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和,號暢春齋主,當代著名書法傢、畫傢、書畫教育傢、社會活動傢、文化學者、攝影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暢春齋主楊秀和教授是中國書畫院院士、中國國藝人民書畫院院士、北京市楹聯學會書畫院理事、中國民俗攝影傢協會會員,建黨一百周年選出的百位中國功勛書畫藝術傢之一。
暢春齋主楊秀和教授還被授予“中國實力派書畫傢”、“中國百強書畫傢”、“當代書畫藝術領軍人物”、“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名片”等榮譽稱號。暢春齋主楊秀和教授是國傢一級書法傢、國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1955年出生於中國北京,2021年被錄入《中國名人辭典》。
茶葉,俗稱茶,一般包括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檟(jiǎ),茗,荈(chuǎn)。茶葉成分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有益健康。茶葉制成的茶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跡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飲茶始於中國。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制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采制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制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藥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飲料等。
【原文】
瓢
瓢,一曰犧杓①,剖瓠②為之,或刊木為之。晉舍人杜育③《荈賦》④雲:“酌之以瓠。”瓠,瓢也,口闊,脛薄,柄短。永嘉⑤中,餘姚⑥人虞洪入瀑佈山采茗,遇一道士雲:“吾丹丘子⑦,祈子他日甌犧⑧之餘,乞相遺⑨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為之。
【註釋】
①犧杓:瓢。犧:酒樽。杓:勺子。
②瓠:又稱扁蒲、葫蘆,一年生草木植物,莖蔓生,夏天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食。
③杜育:生於公元265年,卒於公元316年,字方叔,西晉人,官至中書舍人。
④《荈賦》:西晉杜育的賦作。
⑤永嘉:晉懷帝的年號。
⑥餘姚:唐代州名,治所在今浙江餘姚。
⑦丹丘子:從丹丘來的神仙。丹丘:神話傳說中神仙的府邸。屈原《遠遊》中說“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故鄉”。
⑧甌犧:這裡指用來喝茶的杯、勺。甌:類似杯碗的飲具。
⑨遺:贈送、給予。
【翻譯】
瓢,又稱杯勺。有的將葫蘆剖開制成,有的則用樹木挖成。晉朝杜育在《荈賦》裡說:“用瓠舀取”。瓠,就是用葫蘆制成的瓢。口闊、身薄、柄短。晉代永嘉年間,餘姚人虞洪到瀑佈山采茶,遇見一道士對他說:“我是丹丘子,希望你改天把甌、犧中多出的茶送給我喝。”犧,就是木勺。現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延伸閱讀】
犧杓,根據字面意思,應該指雕刻成動物形狀的杓。最早出現的瓢應該是把葫蘆從中一分為二做成的,後來演變成杓,已經可以用木材或金屬制作瞭。古時做瓢的葫蘆稱為匏,做藥的葫蘆稱為瓠。瓠於七千多年前就出現瞭,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發現瞭瓠籽,而作為一種可食用的植物,瓠在《詩經》中也很常見。
在陸羽的描述中,瓢屬於煮飲茶水的二十四器之一,而後面又有專門供飲茶用的茶碗,所以嚴格來講,瓢應該是煮茶時舀水的工具,但若用來飲茶,也是可以的。
到瞭宋代,依然有茶瓢這種工具。《大觀茶論》中記載,人們雅稱瓢為“胡員外”,可見其應是用葫蘆制成。但這時候的瓢,不是作為舀水入茶釜的工具,而是茶煮好後,分茶用的器具。它把大碗中點好的茶,分在小的茶盞之中。因此,茶瓢的大小最好和小茶盞相同,這樣一瓢就可以裝滿一盞。
