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能生產出一個具有與人同級智能的機器人,它會不會具有感情?它需不需要擁有情感?我們通常認為人是理性的,但人同時又是情感動物。理性與情感具有怎樣的關系?
無論機器人是否擁有情感,對於人類而言,情感在動物智能的進化過程中,有著絕對重要的作用。本文的觀點是,沒有情感就沒有智能。
人的任何思想和行為都有動機。要解釋動機,離不開欲望、需求、情感。這三個詞似乎有某種交織的意義成分。理性有時也能用來解釋動機。情感與理性是一對具有矛盾性含義的詞語。情感和理性是何種關系,是情感對人主導得更多還是理性主導得更多?要解釋這個問題,可以引用另一個問題來類比——“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關系”、“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理性處於自由意志的位置、情感處於決定論的位置。
如果要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一定有一個高票答案:“多巴胺”——人生的意義在於快樂。古人雲“天下熙熙,利來利往”。這句話講述瞭人們行為的動機,一個“利”字,關系到生活中的吃穿用等等,與人的快樂幸福感受息息相關。
人雖然擁有一個高度發達的智能大腦,但依附並受困於人體這具皮囊中。這具皮囊繼承瞭從動物祖先那裡進化遺傳的種種生物本能。餓瞭就要吃、困瞭就要睡。生理欲望得不到滿足時會感到痛苦,滿足時就會感到快樂。人體這具生物機器,在遺傳本能的驅使下,做著一切與生存和繁衍相關的事情,具備瞭那些基於本能的原始、低級情感。基因遺傳定義瞭一套與生存繁衍息息相關的趨利避害機制。追求快樂與逃避痛苦,是動物進化中趨利避害的機制所驅動的,也是人的本能。
可以設想,在人腦中有一個控制人從生理本能上趨利弊害的系統。這個系統是從古老動物祖先那裡遺傳進化來的,其久遠甚至堪比脊柱這種古老的構造。
有一個人腦模型假說認為人腦由三層構成——爬行動物腦、哺乳動物腦、人類腦,分別對應腦幹丘腦、邊緣系統及一部分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前額葉。這三者分別影響瞭人的本我、自我、超我。這種假說的科學性不高,但控制趨利避害的古老系統假若存在則必定位於腦幹丘腦。
可能有人會說,人所能做到的遠超動物本能,人具有思維、有理性,甚至會自我犧牲;還能產生超出生物本能的高級需求和欲望,比如馬斯洛需求體系的高級層次;形成復雜的超脫物欲的高級情感,如親情、友情、各種情懷等等。這些是由人腦發達的大腦皮層控制的。
真的是這樣嗎?人類的至高理性領域哲學,其中的究極大問題如“公平”“正義”,最終是為瞭解決“人類幸福”。人們種種看似理性的行為,比如每天學習、上班,為瞭傢人能做出一些的犧牲,不過是為瞭獲取更多的“利”,終歸是為瞭獲得自身的滿足與快樂、避免痛苦。人可以為瞭工作錯過飯點忍受一時的饑餓,但在極度饑餓、食物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人卻會同類相食。可以設想,趨利弊害系統在人腦中處於更核心、更高權限的地位。理性屬於局部性的中間過程,理性是為“多巴胺”服務的。
