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它是最簡單的認知形式,是人體接觸客觀世界的最基本的通道。
換句話說,每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都始於感覺。
人體的感覺器官直接接觸到客觀物體時,識別出這個物體與之相對應的屬性特點,再將這些特點轉換為人腦可以感應到的信號,感覺便隨之產生。
比如,當我們面對一杯糖水時,眼睛告訴我們它沒有顏色,鼻子傳達給我們它沒有氣味,舌頭識別出它是甜的...
“沒有顏色”就是視覺信號,對應糖水的視覺特點;“甜”是味覺信號,對應其味覺特點。
隻有當我們的感覺器官與客觀事物之間存在接觸時,感覺才存在。
舉個例子,我現在喝瞭一口糖水,我能感覺到它是甜的,是因為糖水和我的味覺器官有直接接觸;但如果我此時並沒有喝糖水,我卻覺得5分鐘前喝的糖水的甜味還停留在我的口腔中,這並不能算作是感覺,因為此時糖水和我的味覺器官並不存在直接接觸的關系。
視覺器官對應事物的視覺屬性:我們可以看見糖水沒有顏色;
味覺器官對應事物的味覺屬性:我們可以嘗到糖水有甜味;
......
但我們永遠也無法看見糖水的甜味、嘗出糖水的顏色。
即我們的感覺器官識別所接觸物體的屬性信息的能力。
同一杯糖水,有人覺得甜度正好,有人認為淡而無味。正是二者的感受性不同造成瞭這樣的認知差異。
3f648800b3553901e23bd9c1b00f9392
① 絕對感受閾限:引起感覺從無到有變化的刺激強度。刺激未達到這個強度時,人什麼都感覺不到;刺激達到強度這個強度,人就開始有感覺。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粒白糖,對於我而言,它仍然是一杯普通的水:我並不能嘗出甜味;但當我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勺白糖,在我的認知裡,它就是一杯糖水。
能讓我在水中嘗出甜味的白砂糖的最小信息量,就是我的絕對感覺閾限。
② 差別感受閾限:引起感覺從一個強度到另一個強度變化的最小刺激量。
絕對感覺閾限給我帶來的感覺變化是從“不甜”到“甜”,差別感覺閾限帶來的則是“甜”到“很甜”。
①感受性是通過感受閾限來測量的。
②感受性是一種能力,感受閾值用於形容人接受刺激的"最低值"。
③感受性和感受閾限成反比關系。
假如我每天都喝一杯糖水,在裡面加入兩勺白糖,在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我的白開水裡隻放瞭一勺白糖,也許我就不能夠再嘗出甜味瞭。
這就意味著,相比之前,我對糖的感受性變弱瞭,而感受閾限升高瞭。
感覺現象指感覺的對比現象。當同一個感覺器官受到不同的刺激強度作用時,感覺會發生變化。
感覺現象分為四類:
還是用上文的白糖水舉例:現在我在白開水裡加入一勺白砂糖就能嘗出甜味,但我堅持每天都在水裡放兩勺白糖。這樣持續一個月後,隻放瞭一勺糖的水對我而言也許隻是一杯白開水。
這個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我直接喝加瞭一勺糖的白開水,我覺得甜度正合適。但如果我先喝瞭一口可樂,再去喝這杯時,我就會覺得它並不是很甜。
①正後象:在性質上和原感覺的性質相同。
②負後象:在性質上和原感覺的性質相反。
借用一個老師在課上舉的例子:
在黑暗的房間裡,持續不斷地盯著唯一放出光線的燈泡,一段時間後閉上眼睛,還能看見燈在眼前亮著,這就是正後象;
但如果不閉上眼睛,而是將視線轉向旁邊的白墻,就會看到一個黑色的燈的形象。這是負後象。
比如,看見糖,覺得嘴裡甜甜的。實際上我的味覺器官並沒有直接接觸到糖,我不應該產生任何味覺感覺。但它就是這樣發生瞭。
這類例子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看見紅色覺得溫暖,聽見風聲覺得冷......
註:本文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發現有誤,歡迎私信留言指正。
概述2021年1季度至2季度中,熱軋市場呈現大幅拉漲,均價從年初的4611元/噸漲至5月12日最高6737元/噸,漲幅達到2106元/噸。2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