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聊一聊我最尊敬的華人導演——李安,沒有之一。
讓我們重新來看看李安導演之前交出的國際成績單。
李安導演一共拿過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五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金獅獎,兩座柏林金熊獎。
這樣名聲的導演,再一次,把自己推上瞭輿論的風口浪尖。
大傢可能之前都被這三個數據刷屏
李安最新的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這樣規格的電影,目前全世界隻有五傢電影院能放映,分別在紐約,洛杉磯,上海,北京,臺灣。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一位在伊拉克前線作戰的年輕士兵比利,他和同事們在一次交火中大難不死、逃過一劫。為瞭展示伊戰成果,佈什政府把他們召回國,讓他們在感恩節那天的達拉斯牛仔隊橄欖球比賽中場休息時與碧昂斯等娛樂明星同臺,同時向他們授予榮譽勛章。
這位年輕的小哥,回到傢鄉卻和普通人感受不一樣,簡稱“PTSD”(創傷後應激反應)。
比如,他們聽到類似槍聲的聲音,會表現異常,註意力不集中等等。
整部電影都圍繞著這位“患病”的軍人比利進行,讓觀眾去體驗這些特殊人群的視角。
李安為瞭讓大傢能更深體會角色的所思所想,於是決定用120fps+3D+4K,讓我們更能和角色融合在一起。
第一章:實驗
其實這不是李安導演第一做這種實驗,他一直承認自己不是電影技術的先驅者,但他一直承認自己是電影的仆人。
就如在奧斯卡第二次拿到最佳導演時說的第一句話:Thanks movie GOD!(感謝電影之神)
很多人認為李安這一次玩得太過超前,其實早在《理智與情感》,李安就很完美的融合瞭西方經典著作和東方儒傢哲學,真正做到瞭中西合璧的成功。
這種舉動,在當時也是第一次把一部英國名著交到華人導演手上。
“我覺得他們都瘋瞭。我在臺灣長大,對19世紀的英格蘭能知道什麼?大約把劇本看瞭一半的時候,我開始明白他們這樣選擇的原因。我在自己的電影中試圖把社會諷刺和傢庭倫理劇混合起來。我意識到自己試著要做出的正是簡·奧斯汀那樣的作品,隻是我還不知道而已。簡·奧斯汀是我的使命,我要做的隻是克服文化上的障礙”——李安
而之後的《臥虎藏龍》,揭開瞭華語武俠片的新篇章。這部電影在西方引領瞭中國武俠電影的新潮流。
如果說徐克之前在十幾年前新派武俠的探索上的確領先一步,創造出的拍攝手法為廣大的中國觀眾熟悉,也培養瞭一代影迷的武俠觀影習慣。
而李安半路殺出,打造瞭一個全新的寫意江湖。長鏡頭寫意武俠打鬥的突破,讓人看見武俠的另一種境界。而武俠的每一個套路,配合著不一樣的兵器,更能展現現代武俠的視野。
尤其是竹林那一場經典的打鬥戲。
零重力輕功在竹林裡穿梭,剛柔並存,動靜結合,蜻蜓點水,堪稱力與美最完美結合。
其中一個畫面,李慕白站在竹子一段,無論玉嬌龍如何抖動竹竿,李慕白依然穩如泰山,這不就是武術哲學的最高境界嗎。
而《斷臂山》,李安再一次用中式哲學去觸碰美國人那部分最柔軟的神經。
東西方雖然信仰不同,教育方式不同,但傢庭都是一樣的,一對夫妻,再加上兩人的結晶,每個傢庭所需要的都是幸福和責任,無論是哪國人,傢庭的和睦對於每個人都是貴為重要的。
《斷臂山》用同性戀題材的外衣,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學,自由總是相對的,尤其對於傢庭。
結尾處那件襯衣,正好就是天堂與地獄,自由與觀念,平衡與矛盾的結合。
李安導演憑借《臥虎藏龍》和《斷臂山》,拿到瞭電影界的最高榮譽,但他並沒有止步,他選擇瞭張愛玲的《色,戒》。
李安選擇通過情欲,和我們探討床上的人生哲學。
備受爭議的,就是《色,戒》這部電影的床上“七分鐘”。
李安當時說過,這是張愛玲最好的一部小說,寫得非常晦澀,看瞭讓人有還原的沖動。
而這個還原,李安導演做到瞭史無前例。
