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知識整理

青春痘(痤瘡)

定義: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好發於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但青春期後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愈。臨床表現以好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

(一)病因

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癥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

(二)臨床表現

1.閉合性粉刺

又稱“白頭”。其典型皮損是約1毫米大小的膚色丘疹,無明顯毛囊開口。

2.開放性粉刺

又稱“黑頭”。表現為圓頂狀丘疹伴顯著擴張的毛囊開口。粉刺進一步發展會演變成各種炎癥性皮損,表現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

臨床上根據痤瘡皮損性質和嚴重程度將痤瘡分為3度、4級臨床上根據痤瘡皮損性質和嚴重程度將痤瘡分為3度、4級:

1級(輕度):僅有粉刺;

2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一些炎性丘疹;

3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較多的炎性丘疹或膿皰;

4級(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級膿皰外,還有結節、囊腫或瘢痕。

(三)青春痘的癥狀

1.丘疹性青春痘:青春痘炎癥可繼續發展擴大並深入,表現為炎性丘疹和黑頭粉刺者稱丘疹性青春痘。

2.粉刺性青春痘:初發者有白頭和黑頭粉刺兩種。白頭粉刺又稱閉合性粉刺,為皮色丘疹,開口不明顯,不易擠出;黑頭粉刺又稱開放性粉刺,位於毛囊口的頂端。

3.囊腫性青春痘:表現以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腫內含有帶血的粘稠膿液,破潰後可形成竇道及瘢痕稱囊腫性青春痘。

4.膿包性青春痘:表現以膿包和炎性丘疹為主者稱為膿包性青春痘。

5.結節性青春痘:膿包性青春痘漏治誤治以後,可以發展成壁厚,大小不等的結節,位於皮下或高於皮膚表面,呈淡紅色或暗紅色,質地較硬,稱為結節性青春痘。

(四)危害

外觀;愛情;事業工作;心理。

濕疹

定義: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癥反應。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濕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復發作等特點。

(一)病因

濕疹病因復雜,常為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復雜的內外因子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主要有如下:

1、情緒因素:心情煩悶、疲勞、抑鬱、憂慮、緊張等再加上氣候的轉變都可能成為患上濕疹的原因之一。

2、藥物因素:藥物性過敏是導致濕疹的原因,一般來說很多藥物均有引起濕疹性藥疹的可能性。

3、外界刺激:外界刺激如塵蟎、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過敏以及如日光、寒冷、幹燥、炎熱、熱水燙等均可誘發。

4、感染因素:某些濕疹的原因與微生物的感染過敏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各種黴菌等。

(二)臨床表現

1.按皮損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濕疹

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於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後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好發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分佈。

(2)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癥減輕後,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僅見少量丘皰疹及糜爛。仍有劇烈瘙癢。

(3)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也可開始即為慢性濕疹。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

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膕窩、外陰、肛門等處。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2.根據皮損累及的范圍,分為局限性濕疹和泛發性濕疹兩大類。

(三)危害

1.瘙癢難耐;

2.影響皮膚美觀,外觀上損害;

3.遺傳下一代;

4.損傷身體,誘發其他疾病;

5.影響生活、學習、工作等;

6.心理壓力大,易激動,情緒不能自控。

蕁麻疹

定義: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一)病因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

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花粉、蟎蟲);感染;藥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化妝品)、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另外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免疫系統和遺傳因素等也會導致病發。

(二)臨床表現

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

(食物過敏性蕁麻疹)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癥狀。

急性蕁麻疹:短期內痊愈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

幾種特殊蕁麻疹:

1.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

2.延遲性皮膚劃痕癥

3.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

4.膽堿能性蕁麻疹

5.寒冷性蕁麻疹

6.日光性蕁麻疹

7.接觸性蕁麻疹

(三)癥狀

1.皮膚突發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或蒼白色皮膚色,亦有水腫性紅斑的;

2.風團常泛發全身,亦可局限。數小時後即可消退,一般不超過24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經常性反復發作。