【原文】
竹夾①
竹夾,或以桃、柳、蒲葵木為之,或以柿心木為之,長一尺,銀裹兩頭。
【註釋】
①夾:筷子。
【翻譯】
竹夾,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長一尺,兩頭用銀包裹。
【延伸閱讀】
竹夾的作用是在煮茶的時候環擊湯心,以使茶的味道更濃香。其作用和宋代鬥茶時攪茶工具茶筅相似。宋代鬥茶不用把茶葉放入釜中煮,而是用沸水沖泡,然後以茶筅大力擊茶湯,使沫餑出現。茶之優劣,便以沫餑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是否慢來評定。
夾與策同義,這裡竹夾換作竹策更為合適。古時候“策”和“冊”又可通用,都有竹編簡冊的意思,同時策又有“籌策”之意,是指一種作計算之用的細竹簽。現代出土的漢時籌策,看起來比一般的筷子要細一些。陸羽所說的竹夾應該是一種類似筷子,但比筷子細巧一些的箸類器物。它兩頭包裹有銀片,原因不外兩種,一是使其重量增加,在環擊茶湯時更為有力;二是銀相對銅和鐵等金屬,更不易被氧化。不過,陸羽所說竹夾兩端包銀,不應該是一種常規的做法,尋常人傢煮茶時所用竹夾,很可能沒有包銀。
竹夾的制作材料,除瞭竹子還有木材,這裡統稱為竹夾,它也成為一件茶器的名稱。準確來說,這種工具叫茶策才對。唐代閻立本所畫《蕭翼賺蘭亭圖》中出現一位老人,手裡拿著箸類器具,應該就是陸羽所說的竹夾。
【原文】
鹺簋①(揭)
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②,貯鹽花也。其揭竹制,長四寸一分,闊九分。揭,策③也。
【註釋】
①鹺簋:用來盛放鹽的一種器具。鹺:味道較濃的鹽。簋:盛物用的橢圓形器具。
②罍:像大壺那樣,上面刻有雲雷紋的酒樽。
③策:編連在一起的竹片或木片。這裡指片狀器具。
【翻譯】
鹺簋,用瓷做成,圓形,直徑四寸,與盒子相似,也有的作瓶形,小口壇形,用來盛放鹽。揭,用竹制成,長四寸一分,寬九分。揭,片狀工具,用來取鹽。
【延伸閱讀】
鹺簋二字非常難懂,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評價《茶經》時,也說陸羽寫此書時用字太“古”,這個詞正印證瞭這一說法。事實上“鹺”就是鹽,簋是上古時期人們盛裝食物的圓形器物,一般有蓋子,宋代之後很多香爐就是仿造其造型來制作的。這種器物出現在煮茶二十四器中,是因為唐代煮茶喜用加鹽法去苦增甜。
法門寺曾出土一塊《衣物帳》碑,碑上列出瞭地宮之內的兩千四百九十九件文物清單,清單上稱鹺簋為“鹽達子”,達子也就是盒子。其實鹺簋本來就是一個鹽罐子而已,陸羽稱其鹺簋,估計當時的唐人聽瞭,也不一定能明白。另外,既然隻是一個裝鹽的罐子,其制作材料也不一定非陶瓷不可,金屬也是可以的。法門寺出土的鹺簋就是用銀制成的。不過因為鹽具有銹蝕性,所以用金屬不如用瓷好。
與鹺簋一起配套使用取鹽的器具叫揭,一般傢庭裡用來取鹽的都是小勺子,可以是金屬制品。陸羽所說的揭,可能是一隻扁長的竹片。
fc147649ebb9b6acf7b09c9288a4145f
【原文】
熟盂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翻譯】
熟盂,用來盛開水,有瓷制成的,也有陶制成的,容量二升。
【延伸閱讀】
煮茶前的生水要用水方來裝,而已經煮沸的水要用熟盂來盛。中國唐代及之前,飲茶是要放在水中煮後再喝,大概的過程是先把餅茶碾碎備用,然後用炭火煮釜中水。在水中放茶末的時機非常關鍵,要在出現水泡但未全沸之前,也即“如魚目微有聲”時投入茶末。茶水沸騰後,會出現沫餑,這是茶水的精華所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熟盂這種器具瞭。
具體做法是用杓把沫餑舀出,放在熟盂中備用,而釜中水要繼續沸騰,讓茶和水進一步融合成茶湯。在當時,用熟盂盛沫餑有個說法,叫“救沸”或“育華”。茶湯第三次沸騰起來後,把熟盂中的沫餑按飲茶人數的多少嚴格量入茶湯中,然後將煮好的茶均勻地分入每個茶碗中。此舉寓意雨露均施,同分甘苦。
制作熟盂的材質一般用做砂鍋的陶,這種陶的胎土一般不會淘洗得太幹凈,專門留下三分之一的沙粒在其中,以增加受熱時的膨脹系數,放置在火上燒或受高溫時會炸裂。
【原文】
碗
碗,越州①上,鼎州②次,婺州③次;嶽州④上,壽州⑤、洪州次。或者以邢州⑥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晉杜育《荈賦》所謂“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註釋】
