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由每年新追加的勞動新加進的價值,——從而,年產品中體現這個價值並且能夠從總產品價值中取出和分離出來的部分,——分成三部分,它們采取三種不同的收入形式,這些形式表明,這個價值的一部分屬於或歸於勞動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屬於或歸於資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屬於或歸於土地所有權的占有者。因此,這就是分配的關系或形式,因為它們表示出新生產的總價值在不同生產要素的所有者中間進行分配的關系。
按照通常的看法,這些分配關系被認為是自然的關系,是從一切社會生產的性質,從人類生產本身的各種規律產生出來的關系。誠然,不能否認,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出現過其他的分配方式,但是,人們把那些方式說成是這種自然分配關系的未發展的、未完成的、偽裝瞭的、沒有取得最純粹表現和最高形式的、具有不同色彩的方式。
這種見解中唯一正確的一點是:在任何社會生產(例如,自然形成的印度公社,或秘魯人的較多是人為發展的共產主義)中,總是能夠區分出勞動的兩個部分,一個部分的產品直接由生產者及其傢屬用於個人的消費,另一個部分即始終是剩餘勞動的那個部分的產品,總是用來滿足一般的社會需要,而不問這種剩餘產品怎樣分配,也不問誰執行這種社會需要的代表的職能;在這裡我們撇開用於生產消費的部分不說。這樣,不同分配方式的同一性就歸結到一點:如果我們把它們的區別性和特殊形式抽掉,隻註意它們的同區別性相對立的一致性,它們就是同一的。
更有學識、更有批判意識的人們,雖然承認分配關系的歷史發展性質[註:約·斯圖亞特·穆勒《略論政治經濟學的某些有待解決的問題》1844年倫敦版。],但同時卻更加固執地認為,生產關系本身具有不變的、從人類本性產生出來的、因而與一切歷史發展無關的性質。
相反,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科學分析卻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一種特殊的、具有獨特歷史規定性的生產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產方式一樣,把社會生產力及其發展形式的一定階段作為自己的歷史條件,而這個條件又是一個先行過程的歷史結果和產物,並且是新的生產方式由以產生的現成基礎;同這種獨特的、歷史規定的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即人們在他們的社會生活過程中、在他們的社會生活的生產中所處的各種關系,——具有獨特的、歷史的和暫時的性質;最後,分配關系本質上和生產關系是同一的,是生產關系的反面,所以二者都具有同樣的歷史的暫時的性質。
在考察分配關系時,人們首先是從年產品分為工資、利潤和地租這種所謂的事實出發。但是,把事實說成這樣是錯誤的。產品一方面分為資本,另一方面分為收入。其中一種收入,工資,總是先要以資本形式同工人相對立,然後才取得收入的形式,即工人的收入的形式。生產出來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產品總的說來作為資本同直接生產者相對立這個事實,從一開始就意味著:物質勞動條件和工人相對立而具有一定的社會性質,因而在生產中,工人同勞動條件的所有者之間,並且工人彼此之間,是處在一定的關系中。這些勞動條件轉化為資本這個事實,又意味著直接生產者被剝奪瞭土地,因而存在著一定的土地所有權形式。
如果產品的一部分不轉化為資本,它的另一部分就不會采取工資、利潤和地租的形式。
另一方面,如果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生產條件的這種一定的社會形式為前提,那末,它會不斷地把這種形式再生產出來。它不僅生產出物質的產品,而且不斷地再生產出產品在其中生產出來的那種生產關系,因而也不斷地再生產出相應的分配關系。
當然,可以說,資本(包括作為資本的對立物的土地所有權)本身已經以這樣一種分配為前提:勞動者被剝奪瞭勞動條件,這些條件集中在少數個人手中,另外一些個人獨占土地所有權,總之,就是在論原始積累的那一部分(第1卷第24章)已經說明過的全部關系。但是,這種分配完全不同於人們把分配關系和生產關系對立起來,賦予它以一種歷史性質時所理解的分配關系。人們用這種分配關系來表示對產品中歸個人消費的部分的各種索取權。相反,前面所說的分配關系,卻是在生產關系本身范圍內,落到同直接生產者相對立的、生產關系的一定當事人身上的那些特殊社會職能的基礎。這種分配關系賦予生產條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殊的社會性質。它們決定著生產的全部性質和全部運動。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開始就有兩個特征。
第一。它生產的產品是商品。使它和其他生產方式相區別的,不在於生產商品,而在於,成為商品是它的產品的占統治地位的、決定的性質。這首先意味著,工人自己也隻是表現為商品的出售者,因而表現為自由的雇傭工人,這樣,勞動就表現為雇傭勞動。根據以上的說明,已無須重新論證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關系怎樣決定著這種生產方式的全部性質。這種生產方式的主要當事人,資本傢和雇傭工人,本身不過是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體現者,人格化,是由社會生產過程加在個人身上的一定的社會性質,是這些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的產物。
