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古鎮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青龍洞古建築群始建於明代中葉。鎮遠古鎮以獨特的美貌,近些年吸引瞭不少國內外遊客或地理學傢以及園林設計者前來觀光。鎮遠古鎮不僅有奇特山水,還有古典的文化遺址,如青龍洞古建築群、和平村、周達文故居、鎮遠博物館等。在這些古典的文化遺址中,青龍洞古建築群在鎮遠古鎮中堪稱“靈魂”。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青龍洞古建築群以獨特地理位置、豐富的歷史文化、古樸的建築風格,而形成瞭其他園林或寺廟沒有的獨道之處。因此,本文主要談談鎮遠古鎮中的青龍洞古建築群的地理特性、歷史文化和建築特色。
一、青龍洞古建築群獨特的地理特性
青龍洞古建築群處於鎮遠縣城城東,背靠中河山,面臨舞陽河,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簷,雕梁畫棟。它氣勢雄偉,構思膽大,佈局精巧。在舞陽河的對岸觀看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就是建築在中河山懸崖上的寺廟,仿佛與懸崖緊貼在一起,看不出半點瑕疵。
1、依山且貼壁而建
青龍洞古建築群面臨舞陽河,位於中河山南段的懸崖上,地勢較高。如果你置身在青龍洞古建築群中,便可以看到舞陽河呈“S”型,把鎮遠古鎮一分為二,形成瞭“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的獨特太極古城風貌。雖然中國的很多建築物都依山而建,但是青龍洞古建築群不僅依山而建而且還貼壁而築。因此,青龍洞古建築群被文人們稱之為鎮遠古鎮之魂。
2、融於環境隨形就勢
青龍洞古建築群充分的與周圍的山水、樹木花草、地形地勢融為瞭一體,符合中國古代建築特性中的“天人合一”的觀念。與自然合二為一,因地形地勢而變化。中河山的地勢較緩且溶洞較多,所以說青龍洞古建築群是洞但非洞。形成瞭洞中有樓,樓中有洞或樓洞結合(一半樓一半洞)的特點,造就瞭一座氣勢雄偉的小型宮殿。因此,青龍洞古建築群也被稱為建築園林的博物館。
二、青龍洞古建築群的歷史文化
青龍洞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洪武21年,清嘉靖年間在這裡不但增加瞭大量的寺廟,而且有瞭宮室和書院的建設,後多有改動擴建。鎮遠古鎮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目前青龍洞古建築群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貴州省最大的古建築群。因為青龍洞的歷史悠久且鎮遠古鎮的交通發達,所以青龍洞古建築群融入瞭佛、道、儒等教的思想文化。除此之外,青龍洞古建築群還是許多文人、官人、遊客向往的息息之地。也是鎮遠縣可持續發展旅遊業的基石,是鎮遠人民生活習俗的象征。因此,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帶你走進博物館叢書》編委會收入,名為《帶你走進博物館青龍洞民族建設博物館》,2020年鎮遠古鎮也獲得瞭5A級景區的榮譽稱號。
1、青龍洞古建築群形成的歷史背景
鎮遠古鎮的交通從古至今都較發達,在歷史上是西南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素有“黔東要塞”之稱。正是因為鎮遠古鎮的交通便利,從而為鎮遠古鎮帶來瞭豐富多彩的文化,如思想文化、建築文化、通商交流文化等。這些文化多種相互融合,和平共處於青龍洞古建築群之中,導致形成瞭現在多元化的青龍洞古建築群。
經過地質學專傢的測定鎮遠古鎮在遠古以前是海洋,因時空的演變使其轉變為陸地,在經風吹雨打的沉積,而形成瞭風光優美的地形地貌。最後在人類的活動下,有瞭現在鎮遠古鎮。青龍洞古建築群的形成離不開中河山以及優美的舞陽河,更離不開創建青龍洞的勞動人民。
2、青龍洞古建築群中的三元文化
青龍洞古建築群中主要有佛、道、儒三教的思想文化,這些文化既相互鼎立又和諧共處。三傢分而有之,合而享之,體現瞭一種兼容並包的文化觀念。如青龍洞古建築群中佛教以“中元洞”的建築為主,代表人物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道教以“青龍洞”建築為主,代表人物有半仙張三豐;儒教以“紫陽宮”建築為主,代表人物有朱熹、老夫子;諧趣”的亭子在青龍洞中或整個中國中都與其它的亭子有不同之處,是因為它隻有三根柱子,除青龍洞之外,恐怕絕無所有。這也是青龍洞中,佛、道、儒三教三足鼎立和諧共處的典型代表建築物
2.1、中元洞又稱中元禪院,原名為中山寺。建與公元1531年,位於青龍洞古建築群北段,是為瞭傳播佛傢思想而建。中山寺中主要包括釋迦牟尼、千手觀音、送子觀音、凈瓶觀音、文殊菩薩、彌勒佛等雕像。
