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完初二那年輟學,外出打工,隨波逐流,幸免費教學視頻廣為傳播,見高人之思想,便覺茅塞頓開,其中,周老,王小波,康德,莊子(南懷瑾述莊子諵譁)使我受益頗豐,我的見解中也偏向於莊子的思想,由於理解能力不夠,學習的時間也不長,可能跟高人的思想有所出入, 是其塵垢枇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 雖說我隻學到瞭皮毛,但也對中國的現狀有瞭一些粗淺的看法,以下的觀點隻能代表我現在的觀點,後期可能會有變化(我經常改變觀點),望有朋友和我討論指正,且因我學識太低,文中描述詞語不夠妥當,請諸君見諒
信任危機
1,老人摔倒在地,扶不扶是個社會現象,存在,但不合理,這種現象背後有著怎樣的思考?我有一種見解,為什麼見到老人倒地而不敢扶?原因就在於廣為人知的訛人事件,那麼老人為什麼要訛人呢?是壞嗎?我不這樣看,中國人頭上頂著三座大山,教育,房子,醫療,其中醫療就和摔倒有著本質上的關系,由於社會資源有限,倒地的老人難以承受巨額的醫療費用,這時老人倒瞭,那麼他可以選擇等死,選擇拖累子女,選擇訛人,其中老人們最不願意的就是拖累子女,倒瞭就選擇等死,這時有人把老人扶瞭起來,老人便隻剩下兩個選擇瞭,這使更多的老人會傾向於訛人,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醫保發展,老人可以免費治療時,我認為這個危機會迎刃而解,
2,我國素有的熱心幫助和民心淳樸,似乎都在慢慢消失,我認為有兩個原因比較突出,第一個是城鎮化,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更多的人住進瞭樓房,而樓房是經濟市場房,那麼必然會出現社會人員的大量重組,導致鄰裡之間缺乏溝通,熱心幫助的機會將會大大的減少,第二個是計劃生育,由於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很長時間,城市居民中多為一孩,而人有三情,親情,友情,愛情,最為需要,而我們主要的友情來源就在兄弟姐妹,所以我們很難體會到互相幫助,共情能力大大降低,所以整個兒童群體在一起互相學習的機會大大減少,這種現狀很難改變,希望後續能大量開發公園,有更多專業的公益活動來促使人們交流起來
3,由於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使得大部分的民眾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但是隨之而來的事,社會等級越來越明顯,既得利益的人數也全面壓過社會普通百姓,既得利益者享受著高人一等的國民生活,有著快捷的物流,便宜的外賣,勤快的勞動力和高人一等的姿態,且記既得利益者,無論在學習能力,社交能力,職場能力都有著顯著優勢,那麼普通老百姓的聲音還能傳播出來嗎?
教育大山
我國的父母能算上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瞭吧?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能使人得到全面的發展,然我國的經濟水平隻是在近幾十年達到良好水平,上一輩的父母們大多都餓過肚子,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潮一波接著一波,一代壓著一代,使得兒女的壓力越來越大,當奮力於致高點後,仿佛被逼上梁山瞭,再也無法用全部的精力維持自己的想法,站的太高瞭,再也不敢用名譽和生命作為賭註來實現偉大的理想瞭,那些普通百姓的聲音也隨著偉大的理想消失瞭,其次,中國的教育似乎更偏重於技術學科,而不重於實踐,而技術人才往往更加偏科,對某一門死磕到底,那麼便會對生活的其他領域十分陌生,而一個國傢的發展是需要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我們隻能選擇各個專業人才合攏在一起,那麼中間必然會有接縫 不知道有沒有那種全能的專業對每個主要學科都有基礎的瞭解
文化傳承
我國歷史悠久,其中儒釋道三種文化最為流傳,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物,古代的文化傳承中,最盛行的便是儒傢,由於古代物資匱乏,社會資源不夠,百姓幾乎沒有讀書,這是孔子提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基本國策,來防止社會動亂,後世又添加瞭眾多禮法來約束,民眾的生活,其中又以忠孝約束的最為厲害,當墨子提出兼愛非攻的思路時,認為當自己的父母過得安逸時,可以適當的幫助別人的父母一下,孟子便罵墨子,無父無母 使得國人自私自利的種子種下 佛傢的佛經高深莫測,也是最難參悟的,我的記憶中佛傢是不講鬼神的,目的在於 放下小我 普渡眾生 但現在佛傢似乎廣傳鬼神之說,且現代佛傢隻能學不能修,否則人類就滅絕瞭,佛傢太過壓抑基本欲望如吃,性,貪等大欲望使人退避三舍 道傢的思想似乎是最神秘的,道傢認為通過修煉仍與天同壽 不修煉也有千歲之底,隻是喜怒哀樂的情緒波動,使壽命大大減少,但道傢更尊重的是生命的本身意義 不過度壓抑自己的欲望 提出 為善不近名,為惡不近刑 對為人處事畫瞭一個框架,境界最高的人做善事,不為名利,境界最低的做壞事不到違法的程度,都是值得認可的,當然,境界越高,對生命的領悟也自然越多 這種思想可以容納更多的人群,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單獨的客體,受到的教育和理念也各不相同,那麼我們就要創造出來一個更寬的體系,來容納更多的思想 如果全人類都和羅翔老師和戴建業老師那種勤奮好學和三省吾身的好習慣,那世界上不要任何一種制度,也能良性的發展下去 但思想的多樣性不正碰撞出這個可愛的世界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