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就没有中国首个诺贝尔科学奖。
2015年12月7日下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主题演讲。
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名字被重新提起。
葛洪,世称葛仙翁。
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葛洪对于道教界、中医界却是举足轻重的神坛大佬。葛洪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冠绝群雄,流传至今。
一手烂牌的他究竟是如何成长,成为一位横跨道学、哲学、军事、医学、化学、天文学等前沿领域的多学科融合性科研巨擘!
穿越实锤!他超前的科研成就使他成为玄幻小说中最高频的穿越者。(王莽老师表示不服)
江左绝伦,平寇灭乱,加官进爵,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在最得意之时功成身退,携娇妻归隐山林著书立说,修道炼丹。
葛洪的一生俨然就是乾卦的映照。
葛洪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官僚贵族家庭。
先祖葛浦庐曾在西汉末年起兵响应刘秀,以军功被光武帝封为骠骑大将军。
爷爷葛奚(一作葛系),东吴大鸿胪,相当于统战部部长。
老爷子在一次酒会上借着酒兴向主公孙皓(孙权之孙)进言,结果葛奚的针砭时弊触怒了这位有名的变态暴君,最终被迫饮毒酒而亡。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懿之孙)带着魏晋大军浩浩荡荡杀向东吴。
暴君孙皓统治下的吴国脆弱不堪,晋军所到之处一触即溃。
对此唐朝诗人刘禹锡曾这样描述: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内忧外患之时,吴国居然找不出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将领,朝野上下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位外放多年的治世能臣——葛悌,葛洪的父亲。
葛悌受命于危难之际,拜“五郡赴警”,打响东吴保卫战!
葛洪后来以“天之所坏,人不可支”八个字概括了战争的结果,西晋横扫东吴一统江山。
葛悌作为降臣进入西晋朝廷,任邵陵(今湖南省宝庆县)太守。
太康四年(公元283年),葛洪出生。
小葛洪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作为一个官二代,终日多是骑马、射箭、习武、游玩。
父亲清醒地认识到司马政权对江南士族的歧视与防备,更是对这个王朝上下一心的昏聩失望透顶。
于是,父亲对小葛洪放弃了传统的江南士族教育方式。
好景不长,父亲葛悌长期受晋朝南迁势力的排挤,郁郁不得志,终死于邵陵太守任上。
此时,葛洪年仅十三岁。
由于其父一向为官清廉,毫无积蓄,一下子就使身后的孤儿寡母陷入困厄之中。葛洪与母亲扶柩还乡,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农樵生活。
生活很困难,困难到什么程度呢?
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满天星斗下,年轻的葛洪躺在垄上,心想这么著不是个办法,要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拓宽眼界,只有读书才能摆脱蒙昧与无知……
读书更困难。
先人典籍因连绵战火而遗失,葛洪只好挨家挨户地借书,耕地砍柴贴补家用,省出零花钱购买纸笔,然后抄写背诵;一处不明,则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求学解惑。
十三四岁的葛洪也正在经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叛逆期,而他选择用读书消解,因为没有资本用于叛逆。
葛洪读书学习,目的并不是“学而优则仕”。
因为葛洪见识够了封建政治的嘴脸。
经过数年如饥似渴的苦读,16岁的葛洪从正经诸史百家之言到各类短杂文章,读书已近万卷,遂以儒学闻名于十里八方。
葛洪“抱朴子”这个称号最初是由街坊邻居起的。可能是大人们觉得这个年轻人懂得多,有礼貌,还很谦虚、朴素,于是就以《老子》里“见素抱朴”的“抱朴”给他取了个外号。可见家乡人对葛洪的喜爱,也可见老家周围都是文化人。
此时,葛洪遇到了他的启蒙恩师——郑隐。
郑隐是三国时期著名道学家左慈的再传弟子,当世有名的大道士、大学者,八十多岁尚身轻体健,满头乌发。
在葛洪的印象中,这位相貌清奇的老道可挽强弓百步穿杨,可用刀盾空手白刃,还喜好饮酒千杯不醉。
酷夏时节趁著酒热正酣,老道扒光衣服跃入寒潭,憋气许久才从水底探出头来,问道:“徒儿,你可知此为何法?”
葛洪一脸蒙圈地摇了摇头。
“此胎息之功也,习之可得长生。”
哇,长生!小葛洪瞪大了清澈的小眼睛,他立即被这个词深深地吸引了。
的确,长生不老远比帝王将相、荣华富贵更有吸引力。立德立功立言,古往今来所有人,都在为“长生”做着一生的努力。
跟师学习的过程中,葛洪逐渐产生了精研学术,弘扬道术,以拯救万民于水火的理念。
他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喜爱道教的神仙之学、导引之法,即养生长寿的方术,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济世救人之法,因而广泛涉猎,博采古方。
在所有弟子中,师父独对葛洪最为青睐,道家秘藏、炼丹秘术皆悉心传授与他。
不仅如此,师父还教授葛洪武术、射箭、刀盾。葛洪不明白,我们修道之人为何还要学这些杀生技术?