3.當累及消化道時可有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累及喉頭和支氣管時可導致喉頭水腫,出現咽喉堵塞感,氣促、胸悶、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等。

(四)危害

1.瘙癢難耐,影響生活工作

2.誘發其他疾病

3.危及生命

脫發

定義:脫發是指頭發脫落的現象。正常脫落的頭發都是處於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發,由於進入退行期與新進入生長期的毛發不斷處於動態平衡,故能維持正常數量的頭發。病理性脫發是指頭發異常或過度的脫落,其原因很多。

(一)病因

脫發由於產生的原因不同,癥狀也不盡相同,最主要的原因卻都是因為毛囊的問題造成脫發。

1.雄激素性脫發

2.神經性脫發

3.內分泌脫發

4.營養性脫發

5.物理性脫發

6.化學性脫發

7.感染性脫發

8.癥狀性脫發

9.先天性脫發

10.季節性脫發夏季容易脫發

(二)癥狀

1.脂溢性脫發

脂溢性脫發的癥狀。表現為較厚的油性分泌,頭發光亮,稀疏而細,或者頭發幹燥,頭屑多,無光澤,稀疏纖細,過多油脂堵塞毛囊,造成毛囊失去營養。

2.化學性脫發

化學性脫發的癥狀。有害化學物質損傷毛囊,造成毛囊失活或休眠,引起脫發。

3.肥胖性脫發

肥胖性脫發的癥狀。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在體內代謝後產生廢物,堵塞毛囊導致脫發。

4.病理性脫發

病理性脫發。主要由於病毒、細菌、高熱對毛囊細胞有損傷,抑制瞭毛母細胞正常分裂,使毛囊處於休克狀態而導致脫發。

5.產後脫發

產後脫發。常見於分娩後產婦,由於身體內分泌紊亂,刺激毛囊細胞,導致脫發。

(三)危害

外觀;社交;自卑;健康。

1.影響形象;

2.自尊心受挫自卑;

3.影響發展,找工作受阻;

4.影響健康,引發皮膚疾病。

腋臭

定義: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經分解後產生臭味。臭汗癥多見於多汗、汗液不易蒸發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窩、腹股溝、足部、肛周、外陰、臍窩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窩臭汗癥最為常見。

(一)病因

1.大汗腺異常發達。汗腺均具有調節人體體溫、參與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功能,但是大汗腺異常發達容易產生腋臭。

2.體表細菌和大汗腺分泌物。溫度高、濕度大,細菌便在這裡滋生,如果衛生習慣不佳,就會使異味增強。

3.傢族遺傳。臨床病例顯示,一般父母都有腋臭,其子女患腋臭的幾率為80%,父母一方有腋臭,後代患腋臭幾率為50%,因此腋臭遺傳概率是很高的。

(二)癥狀

1.主要發生於腋下,出汗多會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2.外耳道有黃色柔軟稀薄或粘稠的油脂狀物,經常潮濕或發粘。

3.別人或自己可聞到刺鼻的氣味,手摸腋下後也會有難聞氣味。

4.腋毛上有白色或淡黃色分泌味進而內衣有異味,發黃,出汗後汗味較重較咸。

5.夏季天氣炎熱,腋臭會表現的更加明顯,腋臭加重。

(三)危害

1.心理自卑抑鬱;

2.工作歧視;

3.學習、生活、交友困擾;

4.戀愛尷尬;

5.其他不同程度皮膚並發癥出現。

灰指甲(甲癬)

定義:甲癬,俗稱“灰指甲”,是指皮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

甲真菌常見二型:真菌性白甲;甲下真菌病。

(一)病因

甲癬常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等各種真菌引起。少數由其他絲狀真菌引起,偶爾也可由孢子菌、鐮刀菌劑土色曲黴等引起,大多見於營養不良的甲。

