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京都·东寺(一)

京都·东寺

东寺历史

日本延历十三年(794),横武天皇[1]将日本的首都从奈良迁至京都,新都被称作平安京。平安京仿照中国唐朝的长安城而建。首都的正中主干道宽84米称为朱雀大路,对应着南面的正门为「罗城门」,这条主干道的北端就是天皇的宫城「平安宫」。当时平安京按照唐长安城的坊式布局,以朱雀大路为中轴,左右对称兴建,所有的道路呈南北与东西走向交织的格子状,直至今日的京都,这种规制依然清晰可见。延历十五年(796),由藤原伊势人担任造寺使,在「罗城门」内的东、西两侧分别建造「东寺」和「西寺」,作为官寺而成为首都和国家的镇护寺院,还进一步包括禁止私寺、管制寺院的意味,所以东寺也叫做「教王护国寺」,正式名称是「四天王教王护国寺秘密传法院」,山号[2]为「弥勒八幡山」,院号是「普贤总持院」。「西寺」最终未能保存下来,而「东寺」则幸存至今,是唯一残存的平安京遗构,平成六年(1994)登入世界遗产名录。

京都

现在先简单介绍一位日本的著名高僧,法名为空海(774-835),密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921)。弘法大师不只是精通佛法,在文化、书画、建筑、教育、工程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作为,盛名长存,在日本应该是人人皆知的人物。大师二十岁出家,延历二十三年(804)在奈良「东大寺」的「戒坛院」得度受戒,并于同年五月十二日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团出发去往唐朝,但在海上遭遇台风,八月抵达唐朝的衡州,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达长安。他在长安遍访诸寺以寻名师,延历二十四年/唐永贞元年(805)五月下旬空海在长安「青龙寺」东塔院见到唐密宗第七代祖师惠果阿阇黎[3]。这里要插入一些有关唐密的简单介绍,因为下文很多佛像和展品都与这个有关。唐密属于大乘佛教密宗,传自印度,始祖是法身佛大日如来(又可称为毗卢遮那),二祖是金刚萨埵(又称金刚手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体),释迦牟尼佛(化身佛)灭度后800多年时,龙树菩萨(也称为龙猛菩萨)开启南天铁塔,亲自从金刚萨埵得授密法,为第三祖。然后经过龙智(四祖),在唐玄宗开元时代(716)由善无畏、金刚智(五祖)、不空(六祖)把印度密宗传法到中国,惠果成为密宗七祖。唐密的两部大法,一个是胎藏界,讲的是色法(含有理、身、因的概念),说明物质世界的本体与现象,根据胎藏界根本经典「大日经」(「大日经》」主要讲述密教的基本教义、各种仪轨和行法、供养的方式方法。)而建立的胎藏界曼荼罗。第二个是金刚界,讲的是心法(含有智、果的概念),说明精神世界的本体与现象,根据金刚界根本经典「金刚顶经」而建立金刚界曼荼罗。「金刚顶经」以大日如来为自受用身,宣传“五佛显五智说”,所谓“五佛显五智”是中央大日如来的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如来的大圆镜智,南方宝生如来的平等性智,西方无量寿如来的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成所作智。接着说空海,空海见到惠果后得他倾囊相授,后于8月接受传法阿阇黎位的灌顶,灌顶名为遍照金刚。惠果阿阇黎于当年十二月十五日圆寂。空海则成为唐密宗第八代祖师。延历二十五年(806)横武天皇病逝,平城天皇即位,改国号为大同元年,空海回到日本,朝廷准许他在日本传播唐密。空海创立日本真言宗(东密),意为秘密的教义,以重视念诵真言(即咒语),故称真言宗,亦被称为坦陀罗密教。真言宗教义主张活着时即能够去往领悟的世界,由正确的身密、口密及心密的修行实现。通过实行特别的佛教仪式、经文、冥想等,可以达到佛的领悟的境界。大同四年(809)平城天皇传位给他的弟弟(弹正尹宫),是为嵯峨天皇 ,自己则为平城上皇。弘仁七年(816)嵯峨天皇赐空海高野山作为真言宗根本道场。弘仁十三年(822)空海给平城上皇进行了密宗灌顶,平城上皇因此成了第一位接受密乘灌顶的天皇。弘仁十四年(823)嵯峨天皇赐空海「东寺」,同为真言宗根本道场,真言宗东寺派总本山。空海在天长四年(827)成为大僧都[4]。弘法大师在四国岛创立了八十八个寺庙,称为「四国灵场」,每年都有很多人巡礼,主要是以徒步方式按照规定顺序逐一参拜这些寺庙。弘法大师于承和二年(835)三月二十一日圆寂于高野山,高野山至今都是大众参拜和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东寺」,同为真言宗根本道场,真言宗东寺派总本山。

