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综合名词解释

1、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20世纪初期,“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区别了“语言”和“言语”,并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共同意识的、潜存于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大脑中的语言体系。这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2、共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又称描写语言学、静态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又称历史语言学、演化语言学)相对,是由索绪尔创立的一门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往往选取语言的某一个历史阶段,描写这个阶段的语言的状态,包括切分语言单位、整理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概括语言的结构规则、揭示语言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如现代汉语(“五四”以来的汉语)研究。

3、历史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又称演化语言学或历史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的一个语言学分类,指在现代语言学出现之前,大部分语言学者所进行的一种语言的历史性演化的研究,主要研究语言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所经历的种种变化,采用正视法(以文献考证为基础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一种语言的历史)和回顾法(通过比较来重建一种语言)来研究问题。

4、索绪尔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20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20世纪结构主义哲学流派的重要思想来源。

5、征候 征候是指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其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例如,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歇脚或投宿的人家;中医诊断疾病,总是要号脉,看病人的气色、舌苔,闻他呼出的气息;公安人员侦查案情,要收集指纹、脚印,记录和拍摄现场;远处的炊烟,病人的脉象、气色、舌苔、口气,罪犯的指纹、脚印,这些都与它们所隐含的信息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最初人们用某种语音形式去标计客观事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声音与意义之间没有内在或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语言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各不相同。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会发生变化。具有任意性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组合是非任意的,语言符号的音义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符号系统中的其他音义相关联。

7、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不同于图表,人的发音器不能同时做两个发音动作,语言符号也只能一个一个按照先后顺序呈线性状态排列展示,因此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使人们要表达的复杂的意义都要通过符号序列的形式体现。结构关系的不同是由符号的线性排序不同来表达的,语言结构规则隐含在这些线性序列中。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

8、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的链条上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句子内部词与词之间、词内部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符号的链条上,不仅语言符号之间有组合关系,构成语言符号的音位和音位之间、意义和意义之间也有组合关系。例如,“天”的语音形式是tiān,t-i-a-n四个音位之间就有组合关系。

9、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潜在于人们的脑海中,人们可以从语音、语法、语义任何一个角度给语言符号分类,同一类中各个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例如,汉语的“笨、布、帮”等词的声母是b,“路、壶、粗”等词的韵母都是u,这些同声母或同韵母的词之间就有共同的聚合关系。

10、语音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生理属性;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11、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ān)”它可以划分出“k、a、n”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一一对应。

12、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汉语中原本没有音节的概念,音节是借用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ār)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13、元音 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例如,a、o、e、i、u等。元音的发音特点主要有:(1)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2)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3)气流较弱;(4)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

14、辅音 辅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气流在口腔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称子音,是音素的一种,与元音相对。例如:b、p、m、f等。辅音的发音特点主要有:(1)气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2)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3)气流较强;(4)声带不一定振动;(5)声音一般不响亮。

15、音位 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从区分意义的功能出发,对客观记录下来的音素进行整理,把没有区别意义功能的音素加以归并,得出来的结果,就是音位。主要分为“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和“声调音位”。

16、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即同位异音,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它们彼此不对立,不起区别语音形式的作用,是同一个音位不同的变异形式,这些音就叫作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分为两类:(1)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的音位变体叫作音位的条件变体。同一音位中的两个或几个变体并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并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出现的即为自由变体。

17、条件变体

18、自由变体

19、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又称音段音位,是指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元音音质音位可以根据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唇形圆展来区分。辅音音质音位则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区别。除了以元音、辅音划分音质音位类别之外,还可以将音质音位分为音响位、颤音位、闭音位和鼻音位等。

20、非音质音位(2021年) 非音质音位,又称超音段音位,是指除了音质以外,可能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音强、音长等非音质形式构成的音位。这些非音质音位总是附着在语流中的某一音段(包括音节、音素等)上面,在语音线性序列中不占一个时段。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

21、调位(调值) 调位,又称声调,是指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位。调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中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声调的语言里调位是词的语音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一个音节,只要声调不同,语音形式和意义也就不同。声调可以用来区别意义,汉语的音调主要受音高的影响,音高也即声音的高低,由音波震动的快慢决定,汉语里音高变化可以区别词义,音高不同声调也不同。“妈”“麻”“马”“骂”的元音辅音和它们组合的顺序是一样的,都是/ma/,只是由于音高变化不同才使它们成为语音形式不同、意义迥异的四个语言单位。

22、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时,由于受到说话时快慢、高低的不同和邻近音的影响,发生临时性的语音变化。在说话时,语音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地发出,而是连续地发出的。在这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往往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语流音变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使得语言更流畅的表达意义,使得交际更加方便。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换位、弱化、脱落等几种。

