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孩子在學校學習瞭古法造紙,她對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產生瞭濃厚的興趣。剛好有傢長聯系到瞭位於郭杜街道乳莊小學內的古法造紙非遺體驗中心,一行共有五位小學生一同前往參觀。踏入體驗中心撲面而來的古樸氣息,好像誤入瞭1900年前西漢的造紙現場。
而作為創始人兼講解員的楊亞飛老師的介紹,讓我感嘆於古法造紙這門枯燥又耗費體力的技藝能夠傳承下去,以及對古代造紙技藝依舊後繼有人的欽佩。
6a003725e505090a7c5de89d3c3b9310
■ 古法造紙體驗中心
歷史
造紙術的發明源自陜西,始於西漢,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位於秦嶺山腳下,灃河東岸的北張村,由於土地少,養活不瞭靠山吃山的村民。但是大自然總會為勤勞的人們帶來求生的途徑,造紙術的前提條件是水源和樹皮,綿延的秦嶺山脈植物茂盛,盛產的構樹(學名“楮樹”)是最佳的造紙原材料;加上村西邊緊臨灃河,為楮皮造紙術提供瞭先天的自然條件。北張村祖祖輩輩以造紙為生,有著“紙鄉人傢農事忙,紛紛和泥刷新墻,村間紙碓無停息,一片春聲撼夕陽”的美譽。
50年代起,一開始是“張傢看王傢,王傢看李傢”,鄰裡之間用眼睛看會瞭再回去細細琢磨,漸漸形成瞭“十傢裡有七傢造紙”的場景。80年代初是鼎盛時期,村裡的9000多戶村民傢傢戶戶幹這一行。90年代隨著工業造紙的發展,對古老的造紙工藝產生強烈沖擊,村裡僅剩下不到20戶還在從事這項工作。
古法造紙是實實在在的體力活。出一張成品紙,至少需要石碾、踏碓、切幡、舂搗、打漿等18道工序,而且不僅要有技巧,還要下苦力。從原料開始,要經過浸泡、蒸煮、漂洗等工序,穿著防水的褲子,紮進河裡,挽起袖子,雙手浸在水裡來回攪拌將打磨好的楮樹皮擰成捆,才能完成由原材料到原料瓤的轉變。原料瓤經過錘搗、抄曬、攪散等工序,再巧妙地用長方形紙張大小的竹簾撈起浮遊的纖維,一攪一撈,形成附在竹簾上的一層濕紙,抄出的濕紙碼平放齊,疊成一摞,還要用壓桿壓出多餘的水份,靜待十個小時以上,才能小心翼翼地利用巧勁兒一層一層撕開,用棕刷刷到墻上,直至晾幹。
曬幹的紙,需要兩人配合,一張一張撕開,疊成一沓,一百張為一刀,以成品出售。這樣下苦力的活,費腰費胳膊,冬天又特別冷,手會生凍瘡,一般都由青壯年男子來做。女子隻做一些晾紙、撕紙等輕松的工序。由於造紙工藝復雜、時間成本高、變現能力弱,流傳著“有女不嫁北張村,半夜起來站墻根”的歌謠。
2018年,北張村已經拆遷。人們離開瞭賴以生存的土地,又隨著老藝人的相繼離世,造紙工具的缺失,北張村的古老造紙術,已經瀕臨失傳。目前北張村僅剩下3傢仍堅守著這門傳統的技藝,楮皮紙制作技藝國傢級代表性傳承人張逢學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張老先生今年87歲瞭,自幼跟隨祖父和父親學習,已有70多年的造紙工齡。他在采訪中說:“造紙術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活,作為一種民間的文化,也不能失傳,所以要繼續地傳承下去。”老先生的兒子在35歲得瞭腦梗,無法再從事重體力勞動。還在上學的孫子張剛接下瞭重任,成為瞭老先生的第三代傳承人。年輕小夥子紮著褲子在河水裡漂洗、浸泡,在臨時搭建的石棉瓦房子底下一攪一撈,一成不變的工作已重復瞭9年。而他也是現今北張村年輕一輩裡唯一還在造紙的人。
■ 張逢學老先生孫子張剛正在給慕名參觀的人演示造紙流程
能讓年輕人繼續堅持下去的,一是國傢的支持。繼2007年北張村傳統造紙技藝被列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之後,2008年又被列為“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傢不僅提供瞭資金的支持,更舉辦瞭如非遺文化保護年會、“非遺進校園”等活動,讓傳統文化走向大眾,讓更多的普通人更加理解、熱愛傳統文化。二是還算不錯的銷路。草木和土地接觸,紙張由草木演變,筆觸與紙張接觸,這種完全自然古樸的工藝鏈接著古代與現代的文明,可以發揮水墨本真的特質,深受書畫傢的喜愛。
當北張村拆遷以後,連接村裡老年人那種熟悉的鄉愁即將消失。正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不舍,老一輩藝術傢希望手工技藝能夠延續下去,令張逢學老先生最驕傲的就是完成瞭第三代的傳承。但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逐步走入城市中心,很難再回到村子去從事這麼一項可謂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可以想象,如果國傢扶持力度和宣傳減弱,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慕名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少,技藝的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如何繼續傳承下去,幾乎是立馬要面臨的問題。
89ae3d3d69d139bc0ff37e0363327837
■ 楊亞飛老師看望張逢學老先生(前坐)
傳承
楊亞飛老師從小生活在北張村,對村子引以為傲和賴以生存的造紙技藝懷揣著深厚的情感,更能體會到文化傳承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他最樸素的願望,是讓古法造紙的18道工藝不能失傳。而對於為什麼對這項工作充滿熱情,他回答:“沒辦法,就是熱愛麼。”
我擬好瞭幾個問題在微信上問楊老師,他打電話過來,認認真真地給我一一作瞭解釋。
一、您為什麼選擇在乳莊小學這裡建體驗中心,有什麼淵源嗎?
