遞減原理適用於收入(同樣的成本對窮人更高);這些論證工會和累進稅以及福利國傢原則的正確性。
· 另一方面,效用側重於證明自由放任的正確性,每個人都要按自己的意願自由消費,當他將收入的效用均衡地花費在各種商品上時,他就實現瞭利益最大化。
· 新古典主義的意識形態徹底排除瞭道德問題,人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獲取利益的行為。
· 馬歇爾對實際國民收入的考察,改變瞭自己年輕時的社會主義傾向;他認為社會主義計劃沒有為高技術企業和有能力的個人提供足夠的生活費用,也沒有做到讓物質生產工具快速增加,以使工人的實際收入持續增長。
· 社會進步主要取決於為增加社會公益而最堅定地(不隻是最大地)利用人性力量的程度。
· 對於社會實際情況的考察以及平均主義道德與分配問題的分裂,將效用理論中的平均主義道德的元素抹除瞭。
·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有兩個分支,瓦爾拉斯一派將生產要素視為給定條件,而馬歇爾一派生產要素有供給價格和要素回報率,價格用於度量成本。
· 瓦爾拉斯體系沒有為資本利潤率和融資利息給出計算方法,而馬歇爾體系沒有給出與資本存量(而不是積累率)相稱的利潤率。
· 庇古用靜態均衡模型調和瞭兩個分支,當資本存量達到瞭利息率(資本需求價格)與利潤率(資本供給價格)相等的條件時,均衡存在,瓦爾拉斯方程組才適得其所。
· 對於新古典主義,倡導自由貿易是經濟學傢的標準,而保護主義則是不懂經濟規律的表現;但是自由貿易使國傢獲益的理由並不充分,用高價出口較少的產品或許比自由貿易狀態下的利潤更多,小額關稅或許會使國傢受益。
· 埃奇沃斯最主張經濟學的數學化,他認為幸福是可以度量的,但是幸福的單位和李嘉圖的絕對價值與馬克思的抽象勞動同樣是幻想,因為單位是對每個人都相同的公認準則,而個人主觀性的單位不是真正的單位。
· 新古典理論體系有一些毫無意義的脫離現實的結果,一是因為討論的問題實際上無關緊要,二是因為均衡概念起主導作用。
· 凱恩斯恢復瞭古典理論中講求實際的方面,將資本主義制度視為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他有時對資本主義制度感到失望和憤怒,但認為對其進行修補後它仍是最好的制度。
· 凱恩斯恢復瞭被自由放任理論廢除的道德問題,打破瞭個人私利和公共服務的和諧,經濟學無法嚴格區分為實證經濟學(與道德價值無關)和規范經濟學(與道德價值有關)。
· 凱恩斯將20世紀30年代的狀況視為資本主義的高度失靈,他指出資本產生回報不是因為資本的生產性而是稀缺性(破壞瞭為利潤辯解的形而上學理論),還將儲蓄看作失業的根源(批判瞭將不平等收入看作積累的來源的觀點)。
· 凱恩斯在經濟學理論中恢復瞭時間的概念,這一做法是經濟學更接近科學,為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假說提供瞭一種原則上的可檢驗性。
· 從前,歷史和經濟學理論之間幾乎沒有聯系(歷史情況和經濟理論之間存在很多矛盾),而凱恩斯的《通論》為經濟史分析開辟瞭新的領域。
· 凱恩斯隻對短期問題感興趣(“在長期我們都死瞭”),且他對相對價格理論不感興趣。
· 均衡概念具有心理學方面的吸引力,它有一個完美的靜態運行機制(從偶然的擾動中自動平穩回復),這或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對回歸母體的渴望。
· 凱恩斯理論中存在當下利益和未來利益的沖突,這是新古典意識形態沒能回答的問題;財富所有人受到當前滿足的固定消費誘因的影響,而利息則是他們節制的回報。
· 凱恩斯認為放任自由的一般抽象原則是不正確的,所以哪些事由政府管理,哪些事由個人自決,應取決於具體情況而非抽象基礎。
· 凱恩斯駁斥瞭關稅會對實施關稅的國傢造成危害的觀點,他認為關稅將需求由外國產品轉向國內產品,有助於增加國內產業的就業。
· 《通論》中最具意識形態的概念就是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彈性工作時間、有效勞動力數量和個體經營職業都是沒被澄清的問題。
· 凱恩斯指出,當產量上升到一個水平,使得各生產要素的典型單位的邊際產品等於維持該水平產量的生產要素所要求的最低報酬時,充分就業就達到瞭。
· 凱恩斯采用瞭馬歇爾的勞動的負效用這一概念,但這個概念非常抽象,凱恩斯也隻是簡單地說,充分就業是指每個想工作的人都得到一份工作。
· 在充分就業的條件下,提高價格會帶來工資和價格的惡行螺旋上升,所以充分就業和穩定價格在意識形態上形成瞭某種對立。
· 充分就業成為瞭正統經濟目標和完善資本主義制度缺陷的方法。