(二)臨床表現

1.甲下型甲癬

常從甲板兩側或末端開始,多先有輕度甲溝炎,後來逐漸變成慢性或漸趨消退。

一旦甲板被感染,即可形成裂紋、變脆或增厚,呈棕色或黑色。

本型常見。因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積,致甲變松及甲渾濁肥厚。

2.真菌性白甲(淺表性白色甲癬)

為甲板表面一個或多個小的渾濁區,外形不規則,可逐漸波及全甲板,致甲面變軟、下陷。無任何癥狀,無甲溝炎,常於甲床皺襞皮膚處見有脫屑。

3.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甲癬

多見於傢庭主婦、炊事員及經常接觸水的人。

多合並甲溝炎,起於兩側甲皺襞,可有皮膚紅腫、積膿、壓痛。

附近的甲變為暗色,高起,並於其下的甲床分離,其後整個甲板波及。

(三)病因

1.個人因素

a、不註意個人衛生;b、患有手足癬;c、長期與水或化學物直接接觸;d、營養不良者;e、指甲受外傷或沖擊,可能導致真菌侵入的缺口;f、經常與灰指甲(甲癬)患者接觸;

2.環境因素

氣溫高、濕度大是癬病多發的重要條件。患者的工作、生活環境也不可忽視。特別是穿著厚重工作服才能生產而通風又差的環境易患癬病,若無洗澡設備或未能及時沐浴,則癬病發病率將明顯提高。

3.疾病因素

許多皮膚病及全身性疾病也會引起甲改變,如手足癬、乾癬、濕疹等引起的甲病在癥狀上與灰指甲(甲癬)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治愈灰指甲(甲癬)的首要前提就是正確的診斷。

(四)癥狀

1.混濁:甲板不透明,呈雲霧狀或污潰狀,失去光澤

2.肥厚:甲下角質物堆積

3.變色:病甲呈白色、黃色、灰色、褐色、甚至黑色

4.表面凹凸不平:甲板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失去光澤。這種凹凸不平既為縱向,也可以為橫向。

5.甲板變脆易碎:由於真菌侵入甲板和甲床,角質顆粒呈粉末狀易於脫落、松散而變得碎雜。

(五)危害

1.有礙美觀;

2.傳染性強;

3.工作限制;

4.產生心理障礙;

5.引起其他皮膚癬;

6.引起其他真菌感染;

7.危及生命。

皮炎

定義:皮炎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癥性疾患的一個泛稱,現在多數的觀點認為皮炎泛指皮膚的炎癥,如接觸性致敏、皮膚感染等。其病因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皮炎和濕疹的概念及分類是皮膚科學術界一直有爭論的問題之一。

病因

1、內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膽囊炎、扁桃體炎、腸寄生蟲病等)、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如月經紊亂、妊娠等)、血液循環障礙(如小腿靜脈曲張等)、神經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等。

2、外部因素

可由食物(如魚蝦、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塵蟎等)、生活環境(如冷、熱、幹燥等)、動物皮毛、各種理化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所誘發或加重。另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其中緣由。

臨床表現

皮炎與濕疹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通常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三種皮損。急性期表現為紅斑、水腫,可伴有丘疹、水皰或滲出。亞急性期水皰、紅腫及滲出減少,出現結痂及脫屑。慢性期以皮膚肥厚革化為主,可伴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

1.過敏性皮炎(接觸性、化妝品)

是由於皮膚粘膜接觸某些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發生急性皮膚炎癥反應。臨床表現為劇烈瘙癢、紅斑、水皰、大皰甚至壞死等。

2.脂溢性皮炎

好發於皮脂腺分佈較多的地方,伴輕中度瘙癢,頭部表現為紅斑片、面部有紅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後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

3.神經性皮炎

現為苔蘚樣皮損、瘙癢、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區呈暗褐色,幹燥,有細碎脫屑,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4.日光性皮炎

