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圖片未經標註,均為本人拍攝。
每天拍攝大量的圖片,我對於圖片的認識正在不斷更正之中,我重新思考圖片與我的關系。於是乎,我打算把這些圖片都變為遊記。並命名為“見微知著”系列。
紀實的消亡使得攝影正在走向消亡,抖音等短視頻軟件的爆火昭示瞭圖片紀實功能的退場,靜態圖片被迫轉向審美以及圖片功能本身。
正好,最近越發發現自身有拍攝視頻的需求,在南京本地找瞭一位閑魚賣傢收瞭一個穩定器,約好在中山北路350號碰面,坐個小公交車哼哧哼哧就過去瞭。在此不得不吐槽一句,南京的公交車坐著是真的會讓人想吐…
晃晃悠悠坐著公交車到瞭鹽倉橋廣場西站,逃離瞭那個悶罐子。就能看到非常醒目的幾個大字——“海軍部”。
圖1,江南水師學堂-海軍部
簡單檢索瞭一下資料,發現這座建築有非常豐富的故事。
c86787f187e27ba3a2d88f61ff88afff圖2,門前的石獅子圖3,頂部塑有具有動感的曲線旋渦花紋和裝飾護欄,但是從外部的很多細節能看出有些缺於養護瞭
不過急著去拿穩定器,也是粗略掃瞭幾眼,雖然拿著穩定器回來之後又給它拍攝瞭不同角度的視頻,但是確實疏於瞭靜態圖片的拍攝工作,不免有些可惜。
下圖能很明顯看出門壁的養護的缺憾,不過南京確實隨處可見這樣具有悠久歷史的建築,本著“修舊如舊”的理念,這樣的建築倒是顯得很精神。
圖4,左側石獅子
對著海軍部的門壁來回運鏡,舉著幾公斤的設備在一陣折騰之後,幾十個鏡頭算是拍完瞭。這重量來回運鏡,臂力實在有點吃不消瞭。
拍攝結束後,江南水師學堂側面倒是有一個大門引起瞭我的註意。這種古樸的大門搭配著這個簡約風格的海報,看起來莫非是一個畫廊或者是什麼藝術中心之類的?
圖5,江南水師學堂側面
走近看看,看到徐冰二字,在我略顯匱乏的藝術知識裡我倒是能認出這位藝術傢。《天書》和《地書》這兩個藝術品倒是讓我著實印象深刻。
圖6,牌子
不過不管啥書,我的肚子已經提出瞭抗議,吃點先唄。看著旁邊有便利蜂的便利店,那進去對付對付。
別說,對比起羅森等便利店,便利蜂的價格真的很便宜,一份糖醋裡脊飯在折扣下隻需要9元。對於我這樣的窮鬼來說極其友好。
圖7,便利蜂的熱菜臺,有很多很有趣的細節,比如微波爐上依次給不同食物預設好瞭加熱的時間,這種傻瓜式的操作背後是標準化的隱喻。
很可惜,沒有在店裡使用相機拍攝什麼照片。透支瞭體力的手已經沒有什麼欲望抬起相機瞭。
簡單用口袋補光燈打瞭一個側逆光,這樣的飯菜賣9元非常便宜,可惜如果按照這樣的飲食,一公斤體重一克的蛋白質是難以保證的。
坐在店裡吃飯的時候,能不停聽到廣播傳來一個女聲。提示“店內價格準備變動,請還未結賬的顧客進行結賬。”過瞭幾分鐘之後,女聲再次響起“價格已經變動”。回想起來,這著實讓我覺得有些賽博朋克瞭,或許未來普通人的飲食就如工業化一般,飲食統一調配,隻是為瞭滿足正常的工作任務而已。
圖8,糖醋裡脊飯,米飯盒子上標註瞭每100g所包含的能量,在我印象中應該是700-800kj/100g,折合200大卡/100g左右。
從賽博朋克的世界中回來,蹭著店裡的電把手機的電量補充到瞭90%,也該離開瞭。
本著“來都來瞭”的精神,那就進去看看唄。出門左拐,湊近看看確實就是個畫廊嘛。
圖9,畫廊正門
進門,迎賓的姐姐問我是不是來參觀的。我點頭。看著桌上的二維碼,果然,是要付費的。成人票是60元,學生票是48元,包含一杯咖啡。還有680元的年票。
看著這個價格,倒是還好,心想著“雖然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但是本著對於藝術的崇高追求…這錢也不是不可以掏一下,況且還有徐冰呢……凡夫俗子是這樣的,徐冰畢竟是大佬嘛……”