23、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有意义的最小单位。语素有单音节的,有多音节的。多音节语素里的各个音节并没有意义,它们结合起来才表示一个意义。从语素本身的性质来看,有两种语素:(1)不成词语素,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成;(2)成词语素,本身能成为一个词,同时也能和别的语素结合成别的词。从词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具体又有几种情况:第一,不成词语素加不成词语素的是词。第二,不成词语素加成词语素的也是词。第三,成词语素加成词语素的,有的是词组,有的是词。

24、词 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自由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内部一般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词是比语素大一级的单位,词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作合成词。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25、词组 词组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词构成的一定的组合关系,是经常在不同的句子里一起使用的固定语句片段。词组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句子里的绝大部分词组都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做出的组合,这类词组称为自由词组;语言中也有不少必须完整地记住的词的固定组合,这类词组称为固定词组。固定词组的结构和意义都是凝固的,在组合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词。成语是固定词组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26、词类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按照汉语语法的传统,词可以先粗略地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此外还有拟声词和叹词两类特殊的词。

27、单纯词 单纯词是指只含有一个语素的词。单纯词不管有多少音节,各个音节本身都没有意义,合起来才有意义。从音节的角度看,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三种。(1)一般来说,单音节词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儿化词例外,如“头儿”虽然是单音节的,却是合成词。(2)双音节词又分为联绵词、叠音词、拟声词、译音词。

28、连绵词 联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包括:双声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例如,“忐忑”;叠韵词(两个音节的“韵”相同),例如,“彷徨”;以及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联绵词,例如,“蝴蝶”。联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联绵词中也已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29、合成词 合成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占绝大多数。在合成词中,多数由两个语素构成,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是少数。汉语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复合式细分为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主谓型。附加式细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重叠式分为完全重叠式和不完全重叠式。

30、复合词 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词。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最能产的构词格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由这一形式构成的。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中补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类型。

31、借词

32、短语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短语表示一定意义,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它可以分离,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短语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而按照结构则可以分为联合式短语、动宾式短语、偏正式短语、主谓式短语和述补式短语等。

33、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指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法范畴是对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概括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它既包括各种语法形式,也包括结构、功能等意义;狭义的语法范畴是对以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态、人称等。

34、词汇 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于的总汇。词汇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与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或现象。基本词汇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一种语言中,除基本词汇以外,其他所有词汇均为一般词汇。一般词汇通常是由基本词汇和词根派生出来的,它不像基本词汇应用得那样频繁和普遍,它的稳定性不强,但有很大的灵活性。

35、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与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或现象。基本词汇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生活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但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日常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这些词汇不加解释人人都能懂得,也人人都能使用。

36、一般词汇 一种语言中,除基本词汇以外,其他所有词汇均为一般词汇。一般词汇通常是由基本词汇和词根派生出来的,它不像基本词汇应用得那样频繁和普遍,它的稳定性不强,但有很大的灵活性。

37、词义的模糊性 本义是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总是只反映一类现实现象,因而只有一个意义。由于现实现象可能具有多种特征,它与其他现象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因而,也可用指称这一类现实现象的词去指称其他的现实现象,因而衍生出与本义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意义,这些后来衍生的意义叫作派生义。例如,“向”的本义是“朝北的窗子”,如《诗经·豳风·七月》“塞向瑾户”中的“向”;后来从这个意义引申出“朝向”,如《战国策·燕策》“北向迎燕”中的“向”;又引申为“方向”,如《国语·周语上》“明利害之向”中的“向”。

38、本义 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物理语境,又称“言谈现场”,即说话人、时间、空间等客观存在,话语只有在物理语境下才可以被传递和理解。其次是话语语境,即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此外,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知识和生活背景也属于语境,具有相似的背景知识是说话者和受话者可以交流和理解的前提。

39、派生义

40、联想意义 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含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它反映了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在不同的交际场景中有不同的适用形式。联想意义是对词的所指事物的特点产生的联想。例如,“农民”这个词使人想到勤劳、朴实、见识少、土气等特点。联想意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点是不确定的。“农民”的联想意义可能有很多种,除了勤劳、朴实之外,还可能有愚昧、守旧等特点。联想意义是语言社会中的某些成员对现实中事物特点的概括,不具有全民性。因此,一个语言社会对某个词的联想意义的理解可以有差异。

41、语境 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物理语境,又称“言谈现场”,即说话人、时间、空间等客观存在,话语只有在物理语境下才可以被传递和理解。其次是话语语境,即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此外,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知识和生活背景也属于语境,具有相似的背景知识是说话者和受话者可以交流和理解的前提。

