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长约2.5~4.0μm, 宽约0.5~1.0μm,菌体呈螺旋形、s型或海鸥型。寄生在人体胃部(强酸环境)之中。
来源网络
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有多少?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HP)平均感染率约60%,儿童平均感染率为41%。
来源网络
三、幽门螺旋杆菌有什么危害以及症状
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
1.胃炎:幽门螺杆菌可以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
2.消化道溃疡:幽门螺杆菌破坏了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和修复功能,体内的胃酸、胆汁等很容易侵蚀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造成消化道溃疡。
3.胃癌:严重者会导致胃癌,胃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不良预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基因毒性作用,能够破坏胃黏膜,严重者可发生恶变,从而导致胃癌。
来源网络
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可出现急性胃炎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新近感染者可能出现急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约30%进展为慢性炎,10%~20%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少数发展为胃癌和MALT淋巴瘤。
来源网络
患者出现慢性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酸、嗳气、晨起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这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变,即慢性胃炎。当少数患者由上述慢性胃炎表现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疼痛或体重减轻等相应症状,这提示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在导致胃黏膜从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这一进程中恶化。
四、幽门螺旋杆菌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1.粪-口传播:摄入了被含HP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饮食、饮水等,造成感染。
2.口-口传播:摄入了被含HP的唾液污染的饮食、饮水等或其唾液的直接传播,如:亲吻、用嘴喂婴儿饭。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途径,即医源性感染,主要是为感染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后,未彻底灭菌,可导致为其他人检查时传染幽门螺杆菌。
该疾病的传播主要见于以下方式:
(1)食用不洁净的食物或饮用不洁净的水;
(2)接触了感染者的唾液、体液、呕吐物或粪便排泄物,不洗手进食;
(3)与感染者长期密切接触;
(4)与感染者共餐,使用感染者用过的不洁饮食器具;
(5)幼儿园和学校内儿童、学生之间的密切接触;
(6)直接口对口喂食或密切接触。
五、现代临床如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1.临床检查
快速检测试纸(初筛)、C13或C14呼吸实验、侵入性检查(胃镜)、血清抗体检查等。
2.四联疗法
(1)四种药物治疗,包括铋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
铋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抑制胃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等。
3.治疗周期:目前基本为2周.一个月后复查。
4.治疗指证:目前临床对于HP的治疗存在一定的争议。
(1)积极派:“见菌就杀”,即只要查出来就杀。
(2)保守派:针对高危人群杀菌;高危人群是指:患有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部良恶性肿瘤等)、胃癌家族史等。
六、目前临床治疗的困局
1.HP具有家庭聚集性,即一人感染可传染多位家人,因此面临一人感染,全家检查,全家杀菌的情况。如果只是一人杀菌,那么就要与其他家人严格分餐或采取公筷,同时还要避免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或摄入被HP污染的物质,这样就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2.四联疗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药物过敏、胃肠菌群失调、大便发黑、便秘或腹泻、头晕等。尤其对本身就有胃肠不适或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可能引发症状或疾病的加重而这也是很多患者内心里比较抗拒或恐惧药物治疗的原因。
3.杀不净
有的人经过2周的治疗,但复查仍为阳性(HP依然存在)。
其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检查指标降低,也就是胃内HP数量减少,但仍没有“杀干净”,一般这种情况下需要继续杀菌。第二种检查指标没有降低,甚至增高,这表明其胃内的HP对所用的抗生素耐药,这样就不得不更换抗生素,再次进行杀菌。而其中有少部分人感染的HP,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这样就形成了“超级细菌”,这种情况下,不仅患者本人会担忧和痛苦,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超级细菌”一但造成广泛的传播,就会危及大众的健康。
4.再次感染
虽然大部分人通过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杀灭
HP,但是由于我国HP感染率很高,只要稍微的不注意(规避HP传播途径)就会造成再次感染。而如果反复的杀菌则更容易“培养”出“超级细菌”。这不仅让患者“头疼”同时也让医生无奈,这也是很多医生成为治疗“保守派”的原因之一。
5.儿童治疗问题
儿童感染率较高,尤其是青少年,但目前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对儿童的不利因素比较多,包括抗生素的选择余地比较小和儿童对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耐受率低,因此目前临床治疗指南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除非有明显指证,才会采取检测和治疗。
七、治愈幽门螺旋杆菌最有效的方法—以菌抗菌
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多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治疗,其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和消炎杀菌。此种治疗方法客户普遍有不适反应,会导致脾虚、体内菌群紊乱等不良后果,而且很多人还会复发。
为了找到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解决方法,让人们摆脱幽门螺杆菌困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李勇院士团队早在2020年下半年就开展了科研。科研的方向就是用我们人体内的有益菌来对抗幽门螺杆菌,即微生物疗法。为此,李勇院士团队首先进行了菌种筛选,采用特别的耐酸、耐堿驯化技术,成功驯化出几种抗螺功能菌。
历时两年,于2022年8月首次将抗螺菌产品化,参与测试的人,结果是100%显效。因市场强烈需求,推出“螺友菌”
以菌(益生菌)抗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对抗HP的益生菌的功能与特性:
1)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
2)阻碍幽门螺杆菌粘附胃壁;
3)结合幽门螺杆菌促进沉降;
4)具有强大的耐酸能力
抗幽门螺杆菌益生菌是从特种驯化益生菌中筛选出的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在胃粘膜上粘附,促进幽门螺杆菌沉降功能的菌种,经过驯化,降幽门螺杆菌功能的指标比普通益生菌增加3倍以上的益生菌。
八、螺友菌的使用场景
1.预防:针对未感染HP的人可以预防性服用,以达到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2.替代:患者本人没有明显的治疗指证或存在高危因素时,或者患者本人不愿意接受临床治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螺友菌进行替代性干预(替代四联疗法)。
3.预防再次感染:针对已经完全清除胃内HP的人,服用螺友菌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HP的再次感染。
4.补充性干预:针对临床治疗未能完全清除胃内HP的人或者出现多种抗生素耐药的情况,可以服用螺友菌进行补充性干预。
有相关问题的朋友,可以私信,时刻关注,和您分享慢性病如何逆转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