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臺灣的舊稱頗多,散見各古籍中,有“揚州之域”,有“岱與、員嶠”的“岱”員”相近音,有“雕題國”,有“瀛洲”,有“東鯷”,有“夷州”,有“流求國”,有“昆舍耶國”,有“小琉球”、“東瀛”等等舊稱,還有“雞籠”、“北港”、“東番”等的統稱。直到1683年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施瑯攻克澎湖,鄭克塽投降,結束二十二年獨立的鄭氏王朝。次年康熙23年(1684)改明鄭的“東寧”為“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此時,“臺灣”一詞才明確的成為指稱今日臺灣全域的地名。
尚書夏書禹貢:“準海惟揚州,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沿於江海,遠於淮西。”以所載“揚州之域”指今日臺灣省,有康熙三十三年高拱幹修臺灣所志,同四十九年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乾隆六年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等志書皆然。
列子湯問篇夏革載:“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裡,有大壑焉,實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虛。其中有五山焉;一日岱與,二日員嶠,三日方壺,四日瀛州,五曰蓬萊。”連橫臺灣通史開辟紀引以:“或曰澎湖則古之方壺,而臺灣為岱員:音實似。”說明“岱與”、“員嶠”合而成“岱員”,其音與臺灣相近。
山海經海內南經曰:“伯盧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在爵水之南。”晉郭璞註:“離耳國似瓊州島(海南島),而雕題國其面黥湼畫體為鱗采,即鮫他。蓋與臺灣土番之文身相仿佛焉雲。”此即推測雕題國為今臺灣。
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齊人徐市(按徐福)等上書:言海上有三神山,名日蓬萊、方丈、瀛洲,遷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市發童男女數千入海。”清人徐懷祖之臺灣隨筆,吳延華社雜詩,皆據以倡瀛洲即臺灣之說。
前漢書地理志卷二十八下雲:“會稽海外有東鳀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據此,有國人連雅堂,日人市村瓚次郎等以為所稱東鯷即今臺灣。
三國志吳孫權傳有:“但得夷洲數千人還”、“權遂征夷州”;又太平禦覽卷七百八十,敘東夷條有:“夷州在海(按臨海)東南,去郡二千裡”等記載,學者凌純聲、林惠祥等皆謂夷州即今臺灣。
隋書煬帝紀雲:“大業三年······三月······癸醜,遣羽騎尉朱寬使於流求國。”又同書東夷列傳流求國傳有謂:“流求國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主張其流求為今臺灣之說者有柯劭忞、連橫、郭廷等人。
趙汝適(南宋)之諸番志中載有:“昆舍耶,語言不通,商販不及,袒裸盱睢,殆畜類也。”明人張燮,清人黃叔璥、徐鼒、唐贊袞、季麒光、魏源及今人梁嘉彬及美國人 Berthold Laufer,即認為其昆舍耶國即今臺灣。
明洪武年間,流求中山王阮受冊封後,稱今琉球為大琉球,臺灣為小琉球,以予劃分。
明史卷百二十一外國列傳備雞籠山條載:“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嘉靖末,倭寇擾閩,大將戚繼光敗之。倭遁居於此,所載相吻。”另有陳弟東番記雲:“東番夷人······始皆聚居海濱。嘉靖末,遭倭焚掠,迺避居山。”明神宗萬歷實錄卷二十六雲:“萬歷二年六月戊中,福建巡撫劉堯誨揭報:度賊諸良寶,總兵張元勛督兵誅劉。其逋賊林鳳鳴擁其黨萬人,東走福建,總兵胡守仁追逐之。因招漁民劉以道諭東番合劉遠豚。”古今圖書集成有一段紀載:“明萬歷元年,湖賊林道幹,勾倭寇犯漳、泉海洋,竄據澎湖,尋投東番。”以上所列舉各古文獻上之雞籠山、北港、東番皆明確指稱臺灣,是以現基隆一帶作為整個臺灣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