42、语义场 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语言单位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区别的语义要素。它包括施事、受事、接受者、工具、时间、地点、状态等,即词所指称的事物在句子所表达的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语义特征的确定要看相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义的聚合。语义场的作用有(1)词语的义项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聚合成纵横交错的语义网络。通过对语义场中的词汇进行纵向和横向两种聚合关系的分析,可以更好把握词语的本质特征与适用范围。(2)语义场研究为系统研究词义的历史演变提供了一个视角。语义场的性质有:(1)系统性;(2)层次性;(3)民族性;(4)交叉性。

43、反义关系 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很多意义相反的词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例如,“正”和“反”,“男”和“女”,“生”和“死”,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三种状态;而“白”和“黑”,“大”和“小”,“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44、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45、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一般一个字就代表一个词(语素)。意音文字的字符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提示读音的字符称为声符,提示意义的字符称为义符。例如,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46、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一般代表

一个语音单位(音位或音节),所以表音文字一般又分两类:

音节文字。一般一个字符表示一个音节,如日语的假名和朝鲜语的谚文。音位文字。又称为音素文字,一般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音素)。音位文字根据字母表示的音位的性质,又可分为:辅音文字(字母只表示辅音音位,不表示元音音位,或用一些附加符号表示元音);元音-辅音文字(又称元音音位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母,又有表示元音的字母)。表音文字一般来说可以见形知音,但也有例外。世界上现在使用的文字绝大多数都属于表音文字。表音文字能够用少量的字符来拼写语言中所有的词语,如英语、俄语、法语等。

47、音位文字 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音位文字的一个字母一般表示一个音位(音素),既有表示辅音的字母,又有表示元音的字母,字母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例如,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48、辅音文字 辅音文字是指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是一些比较古老的文字,如各种古闪米特文字(包括腓尼基文字)、古希伯来文字、阿拉伯文字等。使用辅音文字的语言,通常是由辅音框架表示语汇意义,加入不同的元音表示语法变化,辅音文字只记录辅音,不记录元音,不能准确完整地记录语言,所以除了已经消亡的文字以外,后来都被元音-辅音文字或音节文字所取代了。

49、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特点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汇使用上的差异。说话人由于社会特征的不同,在语言交际中习惯使用特殊的词语来满足表达的需要,主要分为行业变体、年龄变体、性别变体等。行业变体是同一个职业或行业内部专门使用的词汇;年龄变体则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语言使用上的习惯差异;性别变体更多体现在男女发音特征与词汇选择上。

50、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简称方言,是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域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在方言区内部具有全民性,是这个地区内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方言是由于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51、亲属方言 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在社会完全分化、说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条件下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亲属语言由同一个祖语分化出来,具有共同来源的亲属语言称为“子语”,它们从中分化出来的语言称为“母语”。祖语分化为不同的语族;一个语族又分化为不同的语支乃至语群;一个语支或语群再分化为不同的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就是亲属语言。

52、语言的社会变体 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有各自特点的语言分支,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词方面。社会中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层、阶级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密切,交际较为频繁,而不同社团间的交际相对稀疏,从而不同言语社团内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53、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分出来的若干语系之一。汉藏语系是用汉语和藏语的名称概括与其有亲属关系的语系,中国为该语系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汉藏语系包含汉语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以及壮侗语族,共计约40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汉藏语系中各语言的一些类型学的特点有:很多是孤立语;有声调;单音节词根占多数;有量词;以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54、谱系分类 谱系分类是根据语言之间有无共同的来源而对语言进行的分类。凡是有共同来源的语言组成一个大类,即语系,同一个语系之内再按照语言来源关系的远近依次分为若干语族、语支,如果有必要,语支还可再分为若干语群。判断有无亲属关系的标准是看语言之间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有无成系列对应的同源成分。

55、仿译词 仿译词是指模仿外语词汇的结构方式,用本民族的语言材料逐个翻译外语词汇的语素所构成的新词。例如,汉语的“足球”“蜜月”是模仿英语的“football”“honeymoon”的结构而产生的仿译词,英语的“foot”是“足”,“ball”是“球”,“honey”是“蜜”,“moon”是“月”,汉语就用相应的构词材料按照英语词中构词成分的排列顺序而加以仿制,构成“足球”“蜜月”之类的词;其他如“超阶级”“反科学”“后工业时代”等也是模仿外语结构而产生的仿译词。

56、语音联盟 语言联盟是指同一地理区域或相邻地理区域内通行的数种语言,它们属于不同的语族甚至语系,但由于长期的语言接触,互相渗透影响,在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的特点。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触的结果。主要表现为:(1)同一区域内不同民族交错居住,互相通婚,各民族人口相对均衡(2)同一区域内不同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频繁,且各民族地位相对平衡。

