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考古概括】
正確的部分有:
1.狄仁傑的官職,都是對的:696年平契丹亂,封幽州大都督;698年東突厥亂,封河北道行軍大元帥,便宜行事。
2.突厥可汗默啜當時確實是大唐的盟友。(雖然是反反復復那種,但在契丹的事情上確實捅瞭契丹刀子)
3.營州都督真的是趙文翽。(死瞭,他對少數民族的不友好是契丹叛亂導火索)
4.大將軍王孝傑戰死在東硤石谷,罪魁禍首是蘇宏暉。(但蘇宏暉不是壞人,也活下來瞭)
5.李楷固696年契丹叛亂之後歸降,之後按照狄仁傑的以夷制夷戰略,致力於契丹平叛工作。
6.戰事開始時契丹的勝利確實是因為假捷報。
7.確實有一批奇怪的人,他們號稱是契丹的使者去跟突厥談,突厥一開始也打算跟契丹一起,談的最終結果卻是突厥跟大周站在瞭一起。
8.權善才 張柬之 李楷固他們,確實都是狄仁傑的好朋友。
能編出這麼個故事來,錢導厲害。
(一)突厥和契丹
突厥在今蒙古國,契丹在今中國東北等地 。
公元552年,突厥部落建立汗國。公元553年,滅柔然。公元554年,統一鐵勒以及整個漠北地區,逐漸征服大興安嶺到裡海之間的廣闊土地。北周後期,突厥室點密西征割據行政,突厥出現實質上的分裂。
公元583年,東西突厥以阿爾泰山為界分立。
唐初,東西突厥滅亡於唐,高宗末東突厥復國。
745年,突厥滅國。
契丹和奚都是鮮卑的分支。原本天涯海角,隋唐時期慢慢離開瞭突厥和高麗,匯聚在瞭遼西的營州城外。
契丹當時有十個部。
別部的首領孫敖曹跟漢人關系很好,投靠瞭隋朝封金紫光祿大夫,唐朝繼續封雲麾將軍,遼州總管,駐紮營州城外。而契丹本部的人呢,以契丹部為松漠府,以窟哥為都督,賜姓李。李窟哥世襲契丹部落首領。
(二)契丹反唐
(692年,默啜反瞭,本來派蘇宏暉他們去打仗,結果人還沒到默啜就不想打瞭。《舊唐書》原文就是”未行虜退,乃止。“ 694年默啜又犯邊,695年正月王孝傑去打,十月份就投降瞭)
696年,窟哥的孫子李盡忠被封為武衛大將軍,時任松漠都督;孫敖曹的孫子孫萬榮任歸誠州刺史(請註意:是歸誠州,契丹十七洲之一)。李盡忠娶瞭孫萬榮的妹妹。這一年契丹發生瞭饑荒,時任營州都督趙文翽拒絕開倉救濟,激怒瞭契丹人,契丹人反瞭把他搞死瞭。武則天知道瞭很生氣,給李盡忠改名李盡滅,萬榮改名萬斬。
李盡忠很狡猾啊 讓手下的契丹將領對營州俘虜說:我們實在是餓瞭,糧食一到立刻反水。我們也沒有糧食瞭你們逃命去吧。然後來剿匪的人一聽好嘛都是餓殍,急於搶攻,立刻深入,在西硤石谷被打瞭伏擊GG瞭。
然後,李盡忠讓人假扮西硤石谷的官軍,向後方發瞭假捷報:契丹真好打。
於是繼續悄悄地打勝仗。再後來李盡忠就病死瞭,孫萬榮繼承瞭權力,繼續反唐。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他們擁立廬陵王李顯,口號上是反武的)
武則天命侄子右武威衛大將軍、建安王武攸宜為清邊道行大軍總管,以夏宮(夏官就是兵部)尚書王孝傑,羽林衛將軍蘇宏暉等將領率十餘萬大軍,二次進剿契丹人。
王孝傑老成持重,穩紮穩打,在進軍到東硤石山谷時,遭到契丹人的猛烈反抗,兩軍勢均力敵,如果此時蘇宏暉的援軍到瞭,孫萬榮的契丹兵馬就危機瞭。然而,統領後軍的蘇宏暉率領兵馬撤退瞭,契丹人士氣倍增,殲滅瞭王孝傑的部隊,王孝傑奮力突圍,結果墜崖摔死瞭,唐軍又一次大敗。蘇宏暉又鼓足勇氣戴罪立功,趕在武則天的使者到之前給自己找出瞭一條生路。
於是契丹人膨脹瞭,不再止步於糧食,聯系瞭奚人,渤海人(契丹人的其他部落),還派人聯系瞭後突厥汗國的可汗阿史那默啜,準備共同搞事。
但696年的突厥:東突厥默啜可汗請作武後之子,並為其女兒求婚,同時要求歸還突厥降戶,願率其眾討伐契丹。武則天派瞭豹韜衛大將軍閻知微,左衛郎將攝司賓卿田歸道,冊掛阿史那默啜左衛大將軍、遷善可汗,讓他幫助剿滅契丹叛亂。
默啜覺得幫契丹人沒有幫大周劃算,就動手抄瞭契丹的底。
