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醫療反腐的聲浪越來越高,一時間,醫生就像當年打擊教培行業時的“過街老鼠”一樣,成為瞭眾矢之的,仿佛天下醫生一般黑,都成瞭階級兄弟們的疑似敵對分子。
····——
隨著醫療反腐的聲浪越來越高,就連理發的大哥、賣菜的大姐都在議論著這次反腐,罵著醫生是多麼沒良心,差一點“呸”的口水就要噴出來瞭。一時間,醫生就像當年打擊教培行業時的“過街老鼠”一樣,成為瞭眾矢之的,仿佛天下醫生一般黑,都成瞭階級兄弟們的疑似敵對分子。所以,昨天的醫師節我沒有發聲,覺得怎麼也慶祝不起來。以前我經常提到“護士節”就是“折騰護士節”,讓護士小姐姐們在領導面前載歌載舞、表現禮儀。今天的“醫師節”,更是把醫生釘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恥辱柱上,綁起身體喊出懸壺濟世、高風亮節的口號。
今天不談反腐,我們就談中國醫生到底拿多少錢才是合理的。我從華西畢業二十多年瞭,很多同學也都是三甲醫院的主任、副主任醫師,還有一些到瞭更高的管理層。可是,從明面上的收入來看,一年20萬的“陽光工資”幾乎成瞭普遍,加上自己七七八八辛苦的績效工資和兼職收入,很少有人超過五十萬。但,這真的就算高收入瞭嗎?華西的畢業生尚且如此,我們再往下看,普通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大概是更低的,據說北方某些城市的三甲醫生由於經濟不景氣,這些年的合法年收入都不到10萬。是的,他們還需要養傢糊口,供房貸、供孩子上學、供吃喝拉撒。
大眾普遍認為,中國的醫療比美國更好,看個醫生不需要長時間預約,不需要支付天價費用,連感冒都是三甲醫生看,這就是我們的制度優勢。他們想的沒錯,一個高考的頂尖學子通過十年的寒窗苦讀,拿著和大眾差不多的收入,每周還要幾天住在醫院上下床,為患者提供著廉價服務,這就是人人想要的福利。要是讓醫生收入高瞭,豈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讓大眾買單?於是乎,既要讓千裡馬日行千裡,又隻給它吃糟糠之食,這就是大眾的心願。當然,各行各業均是如此,既要讓農民工冒著生命危險蓋出高質量的房子,但從未讓他們具有在城市買房生娃讀書的權力。
當一個社會都被道德綁架,讓人人都隻配拿著低收入來講奉獻時,要麼人人都隻講假話,要麼就會在暗地裡反彈。高學歷的醫生收入低,工作量大,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他們會怎麼反彈?我們可以想象!
美國醫生平均年收入是35萬美元(折合為250萬人民幣),英國醫生平均年收入為11萬英鎊(折合100萬人民幣),日本醫生平均年收入為60多萬人民幣,同為華人世界的新加坡醫生收入中位數也在60萬人民幣以上。而且這些都是平均值,在大城市、在重點科室,其收入要遠高於這個平均值。當然,很多人會跳起來反對,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怎麼能拿發達國傢的醫生收入對比,不符合國情。可是,我們的大城市房價卻和他們差不多,甚至北上廣的房價超過瞭大部分歐美城市;就連孩子上私立學校、參加各種輔導班的培訓費都比發達國傢更高;有時候我在新加坡吃碗面的價格和在上海也差不多。在這樣的生活成本結構下,我們憑什麼要求中國的醫生就要舍己為人?
拋開這些情緒因素,我們今天就先仔細看看中國的醫生收入為什麼很低?
