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打开微博,看到甘肃越野跑天气突变,21名参赛选手不幸失温罹难,心中不禁十分后怕。就在同一天,同样是因为恶劣天气,我和老婆也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野外徒步。
漫不经心
久在樊笼里,对徒步等户外运动常心向往之。上周就建议老婆参加徒步活动,但因时间不佳未成行。周五中午,偶然看到徒步群里有周六的初级路线,和老婆商议,选择了距离最短的13km黄花梁徒步路线。
确定时小程序上的报名已截止,添加工作人员的微信,手工报上了名。一人128元,两人256元,如此规整的数字,定价的老板一定是计算机出身。
很快,手机收到了活动意外险投保的通知。去年我们曾参加过清水村、龙门涧的休闲一日游,也收到过此类短信,我和老婆不禁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旅行。
行装的筹备也不是很精心,日常的出行衣物,出发前买的饮食,水也只是带了2L多。通知里说到可能有雨,我漫不经心地揣了两把伞,临出门前有点不放心,带了1根N久前的登山杖(幸亏带了)。
漫不经心来源于盲目自信,曾经进行过5次的50km徒步,也在2个小时10分钟完成过半马。我并没有意识到山路的13km会和平地有多大的不同,更不会了解,远离城市深入荒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兴高采烈
21日一早,骑上小电动,和老婆赶到集合地点——鼓楼大街地铁站,经历了车牌号通知错误的小波折,如期坐上去了前往门头沟梨园的大巴。
车上已经接近满员,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女生的数量意外的偏多,除了情侣之外,还有一些成队的女生。我之前参加的类似活动,都是绝大多数的男性。
似乎今天也是轻松愉快的一天,简单查询了下此行的目的地。黄花梁,位于灵山风景区,在特定季节开满黄色的小花,还会路过梨花岭段的野长城,累计的上升高度为900米。
10点半到达梨园,终于要开始了今天的攀爬,蜷缩了差不多3个小时,一下车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山里的空气就是清新。3个领队各司其职,带领我们踏进茫茫的大山。
没有比茫茫二字更为贴切的形容词了,此刻的我们行走于山脚,近处是高耸的山巅,远处是连绵的山脉。要不是能看见来时这条蜿蜒曲折的公路,还以为自己到了原始丛林。
沿着前人踏出的足迹,经历了两次领队带错路的尴尬,大家在一片杂草中前行,路线的海拔缓慢地上升,不时可以各类徒步团体设置的路标,看来黄花梁已经是条成熟的商业徒步线路。
心肺大挑战
经过一片荒芜的村落,缓坡逐渐走到了劲头,领队带领大家向右上方进入废弃的石道。石道起始处树立一块写着长城(梨花岭)的文物标记。不知是未能完工,或是年久失修,如今只剩下满地的碎石头。
接下来就是连续的陡峭爬升,好似大学时攀爬紫金山时候的野道。甚至一些路段是90度的直上,需要手脚并用。
高强度的攀爬让心脏砰砰跳个不停,身体为了克服重力做功,产生了大量的热量。攀爬路线刚好又在阳面,享受着太阳的炙烤。我和老婆开始大量饮水,很快2L水只剩下不到500ml的余量,水真的没有带够!
虽然身体很累,但我和老婆一直坚持跟着大部队。向上望去,50人连成一线,即使遇到岔路口,向前方吼一声,便能确定方向,只需要全力攀登即可。
老婆用了携带的登山杖,我也发现光靠两只腿不行,捡了一段树枝做拐杖。这段树枝陪了我走完了全程,在下山的最后一段发挥了关键作用。
路上有一个妹子身体不适,选择下撤,一名领队带其返程。事后想想,确实非常明智,身体不适遇到后半段的风雨,会有更大的风险。
剩下的领队担心有队员掉队,中途多次停留清点人数。我和老婆始终处于队伍的尾部,前方和后方不远处都可以看到同行的队员。我们一起走一段、歇一阵,让砰砰直跳的心脏略微缓和,再行攀登。
身处丛林之中,每一步的爬升看起来微不足道,只感觉到极度的疲惫,但持之以恒,走完一段向远方眺望,明显看到自己所处的海拔不断上升。或许工作、生活亦如是。
成功登顶
曾经在自己上方的远山,一步一步落在了自己脚下,就快接近山顶了。在河北方言里,梁是山峰的意思。黄花梁自然是这片山脉的一个高点。此处的顶峰有一个大缓坡,完全足够50个人休息。
14点,我和老婆完成了900米的爬升,到达了黄花梁的山顶。可能是季节不对,黄花梁上只有满地的青草和漫天的虫蝇。
我精疲力劲地躺在草地上,享受山顶的微风。一片云飘来,挡住了阳光。一位小哥带来了无人机,在天上盘旋。
山顶上的风光,一扫连续爬升900米的疲惫。我拿出了咖喱拌饭的自热饭,享受一顿别样的午餐,老婆也拿出沙拉和玉米,开始吃饭。
这时,领队招呼众人集合拍照,拍照后即一起下山后半程。我因为自热饭还在加热,不能同行。带路领队建议我和老婆稍等一会,一名收队领队正在赶来,届时会带我们一同前行。
大队伍走后,我快速吃完饭,想到预报的大雨,当即决定不等收队向导,自行寻找道路。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如果再晚几分钟,我们就会在最危险的路段遇到暴雨。
随着天气的变化,行程开始从轻松愉快向险象环生转变。
下山先上山
茫茫大山,如何从A点到B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大山阻挡,无法通行。走山脚绕行,必然山多路远。所以,最快的路线必然是从山脊上穿越。
不过,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道理。说好的下山,道路却慢慢变成了向上。而且明明只是晚出发5分钟,就看不到大部队的影子。更倒霉的是,天开始阴沉,偶尔有雨点飘落,远处传来了轰隆的雷声。
