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是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
在伦勃朗的自画像以及其他许多作品中,我们发现伦勃朗似乎对于一种用光方法情有独钟,这种用光方法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伦勃朗光”。
以下列举了伦勃朗在自己画作中伦勃朗:
伦勃朗《自画像》伦勃朗《基督肖像》伦勃朗《抗议派公使约翰内斯·文博加特的画像》伦勃朗《伦勃朗之子提图斯》伦勃朗《马奇的肖像》伦勃朗《乔里斯·德·考勒里的画像》
三角光:
在人物正脸部分形成一个三角型的光斑,故也称作三角光分别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颧骨暗区包围形成。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伦勃朗光可以创造出强烈的阴影,利于表现男子气概。如果你从拍摄对象的眼神里看得出主光所产生的高光,那么伦勃朗光便成功了。
倒三角:
我们把三角型光斑远离镜头这边的称为倒三角光。这类三角光人物面部受光大,暗区小。立体感减弱。比较适合五官比例好,但脸型偏瘦的人像拍摄布光。
正三角:
我们把三角形光斑平行镜头或靠近镜头这边称为正三角光。这类布光受光面窄,人物面部大部分都在阴影中,立体感强,人物五官得到强烈的凸显与强调,适合矫正脸型拍摄。
伦勃朗在绘画中使用一个主要的光源来照亮人体的脸就够了,人的脸转向一侧到刚刚看不到耳朵为最好的角度,然后在这一侧给予主要的光源,让脸的三分之二照亮,而另外的三分之一较暗而形成了对比。拍摄时对象要稍稍转离光源,当然光源位置也需高过头部,让鼻子的影与面颊的影相连。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种布光方式,颧骨较大的人会比较理想,而鼻梁不够高的人则较难布光。所以布光应该选择合适的对象,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拍摄时,先打开主灯(A),并调节其角度(五十或六十度左右),使伦勃朗三角光投在被摄者脸部的暗侧。然后打开正面主要的柔光灯(B),直接对着被摄者脸部的亮侧。它能照亮被摄者的脸部并增加深度,但此时三角状的亮光区域仍很明显。设法使被摄者转动头部,直到伦勃朗三角光能恰到好处地照在他的面颊上为止。并要被摄者的下巴下倾。适当加入发灯(C)以及背景灯(D)效果可能会更好。接下来就是测光及选择相机的光圈与快门组合。最后再检查一下背景,看一下头发灯是否会在背景上留下亮点及在相机镜头中引起晕光。开始拍摄时可同被摄者轻松地交谈,以使他放松并面带笑容,这一步也是很关键的。须记住,在人像摄影中重要的是不要让一种技巧的作用超过了被摄者脸部的表现力。
注意事项:
(1)主光可以使用硬光,也可以使用软光。硬光可以使影调清晰明朗。软光可以使影调柔和层次丰富。
(2)主光没有固定光位,是以打出倒三角形的光块为目的而定。当三角形光块是朝向相机一侧时,人物的脸部会显瘦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并且注意遮挡光线以免相机进入杂光。
(3)三角光的光比控制是难点:要配合使用辅助光或反光板来控制亮区和暗区的光比,一般拍摄女性光比控制在1比4左右,男性控制在1比16以内,当然还需要根据画面的影调,相机宽容度来选择适合的光比。
(4)三角光的使用中最重要的难点是平衡阴影中的眼神,要用反光板或者是辅助灯补足暗部且形成眼神光。
(5)鼻骨和眉骨立体感不好的模特我们要慎用三角光,这样被摄者不仅不能体现光线美感,反而把被摄者缺点暴露,夸张。
(6)主光以与拍摄对象大致呈45度,光位大多高于拍摄对象;在相机另一侧的辅助光输出功率应远远小于主光。
(7)多多练习控光,高光部分不能太硬,阴影部分要有一定细节,所有部分最好都有细节,亮部与暗部的过渡尽量平滑。
(8)完美的伦勃朗布光应该是从最亮的一点慢慢放射状变暗的,最亮的部分在脸颊和鼻子间。
(9)伦勃朗光非常吸引人,不过注意不要因为伦勃朗光反差大而使得曝光过度,缺失亮部细节。把脸转向直至一边耳朵看不见为止。
(本文章用于学习分享,禁止用于商业盈利,主要内容属于网络整理,若有侵权请于主编联系,文章内容若有疏漏望同学补充,谢谢)
上一篇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實際上是FMA(故障模式分析)和FEA(故障影響分析)的組合,簡稱失效模式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