由日光暴曬誘發的一種遲發性皮膚炎癥,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5.皰疹樣皮炎

皰疹樣皮炎患者皮膚以發生皮膚瘙癢、紅斑、丘疹、風團、水胞等多形性皮損為特征表現。

6.激素依賴性皮炎

外用激素3周以上,皮膚出現紅斑、丘疹、幹燥脫屑、萎縮、色素沉著異常不易辯認的癬等繼發癥狀等。且停藥復發,易反復。

危害

外觀;遺傳下一代;影響工作生活;引發其他疾病。

白癜風

定義: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後天性限局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病。由於皮膚的黑素細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機制還不清楚。全身各部位可發生,常見於指背、腕、前臂、顏面、頸項及生殖器周圍等。女性外陰部亦可發生,青年婦女居多。

(一)病因

1遺傳因素

2.免疫功能失調

某些致病的疾病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產生抗黑色素細胞抗體,造成黑色素細胞的損傷和脫失而致病!

3.微量元素缺乏學說

白癜風患者血液及皮膚中銅或銅藍蛋白水平降低,導致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因而影響黑素的代謝。

4.環境因素

環境的污染,如工業,農業或者說是食品的污染!一些毒素被吸收之後就會通過抑制體內某些酶的活性而阻礙黑色素細胞的合成!

5.其他因素

外傷、日光曝曬及一些光感性藥物亦可誘發白癜風。

(二)臨床表現

性別無明顯差異,以青少年好發。少數患者在發病前或同時有患處局部瘙癢感。白癜風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功能不全、硬皮病、異位性皮炎、斑禿等。

1.局限型

局灶型,一處或多處白斑局限在一個區域,但不呈節段分佈;單側型(節段型),一處或多處白斑呈節段分佈,在中線處突然消失;黏膜型,僅累及黏膜。

2.散在型

尋常型,廣泛且散在分佈的白斑;面部肢端型,分佈於面部和四肢;混合型,節段型、面部肢端型和/或尋常型混合分佈。

3.泛發型

全部或幾乎全部色素脫失。90%以上的白癜風是散在型,剩餘的白癜風中局限型比泛發型更多。

(三)癥狀

1、患處呈白色,跟正常膚色界線較明顯,白癜風初期癥狀的外形是,有些新發白斑的邊緣有一條稍稍隆起的炎癥性暗紅色;

2、病情可持續數周之久,這種初期變化多無自覺癥狀,對於邊界模糊而又無色素增生的初期白斑,有時難以及時辨認;

3、多無癢感,即使有也是很輕微。脫色斑數目少,一般僅1-2片,而且大多出現在暴露部位的皮膚上;

4、白癜風需要和白斑病相區分。白癜風早期癥狀表現為白斑的脫色程度輕,而且與周圍正常皮膚的分界模糊不清,觀察一下白斑表面是否光滑無皮屑,白斑呈淡白色或乳白色,如果邊界模糊不清或朝正常皮膚擴散的話,有可能是白癜風。

(四)危害

外觀;遺傳下一代;心理精神壓力;工作生活學習障礙;引發皮膚癌;誘發其他疾病,如惡性貧血、斑禿等以及並發甲亢、糖尿病、慢性活動性肝炎等疾病。

魚鱗病

定義:魚鱗病是一組遺傳性角化障礙性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幹燥。伴有魚鱗狀脫屑。多在兒童時發病,易復發。

(一)病因

1、與患者的生活環境有關系。

2、與神經精神因素(35%)、內分泌紊亂、免疫學異常、消化道疾患等有關。

3、魚鱗病的發病部位與微循環障礙有關。

尋常型魚鱗病、性聯隱性魚鱗病、板層狀魚鱗病、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先天性非大皰性魚鱗病樣紅皮病、迂回性線狀魚鱗病。

(二)臨床表現

1、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

呈泛發性潮紅及鱗屑,剝除鱗屑呈潤面,紅斑可逐步消逝,可再發作較厚疣狀鱗屑。

2、板層狀魚鱗病

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皮膚呈普遍洋溢性潮紅,有灰白色或灰褐色多角形或菱形大片鱗屑,中央固著邊緣遊離,對稱性發於全身。