張愛玲原著裡隻用瞭五十不到的字,就描繪瞭易先生和王佳芝床上的“七分鐘”。而這“七分鐘”的張力與掙紮,本我與自我的抗爭。
人性夾在復雜的戰爭時代中,作為一個女人,她該如何選擇。如果沒有那“七分鐘”。你沒辦法感同身受那些自虐般愛的催化。
李安擴展瞭我們視線的同時,更觸及瞭愛的邊緣。
再看看離我們很近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首次嘗試3D拍攝。也就在那時,李安覺得24幀一秒的3D呈現,簡直是一場災難。
畫面黯淡,快速運動時候閃頻卡頓,以及不清晰,讓李安導演開始嘗試硬技術的范疇。
第二章:3D
回到我們之前說的參數:
這是索尼公司新開發的一個全新規格。於是它有瞭嶄新的名稱,
叫做:“Immersive Digital(沉浸式數碼技術)”
這種技術,再一次拓寬瞭電影的邊界。
想象一下,如果你不是在看一部電影,而是進入一部電影,就站在主角身邊,看著他的每一個毛孔,每一根頭發在演戲。是多麼的過癮。
而這帶來的問題,或許會重新顛覆部分之前電影理論的一些知識和表演。
那這種“Immersive Digital(沉浸式數碼技術)”,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首先看傳統的24幀一秒的電影制式。在以前沒有太大動作戲隻演文戲的時候,尚可。
但如果加入大量的打鬥戲,24幀一秒的電影,打鬥戲份會或多或少出現震動或閃屏。其實不用在近期,在李小龍時代的電影,24幀一秒,根本拍不下來李小龍出拳的動作。因為太快。
在24幀的一些閃頻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時候,《阿凡達》引領的3D時代就悄然到來。
於是,《阿凡達》後電影時期,全世界開啟瞭real 3D時代。
而在此之前的3D電影通常都是紅綠3D眼鏡的色差眼鏡,這種3D隻是利用瞭色相的視覺效果形成3D“假象”。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在電影中沒能得到大范圍普及。
而《阿凡達》從前期3D拍攝開始,到放映中同樣用雙放映機放映,再加上現在已經普及的色偏3D眼鏡。讓3D達到瞭前所未有的真實。
當然,如今普及的3D,大致會分為兩個大類。一類是偏振光3D,一類是液晶快門式3D。
液晶快門式3D的原理,粗暴點說是利用視覺留存方式,左右鏡片利用電子控制液晶交替遮擋左右眼球,來實現3D效果。
這種3D現實看到的影像更無損,色彩亮度各方面還原度較高。
但是缺點也不小,成本貴,3d眼鏡要裝電池而且重,很快就容易造成眼睛疲勞。隻要位置不對,就會造成畫面重影或閃頻。
偏振光3D原理,粗暴點說就是拿左眼右眼作為攝像機各拍一組鏡頭,最後疊在屏幕讓帶著偏振光3D眼睛看。
這類型的3D眼鏡輕便,制作成本低,加上近幾年還可以把不是3D的電影轉制成3D的電影。
在國內也形成瞭特供3D一說,意思是不管什麼片,都要弄個3D版本。其中最高潮事件是《諜影重重5》,貌似隻有中國有3D版本,這種電影看3D版本可不得閃頻閃死暈死,因此《諜影重重5》掀開瞭抵制國內特供3D的浪潮。
同時也帶出來偏振光3D的缺點,帶上偏振光3D眼鏡以後,影像亮度會大減,顏色層次也減少,甚至發生色偏。在攝像機快速運動或角色快速運動時,同樣會帶來閃頻或卡頓。
但由於成本的驅使,偏振光3D成瞭電影院的寵兒,如今我們去電影院看3d電影使用的眼鏡,絕大部分都是偏振光3D眼鏡。
當然,同樣是3D電影,在不同的影院也會有很多認可標準和品牌。其中市面上大體分割為幾個3D品牌。
其中IMAX 3D是現在主流3D中做到最理想的3D,真正做到瞭雙放映機放映,而且影片畫面上下邊還多出瞭一部分電影細節。(在此指片源真正有IMAX制式的情況下)
而距離2009《阿凡達》已經過瞭8年時間,3D電影帶我們經歷瞭很多震撼的瞬間。期間還出現瞭《霍比特人》一秒48幀+3D(48fps)的制式。算是一個小小的進步。但是這並沒有成為業內的主流。
第三章:變革
