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東濱州投資人王智先生在傢鄉花費670萬投資瞭一傢漢庭優佳酒店。在和品牌的合作中,對於品牌的一些標準,他有堅持也有妥協。
“華住集團在產品標準方面有非常嚴苛的標準,但其品牌知名度、會員體系也很強,投資人隻要配合度高,就能得到較高的收益回報。
加盟合同中,很多條款即使我認為不合理,也沒有能力去改。我們隻能在簽合同之前仔細考慮,不認同就不簽。”
投資人說 I 第100期
項目名稱 I 漢庭優佳濱洲渤海十一路萬達酒店
投資人 I 王智
品牌所屬集團 I 華住集團
以下內容來自投資人自述:
投資背景
2018年開業時,濱州的酒店市場環境很好,當年整個城市新開店隻有3傢:1傢我的,還有麗楓,以及希爾頓歡朋。當年我這傢店也是新版本——漢庭優佳。
相對於魯南來說,位於魯北的濱州在酒店市場屬於純商務城市,客源主要是商務客人,旅行社的客源很少。
在這3傢店開業之前,新酒店的供應幾乎是斷層的,所以我們相當於“拓荒者”,帶領瞭濱州酒店市場的更新迭代。開業後,我們生意非常好,隨後一年,很多人便看到瞭這裡的市場潛力,紛紛跟進投資。
這傢店身處熱門商圈,現在附近的酒店競爭已經是白熱化狀態。今年新開瞭好幾傢中檔酒店,還有一傢在建沒開的。
因此,這傢店目前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大。
我看很多投資人的分享,都說是身邊朋友投資酒店賺到瞭,然後自己再選擇投資酒店。我不太一樣:我是自發的對這個行業感興趣,自己做瞭調研並開始投資,反而後來很多人看到我開酒店生意比較好,跑來問我怎麼投資。
在投資酒店之前,我是做銷售工作的,每個月都出差很多天,住很多酒店,就發現酒店這個生意好像還是不錯的,開始瞭解。從發現、關註這個生意到興趣越來越高、最後決定入場,有兩年的時間;其中密集調研的時間也有半年左右,前期做瞭充分的準備。
基本上各個酒店的產品我都體驗過,雖然個人比較喜歡漢庭的產品,但調研還是比較客觀的:我對所在投資市場中各個品牌/單體酒店在營店的入住情況和價格進行瞭長期的關註。
對於投資,我是很謹慎的:在決定做酒店這個行業和選擇品牌之前,我不僅進行瞭詳細的調研,還提前把所有的投資都測算好,才下決心去做。
之所以如此,我想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
① 跟那些重資產的資深投資人不太一樣,我是比較輕資產的,是租賃物業而不是買地做酒店;
② 我投資的酒店都是獨資的,沒有其他股東參與;
③ 我個人比較年輕,資本也沒有人傢投資前輩那麼雄厚。
這兩年疫情,讓我之前的銷售客戶損失瞭不少;現在又投資瞭一些新的行業,但是都是以入股為主;酒店投資現在算是我比較重要的一個工作板塊。
優勢
310c2f78cbc1e0f55e7337b069573946
1、經過瞭長期的觀察、調研,判斷市場。
2、個人比較喜歡漢庭的產品。
3、華住的品牌知名度和會員體系很強勢,隻要配合度高,就能帶來較高的收益回報。
漢庭優佳(濱洲渤海十一路萬達酒店)
投測滿意度:4.5分
酒店改造總投資額 I 實際 670萬(包括物資、消防、店招、辦證等全部費用)
單房改造投資額 I 預估8萬(僅裝修)VS 實際9萬(僅裝修)
投資回報周期 I 投測預估3-4年 VS 實際經營預估4-5年
酒店物業條件不太好,公攤面積較大,面積3000平,有2個電梯、2個樓梯,出房率比較低。
做瞭58個房間,單房平均面積25平左右,單房投入大概9萬。
前期開發當時預測的單房造價是8萬,但總投資額當時沒有給我一個具體的數額。
物業條件不太好,公攤面積較大,有2個電梯、2個樓梯,出房率比較低,單房平均面積25平左右。
當時預測的投資回報期是3~4年。但現在第四年已經開始,目前隻回本瞭2/3,主要由於目前疫情反復,影響較大。
投測團隊的專業度很好。跟我對接這個開發人員能力很強,幾年時間,現在已經在漢庭事業部做到開發總監瞭。
當時因為漢庭優佳是剛推出的新版本,我其實還挺擔心的:在它店面不夠多的情況下,大傢很容易會感覺這不是正統漢庭,而是漢庭的一個分支。
