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底,東北軍為瞭收回位於東北的中東鐵路,與蘇聯爆發瞭武裝沖突,史稱“中東鐵路事件”,結果東北軍大敗,這一仗在日本人面前暴露瞭自己虛弱的軍事實力。之後一年內中國不僅陷入中原混戰(1930.5-1931.5),而且還發生瞭長江洪災(1931.7)。石原莞爾因此提出趁中國天災內亂,關東軍應該主動制造解決滿洲問題的機會。
1931年6月,日本繼五三慘案後制造瞭“間島事件”,日本軍界藉此事件在日本國內大肆渲染“滿蒙問題必須以武力解決”。而就在九一八當日,蔣介石在江西忙於“剿共”,張學良則在平津,沈陽的防務較為空虛。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內閣召開緊急會議,得知中國軍隊為抵抗,擔心自己無法自圓其說,會議決定不再將事態擴大化,但關東軍的意見正好相反,並且懇請日本本土派遣援兵。內閣與關東軍的分歧在侵略黑龍江時得到明顯印證,關東軍隻好利用已降的偽軍張海鵬進攻黑龍江,結果在齊齊哈爾遭到馬占山的奮力抵抗。盡管如此,東北大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全部淪陷。
九一八對中日雙方都有影響,對日本而言政客們終於再也無法約束激進的軍人,而中國則從一盤散沙中逐漸覺醒。
關於“不抵抗命令”,現在基本確定出自張學良之口,但原命令並非“不抵抗”,而是“不要跟日本沖突,日本挑釁,你當離開他,躲開他”。
張學良自從“東北易幟”後,再加上中原大戰揮師南下支持蔣介石,事後被升任為全國陸海空副總司令,因此他常駐北平,而對東北事務屬於遠程指揮,並且自己的主力部隊當時都在華北地區。
實際上,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張學良和他的部將對於關東軍挑釁比較清楚,因此大傢基本達成共識:“對於日本人,無論如何尋事?我方務當萬方容忍,不可預知反抗,致釀事端。”
那麼,為什麼張學良部會達成這樣的共識呢?主要是考慮到雙方實力的懸殊。其實,蔣介石在五三慘案後的日記中很清楚表明瞭當時中國的立場,“決取不抵抗主義,宣告中外,各軍渡河北伐完成革命為唯一方針。故對日本,凡可忍辱,必須至最後亡國之時,乃求最後之歷史光榮。”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蔣介石不僅面臨第三次“圍剿”,而且南方水患導致五千萬人民受災,並且國民黨內部分裂也愈發激烈。原本顧維鈞和戴季陶希望和日本直接交涉,但當時活躍於中國的國際衛生局主任拉西曼則主張不與日本交涉,應全權委托給國聯理事會。
而在九一八事變之前的四天,中國還剛剛當選為國聯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並且國聯還通過瞭“中國水災救濟方案決定援助中國,而國聯的行動讓蔣介石也頗為感動,因此他才決定將日本事務全權交給國聯,自己才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
除此之外,蔣介石認為東北已成敗局,日本占領東北也會對蘇聯造成威脅,日蘇相爭,他可以更好地執行自己的方針,畢竟相比距離首都南京更近的江西紅色政權,“東北外傷”肯定不足以大過“心患”。
蔣介石也意識到九一八災難可能會產生另外一個效果,即如何喚醒國人內部團結。果然九一八事變後,社會各界紛紛要求寧粵雙方團結合作,一致對外。
廣東方面以蔣介石下野為條件同意合作,12月22日蔣介石辭掉國民政府主席、新政院長和陸海空總司令等職務,返回浙江老傢奉化。林森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長,陳友仁為外交部長。
新政府為瞭爭取輿論支持,馬上對日實行強硬態度,陳友仁發表“積極抗日宣言”。一時之間,輿論要求新政府退出國聯,並且陳友仁堅持對日斷交,但日本不予理會。
蔣介石雖在奉化,但卻密切關註新政府動向,很快孫科就不得不請他重新出山,並且希望汪精衛協助,最後蔣汪共赴南京。國民黨終於確定瞭對日主張,即老蔣的四不原則:“不絕交、不宣戰、不訂割地之約和不簽喪權之字”。
與此同時,日本內閣因為九一八事變也重新改組,犬養毅擔任新政府首相。他是孫中山的朋友,因此中國很多人對他能圓滿解決東北問題給予厚望。
不料犬養毅上任不到半年,就被日本軍界刺殺,史稱“五一五事件”。它意味著日本內閣時代結束,軍國主義開始全面接管日本,並且在不久後他們宣佈日本退出國聯。從此以後,日本就可以毫無顧忌地擴展軍備,並且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
下一篇
1.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和好天气。 2.这人间烟火,风花雪月都好看,爱恨情仇都浪漫。 3.晚上散步散出麻烦了嗓子痛。求明 ...
MitraClip是首款微创TEER*疗法,为原发性或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了改变生活的治疗选择,否则这些患者将无法接受治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