這種性質,即1.產品作為商品和2.商品作為資本產品的性質,已經包含著一切流通關系,即產品所必須通過並由以取得一定社會性質的一定的社會過程;同樣,這種性質也包含著生產當事人之間的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決定著他們的產品的價值增殖和產品到生活資料或生產資料的再轉化。但是,即使撇開這點不說,從上述兩種性質,即產品作為商品的性質,或商品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商品的性質,就會得出全部價值決定和得出全部生產由價值來進行調節。在這個十分獨特的價值形式上,一方面,勞動隻作為社會勞動起作用;另一方面,這個社會勞動的分配,它的產品的互相補充,它的產品的物質變換,它的從屬和加入社會機構,卻聽任資本主義生產者個人偶然的、互相抵銷的沖動去擺佈。因為這些人不過作為商品所有者互相對立,每個人都企圖盡可能以高價出售商品(甚至生產本身似乎也隻是由他們任意調節的),所以,內在規律隻有通過他們之間的競爭,他們互相施加的壓力來實現,正是通過這種競爭和壓力,各種偏離得以互相抵銷。在這裡,價值規律不過作為內在規律,對單個當事人作為盲目的自然規律起作用,並且是在生產的各種偶然變動中,維持著生產的社會平衡。
其次,在商品中,特別是在作為資本產品的商品中,已經包含著作為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征的生產的社會規定的物化和生產的物質基礎的主體化。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第二個特征是,剩餘價值的生產是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動機。資本本質上是生產資本的,但隻有生產剩餘價值,它才生產資本。在考察相對剩餘價值時,進而在考察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時,我們已經看到,在這上面怎樣建立起一種為資本主義時期所特有的生產方式。這是勞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特殊形式,不過,這種勞動社會生產力是作為與工人相對立的資本的獨立力量,因而直接與工人本身的發展相對立。這種為瞭價值和剩餘價值而進行的生產,象較為詳細的說明所已經指出的那樣,包含著一種不斷發生作用的趨勢,要把生產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也就是把商品的價值,縮減到當時的社會平均水平以下。力求將成本價格縮減到它的最低限度的努力,成瞭提高勞動社會生產力的最有力的杠桿,不過在這裡,勞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隻是表現為資本生產力的不斷提高。
資本傢作為資本的人格化在直接生產過程中取得的權威,他作為生產的指揮者和統治者的社會職能,同建立在奴隸生產、農奴生產等等基礎上的權威,有重大的區別。
盡管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對於直接生產者大眾來說,他們的生產的社會性質是以實行嚴格管理的權威的形式,並且是以勞動過程的完全按等級安排的社會機構的形式出現的,——這種權威的執掌者,隻是作為同勞動相對立的勞動條件的人格化,而不是象在以前的各種生產形式中那樣,以政治的統治者或神權的統治者的資格得到這種權威的,——但是,在這種權威的執掌者中間,在不過是作為商品所有者互相對立的資本傢自己中間,占統治地位的卻是極端無政府狀態,在這種狀態中,生產的社會聯系隻是表現為一種不顧個人自由意志而壓倒一切的自然規律。
隻是由於勞動采取雇傭勞動的形式,生產資料采取資本的形式這樣的前提,——也就是說,隻是由於這兩個基本的生產要素采取這種獨特的社會形式,——價值(產品)的一部分才表現為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才表現為利潤(地租),表現為資本傢的贏利,表現為可供支配的、歸他所有的追加的財富。但也隻是由於一部分價值這樣表現為他的利潤,那種用來擴大再生產並形成一部分利潤的追加生產資料,才表現為新的追加資本,並且整個再生產過程的擴大,才表現為資本主義的積累過程。
盡管勞動作為雇傭勞動的形式對整個過程的面貌和生產本身的特殊方式有決定的作用,雇傭勞動卻並不決定價值。在價值的決定上所涉及的,隻是社會一般勞動時間,隻是社會一般可以支配的勞動量,而不同的產品在這個勞動量中所吸收的相對量,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它們各自在社會上所占的比重。當然,社會勞動時間在商品價值上作為決定要素起作用的一定形式,是同勞動作為雇傭勞動的形式,以及與此適應的生產資料作為資本的形式有關的,因為隻有在這個基礎上,商品生產才成為生產的一般形式。
我們再來考察一下這種所謂的分配關系本身。工資以雇傭勞動為前提,利潤以資本為前提。因此,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產條件的一定的社會性質和生產當事人之間的一定的社會關系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關系隻是歷史規定的生產關系的表現。