要下雨了!我和老婆一刻也不得歇,全速前进。翻过了一个山丘,后面还有一个山丘。最后遇到的是连续上坡,俗话说"看山跑死马",照片上看起来如此缓和的山坡,却是连续倾斜超过60度的陡坡。
陡坡之上,只有被踩出来的简易道路。我和老婆一鼓作气,先后奔上陡坡,身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只听到山上有些许人语声。
在爬坡路上,我感到自己的大腿肌肉出现抽筋,却又不敢停下,咬牙冲顶,倒在山顶上,大口喘著粗气,心脏仿佛要跳出胸口。
老婆上来后,膝盖也疼痛的厉害,拿出书包里的护膝。此时雷声愈近,山顶的几个人快速离去,等老婆穿上护膝,身边只有我们二人。
我们也赶紧出发,但前后已无大部队。我们超过两个负伤落后的人之后,目光所及只剩下我们夫妻二人。而山脊的路线,却凶险异常。一边是深渊,另一边是山体,仿佛行走在天空之上,只好本能地向山体一侧倾斜身体。
从其他队友拍摄的照片看,大队伍在一起,前后都是人,看起来安全感十足。我和老婆仅两人前后行走,向前看不到道路,向后看不到人影,心中惶恐不已。
风雨兼程
雷声愈近,风愈急,我和老婆走的也越快。没有心情拍照,没有心思看风景,只希望能在下雨之前下山。
一个山脊连着一个山脊,山脊之间还需要上上下下。咕咚的轨迹记录显示,我们在山脊之上马不停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km,几乎和平地无异。
但人算不如天算,走完8km,风雨还是来了。只听一声惊雷,大风突然向山体一侧吹来,我和老婆还在山脊上,身体不稳,差点摔倒。随后,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老婆非常害怕,一直自言自语鼓励自己。
此时正是16点45分,手表显提醒有个95开头的营销电话打了进来,我完全顾不上挂断,只有一个念头,赶紧下山!包里有雨伞,这么大的风根本不敢打,老婆有外套,也顾不上穿。
我冲锋在前,老婆拉着我的背包,我们不顾一切的沿着道路奔走。一路再也看不到团队的标记,看来他们走的也十分匆忙。好在眼前只有一条路。很快,道路已经开始蜿蜒向下。
离开了山顶,我和老婆心里稍安,如果不出意外,后面全是向下的路线,而下方的公路,无疑是此行的目的地。
身边的树木挡住了大风,可潇潇的大雨泥泞了泥土。下山,最怕的就是脚滑!而这条下山的路线,竟然是陡峭的直下!是一条用脚走出来的泥土路。
我和老婆的鞋子都只是普通的运动鞋,鞋底没什么纹路,哪里应付的了这种路况,果然接二连三的开始滑倒!屁股摔的生疼,裤子也全是泥土。
一个领队和几个队员超过了我们,很快又消失不见。我和老婆相依为命,每走一步,我先用捡来的木棍插在泥土里作为支撑。老婆扶着我的背包,一步一步的向下挪动。
终于,挪到了山下,看到了山脚树立的"为了生命安全,禁止攀爬野山"提示牌,我和老婆顿时哭笑不得。
没有心思拍照,在群里也未找到其他队员的照片。这段大雨中直下900米的路线,每个人都会很狼狈。
冒雨回家
回到地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喜欢脚踏实地的感觉。6点大巴车返程,路过检查站还盘查了身份证,9点半回到了鼓楼大街地铁站。
大巴上我和老婆回顾了胆战心惊的后半程,还盘算著回家后大吃一顿,但九九八十一难还没有结束。
刚骑上小电动,只听一声雷响,大雨倾盆。老婆在后面打着伞,但对我来着毫无作用。很快,我的全身就湿透了。
看着路边的灯光辉煌,听着路上的汽车轰鸣。即使大雨滂沱、全身湿透,我的心里还是暖暖的。
野山里遇风雨,一点受伤都会有生命危险,任何救援都难上加难。城市里下大雨,即使摔倒,很快就会120带我去治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北二环转新街口外大街,一路向牡丹园飞奔。路上的天桥下很多避雨的电动自行车,而我伴着轰轰的雷声和哗哗的大雨,雨天行车经验丰富,毫不停歇。
早上6点半出门,22点回家。出门斗志昂扬,回家已成落汤鸡。当然,这些都不重要,活着,且没有受伤,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起床看到甘肃超级马拉松死亡21人的重大事故,回想起灵山上的风雨,我和老婆的孤立无援,更加感概万千。
这是我和老婆第一次徒步,应该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活动。弄得如此狼狈,既有路线难度、天气突发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还是过于轻敌、准备不足等主观因素。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徒步可强身健体,但更应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一旦涉险,必须自力更生、相互扶持。更要戒除经验主义,凡事把困难想得再多一些,把准备做的更充分一些。
谨以此文以记之,于2021年5月23日。
下一篇
經常看到網上很多宣傳,馬來西亞留學消費水平,相當於國內三線城市,普通傢庭依舊可以承擔,首先,個人觀點:傢庭收入十幾萬...
SDK即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辅助开发应用软件的相关二进制文件、文档、范例和工具的集合。本文不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