回溯電影發展史,大傢就不難看出,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不是一夜之間。而是如同紅酒發酵需要一段時間。
第一階段:從無聲(默片)到有聲電影。
因為無聲電影沒有對白,所以隻能依靠“間幕”,從而當時還延伸出一種電影界非常專業的職業——“間幕寫手”。
在演員的表演上,因為沒有聲音的襯托,非常依靠肢體上的誇張表演已達到想要的效果。
在默片時代,還誕生瞭偉大的演員卓別林。他那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號的鞋子、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撇小胡子的形象,成為瞭一代又一代人的經典。
而當有聲電影到來之時,間幕寫手職業的消亡,演員浮誇表演的改變,以及電影原聲配樂行業的興起,都是一場電影革命。對於觀眾來說,觀影習慣的改變,在當時也引起不小的爭議。
第二階段: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
彩色電影的誕生和發展,無疑成為瞭新的感官刺激。同時更豐富瞭電影中的美術,服裝,化妝等等職業。在後期中,電影調色也成為瞭一個主要的職業。
在彩色電影誕生初期,奧斯卡甚至還把最佳攝影獎一分為二,一個為黑白最佳攝影,一個為彩色最佳攝影。直到後來彩色電影成為行業的主宰,最佳攝影獎才又合二為一。
彩色電影帶來的電影革新,可以說一點也不亞於默片到有聲。
而對於導演們來說,歐洲的一些導演,一開始並不認同彩色電影,認為這削減瞭演員表演和心裡的刻畫,讓觀眾更多的註意在電影的其他事物上,適得其反。
世界第一部彩色電影《浮華世界》
第三階段:從標準方形銀幕到寬銀幕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牽扯到瞭電視。
起初在4:3比例的電影時代,電視機問世,為瞭符合觀眾觀影習慣,電視機也采用瞭4:3。
那麼問題來瞭,電影如何把觀眾留住,最快捷的辦法,就是改變畫面比例。
於是不同比例的寬銀幕不斷創造出來。觀眾發現,在電影院裡,寬銀幕帶來的視野更寬廣,更符合人眼的矩形視野范圍。
由此,現今的電影,已經找不到不是寬銀幕的電影瞭(除《我不是潘金蓮》)。而電視機,都已經寬屏+曲線瞭。
第四階段:從2D到3D
大傢都知道《阿凡達》。
但是3D電影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存在。
隻是說,阿凡達重新開啟瞭一個REAL 3D的新時代,甚至可以說讓觀眾重新回到瞭電影院。
而如今,因為商業利益的驅使,市面很多偽3D作品不斷問世。所謂偽3D就是前期拍攝並非3D,隻是後期成3D,從而造成瞭電影3D市場的一片魚龍混雜。
但是3D電影毋容置疑,已經漸漸成為一部電影的另一個標準配置。
第五階段:膠片 VS 數碼?!
其實電影技術的變革,越到後面,就越模糊,因為經歷的時間比較長,而且離我們比較近。
膠片電影和數碼電影在剛開始的時候,有過一段時間的激烈討論。
甚至在好萊塢,導演中還分為膠片派和數碼派。
其中數碼派著名的導演就有卡梅隆,彼得傑克遜等等。
“我們的目標是要消除所有認識上和實際上阻止制作人、電影公司、網站擁抱未來的壁壘。”——詹姆斯·卡梅隆
“我們一直花很多時間看以48幀拍攝的《霍比特人》素材。一坐就是兩個多小時,看著3D圖像卻並不覺得眼睛疲勞。那畫面看起來真棒,我們現在已經習慣於此瞭,到這地步,再看其他電影,感覺就很原始粗糙。”——彼得·傑克遜
而膠片派也不乏大咖導演,如克裡斯托弗·諾蘭,昆汀·塔倫蒂諾等等。
當然也有變卦改為拍攝數碼電影的導演,其中就有曾經的保守派伍迪艾倫,這位老頭子在今年《咖啡公社》才第一次使用數碼攝像機拍攝。而在《午夜巴黎》的前幾部電影中,甚至還在使用2.0聲道系統。
在數字技術的大浪潮中,膠片和數碼電影之間的對抗,是不是和當初的默片到有聲,黑白到彩色有幾分相似呢。
9cc8732419aa9165a8382158a52499a6
第六階段:新的觀影體驗?!