01
從小,我最喜歡讀的書就是講中國科學傢們如何勤學儉用,身在美國的實驗室,每天泡在工作中,數年如一日,連周圍的公園和咖啡廳都沒去過,最後帶著一身武功回到祖國奠定瞭某個領域的發展基石。於是,我從小立志要成為他們一樣克己奉公、勇於奉獻的人。而到瞭大學,我突然喜歡讀國外科學傢傳記,發現世界級大科學傢們盡然多才多藝、熱愛生活、甚至可以放蕩不羈。我才發現東西方文化對於人的要求如此不同,一個要求我們成為忠君愛國的“道德完人”,一個則是算清利益、以個人價值優先。
所以,在中國的思想教育模型下,我們把每一個醫生定義為“道德君子”,把古代名醫標榜為“聖人”,實際上這和當時的真實情況相距甚遠,這就不點名瞭,以免制造沖突。醫生賺錢,古今中外,天經地義。
而今天廉價的醫生,本質來講就成瞭制度優勢的墊腳石,甚至是區域經濟的配套,高房價的贈品。因為隻有控制醫生收入,才能降低區域醫療支出成本,保障社會化大生產,才能讓更多收入貢獻到房價中去。醫生,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成為瞭一個可隨意調配的“成本因子”。而他們由於自己的職稱、行醫資格和勞動合同被嚴格管制著,就連個人品行道德也被社會輿論捧殺,所以,他們不會有任何自由,不敢有任何不滿。工資無論高低,也隻能聽從發落,好歹也是事業編的鐵飯碗。
盡管美國也有“醫生薪酬陽光法案”和“返回折扣法案”來約束醫生的貪腐行為,但相比於他們百萬年收入,為瞭蠅頭小利實在不值。而中國醫生則為瞭生存,或許就會鋌而走險。道德無法約束人性,唯有制度才是真正需要深思之處。
02
今天中國的醫學院已經遍佈各省的重點城市,每年還在以60萬人的驚天數量在畢業。中國的醫生占人口比例,在十年前就已經超過瞭世界平均線,今天也超過瞭大部分發達國傢的占比。也就是說,我們的醫生整體數量是超標的。如果經濟沒有飛速發展,在正常情況下的職場供求關系中,醫生供給量超過瞭需求量,當然收入隻會下降而不會上升。
這個問題怪誰?當然是高校專業規劃的問題。君不見,各個城市、各個大學都在搶著修醫學院嗎?醫學院是高校排名的金指標,是高校擴招的好噱頭,是搞“某某大學附屬醫院”提高醫院地位的品牌。但盲目擴招,不僅不能提高醫療質量、醫學研究水平,隻會讓醫生收入越來越低、行政雜務越來越多。中國的醫學院和醫院排名榜,盲目追求規模效應,無論技術和人文質量,其實離世界優秀水平還相去甚遠。我們把大量的錢花在瞭樓宇和設備上,卻沒有真正把錢花在高精尖的研究上。
而從日本醫療發展史我們就可以看到,明治維新後日本經濟迎來高速發展,到1867年時各地開設的醫學院竟然高達159所,地方財政壓力日趨嚴重。而隨著黃金發展的20年結束,又伴隨著通貨膨脹和內戰,到1888年時已經大幅下滑至96所。期間很多醫生在公立醫院和醫學院收入銳減後,於是紛紛離開體制去創業,反而活下來瞭。這也就奠定瞭今天日本以“私立為主,公立為支撐”的局面。
長期依附在體制內,吃著大鍋飯躺平的“好日子”不多瞭,經濟蕭條加上高壓反腐,把公立醫生逼出去創業,這個拐點或將到來。
03
中國地域廣袤,區域和城鄉發展極不均衡,這是進一步加劇職場供求關系不均的重要原因。高學歷從業者絕大部分是不願意回縣城和鄉鎮發展的,那麼相當於80%的醫生在為40%的人口服務,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將進一步砍半。