圖10,迎賓大廳?不知道怎麼稱呼,墻上的一些字引起瞭我的註意。
墻上的字引起瞭我的註意。這些用數字代稱的單位,大多承擔著國防、科研等任務,這套系統也是從蘇聯全面繼承過來的習慣。
圖11,另外一面是一個簽名墻,不過我忘記上去寫個“XXX到此一遊瞭(bushi)”圖12,左邊的小門是入口,而右側關著的玻璃門則能夠進入江南水師學堂,可惜作為文保單位,不對外開放。圖13,抬頭看看,頂部的屋頂
迎賓的姐姐帶著我簡單走瞭幾個展廳,就讓我自行參觀瞭。
說真的,這個畫廊確實不大,但是考慮到他們對於這個地方的租金以及人員、咖啡等費用,收這個價格倒是還行(當然我也沒怎麼見過畫廊這東西哈哈)。
上網做瞭下資料,圖14展示的是這個畫廊的所在地。
圖14,地圖,圖片來源:http://mp.weixin.qq.com/s/GpP1c-_T10WaikUtMC2vWA
草草走完瞭幾個展廳,其實總體而言這個畫廊並不特別大,但是沖咖啡的姐姐特別能聊哈哈。
對於咖啡因的攝入,我雖然很上癮,每天都至少沖個1L的凍幹咖啡,但是對於新鮮咖啡具體的風味以及沖泡的流程,我倒是非常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體驗瞭兩種完全不同風味的咖啡,深度烘培的豆子確實在酸度上會顯得稍微沒有這麼有層次,而橘皮咖啡的小甜水風格應該能讓大多數人喜歡,誰又不愛小甜水呢?哈哈!
圖15,咖啡櫃臺,略顯陰冷……圖16,對瞭,這是門票和咖啡票
在這個環境裡面倒是能讓人忘卻藝術畫廊的存在,對於建築本身的觀察和欣賞也值得瞭。
圖17,建築的回廊
雖然拍攝瞭大量的建築,但是對於建築本身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知識,翻閱瞭王其鈞先生主編的《中國建築圖解詞典》,我主觀推測圖18為硬山頂。
圖18,建築的回廊,能看到上面的垂獸
能看到這座建築有很多獨特之處,比如反過來的“軍事重地”以及下面的禁止拍照等標簽,不過在詢問瞭工作人員之後,得知,這個標志是上位藝術傢的展留下來的。
圖19,建築的回廊圖20,透過玻璃能看到的景象圖21,建築的回廊
雖然參觀畫廊,不過我的很多精力都在欣賞建築本身瞭(後來得知這座建築應該為後建,未求證)……
回到藝術品本身。以下多圖警告。
圖22,藝術展廳42695321bd77e191efa78c352290fbf0圖23,藝術展廳圖24,藝術展廳圖25,圖為徐冰作品《天書》,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實物圖26,藝術展廳圖27,藝術展廳圖28,藝術展廳圖29,藝術展廳
雖然徐冰老師的名聲在外,《天書》《地書》也可以稱得上將符號玩弄得很有靈性的作品,但是在和沖咖啡的姐姐交流的時候,我發現梁紹基老師的作品從另外的角度對於藝術有瞭一個闡釋,或許這就是親身接觸藝術傢才能得到的感觸吧。
圖30,黑皮書和白皮書,畫廊配有手套來觀看,白皮為《天書》,黑皮為《地書》,黑皮書非常有意思,可惜我忘記拍攝內頁瞭……
如上圖所示,雖然在展館外還有幾個展廳,但是實際上最終的展廳應該是在最裡面。進門就能看到這次展覽的基本信息。
總是要加上些英文才顯得更有逼格,這也是我做PPT的通病瞭,不過也是所謂國際化接軌吧。
圖31,藝術展廳
最裡面的展廳是一棟二層建築,室內可以說是相當陰冷。
圖32,藝術展廳,中間的屏風為,郭工《道具》,木頭,43x3.5x205cmx4,2020