如今進入電影院,雖然是同一部電影,但觀影的選擇卻變得多種多樣。
2D,3D,4D,D-box, IMAX,Dolby Atmos, 等等。
其實這些都無非是要證明一點,讓電影更與眾不同。讓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
第四章:120fps+4K
就如李安導演的原話說的那樣:"24fps可以追溯到有聲電影發展之初被定下的標準幀率。"
因此,在3D已經普及的今天,24fps+3D,已經存在瞭觀感技術的缺陷和停滯。
李安導演從來也不是一個像卡梅隆一樣熟練掌握最新科技的導演。這一點他自己也承認。
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他才第一次使用3D拍攝。
而正因為這一次和3D的接觸,李安對24fps+3D帶來的觀影感受十分不滿意。那些絢麗的色彩,帶上3D眼鏡後變得沒有層次。那麼快速運動的鏡頭,閃頻十分嚴重。
今天大傢走進電影院觀看24fps+3D時,稍微留意就能感覺到,顏色深度不夠,整體光線偏暗,最亮的可能就是電影院的“EXIT”標志瞭。
而在幀率上,它帶來的效果的區別真的這麼大嗎?
假想一個運動物體在120/1秒情況下捕捉
在幀速率上,可以看到每一秒塞進的畫面幀數越多,就越流暢,越接近我們真實看到的運動。因為人的眼睛和大腦是沒辦法欺騙的。當我們習慣於看更高幀率的畫面時,24fps就顯得有些不足。
關鍵詞:分辨率
在分辨率上,大傢會覺得電影應該在就在4K的水平瞭,如今電視機都開始4K瞭,Imac都5K好幾年瞭,手機都能拍4K瞭。
難道電影大銀幕還沒有達到4K水平?!在此又要給大傢補課一下。
拿數字電影來舉例子。拍攝時候運用4K甚至8K拍攝已經是常態,但是在後期過程中,要進行碼流的限制以及後期的調色制作等等。這個時候影片的分辨率在4K左右。
但是進行拷貝分發到各個院線的時候,影片分辨率的壓縮是可怕的。現在世界主流院線,一般都是1.5K-2K左右的放映機,所以即使屏幕再大,也沒有說把分辨率提高的可能。因為給到院線的拷貝就是1.5K-2K的分辨率。
也就是說:分辨率和銀幕大小,沒有關系。
有些高級的院線,已經有4K的放映機,該電影的出品就會提供相應的4K拷貝,這個時候電影會打上4K的相關logo來吸引觀眾。看過4K電影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大屏幕的4K,清晰度解析度明顯比普通的電影要高出很多。
關鍵詞:亮度
而4K+3D,就要說到影片的亮度,也就是FL(福特朗伯)。FL(福特朗伯)是亮度的檢測單位。
一般來說,2D電影的亮度會維持在14FL的國際標準,因為這是人眼對亮度最舒服的指標。
但是在3D的情況下,普遍下降到瞭4.5FL的亮度。這就是為什麼3D電影帶來昏暗感,疲勞感。
試想一下,在亮度沒有達到人眼舒適程度情況下,人的瞳孔一直要放大觀看,當然容易疲勞。
當然,好的3D電影或一些高級院線的放映機,能讓3D影片達到6FL,比如《變形金剛:月黑之時》就是首部達到6FL的3D電影。
但是大傢看到瞭,6FL的亮度也還是比14FL的亮度低一節。
而在國內的主流3D院線,估計連基本的4.5FL都達不到。
這次的《比利林恩中場戰事》,亮度直接達到瞭28FL,(這裡指120fps+3D+4K版本)。按照帶上3D眼睛損失亮度的比例折算。帶上3D眼鏡後亮度正好在14FL左右,也就是人眼最舒適的亮度。
所以要說這部電影的全稱制式,應該是:120fps+3D+4K+28FL
第五章:變革中的電影