開發人員基於我的拿房成本,給我建議:一定要做這個品牌,它偏入門中檔一點,價格會比漢庭有競爭力。事實證明,我的房價確實也可以做得比較高,收益也比較好。
這傢店開業之後的營收,相比起他們給的測算還有一定驚喜——在疫情來臨之前,我的收益是超出他們預估的。
後來受到疫情和周邊競爭的影響。具體要看一下疫情的政策怎麼走,現在才過去不到半年。
今年3~4月,整個山東都淪陷瞭,本土病例爆發嚴重。這傢酒店3月份被征用瞭半個月,是按照滿房付款的。
征用隻有短暫的半個月,但濱州當時封城瞭,所以前後有一整月的時間除瞭征用費用外沒有任何收入。因此,這波疫情對酒店營收的打擊很大。
這傢店2019全年的總營收做到瞭430多萬,對於58間房的小城市酒店來說已經非常好瞭;20年營收也有400萬出頭;21年受影響較大,隻有不到400萬;2022年的營收,我目前預估也就是300多萬吧,可能還不如2021年。
漢庭優佳(濱洲渤海十一路萬達酒店)
籌開滿意度:4分
籌建周期 I 6個月(裝修5個月)
施工團隊 I 自己尋找
設計團隊 I 品牌推薦
籌備期從開始到開業花瞭6個月,裝修5個月左右,之後有1個月的時間是在拿證件。
設計團隊是品牌推薦的;施工團隊品牌也有推薦,但最後我綜合考量,選瞭一傢也有過經驗的做“半總包”。
“總包”就是交鑰匙,確認好設計圖,裝修公司報一個價格,我這邊同意以後,裝修公司就要按進度給我裝好,我到時間直接接收就行。
“半總包”就是我把一部分項目給總包做,其他部分我自己解決。比如總包負責木工、油漆工這種面裝的部分;像消防、基建這些部分,總包的人在我們當地也沒什麼優勢,也是收瞭我的錢再從當地找人來做,那我在當地也熟悉這些情況,不如直接自己找人來做。
相當於稍微多投入一點精力。
我對這傢漢庭優佳的籌開其實有點不太滿意。
當時這個品牌比較新,我這傢店可能是全國前50傢(開業好幾個月之後,我才看到他們發消息說第100傢開業),是剛剛開始開拓的新品,以致於酒店籌建期的不順暢:供應鏈不是那麼完備,在裝修方案和集采材料這些方面都還沒完全“跑通”,走瞭一點彎路。
但在裝修進度、隱蔽工程、外表工程、開業進度的把控等方面,他們做得其實還不錯。
我面對的問題主要是來自集團方,比如:很多地方該買到的材料買不到,我還要自己再想辦法。
拋開這些,他們的設計還是很好的,而且有著非常高的執行標準:酒店的圖紙出來後,他們華住設計部的人給我們推薦的設計公司會現場進行項目交底:什麼地方要裝成什麼樣。
交底的時候說得很明確,施工過程中,如果我方產生一些非標準化的建議,有任何的變動,都要經過他們高級別的管理層去批準這個非標產生。
漢庭產品的一致度非常高,品牌方在這方面有非常嚴苛的標準,酒店籌開也因此多花瞭一些時間。
一旦有零件供應和裝修進度上的不對位,就需要我們的零件團隊去卡這個標準,做到完全達標。
因為這種一致性,也成為我選這個品牌的重要因素。我自己雖然有兩傢店,但這兩傢店的裝修基本沒有差別。而我去中國其他地方住漢庭,隻要是同一個版本的產品,基本不會有太大差別。
所以我也其他沒做過這個品牌的投資人:要麼就別嘗試做這個品牌,真做瞭就不要試圖去挑戰他們在硬件上的底線,你再怎麼解釋怎麼努力,達不到標準隻能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這個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是支持這個情況的。
作為一個投資者,我投的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雖說拿到物業後早一天開業就早一天賺錢,但要對自己的東西負責。
我相信品牌定這個標準有他們專業上的考量,如果我把產品做成瞭非標,本來人傢設計的不是那樣,到時候店裡生意不好,也不能怪人傢。
在合同和他們的標準都已經提前給我講明白的情況下,我就會選擇相信。因為既然已經簽瞭合約,就說明我認可瞭品牌的要求。
要是不配合僵持兩個月,最後品牌仍然堅持他們的標準,造成的損失還要自己買單。
我認識很多投資人就遇到過類似問題,他們去加盟一些不太強勢的品牌,覺得:欸,他們對我的零件要求不高,我可以自己找團隊、自己進材料、自己決定很多東西,能省很多錢。但標準不統一的結果可能是會犧牲品牌價值。
所以,我覺得漢庭優佳這樣的規定還是不錯的。
