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條灸又稱艾卷灸,艾卷灸法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的《壽域神方》卷三,灸陰證:“用紙實卷艾,以 紙隔之點穴,於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覺熱,汗 出即差建後來發展為在艾絨內加逬藥物,再用紙卷 成條狀施灸,名為“雷火神針”或“太乙神針”。在此基礎上,又演變為現代的單純丈卷灸和藥物艾卷灸。由於操作簡便,療效良好,又易為患者所接受,故為近代臨床常用的灸治方法。
艾條灸有兩種方法,一種足以拇、食、中三指如 持鋼筆一樣的持艾條,並用小指固定在被灸部位的附近,這樣不僅能避免術者手腕動蕩不穩,又能避免長時間施灸的疲勞。另一種是以拇、食二指持艾條,用中指固定佈被灸穴位的附近。文卷灸法的種類;分為懸起灸、實按灸和間接 灸3種。下面就懸起灸中之回旋灸進行詳細介紹。
回旋灸法又稱熨熱灸法。是指將燃著的艾條在穴位上方作往復回旋移動的一種艾條懸起灸法。 本灸法能給患者以較大范圍的溫熱刺激。需要準備的材料有艾條,火柴或打火機,灰盒等。
艾條灸方法為如下
回旋灸的灸條分為清艾條(包括無煙艾條)和藥艾條。回旋灸的操作法有二種,一種為平面回旋灸,將艾條點燃端先在選定的穴位或患部熏灸測試,至局部有灼熱感時,即在此距離作平行往復回旋施灸,即將艾卷點燃的一端在施灸的皮膚上進行前、後、左、右的周旋移動,而不是將艾卷固定於穴位上。每次灸20〜30分鐘。視病灶范圍,尚可延長灸治時間。以局部潮紅為度,此法適用於灸療面積較大之病灶。另一種為螺旋式回旋灸,即將灸條燃著端反復從離穴位或病灶最近處,由近及遠呈螺旋式施灸,本法適用於病灶較小的痛點以及治療急性病證,其熱力較強,以局部出現深色紅暈為宜。
此種艾條灸法對於女性排卵障礙、近視眼、白內障、慢性鼻炎、神經性皮炎、牛皮癬、股外側皮神經炎、皮膚淺表潰瘍、帶狀皰疹、褥瘡等有良好的效果。早在《脈法》中就有記載,報道較多的為趙氏雷火灸法,以獨特的配方研制成的藥艾條做回旋灸,用於治療某些五官科及婦科病證。
艾條灸時註意事項:
(1)艾條灸時遠離皮膚,因此即使在顏面、五官、 大血管處,也可酌情使用本療法,故臨床上使用范圍較廣。
(2)回旋灸不宜用於急重病證或慢性病證的急性發作期。
(3)艾條灸時要註意避免燃燒後的殘灰掉落在皮膚上而導致燙傷。
(4)對一些皮膚感覺遲鈍的患者以及小兒患者,治療過程中要不時用手指置於艾條灸部位,以測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便於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避免燙傷。
(5)發生口渴可多飲水,節房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