實際上,我們在走訪瞭全國上千傢基層醫療機構後發現,另外那些學歷不高、但願意吃苦的20%的基層醫生,卻有更好、更穩定的收入,也不用在醫院裡那麼辛苦。但這些高學歷的“中產階級”們恐怕都養成瞭鐵飯碗依賴癥,在各自心目中都對標著前輩主任們的收入和地位,哪裡舍得屈身於基層。他們哪裡知道,很多基層醫生不僅收入比醫院高,而且不少優秀的創業者年凈利潤都在百萬以上,甚至上千萬。
中國讀書人從來就抱著“學而優則仕”的理想。埋頭讀書、苦逼考證、辛苦應付各種檢查的醫生們,他們很少從創業角度、商業角度、社會發展角度和全球視野去看本質,所以活在瞭信息繭房之中。很多人眼睛長在瞭額頭上,高高的仰著脖子去舔那巖壁上掉下的一滴滴露珠,卻無視在腳下,在廣大的鄉鎮、基層、消費醫療領域,尚有無盡的泉水。
所以,有時候收入多少並不取決於鐵飯碗,而在於醫生自己。你什麼都想要,就什麼都拿不到。眼看著那些走出鐵飯碗的同僚收入高、又自由,就會心生怨氣,最後必然歪著心思去把手中丁點大的權力變現。
04
中國醫生收入低,其實還有一個天花板擺在眼前,這就是收入來源單一。對於“多點執業”和“醫生集團”的話題,已經老生常談,其本質就是讓醫生合法地多賺錢,讓優秀醫療資源合法地、更高效地輸出。但這幾年有關醫生集團的法規不僅沒有突破性進展,而且幾乎偃旗息鼓。隻要醫生集團不能享有處方權、手術權、醫生責任險,醫生集團就是一個擺設,或者說變質成為醫生社交圈、醫生簡歷庫。全世界普遍認可的IPAs、OPHOs、CPHOs、FIOs四大醫生集團模型,沒有一個在中國是合法的。這個口子不開,再好的醫生也隻能乖乖地服從於單位給的勞動合同,要是壞瞭規矩,不僅公職不保,連醫師執照都會吊銷。
然而,醫生難道就隻能屬於集體,而沒有個人嗎?
在11世紀君士坦丁堡的Pantocrator醫院——現代醫院的雛形。這傢擁有70張床位、五個病區、幾十位員工的大型醫院,醫生通常輪流工作幾個月,一個月在醫院拿著較低的固定薪資,另一個月則通過探訪私人病人並收取更高的費用。在醫院裡,他們不可以從病人那裡拿小費,還可以在休息時間進行私人執業,這也是現代醫院“多點執業”的最早案例。在管理的設計中,一開始就考慮到公立醫院應該以惠民價格服務大眾,但又鑒於醫生們的能力和個人需求,所以實行瞭雙軌制,讓醫生可以合法在業餘時間獲得更多收入(見《醫療機構品牌創建高階訓練系列教程》之《愛的魔法》分冊)。
其實,無論是滿足醫生的個人需求,還是滿足其他專業領域人才的需求,讓大傢既能為國傢、又能為小傢,既能彰顯其成就、又能富則兼達天下,這才是一個社會本應有的面貌。
最後,我們回到醫生收入到底多少才算正常?我姑且大膽給一個公式吧。
優秀醫生工資=社會中位數工資的6倍+績效或多點執業收入。比如某城市中位數是7000元,那麼優秀醫生就應該在42000元。其他收入可能是固定薪資的一倍以上,上不封頂。讓優秀醫生擁有百萬以上陽光收入,乃是一個社會對高級人才的認可,否則誰會鉆研技術、富有創新、樂善好施呢。
普通醫生工資=社會中位收入的3倍+績效或多點執業收入。那麼醫生就應該有21000元的薪資,額外收入可能會在1萬以上。所以陽光下的總收入可能在三五十萬左右。
對於那些技術特別優秀、特別有商業頭腦的醫生,盡管收入遠超上述公式,但一個社會也應該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隻有他們才能帶動更多新技術、新商業的發展。
在後工業時代,物資短缺將成為過去式,如何滿足人的需求,提高合法收入,允許差異化,乃是一個體制應該積極變革的方向。平均主義大鍋飯,註定將讓醫療質量得不到提高。
來源:MBS品牌中心,轉載請標明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