· 凱恩斯聲稱,政府可以推行某種中性政策來維持有效需求,而不影響任何特定需求;根據可投資資源供應來調節需求的政策,是像抽象勞動和總效用一樣的模糊的形而上學概念。
· 貨幣數量論掩蓋瞭在客觀機制條件下的政治選擇問題,所以具有巨大的意識形態吸引力。
· 由於世界分為先進工業集團、快速工業化農業集團和殖民地集團,這種情況需要長期動態分析以研究如何增加資源,長期發展問題取代有效需求問題成為關註的焦點。
· 傳統學說預測利潤率趨於下降,資本積累即將停止。
· 李嘉圖給出的原因是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即將成為實際問題),馬克思提出的解釋是,利潤率中的產業收益份額的上升速度不及人均資本價值的上升速度(與經驗不符);馬歇爾認為迅速上漲的儲蓄率增加瞭相對於需求的總資本存量,從而壓低利率,即利潤率。
· 在凱恩斯的短期理論中,投資的持續進行是因為賣方市場的高利潤率,而投資導致的生產力上升趨相遇中止賣方市場的興盛;在凱恩斯的長期理論中,利潤率下降至零不是資本主義的自然趨勢,而是審慎政策的目標。
· 新古典經濟學的弱點是將技術進步看作改變均衡位置的偶然性擾動,但哈羅德將經濟進步看作工業經濟的內在傾向。
· 著名公式“年均總收入增長率等於收入中的儲蓄與資本產出的比值”表明,經濟增長率由技術狀況和人口的儲蓄傾向決定,但它忽略瞭,種種決策決定瞭資本積累率。
· 哈羅德模型對增長率和有保證的自然增長率(增長率的技術可能性)進行瞭區分,這種增長率隻能在無計劃的私人企業經濟中產生。
· 自然增長率由勞動增長率和人均產出增長率決定,人口迅速增長的貧窮國傢幾乎不可能獲得充足的儲蓄,而富裕國傢中的投資傾向則過於薄弱。
· 馬爾薩斯的理論提出瞭一個簡單而痛苦的事實:人口增長越快,人均收入增長越慢。
· 人口發展通常分為三個階段: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相平衡的原始階段、科技和醫療進步帶瞭的人口爆炸階段、教育程度提高和城鄉人口比例上升帶來的出生率下降階段;現在人們還指出,出生率到達一個低點後,種族自殺的呼聲大增,出生率又會上升。
· 人們普遍認為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可以通過操控貨幣供應來避免,而凱恩斯指出,通貨膨脹是由有效需求增長導致的真實現象。
· 無通脹發展的秘密在於,為生產出足夠的剩餘來支持足夠的大規模計劃,要配置適量的快速高產項目和消費品部門的資本節約型投資。
· 經濟學的本質植根於民族主義,作為一個主題,民族主義的本質是以國傢的口吻敘事。
· 古典經濟學傢直言不諱,他們雖然反對重商主義的狹隘民族主義,但推崇自由貿易的原因還是這會對本國有利。
· 馬克思主義從理論上講具有普適性,但在建立革命政府時,必須打造一個國傢模子。
· 新古典主義的效用理論上具有普適性,但效用理論以人人受益為基礎,自然側重於國民收入和人民福祉,而支持福利國傢的民族團結訴求具有很強的民族主義性質。
· 人類的本能思維方式是:如果他國的繁榮有益於本國人民的生活,它就是好的,而如果他國的繁榮對本國產生威脅,那就是令人厭惡的。
· 隱藏於自由放任之後的本質是,所有資本主義國傢政府通過貿易和生產來征服領土並移植制度,以幫助自己國傢的公民獲得優勢。
· 全民愛國主義克服瞭種族和宗教的地方性愛國主義,是一種勸人從善的力量,但從一種愛國主義中發展出民族良心(良好行為的願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凱恩斯革命自稱有助於引入真正的國際主義,國際協議的制定雖然受到自由貿易思想的影響,但特殊條款規定欠發達國傢可以先於國際義務考慮國內問題。
· 利潤率與間接稅在經濟職能上的區別並不明確,它們都是某種“負擔”;它們的區別在於:利潤指出的決定權在於公司董事會,而稅費支出的決定權在政府。
· 就業政策沒有遵循某種具體理論,而隻是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如果要進行限制,公共投資是最容易削減的,而如果要進行刺激,促進私人消費是最令人愉悅的。
· 按照嚴格的自由放任學說,工會和壟斷的效果相當,但人們普遍認可,工會是消除壟斷因素的制衡力量。
· 道德問題是一個永遠無法解決的矛盾,經濟學傢的解決方案和神學傢的同樣令人迷惑,但人們不必放棄經濟學走向科學的希望。
· 對於彼此爭論經濟學傢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認真地嘗試以避免誤解,正確闡釋自己的理論,並向世人說,可以用貨幣衡量的價值不是唯一要重視的價值。
羅賓遜,《經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