當初《霍比特人》采用的48fps,觀看時可以明顯感覺到運動流暢,李安在策劃他的新片《馬尼拉之戰》(拳王阿裡)的時候,已經決定運用比《霍比特人》還要高的幀率60fps去拍攝,與此同時,卡梅隆《阿凡達2》也將會運用60fps拍攝(但不知是否會改變,說不定也是120fps呢)。
但在李安導演考察的過程中,他發現現今的電影技術已經可以達到120fps,並在觀看瞭樣片120fps+3D+4K的時候,他在問自己,為什麼不直接用最好的技術來展現這部電影呢。
於是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開拍的前幾個星期,他們決定,改用120fps。
本來,像李安這種大導演隻要有新片發佈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一場小臺風,而這一次不僅是新片新聞,更是電影變革實驗大新聞,小臺風直接演變成瞭12級大臺風。
在2016年10月15日,李安萬眾矚目的新片在美國紐約電影節揭開瞭它神秘的面紗。
可是,劇情發生瞭狗血般的轉折。
201fe1f92b7083b5c3ef4bcb1d1170f5
連看瞭電影的人也覺得很疑惑。按理說不應該呀。
我們來看陣容:
劇本是本.方登的小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改編。被稱為伊拉克版“第22條軍規”
還獲得過美國國傢圖書獎,BBC評為“21實際十大圖書”之一。
而電影的編劇也來頭不小,憑借《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拿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西蒙博福伊。
這兩個條件,首先電影故事的完整性和可看性得到瞭保證。
還有金牌導演李安。整部電影的靈魂得到完美升華,至少這是票房和口碑的保證。
再加上世界第一的電影開拓性技術120fps+3D+4K。賣點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這樣的強強聯合,不是每一年都會出現的。
如果我是風險投資傢,我真的找不出理由不投資這部電影。
但是,就這樣神轉折瞭
別說評論兩極分化瞭。幾乎就是一邊倒的說電影拍失手瞭。
總結下來,大部分人的結點都在於技術上的代價。
“沉浸式數碼技術”(120fps+3D+4K)
帶給我們的不是未來,而是困惑。
我記得高曉松老師的曉松奇談《星戰下》的一期裡說過。人眼的銳利程度,是現在攝像機無法到達的邊境。因為我們所見即所實。
而攝像機拍出來的東西,我們通過人眼觀看,會自動切換成另一種偽真實模式。
讓我們自己認為看自來是真的!即大腦謊言視覺效應。
而電影從誕生那一天起。
恰恰就是因為這種美麗的視覺謊言。把我們帶進瞭一場又一場的人生夢境。
我想說的是,電影之所以為電影,正因為它的不真實造就的夢境,反而讓我們去感同身受。
這有些矛盾,但是大傢試想一下,我們聽別人說他們故事的時候,光聽,也能感同身受,也能淚流滿面,也能開懷大笑。那麼,更何況電影這種視聽共享的媒介呢。
而我在很多影評中不斷提到過,電影這種藝術,是很需要氣氛的。大傢一起聚在一個黑房間裡面看著大屏幕,大屏幕裡面一個男人叼著一根煙,哪怕一句話不說花五分鐘抽完一根煙,每個人也對這樣的氣氛畫面就會有不一樣的情緒和感受(要是那抽煙的男人是梁朝偉就更完美瞭)。
而“沉浸式數碼技術”(120fps+3D+4K)接近真實的技術。或許,是否,可能破壞瞭這種氣氛?!
到底這種技術帶來的觀感有多真實?!
