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战役分为开封战役、睢杞战役两个阶段。网络上某些人口中的“帝邱店之败”,就发生在第二阶段,即睢杞战役的后期。
然而,帝邱店之战不但不是败仗,而是粟总在危机突然到来时,以其杰出的指挥才能,凭借华东野战军强大的战斗力,成功地化解了危局,在虎口夺食之后,全身而退。
要说清楚帝邱店之战,就得知道黄百韬兵团是怎么突进睢杞战场的;由此,又要了解战役的方针变化过程,从而了解关键时间节点的态势。
粟裕称豫东战役为“亲身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的确如此。
一、战役方针的多次改变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豫东战役中,我军因敌情我情变化灵活机动地改变战役方针,关键的有三个时间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粟裕渡河前后。
按最初的夏季作战目标,是消灭蒋军第五军,这是城南庄会议确定的。
1948年5月5日,军委致电刘邓并华东局,通报了粟裕兵团“暂不过江”决定,并提出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加上其他三个纵队,“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
朱老总稍后去濮阳视察,传授了用“钓大鱼”之术歼灭五军的战法。
5月21日,军委指示陈粟“以歼灭五军为夏季作战之中心目标。”,“粟裕全权指挥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纵之作战,并指挥许谭在津浦线上之配合作战。”
这时,粟裕手上的牌很壮,除了六个纵队,还可以指挥许谭在津浦路作战配合自己的行动。
其中的中野十一纵辖9个团约1.2万人,系地方部队升级,战斗力不强;广纵辖两个团,参战人数为3700人,算半个师。
对手邱清泉的五军是整编军,辖整编第5、70师,一个快速纵队和一个骑兵旅,仅整编70师就有官兵27087人。
从建制上看,整五军相当于一个小型兵团。
陈粟最初的作战方案是,由陈唐率三、八纵诱五军南下,再吸引其北返,配合粟裕部渡河南下,夹击五军。
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5月25日,刘邓发起宛东战役,需要调陈唐部协同作战。
而陈粟5月27日提出:许谭部及陈唐部应以敌五军之行动而决定自己之行动,配合歼灭五军行动;许谭兵团抽一个纵队,待命进入鲁西南参战。
陈唐南下参战,陈粟的请调要求也未获军委批准。5月29日,西柏坡有了新的指示:
随后,陈毅也离开华野,与邓子恢率4700名干部去中原局工作。
新任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对山东兵团的指挥权,仅仅在纸面上存在了8天。原来手上的王炸好牌,此刻失去一半助力。
平心而论,当时中原战场是全国的主战场,敌我尚在拉锯;能否复制孟良崮歼整编74师的传奇,歼灭兵力比74师多出不止一倍的第五军,本来就是给战神出的高难度考题。
因此,许谭保持山东节节胜利的局面,在津浦路攻城掠地;陈唐阻击十八军,配合刘邓夹击张轸,都是更客易取得的实际利益。
粟裕6月2日渡河完毕后,邱清泉第五军指挥整编75师附新21旅向鲁西南压来,粟裕曾于6月2日、13日两次请调山东兵团一部,均未获军委批准。
6月3日,军委指示:
6月15日,军委再次指示:“此次战役目的,只在歼灭七十五师,不要企图打五军,待七十五师歼灭后再作打别部之部署。”
这意味着军委夏季作战目标,已经根据情况变化作出了灵活调整。
与此同时,粟裕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第二个节点,是6月17日及之前的几天。
在鲁西南与邱清泉对峙,我军兵力不足,敌五军除指挥整编75师外,旁有菏泽刘汝明整编55、68师助阵,整编83师17日也将进场。整编25师、72师正在集结,车运徐州。
而且,我军背河列阵,处于不利态势。
6月9日,粟裕上报军委并征求陈唐意见的五个方案之一,就是佯攻开封于运动中歼灭五军,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先打开封,后歼援敌”。
陈士榘(右一)和刘伯承司令员在庆祝南京解放大会上
这得给开封地下党记上一功。他们5月份设法获取了开封城防图,传递到濮阳华野司令部,为制订战役方案提供了宝贵的情报。
6月14日,粟裕上报军委准备放弃歼击五军计划,并请北返的陈唐侦察开封情况;15日,粟裕决心以陈唐兵团围攻开封,以一四六纵阻击五军等部西援;16日,为了抓住战机,粟裕不待军委回复,即下令包围开封。
军委于17日复电完全同意,“这是目前情况下的正确方针”。开封战役由此打响。
担负攻城任务的的三、八纵,从5月下旬吸引五军南下、参加宛东战役后,又在炎热的盛夏,长途行军80华里,立即投入战斗。协同作战的秦基伟将军对华野的坚强勇敢、执行命令坚决的精神,部队战斗力强,干部从全局着想,不顾一切困难的作风,深感钦佩。
《本色:秦基伟战争日记(上)》
我军经五天战斗,22日攻克开封,歼守军及阻援作战,共计歼敌约3.9万人。
第三个节点是6月26日,由攻郑计划转向睢杞战役。