①越州:唐時管轄范圍包括今天的浦陽江、曹娥江流域和餘姚市幾地,治所在會稽(今天的浙江紹興)。越州在唐、五代、宋時因產秘色瓷器而名聞天下,該種瓷器通體透明,是青瓷中的上品。這裡的越州指的是產瓷器的越州窯,下面所列各州也借指分佈各州的瓷窯。
②鼎州:唐時有兩處叫鼎州的地方,一處在湖南,管轄范圍包括今天的湖南常德、漢壽、沅江、桃源等市縣;一處位於今陜西涇陽、醴泉、三原、雲陽一帶。
③婺州:唐代天寶年間稱東陽郡,管轄范圍包括今天的浙江金華江、武義江流域各個縣,治所在今天的金華。
④嶽州:唐代天寶年間稱巴陵郡,管轄范圍包括今天湖南洞庭湖東、南、北沿岸各縣,州治今嶽陽。嶽窯在湘陰縣,產青瓷。
⑤壽州:唐代天寶年間稱壽春郡,位於今安徽壽縣一帶。此地瓷窯主要在霍丘,生產一種黃褐色的瓷。
⑥邢州:唐代天寶年間稱巨鹿郡,位於今河北巨鹿、廣宗以西,汦河以南,沙河以北區域。唐宋時期,邢窯以燒制白瓷佳品而聞名。邢窯窯址主要在內丘縣,唐代李肇在《唐國史補》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此窯瓷器天下通用,是唐時北方諸多瓷窯的代表,也被定為供品。
【翻譯】
碗,越州產的品質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嶽州的好,壽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說邢州產的比越州好,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說邢州瓷質地像銀,那麼越州瓷就像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點。如果說邢瓷像雪,那麼越瓷就像冰,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點。邢瓷白而使茶湯呈紅色,越瓷青而使茶湯呈綠色,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點。晉代杜育在《荈賦》中說“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挑揀陶瓷器皿,好的出自東甌)。甌(地名),就是越州。甌(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產的最好,口不卷邊,底卷邊而淺,容積不超過半升。越州瓷、嶽州瓷都是青色,能增進茶的水色,使茶湯現出白紅色,邢州瓷白,茶湯是紅色;壽州瓷黃,茶湯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湯呈黑色,都不適合盛茶。
【延伸閱讀】
古人習慣把茶具稱為茶器或茗器,唐代之前,茶具和一般的食器沒有明顯的區分,可以相互混用。到瞭唐代,茶器開始講究實用和美觀相結合,其審美特點以陶器的古樸為主。
到瞭宋代,茶具開始出現工藝綺麗,以金銀為材質的特點。《宋史·禮志》中記載:“皇帝禦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皇帝把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的制作工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且有十分尊貴的地位瞭。明清時期的茶具與宋時不同,多使用陶瓷材料,並對茶盞的色澤有很高的要求。明代文學傢屠隆在《考槃馀事》中薦說:“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白瓷一直是明清茶具中最為出色的一種,其外形清新雅致,名氣與宜興陶壺不相上下。
茶具的發展大致經過古樸、綺麗、清雅三個不同的審美時期,這與茶文化所經歷的歷史階段相關聯,與飲茶方法的演進密不可分。
【名傢雜論】
西漢時期文人王褒在《僮約》中寫道:“烹茶盡具,酺已蓋藏。”可見漢朝時期,已出現“茶具”一詞。到瞭唐代,文字中更是隨處可見“茶具”,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中有“客至不限匝數,竟日執持茶器”之句;皮日休《褚傢林亭詩》中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
在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關於茶具的記錄遍佈各類書籍。按照唐代文人皮日休《茶具十經》裡的記載,“茶具”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十項。這裡所說的茶具不但包括器物,還包括種茶的凹地茶塢以及采茶人,甚至連煮茶的行為也囊括其中。之後,茶具的概念越來越細,狹義講僅指泡茶、盛茶的器皿。