57、系统感染 系统感染是指同一地区的数种语言由于彼此接触,互相渗透,在语音、语法结构等方面逐步趋同,但仍保留了一些本质上的不同。这些语言会有较大数量的词语借用,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是各自语言原有的。

58、语言替换 语言替换,又称语言替代,有的教材也称语言融合,是指两种语言在融合过程中,一种语言胜利取代另一种语言的现象。

语言替换是不同民族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语言替换的结果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地域内不同民族的交际工具,弱势地位的民族逐步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直至本民族语言消失。

59、底层遗留 底层是指在语言替换中,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而逐步消亡,被替代的语言在胜利者语言中也会留下痕迹的现象。底层的表现为:(1)特殊的发音习惯。被替代语言中的一些特殊的发音习惯会延续到替代语言中;(2)各种名称。被替代语言中的人名、地名、器物名会延续到替代语言中,表示原有的含义。如“哈尔滨”“萨其马”“把势”都是满语在汉语中的遗留。

60、共同语 共同语是社会统一的产物,它是在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吸收其他语言的成分发展起来的,其词汇和语法以整个基础语言为主要来源和依据。共同语分为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民族共同语一个民族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通用交际语。这一基础方言的选择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国家共同语一个国家的共同语是以某一民族语为基础形成的国家通用交际语。这一基础民族语的选择同样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语的作用是(1)加强民族和国家的内部联系,形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2)促进民族与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和文化发展。(3)作为共同交际语,融合地方方言与民族语言,形成共同发展。

61、“洋泾浜” “洋泾浜”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它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17世纪以后帝国主义殖民扩张,当地人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并不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洋泾浜”并非只出现在中国,是世界各地通商口岸的常见语言现象。发展前途大致有以下两点:(1)随着特定的社会交际环境的变迁而消亡。(2)发展为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用的交际工具。

62、混合语 “洋泾浜”在社会交际需求的推动下,可能发展成为地区或国家的通用交际工具,被下一代作为母语来学习。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称克里奥耳语。“洋泾浜”与混合语的共同点(1)“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都是殖民者凭借自身的强势地位击败当地语言的产物,殖民者的语言成为其产生的基础。(2)在“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产生的过程中,殖民者的语言会吸收当地语言的一些成分,放弃自身语言的一些特点。

63、世界语 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辅助性语言。它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斯拉夫族语言。语法规则十六条,没有例外。通过词汇的黏合性及前缀、后缀的使用,形成较强的构词能力。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作为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是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特殊的方法。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亲属语言必然会在语言要素或语言成分里或多或少地保留一些同出一源的痕迹,因此,可以把不同语言的材料加以比较,研究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有规则的对应关系。如果有这些对应关系,就能确定它们有亲属关系,然后再详细地比较它们,追究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规律。

64、语音对应关系 由同种语言分化形成的方言或亲属语言因发展不平衡而表现出语音差异,但出于语音演变的高度齐整性,语音的演变可用规律的形式表述出来。根据这种规律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在汉语中,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取决于语音演变规律及其条件性、时间性和地区性。这种对应不仅存在于韵母中,也存在于声母和声调中,例如上海话中的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和北京话之间就具有对应关系。

65、词语的替换 词语的替换是指词语所指的事物现象本身依然存在,只是用新的词语取代了旧的词语的现象。该现象在词汇演变中较为常见。如现代汉语用“演员”代替“戏子”,就是词语替换。出现这种现象或因为政治的原因,或由于人们对事物看法的改变,或是心理因素和语言因素在起作用。一般来说,核心词汇较为稳定,不易被替换,但普通词汇的变化是相对活跃的,这与社会变化紧密相关。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使用DiskGenius屏蔽磁盤壞道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瞭磁盤壞道的修復,但是像這類問題。即便修復後也不敢保證不出問題。穩妥點可以直接屏蔽掉磁盤壞道。前文...

· 3分钟前

【碼住!】下雨出不瞭門?辦公室小遊戲搞起來!

每年6、7月份屬於梅雨季節,是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濕氣流,經過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中國臺灣地區、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

· 12分钟前

【二维材料】MoS2为什么一直这么火?总能发高水平论文!

1. 引言 MoS2,隶属于六方晶系,有1T,2H和3R三种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1T-MoS2结构的八面体配位,具有金属性,属于亚稳态结 ...

· 14分钟前

報考指南05期 | 兒科專業

報考指南05期 | 兒科專業原創 從醫行 從醫行 撰寫:Ala學姐、Pt學姐、木槿學姐、小螃蟹學姐、DX學姐、Candy學姐整理:Ala學姐從...

· 25分钟前

無需手機號直接註冊10位數QQ號碼方法

隨著微信的日益普遍,QQ用戶也在逐漸的流失,但是還是有許多人需要註冊QQ小號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下面我就分享一個無需手機號...

· 27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