开封作战结束前,我军就围绕下一步行动进行了反复讨论。
6月20日,刘陈邓首长曾提出下一步集中主力攻击郑州的计划;次日又提出,因敌军兵力集中,攻郑打援可能打成僵局,建议先短暂休整,再寻机歼敌。
22日,主席复电同意放弃攻郑计划,“目前打很大规模的歼灭战,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故须避免”。
华野前指也有同志认为,部队太疲劳了,应当转入休整,不宜再打第二仗。如果见好就收,谁也挑不出毛病。
但是,战机已经出现。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
24日,粟裕起草了放弃开封集结主力歼敌一路的电报,并首先在电报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请同意的同志签名,立即发出。
26日,军委批示:“在睢杞通许之线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
睢杞战役大幕由此拉开。
注:1.整编83师调援兖州情报有误,该师由邱清泉指挥,参加了睢杞战役。
2.整编25师返徐州,指其从淮安集结地出发,原为增援开封,但尚未没赶到,开封即被我军攻克,又改增援兖州。
二、中野的阻援配合,他们尽全力了
睢杞战役之前,中野首长是有不同意见的:
如果考虑到中野自身的情况,他们说的是实话。
千里跃进大别山,对全国战局贡献极大,牺牲也很大,可以说伤了元气。
刘邓直接指挥的四个纵队,到4月底的兵力总计6万人(另有部分人员改为军区部队),平均一个纵队约1.5万人。只有陈赓的四纵辖4个旅很充实。
南下前中野榴弹炮团仅有105美榴6门,也在途中炸毁。全团官兵150人,宝贝疙瘩一样护着不让他们参加战斗,转到宝丰时不足百人。
在我们前面说的第二个节点,6月17日,中野正在召集会议部署襄樊战役。为配合华野作战,刘陈邓重新研究,暂时放弃襄樊战役,除以秦基伟九纵归华野指挥外,以一、三纵和华野十纵组成东集团,阻击北援开封的整编第18军;以第二、四纵为西集团,尾东集团东进,协同作战。
见《陈毅年谱》
尽管在阻击胡琏北援作战中,华野十纵的上蔡阻击战唱了主角,但刘陈邓首长能放下吃肉仗,干啃骨头的活,单说这份大局观,就相当有水平。
睢杞战役开打是第二次啃骨头仗,黄百韬进入睢杞,又加了第三次。
军委批准睢杞战役计划时,中野首长27日辰时(7~9时)电说的“我们正开团以上干部会议,部队距西平、上蔡线约两天以上路程。如华野28日发起战斗,此间已来不及布置。”确实是实情,当然电报往来中还提了其它方案,本文不再详述。
但是,元帅和政委的大局观不是白说的。当天下午,陈毅在会议上接到粟裕电报,马上与刘邓、邓子恢回电:你们尽管放开手脚大干,南边有我们呢。
见《粟裕文选》
见《陈毅年谱》
28日,刘陈邓完成作战部署,29日下午,三人亲率前进指挥所奔赴前线。
顺带说一下,陈老总调往中原是给粟裕“腾位子”的说法可以休矣。他主持中原局日常工作,是中央安排的分工;而他协调两大野战军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6月30日至7月1日,中野主力在西平以西地区重创吴绍周兵团,张轸急调胡琏整编十八军折回,停止北援。
倘不出意外,睢杞战役将完美收官。然而,黄百韬来了。
三、看不懂的山东兵团排兵布阵
先说答案吧,黄百韬兵团突入睢杞战场,和山东兵团排出了罕见的“一字长蛇阵”有直接关系。
有人经常以军委5月29日电“只作战略上之配合,不要企图作战役上之配合”来解读,咱们先捋一下整25师的行程,再说这封电报。然后,按三个时间节点一步步推。
整25师6月中旬在苏北奉令开至陇海路,准备增援开封,然而22日左右开抵淮安附近时,开封已告解放;6月26日乘火车抵达滕县,以解兖州之围;6月29日奉命解区寿年兵团之围,30日晚乘火车到达商丘下车。
先记下这几个时间点,然后咱们再说军委5月29日电。
电报概括要点如下:
1.粟陈唐六个纵队担负歼灭五军任务;
2.许谭津浦路作战与外线兵团“只作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3.战略配合是许谭的战役行动要“有力配合粟部作战”,而不是各打各的。如何配合,电报开头分为三步走。
放张图,可以看出,三步走的方向是逐渐向南推进。
注:临、韩,即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微山县韩庄镇。
电报指出,如果第二步即汶济兖难攻,可以先走第三步。至于四至五个月完成任务,如果哪支部队会刻板到以此为据,解放战争也不会进程如此之速。
第一步许谭打得很不错。
此时九纵因胶济路作战伤亡8000余人,在潍北整补。5月29日发起津浦路中段战役,其他部队在6月中旬完成了第一步。
但许谭后期把重心转向济南外围,令人费解。因为军委所有的电报指示,都没有提到打济南。
6月17日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6月16日,许谭先是于12时“巳铣午电”报军委,粟张等:
(见《兖州战役》P28~29)
攻兖部署,由十三纵主攻,七纵一个师助攻,九纵调至淄川、张店间(今淄博市下辖的两个区)。
两个小时后,许谭再次提出放弃攻兖。
又是一个看不懂。粟兵团改变部署应该指准备改打开封。莫非许司令要放弃战略配合?