2.2、紫陽宮又稱紫陽書院,位於中元洞與青龍洞之間,是為瞭傳播儒傢思想而建成的。紫陽宮中主要供奉一些儒傢的歷史人物,如紫陽先生朱熹;饒、舜、禹“三元三品,三官大帝”;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等神級人物。
2.3、青龍洞是青龍洞古建築群中建築最早的,位於青龍洞古建築群南段,是為瞭傳播道傢思想而建成的。青龍洞中,主要包括財神趙公明,純陽祖師呂洞賓,道教師長丘處機,藥王孫思邈,半仙張三豐等一些傳說以及畫像文字。
3、青龍洞古建築群習俗文化
因為青龍洞古建築群融入瞭多種多樣的思想文化,所以是當地附近的幾個鄉鎮從古供奉到國傢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或旅遊景點時,禁止供奉為止,人們現在才不得不停止供奉。但是在以前,因各種各樣的民族節日,青龍洞古建築群中的香火就沒斷過,到現在有些重大的節日也會去青龍洞古建築群中舉辦。
4、青龍洞古建築群的雕刻文化
青龍洞古建築群傳承瞭數百年的雕刻工藝,不僅在建築物上雕刻瞭文字、動物圖案,也在石壁上雕刻瞭文字、動物圖案。如青龍洞中的花窗雕刻,整體看上去是一個花窗,但仔細一看,它是由不同的文字組成的。這體現瞭鎮遠古鎮雕刻者的工藝技術堪稱一絕,也體現瞭外地文化與鎮遠古鎮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鑒後而產生新的文明。
三、青龍洞古建築群中的建設特點
“山門”、“立交橋”“懸挑”、“吊腳”、“附巖”、“嵌入”、“築臺”、“懸梯”、“翹角”等建築特點,在青龍洞古建築群中應有盡有,它可以說是中國融入最多建築特點的建築物之一。它不僅整合瞭“天人合一”的建築觀念,還帶有西南民族的建築特色以及佛、儒、道三傢的典型建築風格。
著名古建築專傢羅澤文考察青龍洞古建築群時,他是這樣描述青龍洞古建築群“一山飛寺舞江邊,殿閣亭廊絕壁懸;宮剎三排臨水立,危樓百級任盤旋”[4]。這不僅表明瞭青龍洞古建築群氣勢的雄偉壯觀,也突出瞭他“奇”、“絕”、“妙”、“怪”的建築特性。除瞭以上的建築特性外,青龍洞古建築群還有一個“化餘歸整”的特性,青龍洞古建築群是很多單體建築物的統稱。
1、巍峨的山門
青龍洞古建築群的其中一條通道是由磚石砌築,修在一個離地面五、六丈高的斷壁的一個品臺上,給人一個高高在上、雄偉、壯觀的現象。山門的門楣上有貴州巡撫林肇元題寫的“青龍洞”三個大字;也還有一組奇聖的塑像“鳳在上,龍在下”,這一反常態的做法很新鮮,也是獨特的建築風格。
2、立交橋的雛形
從鎮遠府城走過祝聖橋,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不大的溶洞。從門洞走進,就開始上臺階,不過25步,就折而往右拐,穿過大雄寶殿,然後往左上拐來到千佛巖。在此往下看,入口的青龍洞就在腳下,形成瞭當今世界常用的“立交橋”的雛形。到600年後的今天,很多建路專傢吸取采用青龍洞古建築群裡立交橋雛形這一成果,也為世界的交通做出瞭不小的貢獻。
3、懸挑、吊腳、附巖
整體上看青龍洞古建築群是建築在懸崖上的園林,是采用“懸挑、吊腳、附巖”的建築特點而建築成。形成瞭崖上有屋,屋下有崖,屋崖共存的奇特狀景。
4、嵌入、築臺、懸梯
單獨觀看青龍洞古建築群中的一個建築物,如大佛殿、望星樓、三角亭、老君殿、聖人殿、玉皇閣、呂祖殿等。很快就會發現它們都采用瞭“嵌入、築臺、懸梯”的建築特點。這樣既能使建築物緊固於懸崖上,又能方便人類行走,走累瞭還有築臺休息。這符合瞭現代向人類需求的建築風格,可見鎮遠在很久以前就有方便於人類而建築的思想。
5、翹角
青龍洞古建築群裡的很多單體建築物的屋蓬的四角都采用瞭“翹角”的設計,有的就是一個砌磚的翹角,有的是在翹角上雕刻瞭一條龍。這樣不僅體現瞭雄偉的氣勢,也賦予瞭獨特的美感,更能體現青龍洞古建築群古樸的氣息。
四、結束語
鎮遠古鎮之魂青龍洞古建築群,不隻有以上所介紹的這麼簡單;再說文字的解說,也沒有自己眼睛觀看的美麗。隻有自己親臨其境措才能體現出青龍洞古建築群的雄偉氣勢,古樸氣息,獨特之美。入黔何處好風光,鎮遠城頭一洞天。這樣評價鎮遠古鎮中的青龍洞古建築群也不為過,因為它所處地理位置特殊,歷史文化悠久,建築風格多樣。它的美、它的設計、它的氣息、它的古樸、它的雄偉等等,希望你來到鎮遠古鎮青龍洞古建築群,親自去哪裡體會與感受,我相信你會有不少的收獲。
上一篇
下一篇
说起西安,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她是十三朝古都,世界历史名城,她是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中国建都最多,帝都历史最长的古都, ...
同學們好,我是網易AirtestProject的團隊成員曉娟,歡迎大傢來到我們的視頻教程專欄《14天Airtest自動化測試小白課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