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孔丘
今天,我們把人生學問的焦點放在求知、認知上,探究對待求知的不同價值態度和抉擇如何影響人的一生,決定人生價值體驗的不同格局和效驗。
求知、認知,是一個內涵廣泛的人生價值觀念。我們藉由解讀孔子的論說,把關註重點落在解決以下問題上:
求知態度意謂著什麼?求知態度的不同表現形式為何?求知態度的不同體現,如何影響和決定你的命運?
孔子的論說,載於《論語·季氏》,原文是: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人生之知,不外乎以上三種途徑和方法。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中庸》)
求知途徑和方法的不同,雖不影響致知的求知行為,但體現著求知態度和精神的巨大差異,影響著知之深淺、精粗和廣狹,關乎人生的格局、氣度和價值體驗、效驗。
學習是否熱愛,致知是否真誠,求知方法是否得體,學問工夫是否能強力付諸行動,都是人生學問之道的重要價值內涵。這裡,最關鍵的是:
你是否認識到求知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是否堅定對致知的價值信仰和信念,是否積極主動、學而不厭和學無止境?
“生而知之”的求知路徑,是從文化的創作和文明的建立者上立言,也就是揭示直接知識的獲取者和奠基者。用現在的哲學語言說,便如堯舜之創王道,建立《易經》之八卦,等等。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系辭下》)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有耒耨、市易之教;黃帝、堯舜氏作,垂衣裳而天下治,制作舟楫,服牛乘馬,重門擊柝,臼杵弧矢,以教天下。後世聖人又有宮室、棺槨、書契之創作教化。
孔子自謂非“生而知之”者,便在於說自己的修習努力在於繼承創新,也即是對既有文化的收集整理、甄別真偽和條理化,以及仁之體系化的創立。
文明、文化的首創者,具有奠基、開源性的作用和價值。隻有基於先前歷史文化、文明成果的積累,方有春秋、戰國百傢爭鳴的文化軸心期。孔子的學說,便建立在先知基礎上的繼往開來。
“生而知之”者,作為文化、文明的先知先覺者,非是說隻有古人才有,而是說自己獨創獲得的理論知識方可有如此的稱謂。繼承基礎上的發展、拓展和開拓,都是偉大的先知先覺。
人生求知、認知上的先知先覺,在於“自誠明”(《中庸》),亦即是親身體悟、感知而明道立言,並匯聚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真理發展體系之中。
在古人的文化創建中,先知先覺者,或成聖,或成王。聖是知之睿,王是聖之王。“作者七人矣。”(《論語·憲問》)七人,便是聖王者。孔子是繼承發展者,體現為“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中庸》)的學問工夫。當然,也不能否定孔子的開創精神。
孔子自謂“學而知之”,認為自己不過是在學習和求知的態度上能夠“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以及好學、樂學而已。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
這一好學精神,便是學而不厭的學習態度,也是成為聖賢的關鍵所在。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論語·述而》)
“為之不厭”,便是“學而不厭”。這一好學的態度、精神,又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和信念。孔子曾自謂自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之人。 樂以忘憂,體現為好學的典范;學而不厭,體現為樂學的楷模;學思結合,傳習一體,知行合一,一以貫之,舉一反三,體現為善學的榜樣。以學習、致知為人生信仰者,莫極於孔子。
對於人生學問來說,“好學近乎知”(《中庸》),致知而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便能“自明誠”而為仁弘道,達致內聖而外王的人生境界。大學之道,便在於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達致這些人生目標,非修為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學問之道所不能。
人的一生,可以藉由“學而知之”,修養自身的道德品行,成為仁人志士,英俊賢達;可以塑造人的能為,成就文治武功、功成名遂;可以提升人的境界,實現自身價值、盡性至命。
面對人生不得志的困境和不如意的情境,是消極頹廢、自暴自棄,還是沉靜下來致知修身,藉由改變自己而重新贏得未來。“困而學之”,便是註重改變自己,而使人生煥然一新。
一個人被困境、困難嚇倒,既是人生的不自信使然,又是看問題的角度有偏差,二者皆是致知不廣、修養不足的問題。對此,與其自暴自棄,不若反身自省。
比如,自己一時不能為團隊同事們所接受,總搞不好團結,被人嫌棄。對此,不可一味責怨於人,而要反思自己的性格和修養是否存在問題?改變瞭自己,便會贏得人們的尊敬和親近。
比如,幹工作暫時總是不能如人所願,經常受到批評,而業績考核常是不盡如人意。對此,便要認真評估一下自己,找準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揚長避短而實現突破。
比如,一個人一時感到學不如人、技不如人,在比學趕超上總是落後。對此,便要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對路,研究問題的途徑是否合理,而不能盲目抱怨自己的稟賦低下。
面對人生困境的最大明智之舉,是困而能學,藉由學習以為強大自身,改變自己,進而改變人生的境遇。人生最大的愚昧是困而棄學,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對待困境的不同價值態度,是“困而學之”還是困而不學,必然導致不同的人生趣向,造成不同的人生命運。困而能學,則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困而棄學,則一蹶不振,沉淪萎靡。
從知識、認知的層次上分,無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其中“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和“困而學之”是求知的三個不同層次,而“困而不學”乃是致知、學習上的自暴自棄者。
人的一生,固然會遇到不順利和無可奈何的處境,但發展和進步的主動權,仍在於自身,也即是能否求諸己而發揮主體作用。發揮主體作用的關鍵,在於藉由學習啟發心智,提升人格威力,強大自身能力。
突出主體作為的這一真理,在孔子的思想中已然做出瞭認真的思考和決斷。求諸己,修諸身,藉由改造自己來改變人的處境,實現自己的價值和抱負。在改造自身的修為工夫上,求知、致知又是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途徑。
放棄瞭學習和求知的修為功夫,也就意味著放棄瞭使愚變為智、弱變為強的權利和機遇。不知借助學習、致知以解決困境,而被動放棄改變的機會,就隻能是無可奈何的不利結局。
孔子以自身的道德修為和人格境界,昭示我們:學習、求知對於改變自己命運的巨大潛能和偉大魔力。學習,固然有不同的層次,但肯於學習,努力學習,善於學習乃是有志於改造自己、強大自身的一個必要功夫和途徑。
孔子關於認知態度和學習路徑的論說,給予我們的人生價值啟示是:
做命運的主宰者,先要覺醒覺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然後端正學習態度,刻苦努力,知無止境。
求知而樂學,則為上智;不學而棄知,則為下愚。“唯上智而下愚不移”(《論語·陽貨》),便是人生不同的命運。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思·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思·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絡,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如果你不註意防范,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就會增加。傢裡衣物總是晾不幹,被子濕漉漉的,地板和墻面滿是水跡,空氣中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