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優勢積累效應,是長期主義者的依仗
有人將技能的增長方式分為二種:對數增長和指數增長。
對數增長的特點是,初期進步神速,能力會在短時間實現大幅度的提升。之後呢,就會越來越慢,直到進入一個穩定的平臺期。
要想再有寸進,需要日積月累的長期付出。
對數函數,註意那條紅色的曲線
哪些技能遵循對數增長?
比如體育運動,健身,武術,減肥,學英語,棋類遊戲等等。在開始階段,從大概率上來說,隻要你肯一筆一畫地付出努力,你就能感受到明確的進步。
指數增長的特點是,初期進步龜速,能力在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實現大幅度的提升。事實上,很多時候,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你可能都感覺不到自己有多大的進步。
然後,直到某一天,你突然福至心靈,感覺自己打通瞭奇經八脈,突破瞭某個長期存在的阻塞,接下來,你開瞭掛,蹭蹭蹭地起飛,技能提升越來越快。
哪些技能遵循指數增長呢?
比如,一些技術的進步,一個人的寫作水平,一個公眾號的閱讀量和粉絲的增加,物理研究……
fe132d587e7bd9f1c57aaaa0a3876175
無論是對數增長的平臺期,還是指數增長的開始階段,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原理在運作:優勢積累效應。
如果你想突破平臺期,如果你想度過艱難的指數增長初期階段,你就必須瞭解優勢積累效應的威力。
優勢積累效應,是指最開始不起眼的小優勢,會在時間的長河中,積淀成別人無法超越的大優勢,從而讓一個人脫穎而出。
你需要做的 就是成為時間的朋友,用最初的努力,贏取到微弱的優勢後,不斷不斷地堅持下去,你的優勢就會被時間持續的放大再放大,然後到某一個時間點,你終於突破瞭平臺期,或者度過瞭增長緩慢的起始階段。
但是,要真正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遠遠沒那麼簡單。
02
做長半衰期的事,讓時間放大努力
想成為真正的長期主義者,最先要過的一關,是學會如何對待時間,因為時間是長期主義的核心所在。
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可以從兩個維度去衡量:收益值和半衰期。
收益值是你做一件事情,能夠收獲到的價值。這個價值可以是物質上的,比如,增加瞭收入,增強瞭體質。收益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增進瞭你和朋友的情感,你體驗到瞭愉悅感等等。
半衰期是指收益隨著時間衰減的程度。半衰期越短,收益衰減的速度就越快,比如你吃瞭一桶好吃到炸的冰激凌,過個十來分鐘,這種愉悅感幾乎就消失殆盡瞭。
反之,半衰期越長,收益衰減的速度就越慢,比如,你花瞭一個小時,和朋友認真溝通,增進瞭你們之間的感情,在之後的幾個月,甚至幾年裡,這個收益仍然存在於你和朋友之間。
再比如,你用一周時間,認真閱讀瞭一本書,改變瞭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方式。這個改變就是你的收益,它會持續影響你之後人生中對待問題的方式,以及做決策的方式。
bf2b6c88574bdfeb67171be400d46d10
根據這兩個維度,可以把事情劃分成四個種類: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收益值高,也就是你能體驗到的愉悅度等各種價值,都非常明顯,另外,衰減速度還很慢。
比如,花費努力尋找人生的合夥人,和比你牛的人進行深度交流,在事情進行中,你也能體驗到強烈的爽感,事情結束後,你所收獲的價值,還會持續存在下去。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收益值同上,但是收益的衰減速度很快。
比如,你雙11買瞭一堆打折物品,每天玩數個小時的遊戲,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確實體驗到瞭高強度的愉悅感,爽感,但是,這種感覺很快就會無影無蹤。
低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做一件事情時,你似乎感覺不到收獲瞭什麼價值,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發現當初的一點一滴,都已匯聚成瞭強大的影響力。
比如,你每天練習寫作一小時,開始看不到自己的進步,進行中可能還有各種痛苦,一天又一天,一直到的第100天,你突然發現之前的努力,突然帶來瞭質變,你的文章開始陸續發表瞭。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沒有什麼真正的價值收益,所謂感官上的爽感,也會很快消失。
比如,你在網絡上和杠 精吵架,吵瞭好幾個小時,贏瞭的 時候也有過爽感。但是,很快也沒瞭。
你吵得頭昏腦漲,浪費瞭的時間本來還可以做其他事情,吵完後除瞭滿腔憤怒,根本一無所獲。
答案很明顯瞭,我們要多做的事情,第一種是高收益值、長半衰期,第二種是低收益值、長半衰期。
想成為時間的朋友,就要先學會篩選優先投入時間做哪些事情,少做哪些事情,以及堅決不做哪些事情。
做到這一點,才能在時間的長河中,收獲高價值。
這些高價值,會形成“優勢積累效應”,從最初一個一個的小優勢,累積成你的大優勢,最終累積出一個別人望塵莫及的你。
03
用平淡無奇,打敗瞬間的妙手
《財經》雜志對美團網創始人、CEO王興進行采訪時,問王興:新公司下一步的產品規劃是什麼?