弘仁十四年(823),嵯峨天皇赐予空海「东寺」以及50名常住真言僧的名额,其它宗派的僧人禁止入住。空海将「东寺」作为弘扬真言密教的道场,此时「东寺」建成的主要大殿只有「金堂」,空海在天长元年(824)成为造东寺别当[5],继续建造「东寺」,天长二年(825)着手修建「讲堂」,天长三年(826)奏请天皇批准修建「五重塔」。此后,「东寺」成为真言宗的总本山。空海效仿唐朝「青龙寺」惯例,每年春秋两次举行灌顶仪式。空海圆寂后,他的弟子実慧[6]在承和三年(836)成为「东寺」第二代长者[7],继续建造「东寺」。「东寺」的主要建筑以及供奉的一些佛像曾于文明十八年(1486)因民众暴动遭受火灾,天正十三年(1585)和文禄五年(1596)的两次地震及雷击等原因也使寺院遭受多次损坏,但通过一次次的修缮和重建,寺院大部分得以保存创建初期的原样。

「东寺」全部建成初期的复原图。

东寺布局[8]

「东寺」南北介于八条通与九条通之间,东西255米,南北515米,其核心区域在东寺通与九条通之间,长为255米的正方形。核心区内的「金堂」、「讲堂」和「食堂」分别代表三宝(佛、法、僧)。「食堂」的东侧,现在是停车场,再往东有被护城河围绕的「宝藏」,那是存放空海从唐朝带回来的器物,是惠果赠予空海的密教法具,包括两界曼荼罗、袈裟、佛舍利、佛像等宝物,护城河是为了防火而设立。「食堂」西北的「宝物馆」陈列寺宝,每年春季3月20日至5月25日和秋季9月20日至11月25日特别公开参观。「讲堂」与「金堂」的东面是园林区域有两个小池塘,池塘周围种有樱花、藤、枫树等各种植物,「五重塔」的倒影可以在小池塘中显现。核心区西侧有「御影堂(大师堂)」、「毘沙门堂」、「本坊」、「寺务所」、「本坊」、「灌顶院」等建筑。与「灌顶院」相对的东侧是「五重塔」。「南大门」西侧有「镇守八幡宫」。从「北大门」至「北总门」的大道是以前的参道。参道东侧有东寺的塔头[9]「观智院」和「宝菩提院」。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乙本)右只。绘制于十六世纪后期,「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品,重文[10]。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乙本)右只的右侧第一扇下部描绘了「东寺」。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C本)。绘制于江户时代前期,「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品。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C本)的左侧第一扇中上部描绘了「东寺」。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D本)左只。绘制于江户时代前期,「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品。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D本)左只的左侧第一扇中上部描绘了「东寺」。

「花洛细见图[11]」卷九。图中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讲堂」北侧是一座东西向的建筑。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E本)右只。绘制于江户时代中期,「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品。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E本)右只的左侧第三扇中部描绘了「东寺」,这个版本描绘的非常简略,画中的建筑应该是「御影堂(大师堂)」。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F本)左只。法眼[12]具庆绘制于江户时代中期,「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品。

「洛中洛外图屏风」(历博F本)左只的左侧第一扇中部描绘了「东寺」。

「都名所图绘[13]」卷二中的「东寺」,描绘了那时东寺景象,与现在的布局基本一致。

「花洛一览图」。横山华山[14]绘制于文化五年(1808)。

「花洛一览图」右侧中下部描绘的「东寺」。

「江户大节用海内蔵」。高井兰山/编,菊川英山[15]/画,中村经年/ 补辑,出版于文久三年(1863)。此书中的「京都一览之图」的右下方绘制了「东寺」。

东寺建筑与陈列详述

一、 北总门

「北总门」再建于镰仓时代(1185-1274)前期,四脚门[16],切妻[17]造,本瓦葺[18],重文。

「北总门」外供奉的「不动明王像」。

二、 北大门及其周边

「北大门」再建于镰仓时代(1185-1274)前期,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庆长六年(1601)补修。三间一户八脚门,切妻造,本瓦葺,重文。

