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拍过一部电影,叫《二十四城》。
讲述了一个编号为402的成都三线老工厂,在时代流转中,逐渐褪去昔日的光环。
最终,老厂被城市吞噬,变成了新兴商业楼盘二十四城。
这样的命运,一千七百公里之外的南京,也未能逃脱。
714,734,511……这些漂浮在时空里的符号,仅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714厂
714厂(熊猫集团),前身诞生于长沙,是193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的湖南电器制造厂。
5年后,它来到南京,变成“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后更名“南京无线电厂”。
这个共和国电子工业的“长子”,光芒有点耀眼。
是中国第一台全国产化收音机的爸爸;是驰名商标“熊猫”的爸爸;是江苏省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爸爸。
1978年,熊猫牌黑白电视机横扫市场。1985年,引进日本技术,18寸彩电大批生产。2年后,熊猫电子集团成立。
我敢赌五毛钱,所有南京80后生命中,都曾路过至少2台熊猫。
▲1986年南京无线电厂的鸟瞰图
老厂的光芒落在工人的脸上。那个年代,父母在熊猫厂上班,简直就是高干子弟的存在。
穿着统一的蓝色工服,踏着早晚工厂响起的小号声,淹没在浩浩荡荡的上下班队伍里,就是工人们的小确幸。
夏日午后,厂里机房外的墙上,四只水龙头哗哗哗流出各色口味的冰镇汽水,孩子们凭家属证可以喝到饱。
游泳池、福利分房……魔幻现实主义场景触手可及。
一切停摆在90年代,转折的风口,大批工人成了失路者。
然后有一天,你看到新闻。这片承载无数荣耀和梦想的土地,也将变身大型城市综合体。
714成了一个遥远的代号,现为中国电子熊猫集团。
734厂
734厂(南京有线电厂),其前身是193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筹建的中央电工器材第三厂。
早期生产电话机和交换机,解放后主攻有线通讯用的载波机。
60年代,734厂迎来新课题,研发生产计算机。
1966年,江苏首台电子数字计算机made in 南京有线电厂。
▲早期生产的电话
那时的734,学霸丛生。大批毕业生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名校聚集到这里,可以想见老厂当年的荣光。
追溯国内最早的果粉,大概就是用过Apple II电脑的那群人。80年代初,大量Apple II机型涌入中国。
没多长时间,734厂就山寨出了著名的“紫金”电脑,一时火遍全国。
▲734厂的子弟中学
鼎盛时期,在东井亭那边,734厂有自己的厂区、家属楼、子弟学校。
然后有一天,从甲乙栋到五栋大楼,从体育场到医务室,从二所到大礼堂,一切都被推倒。旧址上崛起复地新都国际的楼盘。
734厂,现为江苏紫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741厂
741厂(华东电子管厂),跟734厂一母同胞,前身是中央电工器材第二厂。
主要生产电子管和日光灯管。
从第一只特制灯泡到第一只荧光灯,从第一只示波管到第一只红外变像管。
741缔造了多个中国第一。
而对许多老南京来说,741生产的“电工牌”日光灯,是家家户户都曾用过的。
厂里的次品灯管发给职工当福利,回家一用就是七八年。
▲华电厂的孩子从小就会用烟囱丛林形容工业发达
厂子红火的时候,华电厂后门一条街,都是附近居民开的小店或摆的摊子。光靠一个华电,就可以养活他们。
殊途同归。
华电老厂的地皮,今天也早已开发成了中电颐和家园。
741厂,现为南京华东电子集团。
511厂
511厂(金城集团),其前身空军21厂于1949年在上海成立。
1950年迁往南京明故宫机场(就是徐志摩空难的始发机场)。后更名国营511厂,主业修飞机。
1952年,筹建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南航前身),金城是南航的爸爸。
1979年,踏上军转民之路,首辆金城牌摩托车诞生。
1992年,中国首家摩托车集团——金城摩托车集团诞生。金城摩托一发不可收拾,风靡全国,走向世界。
这就是中山东路518号“金城厂”的光辉半生。
这个南京城墙内最大的工业巨头,盘踞在城市核心区域,围墙圈起了多少热气腾腾的往事。
70年代,金城曾有南京最大的职工礼堂,刘晓庆在那里表演过;放电影时,从早到晚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80年代,厂里有《金城报》;90年代初,金城有线电视台开播。
你可以想见置身这庞大的独立王国,是怎样的优越感。
2013年,金城厂地块出让完毕。在热火朝天的中航科技城工地上,你看到这样的宣传词“皇家地脉、城市中心、贵胄府邸”。
你才想起这里还深埋着明故宫遗址。
而人们遗忘一座老厂的速度,是不是会更快一些?
511厂,现为中航工业金城集团。
924厂
924厂,始建于1959年,又名南京新联机械厂。
最早做的是高大上的雷达。
80年代,军转民。中国第一台家用空调和第一台双门冰箱,都在该厂诞生。
彼时924扶持了一批空调小弟,其中包括春兰。
“伯乐”牌冰箱走进千家万户的1985年前后,924厂也走向它一生巅峰。
▲墙壁斑驳的大礼堂早已看不出当年的火爆
那时的城北还是大农村,924职工住在新联二村的家属区,最早置办上了收音机、电视机、电冰箱。
在伯乐冰箱走俏的年代,工厂给职工发冰箱票,924人因此在亲戚朋友中特别有存在感。
90年代初,南京伯乐集团成立。
风口上不过飘荡了十几年,就突然被送入水底。
2004年,伯乐宣告破产,一年后被海信吞并。
307厂
307厂(晨光集团),前身碉堡了,是李鸿章于1865年筹建的金陵制造局。
期间经历数次更名、迁址,1952年与山西长治307厂合并,称国营307厂。80年代改称南京晨光机器厂。90年代组建晨光集团。
在战争年代,当时的金陵兵工厂,承包了全国兵工企业武器产量的半壁江山。
70年代起,开始逐步实现军用和民用产品的分离。既造导弹,又造大佛,矛盾统一。
从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小口径软管,到举世闻名的香港“天坛大佛”、无锡“灵山大佛”、海南“三面观音”等都是晨光出品。
曾经,晨光厂在南京人眼里充满了神秘色彩。门口持枪的卫兵宣示了它的庄严,小时候去雨花台路过此地都不准停留。
对于晨光厂子弟来说,他们的前半生都跟晨光牵扯在一起。
在晨光厂幼儿园玩几年,再去念子弟小学正学路小学。从小到大最好的朋友都是晨光厂的子弟。
同住在武定新村或雨花村的家属区,小时候每天沿着宁芜铁路的铁路边上学放学。
甚至厂区还有个“五七连”,是专门用来安排职工家属上班的地方。
像所有老厂一样,晨光最终也迁出了主城。
原址成为1865创意园,翻版的北京798。晨光也随着交易所的一声锣响,上市了。
307厂,现为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未完待续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