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在知乎回答了一个与「赋得体」有关的问题(古水:「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这话是 什么意思?),晚上就碰上友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首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赋得体」诗。
《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
我仔细品味了一番,总觉得首联破题有点不对劲,「荷万柄」算是「绿阴」,但关键的「昼静」没有体现出来啊。于是上网一搜原诗,果然是友人大意之下把该诗首联漏掉了。
试帖诗虽然本质上也是律诗,但却比律诗更加严谨,像一串逻辑完整的代码,如果少了某一部分,控制台就会报错。那么如何做好试帖诗呢,首先得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试帖诗,也叫赋得体、试律诗,实际上就是科场考试时写的一种排律。
试帖诗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王安石变法时被取消,及至清代乾隆又重新作为一门考试必考科目。
我们最熟悉的「赋得体」诗大概就是白居易的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试帖诗采用五言正格,即「仄起式」,唐宋首句不限制入不入韵,但清代首句则不许入韵。韵脚限用平水韵特定韵部内的字,清代人一般使用《佩文诗韵》等书作参考。
仄起式
试帖诗五字为一句,称为「五言」。两句为一联,每一联末尾用一韵。两韵(两联四句)为一排。唐宋时三排(六韵、十二句)为一首,清代童试也采用这种「五言六韵」为一首,但乡试、会试则增加一排,变成「五言八韵」。
试帖诗示意图
唐代试帖诗,按中央和地方来分有省试诗、州府诗,多为五言六韵,一共六联十二句,每句五字,偶尔也有五言四韵、五言八韵等。宋代则近乎唐代。清代乾隆之后,与八股相对应,五言八韵遂成定例。
试帖诗题目的典型格式是:
清代试帖诗题目一般是古人成句,其出处对接下来的写诗非常重要。
据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清代彭元瑞精通典故,曾经在江苏当学政,出过一个题:「平仲君迁」,很多童生没读过庾信的《枯树赋》:
或者左思的《吴都赋》:
因此不知道「平仲」、「君迁(桾櫏)」其实是两种树木的名字,结果纷纷把诗写成了晏子搬家(晏婴字仲,谥平,世称「平仲」),一时传为笑谈。
不过,彭元瑞本人也曾经出错过题。乾隆丁酉科,他在浙江主持考试,出题是「赋得『地有湖山美』,得『梅』字」,实际上这句话出自宋真宗《赐梅挚知杭州》「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虽然彭元瑞记错了,但这句「地有湖山美」却广泛流传开来。
一般来说出题必须要有典故,当然如果你是皇帝,那也没人管得了你。据说乾隆时士人都夸彭元瑞博闻强记,乾隆心存嫉妒,想捉弄他一次,便于乙未年会试时,出了一个诗题叫「灯右观书」。主考官们都不知道典出何处,只好叩请乾隆明示。乾隆故意问旁边的彭元瑞,彭元瑞也不知所以,只得叩头承认自己学识浅陋。乾隆便笑嘻嘻地解释说出题那晚他正好在灯右看书,所以灵机一动出了这么个题。等彭元瑞走了,乾隆对身边大臣说:「今天总算难倒彭元瑞了。」
题目中一般会列出韵脚:得「某」字,就是以某字所在的韵部为韵。
这个韵字不一定就在题目原句中,但必定与该句密切相关。比如彭元瑞刚才那个题目:
梅是指梅挚,韵脚就要用平水韵的「十灰」韵部。
又比如:
这个韵脚就在题目的结尾,要用「八庚」韵部字。
典出晋·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用了对句的「台」字,也是要用「十灰」韵部。
再比如我在前几年的一个回答(古代科举考试的题目是些什么?)提及安徽学政出的题:
这个韵脚就来自于《新唐书·裴行俭传》「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要用「十二文」韵部的字。
唐宋试帖诗破题重在发挥题意,比如友人朋友圈发的陈与义那首《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
「清池不受暑,幽讨起予病」将「绿阴生昼静」的题意发挥开来。
再如唐·苏颋《御箭连中双兔》:
清代臧岳《应试唐诗类释》评价:「首韵从猎说起,次韵承出『兔』字,三韵点明连箭双中,四韵写出兔被射情形,五韵言诸臣见箭中景况,末韵反驳古事作结。」
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开头便是化用了《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
清代试帖诗也有破题、承题,但这时的「破题」是真破题,把题目中所有的关键字都拆分到首联和次联,比如清·王均元《赋得「月过楼台桂子清」,得「清」字》:
再如清·俞明震《赋得「杨柳读书堂」,得「书」字》:
如果题目较长,则不一定每个字都非要放进去,只放关键字即可。
此外,部分词还可以用同义词代替,比如清·陈朝新《赋得「取人以身」,得「贤」字》:
题目的「取」用「招」、「求」代替,「身」则用「正己」代替,《论语·子路》:
《礼记·中庸》:
再如清·纪昀《赋得「微云淡河汉」,得「河」字》:
不用「河汉」而用「明河」。
清·王际华《赋得「门对浙江潮」,得「门」字》:
「浙江」用「钱塘」代替。
清代试帖诗与八股文类似,也有起承转合之说,以清·博明《赋得「万紫千红总是春」,得「千」字》为例:
嘉庆丁丑翰林李惺《赋得「阴阴夏木啭黄鹂」,得「鹂」字》:
一般末联结题时要多用称颂的语气。
格律上同律诗,注意粘联、对仗、韵律等。
诗歌有「赋比兴」三法,一般诗歌多用「比」、「兴」的手法来描写,然而试帖诗则很少用「比」、「兴」而多用「赋」,在「风雅颂」三体中更接近「颂」。
试帖诗中不可以用不吉利的字,例如死亡、破败、污秽等字眼一概不能出现。
同样试帖诗既不能写成纤秾浮华、满是脂粉味的香奁体诗歌,要注意庄重典雅,而且更得防止大不敬,除非你像袁枚一样遇上个好老师。
袁枚二十四岁参加乙未朝科考时,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得「珂」字》,他想刻画「想」这个字,便写道「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当时的总裁官们一看,好嘛,这是来了个不怕死的啊,便要以「语涉不庄」的理由不予录取。幸亏当时的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尹继善竭力争取,说袁枚年少有才、肯用心思,如果皇帝要问就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没让袁枚名落孙山。
用典不能太过偏僻,如果考官看不懂你的典故,恐怕是不能给你高分的。
以上面《赋得「万紫千红总是春」,得「千」字》为例:
「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三径」出自杨万里《三三径》诗序:
「九九天」见于杨允孚《滦京杂咏》:
「便娟」,指轻盈美好,出自《楚辞·大招》:
东方朔《七谏》:
「吹万」,风吹万窍之意,出自《庄子·齐物论》:
「长江月映千」见于《五灯会元》:
避讳不用多说。
一定要在写到皇帝、皇宫、园林、圣人等处注意挪抬,常见的如:
抬一格:
抬两格:
抬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