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博物館欣賞青銅器,看到爵斝盉罍卣*&%*#@......
這些都是啥?咋讀?
看介紹才知道這些都中國青銅酒器。
青銅酒器按照形制可分為:
三足器(或四足):爵、角、斝、盉
圈足敞口器:觚、觶、尊
圈足斂口器:罍、卣、壺
其他:彝、勺、觥,及鳥獸形器
現在跟著生澤酒一起穿越到“三爵不識”的時代,見識一下最早的青銅酒器吧~
98b9c9433c322209ef2b03ac6979b708
爵,可以說是最早的酒器。下面有三條長腿,可升火溫酒;這個形狀的器具在電視劇裡也比較常見。
小科普:所謂的“青銅”真的是現代的叫法。古代可采的銅礦資源非常稀少,冶煉也很不易,再加上高純度的銅在制成之初是blingbling的金黃色,所以古人就把銅也叫做金。
這些銅器在傳世和埋藏的過程中會受到氧化或與酸堿鹽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它們常帶有“紅斑綠繡”,但其本色卻是金黃色。
角:普通飲酒器皿,供低級別貴族使用。是從爵演化出來的一種新型酒器,大量出現於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際。
整體形狀與爵相似,與爵相比,角沒有“柱”和“流”,取而代之的是兩條尖尖的“尾”。
5e2395f31849d779fdaa0c0ff80b5a1a
斝,曾經的禦用酒杯。
古書中也稱為“散”,其形狀像爵但比爵大,有把手,圓口雙柱平底之下有三個尖足也有侈口、下腹扁圓,三足中空或呈棱形或呈圓柱形的還有四尖足、帶蓋、呈方形而圓斝盛行於商周時期一般為盛酒行裸禮(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禮)
是用於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後,定斝為禦用的酒杯,諸侯則用角。
00728944cbd57efb3a836f2f3f5202c5
觚:中國古代飲酒器和禮器,作用相當於酒杯。初見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周。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飲,也有與斝成組合其形制為圓柱形。
器體較高且細多為喇叭形,通體呈X形商周時觚非一般飲器有一句成語為"不能操觚自為"即指觚的多寡與飲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關隻有高品位的人方可用此器 。
尊:最重要的一種盛酒器。基本形制多為侈口,鼓腹圜底,圈足,形似觚但中部又比觚肥碩,口部亦比觚大形狀似壺但有提梁,腹或圓或橢或方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有象尊、牛尊、羊尊等。
▲河南博物院的婦好鴞尊
最著名的是商朝晚期的青銅禮器——四羊方尊
它是商朝晚期的祭祀用品,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更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范”,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現收藏於中國國傢博物館。
盉:用水調酒的器具古人舉行大典禮時,喝酒必須卒爵不能喝酒的人就喝摻瞭白水的酒,叫做“玄酒”。
盉的形狀一般是大腹、斂口,前面有長流後面有把手,有蓋,下有三足或四足春秋戰國時期的盉呈圈足式很像後來的茶壺。
彝,比較大的盛酒器。器身多為方形,平底有蓋,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
並作為禮器以其顯赫的地位和精美的造型著稱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彝是清代金石傢定的名其形狀長方有蓋,器身有觚陵與鼎合稱“鼎彝”,泛指青銅禮器。
觶:飲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蓋。
《禮記·禮器》有記載:尊者舉觶,卑者舉角。商代的觶大多圓腹侈口,圈足,形狀小瓶,大多數有蓋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觶形狀像觚,自身銘文稱為“鍴”。
觥:器形不一,多為青銅所制。鼓腹,有流和鋬,平底或圈足,有的蓋為獸頭形,有的整器作一獸形。盛行於商周時期。從考古發掘來看,有些觥都附帶一個可以用來舀酒的勺子。
“觥籌交錯”這個詞就形象地把古人在宴席上邊喝酒邊行酒令的場景描繪瞭出來。
罍:是中國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於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
卣:盛酒、移送酒的器具。形制不一,多為青銅所制。圓口,鼓腹,有蓋,提梁和圈足。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初期。
卣都有提梁,在大祭典禮結束後;用卣把酒灑在地上,以享鬼神用的。
壺:盛酒、貯酒器,斂口、深腹、圈足,多有蓋、提梁。盛行於商、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詩經·大雅·韓弈》記載:“清酒百壺”,由此也可知,壺主要用於盛酒。
在春秋晚期太原趙卿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大量精美的盛酒器,如匏壺,設計成匏瓜形,蓋子為天雞的形象。
鬥:用途之一是用作挹酒之器。
多見於先秦典籍,《詩經》中有雲:“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勺:器型特征與鬥相近。
前有勺首中空以盛物,後有柄以便挹(yì)取,惟鬥柄生自鬥首之腰際(或下腹),而勺柄與勺首於口沿處相連。
從上面這些復雜的青銅酒器中
我們可以窺見當時商朝貴族生活的奢侈和繁縟
在那時,並不是有個酒杯就行瞭
喝酒比茶道的儀式感還要強烈
而且中國古代在生產水平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制作的那些器具,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充滿著無限想象力、更是體現瞭非凡的創造力。
關註生澤酒
帶你瞭解有趣酒故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