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臺州市的天臺縣,因境內天臺山而得名。古籍中曾這樣記載:“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上應臺宿,故名天臺。”而本次項目所在的桐柏宮,即選址在“山有八重”的第二重,距第一重的人間凡界最近,正應合瞭“山上之人”即為“仙”的描述。
桐柏宮是中國道教南宗祖庭,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之際,為解決天臺縣的用水問題,當地決定興修桐柏水庫,至此,由孫權開創的千年名觀從此湮沒於水庫之底。如今,在原位置略向北偏東的方向,桐柏宮新址悄然復建,從前“仙或許知,人不能到”的地方,正逐漸敞露。
復建基礎之上,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受邀參與桐柏宮方丈樓的設計。“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道教中的方丈,意為仙人居所,與俗世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方丈樓被設定在整個院落建築群的頂端,也是來訪者全程仰望並最終抵達之地。
與相對肅穆的桐柏宮主殿、配殿及藏經塔有所不同,方丈樓主要作為日常修習使用,如何在不脫離傳統制式的基礎之上,融入克制與空靈的現代設計語言,成為首先考慮的要點。初次來到場地,枕山環水的豐富景觀,道士規律有序的生活場景,使設計師以“內在者”的感受,體會到一種純粹意義上的審美。“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設計師以道教之“空”為引,嘗試將其悅耳悅目,悅情悅意,悅志悅神的獨特審美觀,轉呈於空間之中,並使之承載瞭屈曲流轉,融渾自洽,萬物靜觀皆自得的生活態度。
桐柏宮方丈樓共三層,主體結構采用混凝土+杉木立柱,結合石墻與玻璃立面、長窗,自下而上過渡,從厚重變得輕盈。縱向延伸的立柱,無限接近天際,四個方位的屋頂,則如同漂浮在空中,恰好詮釋瞭由頂面到地面,仙界與人界之間的“空”。
值得一提的是屋頂設計,它的造型被簡化,去除瞭傳統挑簷與裝飾;材料上使用灰瓦,與建築群保持一致,但細節之處卻另有不同,例如瓦片下端的收口采用簡潔的鋼板,結合具有一定弧度的杉木天花,形成一個立體的楔形屋簷,起到避免強光直入的作用。屋簷下方,大面積的玻璃落地窗、窄長窗與頂部無縫銜接,營造出通透的效果。這些當代設計語言,抽象的糅合瞭人們對事物的感知,以及宗教蘊含的精神,表達瞭“超脫浮遊”這一概念,把具有“脫離感”和“距離感”的身體經驗,巧妙轉化為“懸浮空明”的視覺效果。
來者由一層進入,透過圓形的天井,抬頭可見“方丈”二字。天井造型代表瞭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同時隱含“天人合一”的觀點,辯證強調瞭自然的生命與意志性。
拾級而上,來到視野開闊的觀景平臺,這裡面朝桐柏水庫,遠近有小山,在道教風水中,近些的小山稱“案砂”,有如桌案;遠些的則稱“朝砂”,似來朝拜。站在此處憑欄遠眺,遠山錯落有致,近水環抱有情,令人神往陶醉。
作為親近自然、靜心修煉的場地,這處觀景臺由玻璃圍欄組成,四方通透;其屋簷天花由長短不一的杉木依次排列,恰按八個方向逐漸匯至中心點,並有八個對應的射燈作為照明使用,巧妙的回應瞭道教的空間概念中“八方”所代表的“宇宙”。
1f569607c3a2c3d25f4077ebfbea1684
除瞭自然風景之外,方丈樓的二層院落裡,特別設置瞭流水、綠植、鐘鼓等人造景觀,打破瞭實用性建築空間環境與自然天趣的對立。晨鐘暮鼓,水木靈盛,空間自成一派清新與活力。
而這個景觀,也具有一定的溫度、光照調節功能。水池的設置,可減少一層樓板的熱負荷,中間的圓形天井則為內部引入自然采光;當南邊有風拂過,水池能幫助降溫,清涼隨之散開,因此方丈樓的房間無需任何空調設備,即可保持良好的氣流循環效果。
此外,方丈樓所使用的石材、木料等均取自當地,巧拙相生,既體現瞭人類對自然的逐步認知,也在空間建造的過程中蘊藏瞭人文情懷、綠色建築的概念,達到瞭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
4448cda56e83379ab24434074ce30c61
歷史上的桐柏宮在最盛時期,有道士愈千人,接客可容千眾。復建後的選址也充分考慮瞭區位、環境、山水、人文等因素,擁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正因如此,方丈樓的設計與建造,更像是一次對桐柏宮歷史、文化、風情的追憶與重溯。在這份沉淀的鋪陳之下,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盡可能將自身對“空”的理解,對空間氛圍的體驗,通過簡潔手法和在地材料,勾勒出空靜澄明的意向,傳遞給使用者與來訪者共同揣摩。
4b8c761f400fea2eca40f4f18fe3b982
項目圖紙
首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三層平面圖剖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空_桐柏宮方丈樓
項目位置:中國浙江天臺縣桐柏宮
項目業主:桐柏宮
項目類型:宗教空間
設計公司: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
協同設計:TAKiBI
主持設計師:關佳彥
設計團隊:穐吉彩加,陳昕,櫪內秋彥(TAKiBI)
用地面積:1142㎡
建築面積:758㎡
設計周期:2020.05.01 – 2021.08.01
施工周期:2021.08.01 – 2022.03.01
項目材料:杉木,花崗巖,混凝土,鋼板
攝影師:銳景攝影
來源:感謝 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