按材質來分,茶具有陶茶具、瓷茶具、玉石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金銀茶具、錫銅茶具、玻璃茶具;按用途來分,茶具有泡茶之用的茶壺、茶壺的墊底器具茶船、盛茶之用的茶湯、飲茶用的茶杯、品茶用的聞香杯、茶杯墊底之用的杯托。著名的茶具有江蘇宜興的紫砂壺、景德鎮的瓷茶器。
【原文】
畚①
畚,以白蒲②卷而編之,可貯碗十枚。或用筥③,其紙帊④以剡紙⑤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註釋】
①畚:又叫草籠,用蒲草或竹篾制成的盛物器具。
②白蒲:白顏色的蒲葦,屬莎草科。
③筥:盛物用的圓形竹器。
④紙帊:罩在茶碗外面的紙套子。帊,帛兩幅、三幅稱為帊,也可以理解為衣服。
⑤剡紙:產於唐代浙江剡縣,用藤為原料制成的紙。剡:位於現在浙江嵊州西南方的古縣。
【翻譯】
畚,又叫草籠,用白蒲草編成,可放十隻碗。也有的用竹筥代替草籠來使用。紙帊,用兩層剡紙,縫制成方形,也可以放十個碗。
【延伸閱讀】
畚是古人用草繩編織的盛物器具,在中國出現得非常早。《左傳·宣公二年》中記載:“宰夫靦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西晉時期的杜預為畚作註:“以草索為之。”語言學傢楊伯峻進一步解釋:“其質為蒲或為草索……畚可以盛糧。”在古代,畚也被用於收納一些零碎物品,和北方民間收納針頭線腦的小簸箕類似。陸羽把它列入煮茶二十四器中,作為收納茶碗的器物。
東漢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中說:“畚,蒲器也。”由此可以推斷,用蒲編畚的歷史相當久遠。因古時茶碗多為易碎的瓷器,裝碗用的設備需要以柔軟為上,而蒲草質地柔軟,正好可以用作材料。可能由於稀缺的緣故,古人對待茶器的細心程度,是今人難以想象的,保存茶碗不僅有專門的畚,在放入畚之前,還要仔細用剡紙包裹,以避免碗與碗相互摩擦受損。
【原文】
札
札,緝①栟櫚皮以茱萸②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註釋】
①緝:把植物皮搓成線。
②茱萸:又名“越椒”“艾子”,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每逢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佩戴茱萸祛邪、避惡的習俗。
【翻譯】
札,把剝下的棕櫚皮搓成線,再用茱萸木夾上棕櫚皮,捆緊。或用一段竹子,紮上棕櫚纖維,做成大毛筆的樣子。
【延伸閱讀】
這裡的札,是一種刷洗茶具的工具,其形狀似毛筆。
陸羽說,制作札柄的材料要用茱萸木。古時茱萸有兩種,一種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種是蕓香科的吳茱萸。而陸羽長期生活在江浙一帶,其所說的札柄材料應該是產於江浙一帶的吳茱萸。這種吳茱萸有辛香味,或可防止蛀蟲的嚙噬。
札在不同朝代,有不一樣的稱呼。唐代做洗刷用具的札,應該是宋時鬥茶中出現的茶筅的前身。明末文人方以智在《通雅》中說“筅,析木為帚,以灑洗也”,或許說的就是札。
如今行世的茶筅,大多經過改造,已經精致得像工藝品瞭,未必和宋代茶筅一樣。宋代茶筅的模樣,在南宋劉松年《攆茶圖》中,可以窺見一斑,畫中的茶筅與南方用竹子做的鍋刷幾乎一模一樣。
可見,茶筅的前身原為廚房洗刷工具,大約在宋代晚期,經常被用於茶盞、水釜的洗滌,或被用於茶磨、茶碾的清掃工作。因為偶然的機緣,它被某個茶道高手相中,經過改造後,便在鬥茶中大顯身手瞭,並成為打茶的必備工具。
【原文】
滌方
滌方,以貯滌洗之餘,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
滓方,以集諸滓,制如滌方,處五升。
巾
巾,以絁①為之,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潔諸器。
【註釋】
①絁:粗厚似佈的綢子。
【翻譯】
滌方,用來盛放洗滌後的水。用楸木制成,制法和水方一樣,最多能盛水八升。滓方,用來盛茶渣。制作的方法和滌方相似,最多能盛物五升。巾,用粗厚似佈的綢子制成,長二尺,分做兩塊,可互替使用,用來清潔擦拭各種茶具。
【延伸閱讀】
古人的泡茶器具,唐朝時期已經非常完備,不僅煮茶工具、飲茶工具精益求精,清潔茶具、收容茶渣也有專門的器具滌方、滓方。