孫萬榮一邊生氣一邊在前面反武,連連大捷,安排瞭幾個使者去找默啜說唐人打仗是真的不行,大傢一起搞大事業。結果派出去的五個使者,前面三個說我們快贏啦過來喝湯。遲到的兩個默啜想砍,這兩個人氣急之下說李盡忠都死瞭孫萬榮憑什麼能贏,契丹的勝利不會長久,不如繼續抄底契丹投靠武則天。(文化自信是真的很重要啊)
於是默啜高高興興又抄瞭一次底。。。孫萬榮部剛整頓好的人口財產又無瞭。
孫萬榮在前面打仗,結果後方大本營被抄瞭兩次,士氣大減,氣得發出瞭對人生的究極疑問:投降武則天不行,投降突厥更不行,眼下也已經無傢可歸,日子還要怎麼過。部眾一聽孫萬榮無路可走瞭,立刻就結束瞭他的一生,拿他的人頭當敲門磚找出路去瞭。
此時才697年5月25日。大頭目死瞭之後,之後就慢慢的平叛瞭,700年就收拾完殘局瞭。
唐朝確實啥也沒打贏,如果不是突厥對契丹抄瞭兩次傢,當時就已經完蛋瞭。
崇州就在邯鄲,離洛陽已經很近瞭(是的他們從遼寧一路打過瞭北京)
因為契丹大部分人的傢眷已經死在突厥手裡,所以契丹人投靠瞭大周。武則天當時本來想報復這些反武的契丹人,但狄仁傑努力的促使武則天接納瞭這些人,這批降將中,有一位叫做李楷固。李楷固後來屢建戰功,包括平瞭這場契丹叛亂,700年賜姓武,封燕國公,720年戰死在跟渤海人的天門嶺之戰裡。
番外1:
王孝傑普通人出身,生於陜西臨潼,在跟吐蕃的戰役中被俘。(當時的大將李敬玄也選擇瞭不去救他們這一支)
真正的 猛將發於卒伍。
赤都松贊覺得他跟自己爸爸長的好像好像,於是好吃好喝好招待給他放瞭。
(赤都松贊的爸爸是芒松芒贊也就是松贊幹佈的孫子,但並不是文成公主的後裔啊 他曾祖母是部落女子啊)
(赤都松贊的兒子尺帶珠丹後來娶瞭金城公主)
十四年以後的692年,王孝傑收復吐蕃四鎮。
694年,王孝傑平瞭吐蕃和西突厥的聯合戰事。695年,東突厥也就是默啜主動求和,也才有瞭上文的那兩次突厥抄瞭契丹的後方。
番外2:
狄仁傑692年的時候差點死在來俊臣手裡,之後做瞭縣令。(武則天隻是保他不死)
696年契丹亂之後,狄仁傑又重新啟用當魏州刺史,也就是冀州,在崇州的北邊。一心農桑。
孫萬榮聽說冀州刺史是狄仁傑直接就跑瞭。。。。。於是狄仁傑擴大保護范圍做瞭幽州大都督。
698年,突厥南下騷擾河北,劫掠百姓萬餘人。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為河北道行軍元帥,征討突厥,並許以便宜行事之權。突厥軍殺盡俘虜,由五回道(在今河北易縣西)退回漠北。狄仁傑率十萬大軍追擊,但未能追上,隻得退回河北。武則天又任命狄仁傑為河北道安撫大使,讓他安撫河北。
番外3:
默啜一直想讓女兒嫁給大唐王室,張柬之瘋狂反對。
696年的默啜:我想當武後的兒子,想把女兒嫁給武後的兒子???
(是不是聽著好奇怪)
張柬之既不想放李旦 也不想放李顯,說:自古皆為中原王朝將公主嫁入夷狄,並無夷狄將自己的公主嫁入中原
柬之啊柬之,你這就是不知道變通啊!!!娶過來好吃好喝供著怎麼瞭嘛!!!
然後武則天派瞭侄子武延秀去娶突厥公主,默啜非常生氣,武延秀差點被搞死在那裡。
但是默啜沒有放棄,703年和710年﹐默啜都曾派使人向唐朝要求和親。(顯然又失敗瞭)
番外4:
當時蘇宏暉手下有個我們很熟悉的部將:陳子昂,為這段故事寫瞭一篇散文《為副大總管屯管大將軍蘇宏暉謝表》
內容如下:臣聞玁允不恭,周王致其大戮;將軍失律,漢將被其嚴刑。未有逆命驕天,而逋璺鼓之罰;亡師沮眾,遂寬載社之誅。伏惟天冊金輪皇帝陛下肅恭上帝,子育群生,萬國所以宅心,百蠻由其屈膝。而契丹兇狡敢竊陲邊,毒虐生靈,暴殄天物。皇兵順伐,仗仁義以共行;窮寇奸回,憑險阻而猶鬥。臣等仁虧聖略,智昧詭圖,遂以熊羆之師,挫於犬羊之旅,誠合結纓軍壘,抵罪國章。陛下以堯、舜深仁,且緩三苗之伐;禹、湯罪已,不與萬方之辜。遂得齒劍馀魂,更參授鉞之任;死綏之魄,復同挾纊之恩:四夷義以來蘇,三軍感而抃舞。痍瘡再起,俘馘是圖,將士同心,誓雪孟明之恥;殤魂共憤,思亢杜回之仇。臣等殉義忘生,報恩惟死,不任感激慶戴。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