「北大门」前有一个长方形池塘,称为「莲池」或是「龟池」。正对大门的石桥桥头立著一块“龟”字石碑。图片中石碑后方的建筑是「宝物馆」。

石桥上有一对石灯笼,还有一块「善女大龙王石碑」。

「莲池」东北侧的「开运大元帅明王堂」。建筑以前在「北宗门」西侧,昭和四年(1929)移建到此处,堂内供奉太元帅明王。大元帅源于印度教神话,也叫太元帅、太元明王、无比力夜叉、阿弥陀缚迦夜叉大将、阿弥陀缚迦鬼神元帅,是密教信奉的夜叉神,被列为毘沙门天的眷属八大夜叉大将的一尊,他具有与明王的最高尊不动明王匹敌的灵验,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是所有明王的统帅,所以冠以大元帅之名”。他率领四天王、八部众等诸鬼神镇护国家,作为“祈求必胜”、“粉碎敌国”、“国土防卫”的祈祷,宫中自古以来就有修行大元帅法(大元帅明王的秘法)。另外,也有说法认为,军队组织中的大元帅和元帅的称呼来源于这个大元帅明王。堂前有一块浮雕著不动明王的石碑,这块石碑的南侧是跨越「莲池」的「大元桥」。

「大元桥」。图片后方的建筑是「观智院」。

在「大元桥」的另一侧,与「开运大元帅明王堂」相对的是「弁天堂」。「弁天堂」创建于天保年间(1830-1844),堂内供奉弁才天。弁才天也写作弁财天、辩才天、辨财天。弁才天源于印度教神话,是河神,主管音乐、技艺、财富、智慧等。在日本是七福神之一,在神佛习合[19]时候也与日本神话中的市杵岛姬命[20]的本地垂迹[21]。

「弁天堂」北侧。

唐破风[22]造的向拜[23]有精美的木雕。

「弁天堂」东侧是「善女大龙王庙」。天长元年(824),为了解决长期干旱,天皇命令「东寺」的弘法大师空海和「西寺」的守敏修法祈雨,空海在「神泉苑」修法时,一滴雨都没下,据说守敏的阴谋,他把龙王封到瓶子里了,空海于是从天竺的「无热池」劝请善女龙王,成功地向全国降下了大雨。这则“神泉苑的求雨传说”是「东寺」兴盛,「西寺」没落的原因之一。

「善女大龙王庙」旁边有一座小神社,具体信息不详。

三、 庆贺门(东门)

「庆贺门(东门)」由文觉上人再建镰仓时代(1185-1274)前期。三间一户八脚门,切妻造,本瓦葺,重文。游客从此门或是从图片右侧的车道进入停车场以及寺院。

四、 食堂

「食堂」位于广义范围的东寺(从「北总门」到「南大门」)之中心位置,原先安置「千手观音像」和「四天王立像」,建筑在昭和五年(1930)遭受火灾被毁,昭和八年(1933)再建,入母屋造[24],前中部屋簷前出形成向拜,本瓦葺。现在「食堂」作为写经场所,也用来举办展览。每年都会在这里展销的三个项目是「蓝友禅 桥诘清贯的世界」、「草场一寿 陶彩画的世界」和「观澜斎作品展」,展览具体时间可以在「东寺」官网的特别展栏目里看到。有一次去的时候正在举办「观澜斎[25]作品展」,有木板画、墨彩画、油画和周边商品,引人入胜。我们买了几件纪念品,画家亲自在每个商品上签名,还在一本日历的空白页画了幅小漫画,令人感觉十分用心。

「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局部「持国天立像」「多闻天立像」

「食堂」内现在供奉的是由明珍恒男制作于昭和八年(1933)的木造彩色「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以及火灾后残存的两具「天王立像」。「天王立像」是平安时代(794-1185)的木造像,经过火灾后残余两尊,躯干完整,呈炭化状。「持国天立像」,像高312cm。「多闻天立像」,像高306cm。