2021年,楊老師響應國傢“非遺進校園”的號召,為瞭實現傳承北張村傳統造紙文化的夙願,他決心打造一個古法造紙的體驗中心。他經歷瞭艱苦歲月,也經歷瞭較為富足的新時代,尤其當孩子學業歸來,給父母帶回來全新的生活經驗,讓他既有情懷,又有方法。他說,“像我這個年齡的人,也沒啥後顧之憂,孩子也大瞭。有的人就是打牌打發時光麼,我煙也戒瞭,沒別的愛好,就是愛這個。”“都是花錢的事兒,我覺得我這個就是值得”。
■ 楊亞飛老師在古法造紙體驗中心給孩子們講解
至於最後為什麼選擇在乳莊小學建體驗中心,是因為小學的賀校長就是北張村人,與楊老師是能稱兄道弟的老朋友。而且賀校長同樣對村子有很深的情感,支持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二、在建館過程中,有什麼困難嗎?
因為是國傢扶持項目,建館是國傢掏錢。但是如何運營,都是擺在面前的困難。由於體驗中心是公益性質,也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文創衍生品,運營的成本幾乎全部由個人承擔。即便如此,楊老師還編輯瞭校本教材、制作瞭古法造紙工藝流程的視頻講解,他和他的朋友們,本著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心,用同樣的熱情接待瞭一批又一批參加社會實踐的小學生們、要完成實習任務的大學生們、慕名前來的外國友人……
缺資金、人力支持,楊老師就四處奔走求援,憑借著好人緣,有人出錢有人出力,也有願意和他一起幹的夥計。造紙的工藝技術繁多復雜,他多方打聽,請教老藝人指導傳授,在我和他聊天時,他剛剛去瞭張逢學老先生傢裡求教,他說每年都要去好幾次,在建館初期更是如此;缺造紙工具,他向村民收集,實在找不到的,懇請老藝人回憶復制,最終打造出18道主要工序的實物復制場景。孩子們經過一道又一道的工序,可以造出屬於自己的紙。
53038b728944825c0d245494b062d4c2
■ 孩子體驗造紙過程之蹍皮
三、當天講解的還有六七位老師,你們是一個團隊嗎?
那天體驗活動,與楊老師隨行有六七位老師,其中還有一位 80多歲高齡的老先生,他用刷子寫印刷體的字,一撇一捺如同打印的一般,老先生隸書也寫的好,脊背微屈,手不抖,眼不花,下筆不用打腹稿,書法功底深厚。楊老師說,那是他的中學政治老師。我問道,“你們是不是就住在附近?要麼咋招呼這麼多老師一起來?”楊老師笑道:“我們從韋曲過來哩,我還要到地鐵口、建材街接人,我想著一個人要負責演示幾道工序,四個夥計可以勝任,所以沒有叫那麼多人。”“參觀的人最多時,我叫瞭十四個夥計來幫忙哩。”
他們並不是一個團隊,但曾經都是北張村的人,對老祖先留下的技藝有同樣的情感,人人熟知造紙的程序,誰來都可以熟練操作。他們忙時攬項目、跑工地;誰閑瞭招呼一聲就願意幫忙。
閑聊過程中,楊老師又笑道:“我從來不讓車跑空。車最多能坐四個人,就要坐滿呢。出去玩也要呼朋引伴,別人覺得車上人少松泛,我就覺得今兒叫瞭這個夥計,明兒就得叫上另一個夥計,誰也不能薄待,這就是我的性格。”我想,正是這種熱心腸,他才能把這項目跑下來,既然熱愛,他就要把這個事情做成做好,也是個念想。最後他好像對我說,又好像對自己說,希望能夠傳承下去,這18道工序可以完完整整地教給喜歡它的人。這就是楊老師最樸素的願望,赤誠、熱忱。按他說的:“總能找到有緣人,找到能產生共鳴的人,熱愛這些文化的人。”
聊到最後,我還與楊老師探討瞭年輕人與造紙術的連接點,以及現代社會與古代傳統文化的連接點。歸根結底還是文化的自信,使年輕人有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其次,古代傳統技藝要有可實踐性、可操作性,還要有“沉浸式”的體驗感,並與生活息息相關。有人堅守、有人傳承、有人實踐,穿越瞭歲月的煙塵,古老的文化和技藝一定能煥發出新的色彩。
作者 | 琢玉 | 文藝女青年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