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叫“见色起心”,指的是一个人见到漂亮的异性就会心动之意。
有时候,这一概念甚至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人品。
那么,“见色起心”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当然不全是。
为什么?
我们先看“色”这个字,所谓“色”,并不仅是指美色,或者漂亮的异性,而是泛一切客观存在之意,尤其是指那些能够契合自己需求的事物。
言外之意,那些你不喜欢的事物或者让你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根本就不会让你心动,而这些东西对于你来说,当然不能称之为“色”了。
由此可见,“色”这一概念,其实因人而异——同一种东西,对于你来说,可能是“色”,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并不一定是,就算是你眼中的美女,在别人的眼中,也可能是普通人,无法缘起他们对于“色”的认知。
因此,所谓“色”,绝非只是指漂亮异性那么简单,而是强调那些能够牵引着你走的事物,如对于喜欢喝酒之人而言,一瓶好洒,就是“色”。
再讲一下“起心”。
所谓“起心”,指的是被“色”牵引出来的心念。
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心,但并不是人人都会“起心”,言外之意,“起心”是需要有条件的,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条件之前,“心”其实处于沉寂的状态,无法达到“起心”这一层面。
所以,在“见色起心”这一概念当中,先有“色”,才有“起心”的可能,没有“色”这一前提,就无法“起心”。
由此可见,“见色起心”这一说法,至少包含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强调的是受到外在事物的牵引
“见色起心”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人受到外在事物的牵引、干扰以及影响。
人们往往将其引申为自控能力不强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无法抵制诱惑。
反过来,一个人若是自控能力很强,或者说,具有很强抵制外在诱惑的能力,那么,就不会“见色起心”了。
二、指的是心念,而不是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见色起心”指的是人之心念受到牵引,而不是行为——尽管“心念”有时会驱使行为的发生,但在这个概念当中,并没有这一层意思。
因此,“见色起心”强调之对象是“心念”,而不是其它。
三、“见色”是因,“起心”是果
如上所说,“见色起心”这一概念,其实包含“见色”与“起心”两部分。
“见色”是因,“起心”是果。
“见色”的范围与程度,决定“起心”所达到的程度。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才是“见色起心”的本义。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