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藝術為啥全是裸體?

相信我,很少有人像我今天這樣「庖丁解牛式」的解說古希臘藝術。

請認真看完,或許一切將豁然開朗。

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關於希臘,我想的全是裸體.......”

馬賽克打得很漂亮吧

我們其實從小學開始,就在歷史書上或者美術書上有見過挺多的希臘藝術品的

我們也有被教導

“啊,希臘藝術真的很厲害的!”

可是為什麼關於希臘藝術,我們除瞭用“裸體”來形容

好像就找不到其他的概括性詞匯瞭呢?

嗯,詞窮的那種。

說得更實在點,

我們看瞭那麼多古希臘裸體

但我們大部分人記住的隻有這兩位:

為什麼?為什麼?

明明被吹爆瞭的偉大的古希臘藝術,

卻隻是被我們記住兩尊裸體。

大傢有沒有那麼一刻反思過這種現象:

1·『我們真的很難能真正的看懂好的東西』

65f7dfe7b63e50632268cdd7b5dd24df左:勒·柯佈西耶的朗香教堂,右:國內某山寨朗香教堂

我記得大學在學習法國建築師勒·柯佈西耶的作品「朗香教堂」的時候,

有搜到神奇的一幕

咋們國內居然山寨瞭一座“朗香教堂”

我當時盡頓時語塞,不知道該說啥,哈哈

(心裡不禁感嘆,厲害瞭厲害瞭)

隻可惜,山寨者不知道朗香教堂的精髓文化在哪,

所以模仿瞭一個很湊合的“怪物”

當然,這樣的例子遠不止這個,

還有下面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左邊有高鐵經過的獅身人面像再造一個埃菲爾鐵塔左邊大叔,不要挖鼻孔瞭

這些例子挺多的,大傢相信也屢見不鮮瞭。

我們由於很難欣賞好的東西,但是又想占有它們

專業人士看瞭,絕對呆若木雞。


可是話說回來

這些現象歸根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這背後有一個簡單的道理:

『表象』容易覆蓋『內涵』

對復雜的東西,我們習慣去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它們

比如,我們幾乎不會去深究與欣賞唐詩的內在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們習慣把這個「好的東西」用口訣rap的方式記憶下來

比如,我們幾乎從來不去思考:

“關於文藝復興,你知道什麼?”

“達芬奇”

關於這個問題之外的答案還有什麼。

此時回到文章題目:

希臘藝術的精髓在哪?求稍微簡單易懂的那種?

我不希望讓你看完我的文章後,隻是多記住瞭幾個裸體

我希望你看完後

能從深度中挖掘到希臘藝術的本質

以及由本質散發開的各種形式細節。

以上,也是我在知乎寫作對自己的最基本要求吧


很多人也表示:

我也想弄懂古希臘藝術啊,可是好難啊!

如圖,百度百科上的解釋,你光看這個,是根本看不懂的,對不對

甚至去翻閱很多資料,看到的的無非也就是一大堆裸體罷瞭

要通過一篇文章把希臘藝術說明白

還蠻難的

其實不僅僅是欣賞古希臘藝術,

藝術作品大多都很難欣賞。

在我看來,其實,大傢缺少的是一套「欣賞法則」

「我們去欣賞一套已成體系的東西,它背後必然有一套已成體系的法則」

沒有文法法則,我們會很難欣賞到李白詩的深刻內涵。

沒有邏輯法則,我們真的很難欣賞幾何學的美感。

沒有書法法則,我們真的很難分辨,哪些是真大師,哪些事假大師。


瞭解復雜現象背後的法則的最好方式:

「第一性原理」

我記得,當我瞭解到這個方式之後

很多以前費解的知識,都變得簡單起來

以前覺得很亂的知識,可以快速被整理成體系。

「第一性原理」,這個詞匯是哲學詞匯,為瞭讓大傢快速理解它的意思

這邊我舉一個我常舉的一個小例子。

f9c82cb0d31f27b4e5935246df57e1e6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叫《滿漢全席》

是徐崢主演,那裡面有一首主題歌是庾澄慶唱的

“嘿,蛋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飯要粒粒分開,還要沾著蛋。”

他的蛋炒飯的第一性原理:

「酥脆感」(由“飯要粒粒分開,還要沾著蛋”分析而得來)

為瞭達到「酥脆感」,

方法論是:「飯要粒粒分開」「粒粒沾著蛋」

廚師為瞭能夠「飯要粒粒分開」,方法有很多:

1·或許可以選擇隔夜飯,比較幹,

2·又或許可以反復翻炒米飯

.......