人類所具有的高級情感和來源於趨利避害體系的低級本能情感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一種常見的現象——條件反射——可以給我們重要啟示。縱觀我們所能瞭解到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一個共同點就是把一種後天刺激與動物的一種先天本能形成關聯,使動物形成瞭對後天刺激的趨向性(趨近或趨離)。這就是說條件反射可以讓趨利避害系統擴展到後天事物上來,將後天認知納入其管理體系——誰權限高誰說瞭算。
條件反射也反映瞭一種記憶機制,這種記憶機制的產物就是隱性記憶,它影響我們的潛意識。人的意識是無法直接感知到隱性記憶和潛意識的,所以也是無法對它們進行幹預和影響,反而受制於它們。這種記憶機制默默的在後臺運作,成為人腦的一種不受意識掌控的被動技能。隻要外界環境和條件達成,對應的後天反射就會潛伏進我們的腦中。
我們來思考一下“親情”這種高級情感。在嬰兒的成長過程中,吃喝拉撒等一系列生理需求的處理都是依賴父母完成的。在嬰兒需求得到滿足的體驗過程中,父母的視覺形象和聲音形象往往伴隨嬰兒。這一過程符合條件反射的形成條件。形成的條件反射也不止一條而是很多條,但都能關聯到父母的形象上。每一條具體反射所包含的趨向性綜合到一起,從而形成瞭對父母形象的趨向性。
親情是雙向的,反向的過程如何解釋呢?依據仍然從人類的基因遺傳中尋找。人們對嬰兒和一些小動物具有一種天生的喜愛,對萌萌的形象無法抗拒。熊貓的大受歡迎就是一個典型反映。那些具有“親”人特質的寵物更受人們喜愛,會撒嬌的小孩也是倍受人憐愛。人們天性不喜歡孤獨,需要與人交流。一些已知和未知的趨向性隱藏在人們的基因中發揮著影響,它們借助條件反射把它們的趨向規則擴展到後天的事物身上。
人們能在各種事物中融入情感,無論是實體的還是虛擬的,甚至包括理念、思想。世界觀看上去是個靠理性支撐的事物,但一個人世界觀崩塌時其內心會產生復雜的情感體驗。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世界觀是人智能的至高產物,還能跟條件反射產生關系?這是很有可能的。
在文藝作品中通常有正派人物和反派人物。反派人物總是面相醜陋、兇神惡煞,正派人物總是英俊瀟灑。對長相的喜厭源於人類先天的美感。正反人物的形象安排是為瞭強化作品宣揚的主旨,或是對善良與正義的弘揚、對邪惡的唾棄,或是對民族的熱愛、對敵人的憎惡。這就是對後天事物趨向性的營造。在兒童讀物中,比如《小紅帽》繪本,大灰狼不可能畫成《喜羊羊》中灰太狼那種萌萌的形象,而是要畫得盡顯狡詐、兇惡。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面對這樣的傾向性的營造數不勝數。人的長相和其內心的善惡沒有必然聯系,但這種有違客觀的手法是情感營造所常用的。
小孩子在知識、經歷還很少的時候就要接觸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匯,如“好”“壞”“對”“錯”。小孩們是如何實現理解的呢?這一過程通常免不瞭結合大人的獎勵與懲罰體驗。行為符合大人要求的就是“好”“對”,可以得到獎勵,如喜愛的零食或玩具;不符的就是“壞”“錯”,會受到懲罰,失去零食和玩具,甚至是體罰。這裡,如何理解“理解”一詞呢?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匯和概念,尤其是經常出現在哲學討論中的那些詞語。人們真的實現瞭對這些詞匯的理解嗎?還是僅僅營造瞭對這些詞匯的趨向性?
