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 机制作为近年来自然处理领域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在许多 NLP 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注意力机制为核心的 Transformer、BERT、GPT 等模型也在各类任务 benchmark 不断屠榜。其中,Luong Attention 和 Bahdanau Attention 是最经典的两种注意力机制。二者在理念上大致相同,但在实现细节上存在许多区别。
简单来说,Luong Attention 相较 Bahdanau Attention 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decoder 部分第二层第 t 步的状态会作为第一层第 t+1 步的输入
总结一下,Bahdanau Attention 机制的计算流程为 mathbf{h}_{t-1} rightarrow mathbf{a}_{t} rightarrow mathbf{c}_{t} rightarrow mathbf{h}_{t} ,而 Luong attention 机制的计算流程为 mathbf{h}_{t} rightarrow mathbf{a}_{t} rightarrow mathbf{c}_{t} rightarrow tilde{mathbf{h}}_{t} 。相较而言, Luong attention 机制中的 decoder 在每一步使用当前步(而非前一步)的 hidden state 来计算注意力,从逻辑上更自然,但需要使用一层额外的 RNN decoder 来计算输出。
此外,Bahdanau Attention 机制的论文中只尝试了使用 concat 作为对齐函数,而 Luong Attention 机制的论文在多种对齐函数上做了实验。
根据计算区域的大小,可以将对齐函数分为全局注意力(Global Attention)和局部注意力(Local Attention)两种机制。全局注意力模式会将 encoder 的每一步 hidden state 进行注意力计算,而局部注意力模式则计算部分范围的 hidden state。
根据所用信息,可以分为基于内容的对齐和基于位置的对齐。前者同时考虑了 encoder 的 hidden state overline{mathbf{h}}_{s} 和当前步 decoder 的 hidden state mathbf{h}_{t},而后者只考虑当前步 decoder 的 hidden state mathbf{h}_{t}。
《民辦教育促進法》自2016年修訂以來,2018年又進行瞭少量修訂。目前,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正在推動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