师父面无表情的望着北方,喃喃说道:
“天下将鼎沸……”
老道何以预言?
“八王之乱”,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动荡,直接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中国进入“五胡乱华”时期。
西晋王朝的荒淫、混乱、猥琐、疯狂,令人惊骇。
第一个统治者是个广开后宫的种马,第二个又是个傻子,实际的掌权者是丢了节操的皇后。接下来可谓一代不如一代,很快司马家族就玩完了。
作出预言后不久,西晋太安元年(302年),师父带着徒弟们隐入霍山躲避战乱。
弱冠之年的葛洪意气风发,不愿就此隐居,拒绝随行。
师父看着徒儿稚气未脱的面庞,眼神中闪烁著怜恤与期望。
“也罢,徒儿,你骨络惊奇万中无一,惩恶扬善,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太安二年(303年),农民起义领袖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事,所到之地,烧杀劫掠,战火很快蔓延到葛洪的家乡。
吴兴太守顾秘,总管扬州九郡诸军事。葛洪响应其号召,出任兵都尉,招募乡勇数百人加入到对抗叛军的行阵当中。
战场上,葛洪终于明白师父传授刀盾之法的意义。多年苦练,如今已使得出神入化,万夫莫开。
葛洪从严治军,率领的部队军纪严明。
在一次作战中,被击溃不久的敌军军营中,金银财宝散落一地,其他部队的士兵一窝蜂的上前哄抢,只有葛洪意识到背后可能有埋伏,于是严禁士兵擅自行动。
果不其然,埋伏的敌军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我军将士根本无心作战,揣著财物惊恐溃逃。
唯独葛洪的部队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状态,旋即一声令下冲散敌人,拯救了全军。
葛洪的战斗素质、指挥能力,皆根基于经年累月的修习。
平乱有功,22岁的葛洪被大都督封为“伏波将军”。
然而,在所有人羡慕他功成名就,即将加官进爵之时,这位拥有远大前程的年轻人选择了辞却一切军功、官职,并将一众赏赐分发给战友们,携带书与刀,只身前往洛阳参学。
入世平天下,出世修道法。
在洛阳,葛洪遇到了老铁嵇含。
嵇含,正是“竹林七贤”嵇康的孙子,时任广州刺史,两家世代交好。
谈到魏晋我们就不得不说“魏晋玄学”。这是个不亚于西方文艺复兴的时代,是上承两汉经学、下启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发展阶段。
嵇康、阮籍早了葛洪半个世纪,但人类的神交是时空所不能限制的,半个世纪后的葛洪也深受“竹林七贤”思想的影响。
魏晋的人士有一股天生的放纵不羁爱自由,他们并不是简单的逃避现实的酒鬼、毒瘾少年,他们狂傲不羁的性格不仅只是一种风度,更是对黑暗现实的激烈反抗。
嵇含告诉葛洪:当今最和平安定的地方就是岭南,也最适合做学问,我半年后就要去广州上任,你不妨先去一步,我们在那里相聚,余生喝喝茶爬爬山切磋学问。
于是嵇含邀请葛洪出任参军,先遣去广州。
葛洪欣然前往。
没成想,这一走竟是永别……
在广州,葛洪左等右等却迟迟不见嵇含的音讯。几个月后噩耗传来,嵇含在襄阳被部将所杀。
什么!葛洪不敢相信。
眼泪会越来越少,因为人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硬。
年轻的葛洪经历了太多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他感叹人生“有若春华,须臾凋落”:
他想起了被暴君杀害的爷爷,想起郁郁而死的父亲,想起最好的朋友嵇含。
看透了。放下吧。
高山流水觅知音,
广陵止息随风散。
葛洪在广州待了八年,师事于南海太守鲍靓(又作鲍玄)。
鲍靓精于修道,又通医术,对葛洪极为赏识,不仅将道教秘传经典《三皇天文》赠与他,还将自己的宝贝女儿鲍姑许配给葛洪!
鲍姑,可不是一般女子。
鲍姑相貌俊美,性情温婉,而且才华横溢,精通医道,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有名字记载的女艾灸家,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
葛洪与鲍姑,堪称中医界最强夫妻档!
婚后,二人乘船前往越南、柬埔寨等地度蜜月,还顺便考察了大量南方的植物矿物。学霸学神的世界,就是这么高效。
建兴四年(316年),葛洪还归桑梓。
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食二百邑。朝廷听闻葛洪的盛名,又多次派人请他出山做官,葛洪皆固辞不就。
东晋咸和五年(330年),葛洪带着娇妻隐居罗浮山。
此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药材生长极为丰富。葛洪鲍姑夫妇俩悠游林泉,飘然世外。建庵授徒,修道炼丹,采药医病,著书立说。
远离了动乱与喧嚣的尘世,这样一个治学求道的归宿,是葛洪多年梦寐以求的阿兰若处。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创造性思维如泉喷涌,进入一生学术成就的高峰期。
晋代因长时间战乱,人口锐减,“户口凋寡,不及汉之一郡”。
往后余生,葛洪全身心地投入到医书的撰写与整理中。悲天悯人的情怀与使命,支撑着他去厘清浩如烟海的书卷。
兴宁元年(363年),岭南的葛洪遥想着江南的郑隐,那个老道还健在否?是否还喜欢酒后遁入寒潭练胎息?抑或早已得道升仙?