總之,不管用什麼方法,目的都是為瞭讓飯粒粒分開。

為瞭能夠「粒粒沾著蛋」

不同的廚師會研究出不同的方法:

1·可以倒入雞蛋液後迅速翻炒,可以讓每一粒米飯裹住濕潤的蛋液

2·也可以通過把蛋液打得特別勻,這樣方面均勻自然的包裹住米飯

.......

再次說明一下,我們學習任何學問

不要被雜七雜八的表面技巧給難倒瞭

不然,最後就簡單片面的記住瞭一個先炒飯後放蛋。這就會對「蛋炒飯」的簡單膚淺理解瞭。

我們怎樣真正的理解「蛋炒飯」這個東西呢?

依次屢清楚它的:

第一性原理:「酥脆感」

方法論:「飯要粒粒分開」,「粒粒沾著蛋」

方法:「n種方法」

一旦我們理解這個東西

我們就能站在一個頻道上來交流:

「如何理解古希臘藝術?」這個問題瞭


這個邏輯下,我們當然是先要搞清楚:

『古希臘藝術』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要先讓大傢弄清楚:

『古希臘文明』是怎樣的?

因為藝術附著於它所處的那個「時間空間」的文明上的。

希臘本身就是由多個隔離開的不同文化島嶼構成

古希臘文明:

大前提:古希臘文明是海島文明

小前提:海島文明在發展過程中,總能輕易遇到新的文化差異

結論:『變動的文化差異,導致古希臘文明著重追求什麼是真正的真理』

簡而言之,就是古希臘人,特別追求什麼是真理,

它不像古埃及或者中國,

古埃及和中國在相對封閉的地形文明中,

自我形成一套固定不變的文明體系。

在封閉的地形文明中,

中國和古埃及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自洽的對宇宙的解釋。

中國四面被山與海包圍,形成封閉文明埃及四面被沙漠與海洋包圍,形成相對封閉圈

而希臘

希臘四面是海島,面對多個文化刺激

在這樣的地形基調下,古希臘經常受到周圍不同的世界觀洗禮

他們懷疑:到底什麼才是真理?

這一原點的出現「求真」

奠基瞭希臘文明的底子,

這反應在哲學上,他們探討:

「這一切變化的世界表象背後的真理到底是什麼?」

由此希臘產生瞭對世界本源的各種解釋

第一個哲學傢「泰勒斯」說:「世界是由水構成」

古希臘哲學傢「畢達哥拉斯」認為,「數是萬物的本原」

古希臘哲學傢「德謨克利特」說:「世界是由原子構成」

······

古希臘的哲學體系由此展開。

「求真」反應在藝術上是怎樣呢?


其實這裡我已經回答瞭問題,答案是「求真」

但是,如果我不把這一原理展開來

相信大傢是不買賬的

我們可以把問題轉換一下:

希臘藝術在求真路上進行瞭哪些探索?

其實藝術上想要求真,無非從兩個角度去展開

1·作品外表的真實

2·作品內在的真實

激不激動!我們現在就要嘗試從上至下,

用上帝的視角來審視古希臘藝術!


一:作品外表的真實

什麼是外表的真實?

下面這就是外表的真實與不真實區別

左邊真實,右邊鬧著玩

簡而言之就是:

藝術傢能否把作品的「內在結構」「外在形態」準確的描述出來。

其實在藝術裡有專業詞匯形容這種能力,叫做「造型能力」

那兩三千年前的希臘,他們的藝術作品的造型能力是怎樣的呢?

