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降噪耳機正慢慢成為無線耳機發展的趨勢,如今一個藍牙耳機不帶降噪功能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高級耳機。
然而目前有個廣泛流傳的聲音,相比被動降噪耳機,長時間佩戴主動降噪耳機將對聽力造成巨大的損傷。
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
這就需要深入探索主動降噪技術背後的的原理。
簡單來說,主動降噪主要是基於聲相消除這個處理模式。
主動降噪處理器收集並分析背景噪音,然後發出相反的聲波來抵消對應的噪音。通過這種方式來消除噪音,讓你可以純粹的享受音樂。
622eb9f5b8390a0b91cd4acf38326131
以往,在嘈雜的環境中為瞭能聽到音樂聲,通常你會將音量調到很高,長期這樣佩戴耳機的話,會對聽力產生長久的損傷。
而現在,你隻要輕輕的帶上一副降噪耳機,就可以在正常的音量范圍內自如的享受音樂。
從這個角度來看,降噪耳機其實是在保護你的聽力。
盡管如此,有部分降噪耳機用戶反饋使用耳機以後,耳朵酸痛,有些時候甚至頭暈或惡心。
這些副作用是否也是降噪耳機引起的呢?
6dd0b3e00d62d852ae00ae3c4210ca91
理論上,如果耳機產生的反向聲波能精確的和噪音的聲波互相抵消,那麼最終的降噪效果就是完美的。
然而現實中,準確的捕捉噪聲的聲波和產生準確的反向聲波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即使在今天,降噪耳機芯片和降噪算法已經更迭瞭幾代,但是在面對實際復雜的環境噪音時候,仍然無法保證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性,還是有一部分噪音無法被完全消除。
不過總體來說,目前的降噪技術,可以將90%以上的噪音降低至最小,相比傳統的耳機,在噪聲環境中,用戶完全可以沉迷音樂中而不受幹擾。
降噪效果同樣會受到產品設計及佩戴習慣的影響。
例如,入耳式耳機通常會比耳罩式耳機降噪效果更好些,但是它也容易對耳道產生較大的耳壓,長時間佩戴會產生較大的不舒適感。
除此之外,由於每個人的耳道結構都不大相同,你很難找到正好合適的耳塞。而且,即使你找到瞭合適的耳塞,長時間有外來物體在耳道內,也會增加細菌感染的機率。
耳罩式耳機通常佩戴起來更加舒適,而且在降噪控制方面表現得也很優秀。但是通常他們的身軀畢竟龐大而且不夠便攜。由於耳罩式耳機通常封閉性不夠好,因此在降噪方面要略遜於入耳式降噪耳機。
次聲波的影響
4f716e90cb9710cd4d3e324d07ae2f9f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降噪耳機出色的降噪功能,將大部分環境噪音都過濾掉瞭,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耳無法直接聽到的,低於20Hz的次聲波無法過濾,這時候就顯得格外突出。
有一些人群對次聲波非常敏感,科學傢研究發現少數人長時間收到次聲波刺激後,會出現氣短、頭暈和惡心等癥狀。
不過其實在自然界中,次聲波是普遍存在的,絕大部分人已經適應瞭,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感,所以大傢也不用過於擔心這個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
無論是入耳式還是耳罩式降噪耳機,長時間佩戴都將對聽力造成一定的損傷,並且有可能對環境感知變得更加遲鈍。
所以如果想要保護聽力,適當的控制使用耳機的時間,才是對耳朵最友善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