「食堂」中原本供奉的「千手观音立像」是宇多天皇[26]发愿造像,据说造于宽平六年至昌泰二年/延喜九年(894-899/909)。昭和三十五年(1960)在佛像的臂中发现了一把有元庆元年(877)题记的桧扇,印堂的白毫孔中有金属的舍利容器。佛像在昭和五年(1930)遭受火灾时轻微受损,昭和四十一至四十四年(1966-1968)修复后移至「宝物馆」展示。佛像高584.6cm,木造,彩色漆箔,重文。

五、 夜叉神堂

「夜叉神堂」位于「食堂」南侧,为东西两座小建筑。最初是设立在「南大门」两侧,后来移至「中门」(现在「金堂」前的灯笼周边),庆长元年(1596)「中门」倒坏后,就建在了现在这个位置。

东侧「夜叉神堂」。

东侧「夜叉神堂」内供奉的是雄夜叉,又称为「本地文殊菩萨」,阿形(嘴张开露出舌头),像高193cm,平安时代前期作品。

西侧「夜叉神堂」。

雌夜叉

西侧「夜叉神堂」内供奉的是雌夜叉,又称为「本地虚空藏菩萨」,吽形(闭嘴),像高204cm。平安时代前期作品。人们向这两位许愿,据说是可以治疗牙痛。

六、 讲堂

「讲堂」位于「东寺」核心区域(从「北大门」到「南大门」)的中心位置,是空海于天长元/二年(824/825)开始建造,承和二年(835)空海圆寂那年建成的,按照寺庙官网介绍的另一种说法,是空海从弘仁十四年(823)开始,建造了16年,到承和六年(839)建造完成。建筑在文明十八年(1486)遭受火灾焚毁,延德三年(1491)按原貌重建。文禄五年(1596)遭受伏见大地震震毁,庆长三年(1598)北政所[27]复原修建。昭和二十六至二十八年(1951-1953)解体修理。「讲堂」面阔9间,梁间4间,单层,入母屋造,本瓦葺,重文。

立体曼荼罗立体曼荼罗

空海用这座建筑供奉立体曼荼罗。曼荼罗是佛教密宗的修行方式之一,也称作坛城,代表密宗佛教的宇宙观,通常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藏传佛教僧侣还用彩色细沙绘制曼荼罗。立体曼荼罗是以佛像雕塑的摆放来呈现的,还有以金属做立体雕塑等不同的方式展现3D版的曼荼罗。讲堂内供奉的21尊密教佛像中有15尊是按照空海亲自指示的造型建造的,用桧木材,主要的佛像头部内放有内含两粒佛舍利的铜制圆筒以及梵字真言和香料(白檀、龙脑)。还有6尊(五佛加上金刚波罗蜜菩萨)是在文明十八年(1486)遭受战乱火灾焚毁后来重塑的。平成十二年(2000)在大日如来的台座下发现了护摩[28]的痕迹,据说是在「讲堂」和须弥坛的基础工程完工以后空海举行了护摩仪式。佛像分为四组,第一组是中间位置以开悟的佛陀姿态示人的五佛(或称五智如来),第二组是五佛东侧以慈悲为怀拯救众生的五菩萨,是五佛的菩萨化身,第三组是五佛西侧以威严之心引导众生的五大明王,第四组是坛城最东边和最西边用以守护的四天王及梵天和帝释天。具体位置如下图:

立体曼荼罗

[1] 横武天皇(737-806),第50代日本天皇,在位时间781-806。

[2] 山号,最初寺院大多建在山上,所以寺院的名称前面冠以山的名字,后来这种冠名法也用于建在平地上的寺院。

[3] 阿阇黎是导师的意思。在密教,对通达曼荼罗及一切诸尊、真言、手印、观行悉地、传法灌顶者,即称之为阿阇梨。

[4] 大僧都是最高的僧官之位。

[5] 别当是寺院管理职位。

[6] 実慧(786-847),还写作实慧/实惠,日本第二代阿阇黎。

[7] 长者是东寺座主的称谓。

[8] 布局图如果没有特别注明方位,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位。

[9] 塔头寺可以理解为分院。

[10]重要文化财,是日本宝物的等级,重要文化财中最好的部分称为国宝。

[11] 「花洛细见图」,金屋平右卫门编,贞享二年(1685)出版。

[12] 法眼最初是僧官的位阶中次于法印的第二位,中世以后也成为医师、绘师、佛师、连歌师的称号。

[13] 「都名所图绘」,安永九年(1780)出版,是记录现在京都和周边地区的地方志。作者是秋里离岛,绘者是竹原春朝斋。天明七年(1787)又出版了续集,称为「拾遗都名所图会」。全六卷11册。