中國的滌方和日本的“建水”功能類似,設計也大致相同。滌方為方形,而建水多為圓形或橢圓形;滌方用木材做成,建水可以用銅、銀、鐵、錫等材料制作,並會雕繪繁復細巧的梅蘭竹菊、山水花鳥,做工極為精致。建水的獨特處在於配有鏤空的蓋子,如此一來,廢水會流入底部的砵中,從外部看不到。此外,建水的蓋子還能過濾茶葉渣滓,然後直接倒入滓方之類的器具中。建水除盛水功能外,還可以作香爐使用。
滓方的使用價值和如今的茶盂相同,是專門用於存放茶水殘渣的器具。容積上,滓方比滌方小,隻有五升。形狀上,水方、滌方、滓方正好可以疊在一起。這也解釋瞭陸羽的二十四器中,為什麼要把水桶設計成方形。
【原文】
具列
具列,或作床①,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黃黑可扃②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
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篾,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篾闊者經③之,以單篾纖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瓏。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註釋】
①床:這裡指支架或幾案。
②扃:門窗、箱櫃上的關鎖。
③經:縱線,織物必不可少。
【翻譯】
具列,有床形的,有架形的,有木制的,有竹制的,也有木、竹兼用制成的,再用漆塗成黃黑色,並且可以從外上閂。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之所以叫它具列,是因為可以貯放陳列全部器物。
都籃,能裝下所有器具,故此得名。用竹篾將裡面編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兩道寬篾作經線,一道窄篾作緯線,交替編壓在作經線的兩道寬篾上,編成方眼,使它精巧玲瓏,外形美觀。都籃一尺五寸高,兩尺四寸長,兩尺寬,籃底寬一尺,高兩寸。
【延伸閱讀】
具列和都籃都是存放茶具的工具,具列用於陳列茶器,和現在的酒架相似,是傢庭中日常存放茶器的工具;都籃類似櫃子,不僅可以存放茶器,還方便攜帶,是郊遊或外出時常用的裝盛器具。
具列類似物架的構造一直沒有多大變化,但其名稱卻有所改變。清代宮廷檔案中記載的茶器有茶棚或茶籝,茶棚就是陸羽所說的具列。在正式茶席上,具列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不僅可以展示主人的精美茶具,其本身也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後世具列多為木頭所制,有紫檀、酸枝、雞翅、楠木、桑木、松木等,制作工藝也非常精湛。
都籃就是把器具全部裝起來的籃子,比陸羽稍晚的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中記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這裡把都籃說成都統籠,似乎更為貼切。陸羽所說茶籝為采茶之用的竹筐,到瞭清代,用途發生瞭變化,變成瞭裝盛茶器的工具,作用和“都籃”一樣。故宮現存的數套茶籝,主要以紫檀木、竹木制成,工藝精美,每一件都可成為獨特的藝術品。
【原文】
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①焰如鉆,使炎涼不均。持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②出培③,狀蝦蟆背,然後去火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幹者,以氣熟止;日幹者,以柔止。
【註釋】
①熛:飄忽不定的火焰。
②炮:放在火上烘烤或焙。
③培:小土丘或用土堆成的小山。
【翻譯】
烤茶餅時,千萬不要放在通風的餘火上烤炙,因為飄忽不定的火苗像鉆子一樣,會使茶餅受熱不均。應將茶餅靠近火焰,不停地翻動,待到表面出現像蛤蟆背一樣的小疙瘩,然後移到離火五寸遠的地方。當卷曲的茶餅伸展開後,再照先前的方法烤炙一次。
【延伸閱讀】
