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78天
今日復習要點::特殊稱謂(二)
27、假節鉞(yue)(假節):節(就是蘇武牧羊時手裡拿的那個東西)、鉞(類似於斧子一樣的東西)都是皇帝的信物。“假黃鉞”代表瞭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孫權,以(曹)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使持節”則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誅殺二千石以下的官員。“持節”可以殺犯軍令之人。“節”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象征皇帝與國傢,可行使相應的權力。武將“假節”的話,他在戰時狀態就不必左指示、右匯報,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鉞”就是斧鉞,是一種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的“斧鉞”。“斧鉞”專屬君王,偶爾會暫借給人臣,稱為“假節鉞”。在君王所有的授權方式之中,“假節鉞”的規格是極高的。擁有瞭“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並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28、頭會箕斂:頭會,按人頭征稅;箕斂,用畚箕裝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賦稅繁重苛刻。《史記•張耳陳餘列傳》:“頭會箕斂,以供軍費。”
29、冠帶:(1)古代男女年滿二十歲所舉行的成年禮儀式。取喻男冠女笄之小成。(2)日歷上的冠帶:冠就是帽子的意思:帶就是古代配飾的意思。總之是一些裝飾品。(3)借指官吏官職。(4)指卦象中正印的位置之一。正印臨冠帶,出身名門,能顯榮達。
30、蹕:(1)古代帝王出行時,禁止行人以清道。(2)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3)站立不正。
31、心喪:(1)古時謂老師去世,弟子守喪,身無喪服而心存哀悼。《禮記•檀弓上》:“事師無犯無隱,左右就養無方,服勤至死,心喪三年。“(2)泛指無服或釋服後的深切悼念,有如守喪。(《初刻拍案驚奇》:”李尚書夫婦痛哭倍常,認作親生父母,心喪三年。
32、行在:(1)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蔡邕曰:“天子自謂所居曰‘行在所“,言今雖在京師,行所至耳。”(2)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明史•徐達傳》:“捷聞,太祖幸汴梁,如達詣行在所,置酒勞之。”
33、推轂:(1)指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2)推動;協助。(3)薦舉;援引。
34、遜避:(1)退讓;退避。葛洪《抱樸子•行品》:“潔皎分以守終,不遜避而茍免者,節人也。”
(2)退位;禪讓。《北齊書•高德政傳》:“魏帝便斂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謹當遜避。’”
35、矯旨:假傳聖旨。《左忠毅公傳》:“忠賢矯旨遣緹騎逮光鬥、漣入京考鞫。”
36、牙帳:(1)將帥所居的營帳。前建牙旗,故名。(2)中國古代邊境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羌、鐵勒、柔然、回紇、突厥、沙陀的“首都”稱為牙帳。著名的有回鶻牙帳城等。
37、巫祝:古代稱事鬼神者為巫,祭主贊詞者為祝;後連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禮記•檀弓下》:“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
38、裡中:指同裡的人。《史記•張耳陳馀列傳》:“秦詔書購求兩人,兩人亦反用門者以令裡中。
39、風塵:比喻紛亂或污濁的生活,舊指仕宦。指做官的志向。《晉書
虞喜傳》:“處靜味道無風塵之志。“
40、陵夷:衰落,衰敗。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太原耿氏,故大傢,第宅弘闊。後陵夷,樓舍連亙,半曠廢之。”
41、幹沒:(1)冒險僥幸。《晉書•張駿傳》:“霸王不以喜怒興師,不以幹沒取勝。“(2)貪求;貪得。《晉書•潘嶽傳》:“爾當知足而幹沒不已乎?”(3)侵吞公傢或別人的財物。《宋史•河渠志三》:“每興一役,幹沒無數。”
42、馬弁(bian):指古代時較為低級的武官所佩戴的一種騎馬用的帽子。又稱低級武官。後指當官的身邊帶的隨從(特別是騎馬時)。
43、廨:舊時官吏辦公的地方(使用於漢代,常稱郡廨、公廨)。
44、信宿:連住兩夜。如“流連信宿,不覺忘返”(《水經註•江水》)
45、膏火:燈火(膏:燈油)。借指夜間工作的費用(多指求學的費用)。
46、中人:(1)中等的人;常人。(2)中等人傢。(3)宦官。(4)宮女。(5)指有權勢的朝臣。(6)居間介紹或做證的人。(7)中國人。
47、自牧:指自我調養,自我修養。《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48、踐祚:指即位,登基。踐極、登極;即位。李漁《奈何天•鬧封》:“朕自踐極以來。”
49、不豫:(1)天子有病的諱稱。《逸周書•五權》:“維王不豫,於五日召周公旦。”(2)泛稱尊長有疾。《逸周書•祭公》:“我聞祖不豫有加。”(3)不高興。《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豫,吾何以助?”(4)不事先預備。《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此“豫”通“預”。(5)不猶豫。(6)不怕煩。《莊子•應帝王》:“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7)不參與,曹冏《六代論》:“衣食租稅,不豫政事。”“豫”通
“預“之幹預意。
50、大漸:謂病勢加劇。王儉《褚淵碑文》:“景命不永,大漸彌留。“
51、螟蛉之子:指義子,即俗語所謂,之幹兒子、幹女兒, 與收養人無血親的後嗣。《詩經•小雅•小宛》:“螟蛉有子, 蜾蠃負之。“古人以為蜾蠃有雄有䧳,無法進行交配生產,沒有後代,於是捕捉螟蛉來當作義子喂養。據此,後人將被人收養的義子稱螟蛉之子。
52、畫籌:指用籌碼計算(射箭的成績)。後用為才士未得試用之典。唐彥謙《試夜題省廊桂》詩:“今日競飛楊葉箭,魏舒休作畫籌人,”
53、鸞:是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多為神仙坐騎。如鸞帶(綴有小鈴鐺的帶子);鸞仗(裝飾有金屬鈴的帝王坐車);鸞車(裝有金鈴的車子,行走時聲如鸞鳴)。
54、兒曹:孩子們。《史記•外戚世傢褚少孫論》:“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
55、蒼頭:(1)指以青巾裹頭的軍隊。(2)指奴仆。(3)指頭發斑白,即年老的人。
56、榷場:指中國遼、宋、西夏、金政權各在接界地點設置的互市市場。榷場貿易是因各地區經濟的需要而產生的。對於各政權統治者來說,還有控制邊境貿易、提供經濟利益、安邊綏遠的作用。所以榷場的設置,常因政治關系的變化而興廢無常。
57、土囊:(1)洞穴。(2)盛滿泥土用以堵水的袋子。(3)明代的一種殺人刑具。用裝滿沙土的袋子壓死或悶死囚人。
58、贓狀:貪污盜竊等的罪狀。薛用弱《集異記•宮山僧》:“贓狀無據,法吏終無以成其獄也。“
59、並按:一同治罪。《明史》:“與化貞並按。”
60、束帛之禮:捆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為聘問、婚喪、相饋贈的禮物。《易•賁》:“束帛戔戔。”
61、檻車:囚車,用柵欄封裝的車,用於囚禁犯人或裝載猛獸。《史記•陳丞相世傢》:“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
62、青廬:青佈搭成的帳篷。古代北方民族舉行婚禮時用。東漢至唐有此風俗。北方一帶,拜堂有在“青廬“中舉行的。所謂”青廬“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設一帷幕,新娘從特備的氈席上踏入青廬。如
《<孔雀東南飛>並序》:“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