军委17日复电,“你们仍应执行铣午电计划,攻击兖州,调动八十三师、二十五师来援,减轻敌对粟、张方面之压力。这是你们援助粟、张,使粟、张作战得手的最好方法。万万不可以此时去打七十七旅。待敌援兵到达兖州附近,你们即可停止攻击兖州,监视援敌,仍然不要去打七十七旅。”
见《兖州战役》P29
于是,山东兵团令七纵及鲁中军区部队攻兖州,与其他纵队摆出了一个让人看不懂的“一字长蛇阵”。
下图为截止到6月28日的兵团态势。
这时,十三纵位于泰安。纵队政治部于6月19日召开团以上干部政治工作会议;司令部于21日至25日召开了首届参谋工作会议。
九纵6月17日由潍北寿光县出发,22日在济南外围协同渤海纵队打了一场规模、战果不大的龙山之战,至24日晚撤出战斗。
围城打援,是指围城诱敌来援,打援部队要摆在前面。把主力部队摆在距兖州180华里外的泰安、350华里外的章丘,这个排兵布阵,真心看不懂。
27集团军军史
我们现在可以翻回去看了。
黄百韬整25师是29日接到命令西去的,这是扭住他的最后机会。章丘距滕县约400华里,泰安距滕县约270华里。如果九纵24日撤出战斗当晚,十三纵开完参谋会议当天,都拿出三、八纵顶着烈日一天行军八十里、马上投入战斗的劲头,或许还有机会。
以后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但当时的人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下面就简述一下过程吧。
6月26日,就在军委凌晨同意举行睢杞战役的当晚,许谭上报军委三个作战方案,第一个就是打济南外围韩仓的七十七旅,吸引25、83师来援。
再次看不懂。打一个旁边守着坚固城池、十万守军为依托的旅,真能调动得了200多公里外的两个整编师吗?其余两案是“待敌来援”。
等到军委从睢杞上报的敌军中,发现了整编83师赫然在列,遂于27日指示许谭“改变三个纵队分置三地的部署,将三个纵队集中。其布置是将泰安、大汶口、邹县等地让给敌人,让敌重新打通徐济路,许谭率三个纵队照粟张前电提议,攻击临、韩、枣、峄、台儿庄及其以南一带,威胁徐州。这样对于配合粟部作战较为有利。”
电报中粟张提议,比“待敌来援”更为积极主动。
“一字长蛇阵”到头了,黄百韬也要走了。6月28日傍晚,山东兵团发布命令,主力南下。但就算如期到达预定位置泗水等地,已是不及,况且距滕州尚有七、八十公里,时间晚太多了。
之后,山东兵团攻克兖州,并歼济南援敌一个旅另一个团,津浦路中段战役圆满收官。
四、结语
结语等文章都写完再好好写,今天简单说说吧。
我写济南战役时,一直对许司令7月17日以1比1的兵力攻城不理解。读了《兖州战役》算是大概明白了。
以4个师12个团打5个正规团2个保安团守卫的兖州,预计要15天至20天;一个月后面对城池更坚固,兵力对比更不利的济南,怎么可能那么大决心?
再翻电报,原来自己看资料不细。许司令在电报中只陈述攻城部署,敌情我情,需友邻配合,没有一句如实际攻城时那种“我们有绝对的把握”的决心。
再细看,一天前粟总建议踩刹车的电报也抄送他了。
许司令,聪明人啊。
但如果这样的话,主力置于泰安至章丘一线,远离兖州前线,显然不是要打济南。那又是为什么呢?
公共管理(MPA)作為不考數學的專業,再加上之後的就業方向也十分廣泛,一直都是跨考專業的熱門。隨著近幾年考研熱的到來,公...
大傢好,我是寫過嬰兒車/嬰兒推車系列原創文章回答等內容的字數已經超過40萬字,全網累計收獲瞭近600萬的閱讀量、2.1萬個贊同...
導讀: 9月25日超短情緒1.超短概覽:911周期確認終結昨天豪悅護理無頂單情緒驟降是信號,大盤大跌+超短大分化,今天病毒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