炙茶即烤茶,是唐宋之前喝茶特有的一種程式,之後,大部分人隻有在喝經年的陳茶時才會炙烤。宋人蔡襄《茶錄》雲:“茶或經年,則香、色、味皆陳。於凈器中以沸湯漬之,刮去膏油一兩重乃止,以鈐箝之,微火炙幹,然後碎碾。若當年新茶,則不用此說。”就是先將餅茶置於陶制器具中,以沸水漬之,去其灰塵,然後用鉗取出,放在微火上烤幹,再碾碎後方飲用。炙茶既可以清潔茶餅,也能還原茶香,更使碾茶的環節容易些。
炙茶有很多講究。假如現吃的茶當初是用火焙的方式烤制的,那就要烤到茶有熟香味為止;如果當初茶餅是曬幹的,就要烤軟茶餅,並放到一旁變涼,這樣就會酥脆易碾。
此外,茶餅烤得像蛤蟆背的說法,也有淵源,有人將烏龍茶外形描述為:“蜻蜓頭,蛤蟆背,綠葉紅鑲邊。”現在武夷巖茶中,還保留著這樣的外觀。
【名傢雜論】
雲南是中國最古老的茶源地之一,雖然此地的制茶技藝並不精進,但並不妨礙當地人民創造的獨特茶藝。和陸羽所說的炙茶方法不同,雲南的少數民族發明瞭獨特的烤茶方法,當地的傣、拉祜、佈朗、納西、白、佤、傈僳、彝等民族,至今還保留烤茶的傳統。
烤茶時需要火塘、水壺、土陶罐等器具,步驟是:先把能盛水四百毫升左右的空瓦罐放在火塘上焙烤(佤族烤茶通常會直接把茶放在鐵板上燒烤),等瓦罐本身具有一定溫度後,把曬制好的茶葉放入罐內,然後不停抖動瓦罐使其均勻受熱。約烤三分鐘,聞到茶葉發出焦香,色澤變黃且有爆裂的聲響時,將瓦罐取出,向罐內註入備好的熱水。註水過程非常關鍵,如果水入罐內響聲不絕,就是上好的“雷響茶”,其色濃艷,其味濃香;如果水入罐內沒有聲響,就成瞭色香味欠佳的“啞巴茶”,不能招待客人。對於茶葉烤好後,向瓦罐內註水水量的多少,雲南民間流傳一句俗諺:“水漲(開)茶罐辣(燙),醜茶變好茶。”水不可註得太滿,否則再入火塘燒開時會外溢,導致火塘火灰飛揚弄臟茶水。
當地人還依烤茶為基準發明瞭很多茶類,比如傈僳族的漆樹茶、納西族的龍虎鬥、白族的三道茶、華坪烤茶等。傈僳族漆樹茶應該算是酥油茶,不過用漆油代替瞭酥油,制成瞭漆樹茶;納西族的龍虎鬥茶中要放酒,味道獨特,治療傷風感冒有奇效;三道茶中加入紅糖、花椒、果仁等輔料,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不俗口感;華坪烤茶則混合瞭當地“火麻子”和“花生”的醬料,有時還會加入當地的乳制品“乳扇”,讓華坪烤茶色澤、口味都具有英倫奶茶般的風味。
中國漢族還有種種以茶代禮的風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傢傢各烹新茶,並配以各色細果,饋送親友毗鄰,叫做七傢茶。這種風俗,就是在茶杯內放兩顆青果即橄欖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禮還是中國古代婚禮中一種隆重的禮節的。明·許次紓在《茶疏考本》中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以茶為識,以為茶樹隻能從種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則就會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種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間男女訂婚以茶為禮,女方接受男方聘禮,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並有一傢不吃兩傢茶的諺語。同時,還把整個婚姻的禮儀總稱為三茶六禮。三茶,就是訂婚時的下茶,結婚的定茶,同房時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稱,即定婚時,男傢除送如意壓帖外,要回送幾缸紹興酒。婚禮時,還要行三道茶儀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蓮子、棗兒;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後,雙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後向嘴唇一觸,即由傢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後才可飲。這是最尊敬的禮儀。這些繁俗,有婚禮的敬茶之禮,仍沿用成習。
b5aa07b3e105bd8c06ca20ce9a04d408
1a237e99c6a71556f11fa06749c3f0b1
dio,就是嚣张傲慢,又玩世不恭的感觉。 源自《JoJo的奇妙冒险》第三部星辰十字军中的反派角色之一的迪奥·布兰度(dio),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