[14] 横山华山(1781/4-1837),江户时代后期在京都活跃的画家。幼时接触曾我萧白的画作自学,后来拜岸驹为师,学习了多种流派的画法,以自己的自由画风和用笔博得人气。

[15]菊川英山(1787-1867),江户时代后期的浮世绘师。江户出生,姓菊川,名俊信,俗称近江屋万五郎、佐花屋万吉,号重九斋、儿玉屋英山。他向铃木南岭学习四条派绘画,画风受葛饰北斋和喜多川歌磨的影响,创立了菊川派。

[16]四脚门是指大门前后共有4根门柱。八脚门是指大门前后各有4根门柱,总共8根门柱。

[17]切妻造相同于中国古建的悬山顶,就是两面坡的屋顶,而且屋顶挑出山墙之外。

[18]本瓦葺、行基葺、栈瓦葺(筒瓦和板瓦是一个整体)的样式如下:

[19]神佛习合是指从平安时代以后到庆应四年(1868年),日本的神道教和佛教折中一体化的信仰和修习方式,在神社的院内建有佛堂,在佛教寺院建有镇守社、院内社,在神前诵经,祝词奏上和诵经一起经营,神体和佛像一起祭祀。

[20]市杵岛姬命是日本神话中的宗像三女神之一,诞生于天照大神和素戋鸣尊进行誓约的时候,她们作为生意兴隆、艺能、财运、胜负、丰收、交通安全、五谷丰登、海神而被信仰。

[21]本地垂迹是神佛习合的信仰之一,就是认为神道教的八百万神是佛教的佛、菩萨等在日本的化身。

[22]唐破风是“破风”的一种,日本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正门屋顶装饰部件,为两侧凹陷,中央凸出成弓形类似遮雨棚的建筑。分为轩唐破风、向唐破风。轩唐破风是中部隆起的弧形两端有水平向外侧延伸的屋顶,向唐破风则没有水平向外延伸的屋簷,即与屋顶主体分开的形式。唐破风屋顶的那个很厚的长条形悬鱼被称为兔毛通。)

[23]向拜是神殿和佛堂外参拜者礼拜的地方,建筑形式类似中国的抱厦。

[24]入母屋造在中国称为歇山顶,又称九脊顶,就是房顶有九条出脊。下图中母屋加上四周的庇相当于歇山顶,孙庇和向拜则是额外的建筑部分。日本把屋顶称为屋根。

[25]观澜斎官网:http://kanransai.com/gallery/

[26]宇多天皇(867-931),第59代日本天皇,在位时间887-897。

[27]北政所(1542-1624)俗称宁宁,丰臣秀吉的正妻。

[28]护摩是一种火焚的密教仪式。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香港公司必备知识 | 3分钟了解商业登记证

根据香港《商业登记条例》(第310章)的规定,任何在香港经营业务的人士,都需要在公司开业之后的一个月内,以书面通知向税局 ...

· 6分钟前

被聯合抵制!四川大學走到今天這一步,純屬自找的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差距,思想政治工作不夠到位,師德師風建設不夠紮實,加強學科建設不夠有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

· 14分钟前

小户型福利,7款迷你衣帽间设计方案,超实用!

其实在心底, 每个女生都希望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衣帽间(包括丽酱在内)。 我们在很多影视剧里都看过这样梦幻敞亮的衣帽间,简 ...

· 14分钟前

直流電機和交流電機有什麼不同

1、首要兩者的外部供電不同,直流電機運用直流電做為電源;而交流電機則是運用交流電做為電源。2、從結構上說,前者的原理相...

· 16分钟前

转帖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袁崇焕十二宗罪辨析

这是《袁崇焕之孤城》第二部《孤忠》后记之二(已在起点首发),看到凤凰网“袁崇焕是怎样走上神坛的?”等几组专稿以及起点中 ...

· 17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