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环境逐渐向好之后,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感受就是身边的“神奇动物”都在增多了。以往即便是农村的山林里也难有大型野兽的踪迹,而今就连野猪也频频走上了全国各大城市的街头。
野生动物的数量在增多,相对应的,闯入人类生活区域的现象也会比以往更加频繁。尤其是在一些保护区边缘的地区,这类现象会更加常见。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即便是一些食草动物,也是十分危险的,它们在受激之后可能会变得富有攻击性,所以看到野生动物,尽量不要接触,即使它们需要救助,也不要贸然私自行动,最好打电话求助专业人员。
很多情况下,闯入人类生活区域的动物,大多数人们都认识,比如野猪、貉子、豹猫、斑林貍等等,然而近期浙江金华澧浦镇上宅村却出现了一只模样十分怪异的动物。
它的头像羊,尾巴像驴,蹄子像牛,角又像鹿,脖颈处还有银色的鬃毛,宛如神话故事里面走出来的“神兽”一般。
它的出现让周围的村民都感到好奇,纷纷感叹自己从未见过模样如此怪异的动物,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但却又不是它们中的任何一种。
上宅村的村民像往常一样忙碌著,直到中午11时许,只见这只“神兽”出现在了村子里,或许是受到了惊吓,它一把跳入池塘中,人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所吸引,纷纷凑过去观看。
起初人们以为是一匹小马驹,不过仔细一看发现根本不是马。它身上的皮板主要为黑色,头上长有向后弯曲的短角,角基较大,末端尖锐;有一对硕大的耳朵,体高腿长的,大约百来斤的样子。
这只动物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不寻常,大概率是一只国家保护动物,于是村民们报了警。
民警赶到之后,果然在村子的一处池塘里面发现了一只长相怪异的动物,可能它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多人的阵仗,惊慌失措地在池塘里扑腾。过了一会儿,由于天寒地冻的,水温比较低,“神兽”也冷得瑟瑟发抖。
出于它的安全考虑,不能再让它待在水里了,人们决定对这只野生动物实施营救,随后便有群众拿来了套竿。
经过众人一番尝试之后,其中一名机灵的小伙瞅准时机,一把将它的脖子套住,众人纷纷往上拉,最终才将其救了上来。后来经过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辨认,这是一只中华鬣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华鬣羚属于牛科动物,因为身上具备了其他4种动物的特征,因此它跟麋鹿等一样,也有着“四不像”的称号。
成年之后的中华鬣羚体重多为85-140公斤,肩高近一米,是一种比较稀有的大型有蹄类动物。
因名字里有“中华”二字,看起来像是我国独有的物种一样,其实不然,它们主要栖息在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不止我国有,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里面,也有中华鬣羚生存。
《黄山志》记载:“天马,常飞腾天都莲花诸峰”、“须萸跃过数十峰”,经过专家学者们的大量考证,古人所称的“天马”,事实上很有可能指的就是中华鬣羚。
从外在形态上看,这种动物就有着不俗的行动能力。它们常在山间岩石地带上活动,健步如飞。
想象一下,在山间云雾缭绕之时,中华鬣羚在悬崖峭壁边快速奔跑,这种场景,的确给人一种腾云驾雾、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感觉。加上中华鬣羚长相怪异,脖子披银鬃,也陡增许多神秘色彩。
中华鬣羚多在海拔1000-4000米的森林里面活动,夏季时倾向于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活动,而到了冬季,则会迁往较低海拔的地区觅食。
别看它们有一副“神兽”外表,看起来不好惹的样子,实际上中华鬣羚的胆子很小。它们生性谨慎,日常也神出鬼没,会主动避人,喜欢生活在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子里面。
它们对别的动物也有很高的戒心,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十分在意,即便是休息的时候,也要找一块隆起的开阔地带,令自己有较好的视野,提防敌袭。一旦察觉到不对劲,一溜烟功夫就跑没了。
中华鬣羚的食性广泛,主要以各种绿植为食,常见的有青草、树叶、枝芽等。除了这些主食之外,它们还特别喜欢吃森林里面的一些菌类,经常在林子里转悠,捡食菌类当零食。
同时它们跟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还喜欢舔舐一些富含矿物盐的岩石,所以林中富含无机盐的盐渍地,也是发现中华鬣羚概率比较大的区域。
它们不像其他有蹄类动物一样,喜欢呈大型群居,通常单独行动或者呈小群活动。森林生态系统,难以像草原生态系统一样,无法承载大型兽群,所以林栖型的动物,一般不会聚集成超大的兽群。
早先我国虽然有着较多的中华鬣羚,但因体型大,能提供的肉食也多,加之皮板质量,导致被过度猎杀,种群数量锐减。
这些年来,得益于生态建设和动物保护的成果,中华鬣羚的数量也渐渐多了起来,这点从越来越多的相关目击事件就能看得出来。比如2017-2022年间,人们多次在青海、湖南、云南、四川、江西、广东等地看到了它们的身影。
写在前面 热量限制(CR),指保证营养全面的前提下,降低膳食总热量为同龄人平均水平的 50%-70%,这个苛刻的方法被证明能够延 ...
想了解,找我购买即可 来自一个粉丝的提问:乌鸦救赎的9600元魅力提升课程,可靠么?想报名,但害怕被骗,想问问大家,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