現在我們來談利潤。剩餘價值的這種一定的形式,是在資本主義生產形式中新形成生產資料的前提;因而是一種支配再生產的關系,雖然在資本傢個人看來,好象他真正能夠把全部利潤當作收入來消費掉。但他會在這方面碰到限制,這些限制以保險基金和準備金的形式,以競爭規律等形式出現在他面前,並且在實踐中向他證明,利潤並不隻是個人消費品的分配范疇。其次,整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都是由產品的價格來調節的,而起調節作用的生產價格,又是由利潤率的平均化和與之相適應的資本在不同社會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來調節的。因此,在這裡,利潤不是表現為產品分配的主要因素,而是表現為產品生產本身的主要因素,即資本和勞動本身在不同生產部門之間分配的因素。利潤分割為企業主收入和利息,表現為同一個收入的分配。但這種分割所以會發生,首先是由於資本作為自行增殖、生產剩餘價值的價值的發展,由於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過程的這種一定的社會形式的發展。它從它本身發展出瞭信用和信用制度,因而也發展瞭生產的形式。利息等等這些所謂分配形式,是作為決定的生產要素加入價格的。
至於地租,它能夠表現為隻是分配的形式,因為土地所有權本身在生產過程本身中不執行職能,至少不執行正常的職能。但是1.地租隻限於超過平均利潤的餘額,2.土地所有者從生產過程和整個社會生活過程的指揮者和統治者降為單純土地出租人,單純用土地放高利貸的人,單純收租人,這些事實卻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獨特的歷史產物。土地取得土地所有權的形式,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前提。土地所有權取得允許實行資本主義農業經營方式的形式,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特殊性質的產物。人們盡可以把其他社會形式中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也稱為地租。但那種地租和這個生產方式中出現的地租有重大的區別。
可見,所謂的分配關系,是同生產過程的歷史規定的特殊社會形式,以及人們在他們生活的再生產過程中互相所處的關系相適應的,並且是由這些形式和關系產生的。這些分配關系的歷史性質就是生產關系的歷史性質,分配關系不過表示生產關系的一個方面。資本主義的分配不同於各種由其他生產方式產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種分配形式,都會同它由以產生並且與之相適應的一定的生產形式一道消失。
隻把分配關系看作歷史性的東西而不把生產關系看作歷史性的東西的見解,一方面,隻是對資產階級經濟學開始進行的、但具有局限性的批判。另一方面,這種見解建立在一種混同上面,這就是,把社會的生產過程,同反常的孤立的人沒有任何社會幫助也必須進行的簡單勞動過程相混同。就勞動過程隻是人和自然之間的單純過程來說,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對於這個過程的一切社會發展形式來說都是共同的。但勞動過程的每個一定的歷史形式,都會進一步發展這個過程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形式。這個一定的歷史形式達到一定的成熟階段就會被拋棄,並讓位給較高級的形式。當一方面分配關系,因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一定的歷史形式,和另一方面生產力,生產能力及其要素的發展,這二者之間的矛盾和對立擴大和加深時,就表明這樣的危機時刻已經到來。這時,在生產的物質發展和它的社會形式之間就發生沖突。
(摘自《資本論》第三卷)
【分配關系本身就是生產關系的表現,與生產關系同一。
很多時候馬克思指出某種說法是“錯誤的”是意味著他認為這種提法不能指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這裡的收入分配分為地租、利潤和工資部分其實也一樣,這種提法沒有暗示這種分配方式的非永恒性。類似的還可以在關於“生產過剩”的提法裡面看到,他指出,資本主義沒有生產過剩,對於資本傢來說隻有生產不足。但同時他也寫到生產過剩和消費不足是危機的表現形式。因此,如羅賓遜夫人所說,他的確特別重視這種可能可以稱為“暗示”的東西。
Plus,Springfield 佬關於馬克思主義對矛盾在分配和生產的分野我看不懂,如果認為分配關系就意味著生產關系且就是其的表現,那麼無非分配是一個矛盾直接體現點而根本矛盾在生產關系(但是論證現實還是得回到矛盾的直接體現點)。我也不是很懂有效需求不足和生產過剩,在所描述的那個危機對象上的本質區別是什麼,盡管一個側重直接性:消費,有效需求不夠(究其根本難道不是生產關系?這裡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保證在資本主義關系下不發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麼?),另一個側重描述更基本一點的內容,對於資本傢而言的永遠生產不足導致的對於工人的生產過剩(由利潤驅動的生產 對於 生產關系兩端階級的 不一致 如何衡量這個“過剩”就回到瞭有效需求)。但正如這裡,分配關系下的本質是生產關系,有效需求不足這種分配問題下也是生產關系的問題。談到其中一個,就不可能回避另一個。】
上一篇
祝福生日快乐 1. 2. 3. 结婚祝福 1. 2. 3. 4. 祝学业有成 1. 2. 3. 祝笑对人生 1. 2. 3. 图源网络,侵联删~ 如果 ...
金融百词51-票据发行便利 Ø定义: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根据事先与商业银行签 ...
土耳其國傢介紹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ürkiye ),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