王興回答:
“我們肯定要讓內容更加豐富,因為我們希望總體上我們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更優惠的吃喝玩樂。我相信,下棋的高境界是通盤無妙手”。
什麼是王興提到的“通盤無妙手”?
這是一個棋類術語,原版叫“善弈者通盤無妙手”,是說一個高手,其實下完一整盤棋,你並不覺得他有哪一招驚天動地。
換句話說,整局棋,可能每步看起來都平淡無奇。
這種“通盤無妙手”的現象,不隻發生在棋界。在其他很多領域,我們都能看到同樣的現象。比如在足球中,守門員精彩的一撲,看起來確實賞心悅目,也功勞卓著。但是,更重要的不是這一撲,而是守門員能夠預判對方的射門線路甚至提前化解對方的攻勢。
整個化解過程,可就沒那麼精彩,外行甚至看不出這個守門員做瞭什麼努力。
這就是“通盤無妙手”的意義,每一個動作可能看似平淡無奇,最終卻威力驚人。
它強調的 是做時間的長期主義者,不追求單次的極致效果,而是追求單次動作最終累加出的精彩。
我們每個人想成為真正的長期主義者,就要明白,以及能夠做到,不追求單次努力達到驚天地泣鬼神的效果,更不會到處找尋所謂的秘方、秘訣,而要把自己的全部努力,看成是一個大動作的前奏。
當我們停止追求單次努力的結果,停止尋找一鳴驚人的秘方後,我們才能真正收獲大幅度的成長。
04
摒棄功利主義,發展人生系統
做時間的長期主義者,要學會正確對待時間,知道選擇什麼事情去做,還要學會用平淡無奇的連續動作,等待一鳴驚人。
想成為長期主義者,還必須學會把人生看成一個整體的系統,學會發展整個系統。
“通盤無妙手”其實就有點系統的意思瞭,你要把人生看成一個大系統,才能不急功近利的追求速成,追求一個精彩絕倫的大動作。
但是,這還不夠。要把人生看成一個系統去發展,還要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非功利主義者”。
新東方名師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裡,曾提到自己小時候學電腦的經歷。
李笑來說自己在10歲的時候,母親給瞭他10元錢,讓他參加一個計算機學習班。
若幹年後,李笑來說自己在編寫《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過程中,因為得益於自己略多於常人的計算機知識,能夠在短時間內,就完成瞭寫書中“批處理腳本”的海量工作。
而這本書,後來成為瞭暢 銷書。從2003年出版後,每年至少銷售4萬冊,帶來的收入已經超過瞭100萬元。
李笑來認為,如果沒有這些計算機技能,自己很難完成同樣質量的作品,即使花更多的時間。
這個技能,就得益於他小時候一次毫無功利之心的學習。和他同期的兩個小夥伴,一個沒有報名就放棄瞭,一個學到途中放棄瞭,因為認為學計算機“沒什麼用”。
缺乏“系統思維”的人,總是從此時此刻,去衡量一件事情到底有沒有價值,不懂得把這件事情,放在人生大系統中去衡量。
所以,他們經常放棄“看起來無用”的事情,可以說是典型的“功利主義者”。
事實上,一個人對待事情越功利,就越可能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窘境。
放眼人生這個大系統,你哪裡知道哪些事情有用,哪些事情沒用?