3、性連鎖隱患性魚鱗病

皮損鱗屑大而顯著,呈黃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魚鱗狀,皮膚枯燥粗糙,常常遍及全身,腹部、背部尤重。

4.迂回性線狀魚鱗病

軀幹和四肢近端泛發性多環狀匍形性皮疹,外圍有增厚、變化緩慢的角質邊緣,膕窩和肘窩的屈面苔蘚形成或角化過度。隨年齡增長,皮膚和毛發逐漸好轉,但皮膚仍幹燥,脫細屑。

5.先天性非大皰性魚鱗病樣紅皮病

出生嬰兒瘢痕性脫發,甲營養不良和瞼外翻常見,並常伴有色素性視網膜炎。此外本病有發展成皮膚癌的可能,包括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

6.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尋常魚鱗病

本型為常見的輕型魚鱗病,遺傳。常自幼年發病,成年後癥狀減輕或消失。皮損表現輕重不一,輕者僅冬季皮膚幹燥,無明顯鱗屑,搔抓後有粉狀落屑。

(三)危害

外觀;遺傳下一代;心理精神壓力;導致相關綜合癥(①魚鱗病痙攣性癱瘓智能障礙綜合征;②魚鱗病侏儒智能障礙綜合征;③智能障礙癲癇魚鱗病綜合征;④魚鱗病肝脾腫大共濟失調綜合征;⑤毛幹異常智能障礙魚鱗病綜合征等。)

牛皮鮮

定義:尋常型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征性皮損的慢性易於復發的炎癥性皮膚病。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以後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白色鱗屑、發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特征,稱為三聯征。

(一)病因

1.遺傳因素: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遺傳病。

2.免疫因素:近年來多已認為銀屑病是免疫或炎癥介導的疾病。

3.感染因素:研究證實鏈球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感染與銀屑病的發病有關。

4.內分泌因素:妊娠可使皮損消失或減輕,也可使皮損加重。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對該病的影響不明顯。

5.精神因素:患者可以出現神經精神改變,且這些改變可以加重已有皮損。

6.生活習慣、藥物因素、環境因素

(二)臨床表現

1.皮疹特點

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以後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幹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皮損形態: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環狀、帶狀、泛發性、脂溢性皮炎樣、濕疹樣、蠣殼狀、扁平苔蘚樣、慢性肥厚性、疣狀等。

2.好發部位

頭皮、四肢伸側多見,對稱分佈;指(趾)甲和黏膜亦可被侵,少數可見於腋窩及腹股溝等皺襞部,掌蹠很少發生。

3.病程

慢性病程,反復發作。大部分患者為冬重夏輕,少數患者夏重冬輕。病程一般分三期:①進行期②靜止期③退行期。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最全的神经丛及功能

神经后支 第一颈神经后支较粗大称枕下N 第二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N 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内存支称第三枕N 第1-3腰神经后支 ...

· 3分钟前

第二章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批判:卢格路向的公民共和主义

从1841年大学毕业到1843年3月辞去《莱茵报》主编职位,马克思从哲学天国下降到人间炼狱,开始用观念衡量普鲁士的尘俗世界。 ...

· 4分钟前

内外之汇李统毅——400美金我翻了一万倍

非常荣幸,您幸运的来到内外之汇—外汇之家,这是一个外汇爱好者外汇论坛社区。这里是最好的外汇开户平台,外汇学习平台, 提 ...

· 4分钟前

2022 XCOM2 WOTC MOD 小白必备、自选合集

顶部,模组分类。以下所有内容和模组版本,均默认使用WOTC[1]为前提。

· 7分钟前

TEFL、TESOL、TESL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嗎???:)

相信在中國的很多學習英語的人都知道國際上有通用的英語教師資格證書,但是證書的種類和類目又很多,比如:TEFL、TESOL、TESL...

· 7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