首先,就讓化妝師失去瞭工作。因為隻要一化妝,在這種技術上就能看到厚厚的粉底。因此營養師上崗上位,演員在出演前幾個月,就已經點對點請到營養師為自己調理肌膚,以保證開拍時候臉部肌膚在最好的血色。
這對上瞭年紀的演員,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明明是同一年的電影,同一演員在其他電影容光煥發,在這部電影卻垂垂老矣。
這隻是單純從表面妝容上看就有這麼大的差別。
而其他的重點,更是讓人不能忽視。
“過分的真實存在,反而讓角色的情感變得做作,變得沒有共鳴。”
“而過分的真實,反而讓我們去在意一些不必在意的細節,削減瞭重點的聚焦。
大傢停一停。稍微回頭看看我前面寫的電影變革。
從默片到有聲:間幕師下崗,演員誇張表演要變,電影原聲上崗上位等等。
從黑白到彩色:電影美術要變,服裝道具要變,化妝要變,拍攝方法要改變等等。
而現在的:沉浸式數碼技術,就目前來看。
化妝要變或下崗,營養師上崗上位。拍攝手法要變,演員演技要變。
甚至,故事要變,導演的思路和拍法也要變。
隻因為,太真實。
試想一下,你是選角導演,一個演員就在你面前演,而你則把眼睛湊到他的臉面前,他的臉占據瞭你眼睛的全部視野范圍(特寫)。隻要他表演稍微帶著技巧和演技,馬上就能看出來。
而傳統電影中,因為氣氛的圍繞和不清晰隱藏瞭演員很多不足的地方。
而第一次運用這項技術的李安導演,也同樣面臨一切未知的挑戰。
光拿後期剪輯來說,甚至沒有一臺設備和軟件可以做到剪輯120fps一秒的片子。
最後隻能先導入60fps來做剪輯然後再對照輸出120fps的版本。
李安的實驗工作室
這種變革實驗拍出來的電影,某些地方不足,實在是太正常不過。那為什麼,是李安做這件事情?!
用李安導演自己的話說,就是:使命感
摘自《今周刊》
這已經遠遠超過瞭這部電影本身的好與不好。因為這部電影為電影歷史長河做瞭太多第一次的實驗性的嘗試,李安正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敲開電影邊境的另一扇虛掩的大門。
第六章:觀後感
首先要說,我沒有看120fps+3D+4K。之前因為這項“沉浸式數碼技術”,讓很多看瞭試映版本的人士和首映版本的人士抱怨太真實,削弱瞭作品的情感部分。
所以我選擇瞭最最普通的2D版本觀看。我想從最原始的電影播放制式去審視這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好吧,我編不下去瞭。我!也!很!想!看!120fps+3D+4K!可惜我這城市沒有這個版本!所以我隻能看2D版本!哭......
好的呢。藍瘦香菇的話就不說瞭。正式進入高冷酷炫吊炸天的影評解析吧。
關鍵詞:PTSD
PTSD:簡稱創傷後應激反應。
主要癥狀:反覆在腦中出現創傷事件或痛苦經驗, 經常感覺又再度經歷創傷事件。當回想起創傷事件時引發極強烈的心理痛苦情緒和生理反應,強烈害怕、驚嚇反應強烈等等等等。
PTSD是影片的一條線,從開始牽到結束。
整部影片其實分瞭三大部分,現實中場表演+回傢團聚+伊拉克戰時。
而導演李安在不斷用錯開的方式講述這三個部分。這三部分之間某些跳躍的銜接,比如比利在中場的時候流淚,腦子裡想到瞭在傢裡面和剛認識的拉拉隊女孩親熱。這種看似混亂的拼湊,和PTSD癥狀有緊密的聯系。
很多人說影片最奇怪的地方就是比利男主在臺上哭,而腦子裡閃回或者想象的畫面是在傢中和女孩親熱。但是放在PTSD綜合征患者身上就一點也不會唐突瞭。
一個19歲的美國青少年,本應該就是上大學勾引學妹的年紀,然後回到傢中開始人生第一次奇妙旅程,而此時的比利卻和同齡人的道路背道而馳,還患上PTSD,這才是李安要表達給觀眾的錯亂感。
關鍵詞:階級
美國大選剛結束,正好可以聊聊這個話題。關於美國大選,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撕裂的一場大選,雖然Trump當選上瞭總統,但是反Trump的遊行還在繼續。整個世界還在錯亂中沒完全醒來。
而最終導致的是階級的分裂。
電影裡面很清楚的分門別類瞭各個階級的態度。
比利他們一開始的彩排預演進場的時候,都是一些看彩排的觀眾,他們並沒有很富裕,他們屬於美國的中下階級,美國是屬於自願服兵役的,那麼服兵役的當然都是中下階級。比利他們也同樣是中下階級,特別是比利軍士的言行舉止,都能看出來是美國某個小縣城裡出來的大哥哥。
這些彩排觀眾對美國的軍隊和軍人,是有一定認同感的。因為他們其中的孩子,說不定也參軍瞭。所以在彩排時候大屏幕提到這些軍人的時候,很多人都親自過來表達他們對軍人的尊敬和崇拜(說完軍人以後放的陽痿廣告頗有諷刺意味)
而比利他們到正式演出的時候,得到的確實相反的態度。
首先讓大傢瞭解一點,美國超級碗的橄欖球賽的門票是非常昂貴的。能看上一場比賽的人大部分都是中上階級或者精英階級。他們對美國的軍隊和軍人的態度可沒有那麼好,因為他們中間並沒有很多人去參軍,他們可以認為,我們繳納瞭那麼高昂的稅費,就是為瞭支持你們去打一場不正義的戰爭(伊拉克)?說好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呢?!