什麼???這和我意想中的希臘藝術不一樣啊。。。

沒錯,人類在那個年代,造型能力都不咋地,差不多都是這個水準吧

稍微晚一點的古印度作品:持佛藥叉女

怎麼說呢,如果讓一個沒有造型能力的現代人,穿越到兩千多年前的希臘,也不一定能夠有啥波瀾吧。

造型能力沒那麼好學。

但是,僅僅隻過瞭短短幾百年,希臘就從最左邊的作品,一步一步的變成瞭右邊的作品。

這這這!!

已經慢慢逼近我們印象中的那個希臘的樣子瞭!

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原因是,就在希臘南邊,坐落著一個“大神”,「埃及」

當時埃及的造型能力已經發達到什麼程度瞭呢?

埃及皇後,3千多年前創作

為啥我們希臘旁邊這位大神可以強到這個程度,

我這裡不做詳解,這裡放上一篇我關於古埃及藝術的解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瞭解一下,為啥埃及藝術這麼牛掰。

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嚇一跳

左古希臘,右古埃及

古希臘學習古埃及

找到瞭一個好師傅。

從埃及造型技術中,學到的一個最顯著的手法是:

在表達人物形象的時候,為瞭制作得更像,每一個部位都盡量展示出最具特征的角度。

什麼意思?

埃及作品中,在表達身體每個部位的時候,會展示出最具特征的那個角度來制作作品。

臉選擇側面,但眼睛卻選擇正面,透視完全不在乎。

希臘人吸取瞭這一手法的優勢,但是他們和埃及人不同,他們是在乎透視的準確性的。

在右邊這件作品中,我們能明顯感受得到,希臘人此時已經很好的學會瞭埃及人的造型技巧。

早期為瞭「追求真實」,從埃及造型技術中汲取養分

後期,為瞭達到更加真實的作品形態,希臘人開始突破埃及造型技術的天花板

開始去追求更加真實的形態。

·身體結構的準確性

·短縮法的運用

在這個古希臘陶罐畫中,我們可以看看,中間這個人右邊的那隻腳,已經不再是完全學習古埃及瞭,開始有透視瞭。

左:古希臘,右:古埃及

這種叫做短縮法的能力,在希臘繪畫藝術中體現出來。

他們在突破自己的師傅的技法。

另外,為瞭追求更加真實,在身體結構上,在肌肉與骨頭的描述上也更加逼真可信。

·形象特征描述更加準確

·掌握運動的形象

可能是希臘那個時候奧運會經常舉行的原因?

藝術傢們開始去掌握更加復雜的形態的人物。

這一點,也是埃及師傅那邊沒有的

但是大傢不難發現,其實這些作品裡面,還是保留著埃及師傅的一些影子,面向觀眾的肢體,都是在盡量展示它最具特征的那個角度。但不同的是,加入運動動態後,就顯得既遵守規則,又不失生動起來。

·個人特征的準確性

以前可能隻會註重這個作品像個真實的人,但是可能不會去在乎這個人是不是像那個模特

從上面的作品中,我們其實感受不到作品中的「特指屬性」

但是,在這張「亞歷山大像」作品中,

我們應該很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這種缺失的「真實」感,

那種缺失的「特指屬性」。

為瞭追求作品的真實感,其實這樣看下來,

希臘藝術已經在作品「外在形象」上達到瞭一種真實的高度!

但如果希臘藝術僅僅隻是這樣,那怎麼能被我們後人吹爆?

為瞭做到更高程度上的「求真」

希臘藝術傢們開始追求作品「內在的真實」


二:內在的真實

什麼是內在的真實?

這麼說吧,大傢有沒有覺得,剛才看下來的這些希臘作品

全都透露著一股子仙氣,說得直白點,就是沒有情感,很佛系。

307972e1c5ec996e1f5bd450f15e1e62

這麼看,應該比較明白我的意思瞭吧

所以有的人說希臘藝術有股仙氣~

但希臘人不滿足僅僅隻是這樣

為瞭追求更深度的「真實」

他們在作品中註入瞭「情感」!