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在該文化群體中是理所當然和不容置疑的存在。有些道德觀念在時代變遷中被遺棄瞭,比如三從四德在今天是人們唾棄的理念,但曾經也是不容辯駁的存在。道德無關真理,但人們從不懷疑。道德往往能激發出人們情感上的榮辱感,這反映出道德的形成跟情感緊密相關。人們時常從理性角度對圍繞道德形成的許多理念產生種種爭辯,或許這本質上是情感之爭。
我們基因中包含的那些趨利避害的機制在條件反射的記憶規則下,在我們意識無法覺察中影響著我們的後天認知,塑造出各種各樣的情感(趨向性),包括我們能感知到的和不能感知到的。能感知到的就是情緒體驗。
情緒的一大特征就是可觀測性。人們能感知自己的情緒、觀測他人的情緒。但有時也會發生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卻能被旁人觀察到的情況。當我們處於某種情緒狀態,不僅意識中有某種體驗,還會產生對應的表情或者肢體動作等身體反映。面部和身體的變化是一種生理反射,這也是源於基因規則的本能反應。可能當身體中的某種激素和神經遞質達到一定強度組合時就能激發對應的生理反射。人的意識能通過某種方式感知到並產生情緒體驗,就如同顏色是對光波波長的反映。激素和神經遞質並非隻在人們進入某種情緒時才產生,而是一直存在,可能隻是濃度較低時不足以促發情緒反應。多巴胺這種神經遞質被認為是人腦產生快樂的來源。這隻是一種科學假說,並沒有實質性的嚴格科學證明,隻能說多巴胺與快樂有關。帕金森癥是中腦多巴胺分泌減少所導致,會引發顫抖、僵直、走路不協調。這表明多巴胺在人腦中是高頻率發揮作用而非隻有在情緒體驗時才存在。當人們體驗不到情緒時,情感依舊在發揮作用。情感是趨利弊害系統趨向性的反映,若要給“趨利弊害系統”換一個更具人文意味的名字,那就是——“情感系統”。
當人們漫步在熱鬧的街頭,有時會不經意間把目光放到一個路過的美女(帥哥)身上。這一過程發生得自然而又(情緒)平靜。我們通常用人類基因中兩性相吸的美感追求來解釋這種行為。這個例子可以看作是情感系統在潛意識上對人發揮影響的例證。同時它還給瞭一些額外的信息,即情感系統對註意力的影響。
當人們受到肢體創傷時會立即產生明顯的疼痛感,比如手被針紮到瞭。但有時也有例外情況。有人會有這樣一種體驗,參加瞭一場激烈的籃球賽後,發現手臂上不知在什麼時候被人抓出瞭一條劃痕,甚至破皮出血。很顯然註意力在當時被聚焦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瞭。本文前面舉過的例子,人們可以因為加班忽略瞭一頓飯,但饑餓感強化時人們無法繼續忽略下去,吃飯成為首要選擇。
人腦時刻面對來自環境和來自體內的茫茫多的信息。大腦皮層由海量神經元細胞組成的神經網絡構成的分佈式系統接受瞭眾多信息,但意識核心每一刻隻能處理一件事情。如何從大量信息中選取當前要處理的首要信息,這是註意力的職責。情感系統顯然參與瞭這一任務,那些情感(趨向性)關聯最強烈的先天或後天事物的信息會被選中進行處理。
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但凡我們的註意力關註到的,都是經由情感系統進行過趨向性選擇的。包括你眼前看到的這句話。從我們出生起,伴隨我們的成長經歷,情感系統結合條件反射的記憶機制不斷對我們生成的後天認知進行趨向性標註。人腦中的每一項後天認知都匹配有一個權值,權值標識瞭趨向性的強弱。這樣,後天認知和先天本能一道納入情感系統的管理。人腦需要做出決策和選擇時,情感系統可依據趨向性做出迅速的反應,無需每次都進行復雜和慢得多的理性思考。
語言通常被認為是人腦智能的高級產物,一些人認為破解瞭人類自然語言的規律就能解開人腦智能的奧秘。語言也是一種行為,嬰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同樣少不瞭條件反射的蹤跡。嬰兒的吃喝拉撒等生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哭,這是生理本能。哭聲喚來大人滿足它們的需求。久而久之嬰兒首先學會有需求就哭這一條件反射行為,這是語言行為的發源。當嬰兒學習發聲並開始學會模仿出不同發音時,不同的發音會獲得大人不同的回應。某種精確的發聲表達往往與某種具體的欲望滿足嚴格對應,嬰兒能學會用一種具體的發聲替代哭來表達自己的某種需求。嬰兒的需求表達會變得豐富和具體,說話就是這一過程復雜化的產物。語言和情感從一開始就是不可分割的。
很難想象,人類這一物種在進化過程中如何能脫離情感的影響,獨立發展出理性。人類的理性實際是一套關於如何生活得更好的經驗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