想着想着,八十一岁的葛洪打坐至日中,在睡梦中安然离世。
葛洪去世后,肉身颜色如生,肌节柔软,举尸入棺,轻如空衣,世人皆认为葛洪已尸解而羽化登仙。
葛洪治学领域广泛,著作宏富,但大多亡佚,现存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五十卷、《神仙传》十卷、《肘后方》四卷。大部头《玉函方》居然多达100卷,可谓集晋代及以前医学研究之大成。
两晋时期具备宗教发展的社会条件,故而是佛、道两教勃兴的时期。
葛洪精研神仙之学,为道教历史上第一个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宗教神学的理论体系。之后道教的兴盛,以致能够与佛教抗衡,与葛洪创建道教理论有着密切关系。
那么,为什么小道说葛仙翁是穿越实锤?
葛洪在炼丹过程中持续做着类似科学研究的实践尝试,认真记录炼丹方法及其化学反应。
丹砂又叫朱砂,也就是红色的硫化汞。
葛洪发现,将它加热后可以分解出水银,水银与硫化合又生成红色硫化汞。铅加热后可形成红色的四氧化三铅,而四氧化三铅又能分解为铅。
葛洪还在实验中发现了铁与铜盐的置换反应,并因此制成外表像黄金或白银的几种合金。
诸般实践,在世界化学史上无疑具有卓越的贡献。
葛洪还进一步将炼丹术应用于外用药物的制作,使用炼制后的水银作为主料配成方药以治疗疥癣、恶疮,比西方意大利十二世纪时用水银软膏来治疗这些疾病要早 800 多年!
国内外专家一致公认,葛洪的炼丹术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驱。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详尽研究葛洪后,惊奇地感慨:
葛洪是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炼金术师,他开启了世界医学化学的源头。
流传至今的《肘后备急方》是《玉函方》的精简版,这是一部千古奇书。
扎实的临床实用性、对某些传染病认识的超前性、急症诊疗的开创性,绝无仅有,领先世界。
如书中对肺结核(古称“尸注”或“鬼注”)的主要症状、发病过程及传染性的记载,在世界医学史上处于领先地位,且与现代医学认识基本吻合。
又如对天花病症状的记载也颇为详确。葛洪在公元 317 年前后的一次天花大流行中,通过周密观察,总结了该病的典型症状。这一记载比西方医学界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阿拉伯医学家雷萨斯要早500多年!
恙虫病是流行于亚洲东南地区包括我国广东、福建、台湾一带的一种地方性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东方立克次体”。恙虫的幼虫“沙虱”是传染媒介。
葛洪在书中详细而准确地描述了沙虱的生活形态以及该病的发病地带、临床特征、传染途径、预防预后等方面,美国医生帕姆在 1878 年记载此病,比葛洪的记述晚了1500余年!
书中尚记载了“狂犬病”的处理方法。葛洪认为,凡为狂犬咬伤者,当立即捕杀狂犬,取其新鲜脑组织敷贴创面。直到188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狂犬疫苗。
天哪!古人如何具备这种免疫学思维!
更不可思议的是,书中还记载了人工呼吸、输血等急救手段!记载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现代骨伤科依然在用!
对麻风(癞病)、疥虫、黄疸、急性淋巴结肿大、中风、中毒、精神病、外伤等多种急症的诊治亦有精辟的论述。
这不是穿越又是什么?!
有人说那不是穿越,是道家的内视之法。
哪有什么穿越,更何论什么玄乎其妙!细致的观察,精深的思索,反复的试错,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验证、总结,这是我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体现,是我华夏千载文明璀璨光辉中传奇的一束。
生于那个混乱的年代,葛洪没有随波逐流,没有自甘沉沦,而是在夹缝中默默忍受苦苦求索,在乱世中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出世之心,济世之行,葛洪具有儒家与道家的双重人格,互为扶持,相得益彰,与两晋时期人们极端的追求形成强烈对比。
葛洪的追求是另类的,也是朴素的。
葛洪追求的是真理。
清醒的见地,澄澈的内心,不正是一种穿越吗?
我们可以想象一幅浪漫的意境: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未来某个时空的葛洪,与过去的自己相遇,相遇一个正午的风和日丽。
参考文献:
[1]舒忠民.葛洪生平及医学成就述略[J].甘肃中医,2008(09):15-17.
[2]陈虹,刘小斌.岭南医学史著名人物葛洪生平考[J].国医论坛,2010,25(01):19-20.
[3]许抗生.葛洪道教思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84-92.
[4]三国志·吴书
[5]晋书·列传第四十二
[6]抱朴子·自叙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