05
長期主義不是時間概念,而是認知的概念
長期主義不僅要堅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斷你在做的事情,還要持續地不被誘惑。一個人的成就,來自一套核心算法乘以大量重復動作的平方。這就是長期主義的原則,無論是準備持續20年的跨年演講,還是修築1600年的莫高窟,再到設計壽命一萬年的鐘,其實都符合這個算法的公式。而所謂的偉大,有時候就是普通人在長期主義的復利下,將努力積累成奇跡。時間幫助瞭他們,他們成為瞭時間的朋友。
以賽亞·伯林
英國哲學傢以賽亞·伯林曾經有個著名的比喻:狐貍型人格和刺蝟型人格。他們代表瞭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策略。狐貍型的人雖然在所有的領域都不是最頂尖的專傢,但他們對很多領域都略通一二。他們理解世界的復雜性,並且將自己與這個復雜的系統深度結合。他們經常在各個領域之間跳來跳去,往往會帶來創新的火花。狐貍不僅從他們認同的觀點中獲取知識,在面對自己不認同的觀點時,也會拿走自己可以用的部分。狐貍象征著靈活應變的能力,他們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時能有更多的應對方案,有時候甚至能很好地預測未來的困境。
而刺蝟,隻知道一件大事。刺蝟型的人願意把任何復雜的東西都往自己知道的這件大事上歸納。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所涉及的領域往往很單一,但卻能在這個領域鉆研到深處。這就像自然界中的刺蝟一樣,面對所有遇到的情況,它都隻有一個解決方案:蜷縮成球。這個方法很笨,但在面對絕大多數危險的時候真的很管用。
以賽亞·伯林還提到,當我們在討論一個戰略的時候,我們希望參與者是一個狐貍型與刺蝟型人格的結合,他能夠既敏感於世界的變化,又知道自己的“One thing is big thing”。然而這個時代讓我們進入到一個不得不先具備刺蝟型人格,才有機會去抵抗成倍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才有機會看到什麼是我們的何所來、何所去的境遇裡。也就是說隻有先成為刺蝟型人格,隻有all in一件事,才能抵禦這個社會數據流動的復雜性。
我們正處於一個數據文明時代,在技術、數據大爆炸面前,我們面臨的復雜性是呈指數級增長的,因此需要去進一步完成深耕。這是長期主義的重要方法。
06
可以從三個角度做出長期主義的實踐
第一,堅持長期輸入。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認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養,雖然人的先天才能,資質,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歷改變。終身成長不一定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還有環境逼迫的無奈。一方面企業的平均壽命越來越短,很多企業也不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培養新人,另一方面,大學教育與社會人才需求逐漸脫節,人們在職場競爭中的壓力越來越大。
長期輸入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長期的閱讀,學習讓自己的人格變得更加立體,更加飽滿。堅持每天讀書,每天學習,雖然暫時可能還不清楚會有多大的用處,但是相信長期堅持一定會有好處。
0338e299da9700a1e296982d846e8066
第二,堅持長期表達。長期輸入的結果也必然是通過表達向外輸出。堅持晨起練習語言表達,是一個做到長期表達的重要途徑。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臘著名的演說傢、政治傢。然而他天生口吃,嗓音不大,還有聳肩的壞習慣。
看起來,他似乎沒有一點當演說傢的天賦。一名出色的演說傢,必須聲音洪亮,發音清晰,姿勢優美,富有辯才。
德摩斯梯尼第一次上臺時,演說很不成功,發音不清,演講空洞,聽眾把他轟下瞭講臺。為瞭成為卓越的政治演說傢,他非常努力,進行瞭一場刻苦的學習和訓練。
他抄寫瞭《伯羅奔尼撒戰爭史》8遍;他虛心向著名的演員請教發音的方法;為瞭改進發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裡朗讀,迎著大風和波濤講話;為瞭去掉氣短的毛病,他一邊在陡峭的山路攀登,一邊不停地吟詩;他在傢裡裝瞭一面大鏡子,每天起早貪黑,對著鏡子練習演說;他不僅訓練自己的發音,而且努力研究古希臘的詩歌、神話,背誦優秀的悲劇和喜劇,以增加自己的學識。
經過十多年的磨練,德摩斯梯尼終於成為一位出色的演說傢,他的著名的政治演說為他建立瞭不朽的聲譽,他的演說詞結集出版,成為古代雄辯術的典范,打動瞭千千萬萬讀者的心。
這就是長期堅持的結果!
第三,堅持長期寫作。寫作是很好的留存觀點的工具,雖然未來的時代是讀屏時代,但書面語言表達還是不可或缺的。一年,兩年,長期堅持下去,一定可以在書面表達方面有很大的突破的。
我在最開始學習寫作的時候,報瞭很多寫作課,希望找到成功人士的寫作秘訣。最終自然是失敗而歸。一次一次參與寫作課,並沒有為我帶來多大的進步。
真正取得進步,是因為我開始踏踏實實,一篇一篇的打磨文章。每一次的修改打磨,看起來也真沒什麼瞭不起,甚至單次的進步都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正是前文提到的“通盤無妙手”的魔力。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一個詞叫“以終為始”,想好自己未來5-10年想做的事情,然後以終點為始點,盡管去做,相信也會越做越好。真正的“長期主義”正是穿透重重周期,站在未來看現在。
記者:Lydia來源:BuzzFeed咳咳,各位L社的小夥伴們,今天要開車瞭,大傢請坐穩……幾天前,一位外國女網友在推特上分享瞭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