他們的內心根本不care這些所謂的英雄。在他們眼裡,就是為政府賣命的機器。
因此,才有瞭在舞臺上,一位黑人小哥在邊跳舞邊侮辱比利的橋段,以及比利他們在觀眾席上和一個美國人對峙的情節。
a89e55f416526f6ddfddfe01d0bff857
而在舞臺現場和比利他們幹架的那些搬運工,比中下階級還要可憐,算是美國掙紮最痛苦的下層人士。他們或許為美國的醫療保險犯愁,為自己子女上學犯愁,也曾經當過兵,但回來以後卻淪落到這翻田地。對政府有一千一萬個抱怨。他們無氣可出,而比利他們遲遲不離開舞臺影響他們工作,以至於變成瞭導火索。兩邊對幹起來。
那位白發老頭的議員(老板?),代表著美國的權貴階層,甚至可以代表著美國政府。說話的套路滴水不漏,他們腦子大概意思就是,世界比你們想的要復雜得多,我們現在這麼做已經是控制在最好的狀態瞭,大傢就別嘰歪瞭。
甚至在最後他覺得比利的故事應該是無償捐贈給他們,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故事,好讓政府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比利的姐姐可以說是嬉皮士代表的後期美國人士。
嬉皮士最大的特點就是反戰,和平,自由,平等,對政府失望。而恰恰諷刺的是,她的弟弟比利卻是一位去伊拉克打戰回來變成英雄。應該是他姐姐眼中最看不起的人。
她姐姐也矛盾,也糾結。為瞭保護自己的弟弟,也為瞭讓弟弟不要在參與一場沒有意義的戰爭,她堅決站在她反戰的陣營。
整部電影的各個階級之間的不理解,不溝通,相互排斥,相互鄙視。造成瞭今天迷茫的,陽痿的,撕裂的美國。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就說明瞭美國民眾意識分裂問題。
關鍵詞:情節
李安完全可以把這部電影的情節商業化。首先一上來先是把人小分隊的一場大戰役。然後現實中他們去後場拜訪各種大牌明星,之後再穿插各種伊拉克戰爭大場面大戲等等。
但是李安沒有這麼做。
影片前半段,李安把時間給到瞭各種無聊的排隊,對話,開車,對話,下車,對話,彩排,對話上。確實很像一部美劇上的劇情。或許配上4k觀看就更像HDTV瞭吧。
我覺得李安之所以這麼做是讓觀眾慢慢進入比利的內心,更真實更完整去塑造比利的過去,以及更真實去朔造這一群美國軍人的真實樣貌。
或許我們已經被很多商業的戰爭大片看花瞭眼睛,故認為電影就應該前面先屁屁啪啪啪,然後再來一些陰謀火爆的戲劇沖突,然後再進入打仗環節屁屁啪啪啪。
但是這部電影的視角,一直沒有離開過這位19歲正處於人生觀選擇十字路口的比利。無聊的感覺,或許也是這位比利角色需要承受的。
關鍵詞:愛情?!友情!信仰!