我瞭解到,現在有些強硬的品牌方甚至可以直接明確到“你必須使用我指定的總包”的程度:因為用瞭他們考察過的指定總包,可以保證你的開業時間。
有時投資人算算賬,覺得自己找施工團隊能省不少錢,不在乎晚兩個月開業的租金。但你可以浪費兩個月,品牌方的工作人員沒有時間陪你浪費,所以規定必須使用他們指定的總包。
當然,也不是說一對一的強行指定,那就太“強買強賣”瞭。一般是他們的平臺上面會有好多總包,你可以讓所有的總包報價,然後從中選擇一個心儀的。
這個總包的價格一般也是和開發人員協商過的:如果開發跟我講的是10萬,結果你平臺找瞭10傢給我報價全是12萬,那就不對頭瞭,我肯定是要找三方協調的。
主要作為投資人,我還是覺得要有一個跟合同走的思維。因為講白瞭,他們的加盟合同、特許合同,很多條款就算我認為不合理,我要改,也是沒有能力去改的。
隻能說簽合同之前我會仔細考慮,不認同我就不簽。尤其是對於這種比較強的品牌來說,我會仔細閱讀研究合同,明白哪些方面怎樣做對我自己最有利。
咱們投資人的主動性,主要在於可以選擇簽或不簽,選擇簽哪個品牌、哪個集團,但是簽瞭之後就要好好執行。
漢庭優佳(濱洲渤海十一路萬達酒店)
經營滿意度:4.5分
單房運營成本 I 90元(不加房租)
RevPAR I 疫情前180+元,疫情後150+元(不含餐)
店長滿意度 I 不錯,希望更好
投資的時候,運營沒有給出很明確的RevPAR預估。實際上經營下來,疫情之前全年平均180+元;疫情之後有時很低,最近這幾天又很好,連續的波動起伏特別大,數據平均下來也沒什麼參考性(平均值在150-160元)。
華住的售房是按套餐算的,我以上說的價格都是不含餐的。如果加上早餐的套餐收入,我的實際收入要比這個數據算下來再高一些。
比如顧客購買的是200塊含早的房間,其中一份早餐價格20塊,那麼我賣瞭200塊,但體現出來的RevPAR是180。
所以如果按照這種價格計算體系來算,我實際上的收入是比賬面上體現出來的再多十幾個點的。
這傢店的收益做得還不錯,客觀來說他們的總體經營水平還是可以的。
特別我們的早餐、服務、裝修風格、產品質量這些都是挺到位的,客人反饋都很好,生意也很好。
但是因為我對這個行業做瞭比較多的調研,現在自己也做瞭幾年這個行業,研究之後,認為他們可以做得更好。
2018年華住其實已經是挺成熟的一個大集團瞭,但那時漢庭還是大規模的2.0時代,漢庭優佳作為新出的品牌,門店不多,沒什麼可借鑒的經驗。我問瞭很多問題,大傢都不知道。
當時的運營可能也比較保守,其實我覺得我們的價格還可以再提高些。
開業3年多,投資收回瞭2/3,主要的強力回本時期是在疫情之前。如果按照我現在的營收來測算,可能得到開業4~5年的時間才能全部收回成本。
主要是我這傢店隻有58間客房,生意很好的那兩年每天不到傍晚就滿房瞭,如果我當時籌開的時候再大膽一點,哪怕開80間房,都可能3年就回本瞭,但生意的時間過去就不再回來。
我也是在投資實踐中不斷吸取經驗,後面再投資第2傢酒店時,就從各個方面吸取瞭第1傢的經驗。
雖然房量小,但成本並不低。所以我對利潤回本這方面隻能打65分——因為我並沒有很快回本。
每個投資人都希望兩三年會回本,但我這個並不是不切實際的要求和幻想。現在回頭去看那個時候,本來是有機會可以做到,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做到。
宣傳方面,品牌也有給過一些支持,比如免費的電商宣傳、免費的頂樓廣告牌(價值大幾萬),當時是我們店長跟集團申請的,他們也直接給瞭。除瞭這些,平常還有些宣傳物料的支持。
當時這傢店剛開業由於版本較新、位置較好,一開業就是很受歡迎的;但現在這傢店周邊佈滿競爭,面臨的銷售壓力很大,我會認為運營團隊在銷售方面做的工作可能並不是那麼的強。
雖然店長的專業和運營管理能力、總部的支持這些方面都很好,他們在做管理、搞品質方面也很讓我認可,但現在我需要他們在酒店的銷售、拓客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就像我們投資人要面對的投資風險一樣,他們要面對的更大挑戰就是投資人的期望。
我這傢店開業三年多看來,在順境時可以說品牌、集團都做得很好,大傢都很滿意;但出現逆境時,按理說也是更體現品牌強勢的時候,這個時候希望品牌和集團的經營能力能讓我更有信心。