不過更引人註目的是梁紹基老師的蠶絲作品。
在我檢索資料的時候我才發現,這個在墻面上形成一個大大的問號的作品,居然是兩個作品的組合。地面上的石頭被稱為《汶川石》,基本一些參數有
如果在以前,我可能會說,“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但是本著鉆研的精神,我還是稍微深入瞭解瞭一下。嗯哼,汶川,真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
圖33,梁紹基《天問》裝置,152(H)x103x28cm,1998
一樓展館裡還有郭工的藝術品,原石,過年的時候和傢裡在廣東的親戚倒是嘮過這個問題。這個石頭是個很有意思的玩意,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品,吸引瞭無數瘋狂的買傢和賣傢。展櫃裡面是兩個mini版本的作品,而地上有一個plus版本。
圖34,郭工《切問-玉原石》10x9x9cm,17x3x10cm,2020圖35,郭工《切問-花崗巖》62x41x38cm,2020
很潦草地看瞭一樓的幾個藝術品,而對比起一樓的冷清,二樓更稱得上是幽暗。一個影像作品通過投影儀和幾個在地面上的屏幕進行展示。
圖36,指示牌圖37,這種扶手確實顯得簡約不簡單圖38,耿雪《金色之名》泥塑電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現場裝置 尺寸可變
展廳裡面除瞭我的呼吸聲,就是影像所發出的聲音。由於一直沒有觀眾,我倒是可以隨意操縱我的位置在墻面上形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後來檢索資料的時候我才發現這個展覽已經臨近尾聲,加之是工作日,我確實沒看到幾位觀眾。
很好玩的是,地面上的屏幕周圍有一圈鏡面體,我包包裡的補光燈正好充當瞭金色元素。拍出來的東西或許會更接近藝術傢所感受到的。
圖39,耿雪《金色之名》泥塑電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現場裝置 尺寸可變,有補光進行拍攝圖40,來張自拍吧
下樓下樓,太冷太冷。
其實這樣的參觀就差不多結束瞭,不過這個畫廊倒是提供瞭一個閱讀空間。本著求知的態度(我想把票價看回來我會說?哈哈),我還是把書架上的12本書一一進行瞭翻閱。
圖41,書架圖42,老板在擺花,貌似他們第二天有三八婦女節的活動圖43,隨手拍拍圖44,隨手拍拍圖45,隨手拍拍圖46,隨手拍拍a4f41a06792a8dd619e193b21ace385a圖47,投影儀圖48,投影儀
在草草翻閱瞭所有書之後,也該前往下一站瞭。
圖49,桌面上的幹花散發著幽幽的香味,檸檬片是個神奇的東西。
寫在最後。
畫廊作為一個舶來品,短短幾十年才在中國根植下來。
第一次如此深入感受一個藝術空間,但正如我在文中所寫的文字這般,我並沒有把大篇幅放置於藝術品中。雖然藝術傢的作品、藝術傢本人都吸引到瞭我,但是作為藝術的場域本身它也塑造瞭一種權力的空間。
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展覽空間不再成為單純的背景板。這種展覽空間更是一個藝術發生和創作的場所,是向公眾敘說藝術史的場所。
是一個由建築空間、展品和觀眾共謀的場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