比利根本沒有得到愛情。在這個本來應該有一段美好愛情的年齡,他得不到。
那個女孩也根本沒有愛上他,因為他們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在最後他們告別的時候就一覽無遺。
他們告別親吻以後,比利情不自禁脫口而出說此時他想帶著女孩私奔。女孩瞬間變臉可以看出,女孩之所以欣賞這位大男孩,就是因為他是美國的英雄。
但是如果真的私奔,所有的一切崇拜都會煙消雲散。
不要以為這個女孩真的會等比利,天知道比利什麼時候能回來。她隻是想回頭和她的姐妹說,我有一個美國英雄的男朋友。要知道,美國是一個英雄主義國傢,誰不想要一個英雄的BF呢。
他們之間不算愛情,比利自己也知道,隻能是曖昧和愛情之間,不言而喻的一種感情。(我暫時還想不到用一個合適的詞語表達。)
友情是有的,在此不多說瞭。套用一個毒雞湯的話,人生中真正的友情歷練出來隻在三種情況:一種是一起當過兵,一種是一起坐過牢,一種是一起做過生意。
信仰是李安導演在近幾部電影都有提到的,比如《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比如《少年PI》,比如現在這部。
象頭神是印度的一個神,是傢庭的守護神,半截的折牙象意味著,世上不會有完好理想的命運,凡要達到成功,知識或智慧,都要作出犧牲。
在影片的最後,比利受到瞭犧牲軍士的感染,鏡頭出現瞭那尊象頭神,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時的比利應該是找到瞭自己的信仰,找到瞭心中的守護神。
關鍵詞:李安
李安還是以前的李安,他沒有變,他依然用一種最觸動人心,柔軟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想法。
人性,傢庭,信仰...這些都在無時無刻的呈現給觀眾。
李安用迂回的方式解釋著這個殘酷的世界,招招觸動人心。拋開技術層面,從導演運用的敘事手法來說,那種真實的浸入感李安做到瞭。讓你在喧鬧的世界裡沉下心來,好好的看看當下的美國,當下的世界,此時的比利,此時的李安。
這部電影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反戰片?反諷片?親情片?友情片?信仰片?
往往一部電影沒辦法定義的時候,要麼是大爛片,要麼是上乘之作。
關鍵詞:結尾
李安的結尾永遠被人津津樂道。從第一部《推手》開始,到現在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式結尾總能觸動人們心靈深處最溫軟的神經,直沖淚腺。
《比利林恩》的結尾有兩個部分,嚴格來說有三個部分。
第一是和“女朋友”告別,前面闡述過瞭,比利和拉拉隊女孩都心知肚明,沒有辦法有好的未來,你我都年輕,何必拖泥帶水。但是兩人確實希望彼此能否有機會試一試,但是事與願違。天作弄人。
第二是和姐姐的告別,最觸動人心的話是比利那句:“我隻是想用我的方法,來讓你們為我驕傲”
是的,我們現在當下迷茫的年輕人,不都是想盡力用自己的方式,來讓自己深愛的人和深愛著自己的人驕傲嗎。但是世界就是這麼的矛盾,往往有些事情,沒有辦法讓人做到完美。
自由,信仰,歸屬,妥協,忍耐,取舍,傢庭,未來,遠方。誰能輕松的說做到瞭完美的平衡呢。比利和姐姐的這場淚灑分別,是雙方壓抑瞭很久的眼淚,終於在這一刻決堤。
第三個結尾是比利和去世的軍士告別,和自己的過去告別,和自己之前的迷茫告別。或許未來依舊迷茫,但起碼比利隱約看到瞭一束光,為他照亮著未來的道路。
此時我想到瞭《我是歌手》群星唱的《禮物》的歌詞:“飛得起來,應該飛得起來”
最後他們在車上也說到,終於要回傢。伊拉克的戰場,反而成為瞭他們的傢,因為他們這些軍人,都是19-20多歲的年紀,就在他們朔造人生的時候,他們進入瞭戰場,而美國本來屬於他們的傢,卻和他們顯得格格不入。就如軍士和他們說的:“起來吧,我們還要接著去保護這些小醜”。
文章為原創,請尊重原創,若要轉載請先私信。圖片部分自己制作,部分源自網絡。相關資料部分查閱維基百科。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