我可以接受大環境改變,今時不同往日,也可以接受有部分的收益下滑。但我一定要看到品牌和運營拿出努力的態度,不能躺平、得過且過,看到業績下降不想辦法解決,總找外部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我希望品牌、集團、投資人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是綁在一起想辦法自救的。
我希望他們積極地和我一起考慮:我們現在面臨什麼困難?我們要去怎麼樣解決?盡量在外部環境不能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提升自己的質量。
而不是他們無所謂,隻有我一個人在想這些問題。
漢庭優佳(濱洲渤海十一路萬達酒店)
f52f331263adb99bc03fdc86438ba7f3
會員滿意度:5分
集團會員占比 I 80%
會員復購率 I 高
這傢酒店的會員入住占到總體客源的比例有80%左右。
除瞭固定的品牌管理費用,隻要是通過中央預訂貢獻的房間入住,都是要上交8%的點數,但是它收費的上限不會超過營業額的3.5%。
如果這個點數算下來占總收益的3.5%以下的話,就按房價的8%抽成(如果房價200塊,要被抽走16塊)。但如果你全年總營業額是1000萬,那麼集團抽取中央預訂費用的上限就是35萬。
這個收費標準我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它的會員體系確實對營收貢獻率很高。
會員占到客源比例越高,對我來說是越劃算的:按8%的點數算出來的會員中央預訂費用一旦超過瞭總營收的3.5%,那超出的部分其實就是免費的。
我這傢酒店肯定是遠遠超過3.5%瞭,那我就隻需要交到這個上限:一年的會員推送給我帶來是100萬收益,我就上交3.5萬;帶來200萬,就上交7萬;帶來300萬,就上交10.5萬……就這樣,每增加100萬收益,隻要多交3.5萬。
e9bc88e5f4530fe9692bf19e976e450a
漢庭優佳(濱洲渤海十一路萬達酒店)
供應鏈滿意度:4.5分
集采價格 I 實惠
產品質量 I 好
前面提到,在酒店籌開的過程中,集團的供應鏈有點“掉鏈子”,因此耽誤瞭一些籌開時間。
後面經營起來,他們的品質、性價比我都覺得還蠻良心的。采購來的這些產品品質很高,價格也比較合適。
從2018年到現在,這些產品都已經使用瞭三四年瞭。從損壞程度來看,質量還是挺過關的。
之前剛開業的時候,我曾經想過:能不能自己通過什麼手段去找到一樣的產品,替代這些集采,省一點錢?但我沒有找到比它們便宜多少的,隻能作罷。
投資一傢酒店要用到的物資其實非常多:籌開的東西、裝修材料等等,在他們的平臺管控標準裡都是有要求的:所有標識“一類采購”的東西,是不允許在外面采購的。
如果有些東西,合同明明要求你是一類采購,但你沒有采購,用的是你自由采購來的東西,等開業的時候就會遇到麻煩:可能品牌就會不給你通過。
要是不想受到這種影響,又希望去外面采購,那不僅要去和集團申請審批,還要花時間精力去做比較……而且也不能保證領導層一定會通過申請。即便能溝通下來,為瞭省那一點點采購費,最後耽誤的時間成本更大,還不如直接去集采。
再加上我之前確實經歷過想自己采購省錢的階段,是真沒找到合適的。後來也就不想費勁瞭,決定一直用下去,節省一些時間成本和精力。
像那些耗材、一次性用品,要去外面自己采購的話,跟集采的東西是沒有一致性的。
首先,人傢別的漢庭提供的是集中采購的拖鞋、牙具等一次性用品,都有漢庭logo,你的漢庭提供的是這種沒有logo也不太好。
其次,我如果在外面采購那些比直采便宜一半兒的產品,品質明顯是要低一些的,保證不瞭入住客人的體驗和好感,不值當的。
總共就那些,如果買跟供應鏈差不多的質量的,沒有logo、還省不瞭幾個錢,何必費那個勁呢?
還不如按合同配合好,讓客人住得舒服一點,回頭客多。
給其他投資人的建議
1、不要挑戰強勢品牌的標準,最後隻會浪費自己的時間。
2、簽合同前仔細研讀利弊,確定對自己有利之後再簽,簽完好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