「神性」慢慢變得「人性」

·通過肢體動態,傳達情感

“有這樣一個說法,哲學傢蘇格拉底曾經學習過雕刻

他的一個門徒說,蘇格拉底這樣敦促藝術傢:

藝術傢應該準確地觀察「感情支配人體動態」的方式,從而表現出心靈的活動。”

在這個作品中,這是一個叫花子流浪19年回到老傢,媽媽給他他洗腳的場景,我們不難發現,藝術傢好像已經掌握瞭某種創作語言,僅僅透過身體的動態,就能夠傳達一種微妙的「情感」

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比如這件浮雕作品,那種含情脈脈的情緒從畫面傳達出來,

這個,在以往的希臘作品中沒有看到。

在掌握運動動態後,

藝術傢們又學會瞭通過運動來傳達內在的情感,實在是妙啊!

············································

·註入更強烈的情感

其實到瞭希臘後期,在歷史上,稱為希臘化時代

亞歷山大大帝垮臺後,希臘重新分散成很多小邦

周圍的羅馬,馬其頓等很強大,並且包圍著它,希臘其實挺慘的

但好在文化藝術上依舊在持續,沒有落下

後期在追求情感的強度上,希臘人創作瞭很多偉大的作品

帕加盟的宙斯祭壇,這是希臘化時期的作品瞭

其實這個時候,作品已經不像早期希臘那種精致瞭

重點已經由「外在的寫實」轉化成「內在的寫實」

在描述這場巨人大戰時,每個人,每個細節,都透露著深深地情感語言

痛苦,掙紮,笨拙,兇猛,狂亂.......

最後,再給大傢看一件我非常喜歡的作品《拉奧孔父子》

這件作品充分的表達瞭希臘藝術追求「外在形體真實」與「內在情感真實」高度結合的極致!

關於希臘藝術,我就講這麼多

在這裡做一下總結:

我們去理解一個復雜的事情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用

「第一性原理」去理解它

從一個原點,散發出相應的方法論,再散發出方法

用這樣的方式去梳理藝術史

它或許會遺漏一些藝術史中有趣的細節

但在另一個層面上,能夠幫助我們更系統的瞭解整個藝術史

我正在嘗試做這樣的努力。


2018.4.21日更新:

寫完後所遺留的問題:

這樣的分析法,雖然大的方向上把握瞭希臘藝術的核心主幹,但是,對於有些細節,我是很難把它歸類到這個主幹體系下的。比如:怎樣解釋希臘雕塑中,形式上對肌肉美感的追求?在這點審美上,或許是另外一條分支線,也可能是一些我還不太清楚的原因。雖然網絡上縱說紛紜,有說和歐幾裡得的幾何學審美有關的,有說和戰爭導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所產生的運動健康美相關的,但是這些都是一些片面理由,沒有說到根本上,如果以後我有新的體會,我再來補充吧。

本文參考資料:

最後,希望對畫畫有興趣的你,也能被畫畫滋養。

歡迎關註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野望繪畫。

這裡有對繪畫的熱情,趣味,和一些好玩的繪畫課程。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什么是有趣的灵魂?

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人真的非常吸引人!那么什么是有趣的灵魂呢?

· 5秒前

《系統工程學報》Latex官方模板的運行報錯問題及解決方案

投稿過《系統工程學報》的同學,可能都被官方給的模板折磨過。直接運行,error和warning一大堆。之所以被折磨,是因為這不是...

· 25秒前

不要忽视房间里的大象

有句英文谚语,叫“房间里的大象”,比拟某种巨大因而无法被忽视的真相,常用来表示尽管人们无法否认某些事确实存在,但却避而 ...

· 25秒前

世界文化-非洲文化-埃及文化

简介 埃及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记载。古埃及是非洲最早的文明之一。几千年来,埃及一直保持着惊人的独特、复杂和稳定的文化, ...

· 4分钟前

道法術器:一套有層次的思考系統

一個道傢思維,讓你終身受益!什麼是道?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德經說就是一陰一陽,什麼是陰陽?道德經又說:道德經:“有...

· 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