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哲學?

美國羅伯特·C·所羅門等著作的《哲學導論》中說道:

“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思想生活或理性生活。......一般認為,哲學無需我們思入雲中,隔離日常現實。

恰恰相反,哲學讓我們走出雲裡霧裡,擴展我們對於自身的觀點和我們關於世界的知識,讓我們破除偏見和有害的習慣,那是些我們由於太年輕或太幼稚而無法更好地去認識而招致的偏見和習慣。

哲學是批判的,這並不是說哲學是否定的或虛無的,而隻是說哲學是反思的。”

“哲學”這個概念來自西方,在古希臘語中,“哲學”稱之為“智慧之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並不存在一種叫“哲學”的具體理論。

但是,並非中國不存在哲學內容,中國傳統哲學的思想和理論與傳統文化體系完整的融合在瞭一起,並且密不可分,是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理論核心。我們日常所用的成語、格言、名言雋句,都是哲學思想和理論向生活延伸之後的產物。如:

“道理”,就是一種符合“道”的條理、原理和邏輯;

“理解”,就是對事物或問題中的“理”的解析、解蔽;

“道德”,就是符合“道”的德,或符合“德”的道。

哲學,是人們對人與世界關系的一種理性的抽象性認識體系;而語言、文字,本身就是對人與世界觀點一種符號化、抽象化的描述。

在語言學中,語言符號具有表達事物的能力,稱之為“能指”,而語言符號所表達的對象,稱之為“所指”。因此,我們今天所用到的一切語言文字對“人與世界關系”的表達,其起源上,都是來自哲學性的思考和總結。如,在我們的語言文字中:

所有的名詞,實際都是對事物存在的一種抽象性的符號,全部都屬於事物的“概念”,中國傳統哲學稱之為“名、形、相、象”等;

而一切聯系兩個名詞之間的聯系詞,如動詞、介詞等,實際全部是“邏輯的名稱化”,中國傳統哲學稱之為“道、理”。所謂邏輯,就是兩個或多個個體之間的必然性聯系。所以,一切聯系詞全部屬於邏輯范疇。而動詞是解決主語和賓語之間的聯系,在哲學上,這種關系反應為主客體關系。所以,一切動詞實際都是理念的“語言化”,而理念都是邏輯的理論化。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名詞都來自具體事物,而具體事物又反應為“名詞”。因此,人們對世界萬物的認識,實際都是具體事物的“語言化、抽象化、概念化”;而人們所創造的一切人造物,也是“名詞、概念”的具體化、物質化。同理,人們對事物之間的邏輯聯系,抽象為“邏輯、理念”等;而“邏輯、理念”的具體化和物質化,就構成“工具、器具”等。

哲學的理論體系與日常生產生活的現實體系之間,實際就是一個“理念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關系,是抽象與具象的關系,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是“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的關系。

哲學來源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又歸於人們的現實世界。

人類的一切文明和文化的源頭,都來自哲學性的思想活動;因此,一切中西方文化的精華,也都具有哲學性和哲理性。哲學理論離開至高無上的“思想殿堂”,走向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是哲學思想和理論的成熟標志。在西方哲學文化中,哲學思想和理論的“格言化”,哲學的通俗化現象也比比皆是,如:

古希臘文化中,“認識你自己”就是一句具有強烈哲理性的格言,對西方文明理智主義的萌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開啟瞭西方文明自中世紀宗教文明,走向世俗化的近代史,具有標志性意義;

其他再如:斯賓諾莎的“規定即否定”,黑格爾的“存在即合理”,叔本華的“世界是我的表象”,薩特的“存在先於本質”等。

也可以這麼說,哲學思想和理論的起源,來自人們的經驗;哲學思想和理論,是對經驗的理論化綜合和升華;而哲學思想和理論的具體化、現象化、現實性顯現,又回到瞭經驗層面。這是一個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過程。而文化的傳承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前人的歷史傳統,就是後人的經驗;後人在前人基礎上,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形成新的思想和理論,服務於當前歷史,又形成屬於當前歷史的“經驗”。以此類推,就構成瞭“傳統”。

而哲學的思想和理論形式,是文化傳承的器具性問題。過於復雜而不具直觀性、概括性的結論,在文化傳承中容易被歷史所淘汰。而經過實踐檢驗的直觀、正確、簡介明瞭的名言雋句、格言、寓言等,在歷史的傳承過程中,具有極強的功能性,也是哲學文化傳承最合理的理論形式。語言晦澀、推理繁瑣、理論冗長的哲學著作和文本,隻能作為一種專業性研究的“經典文獻”,在“哲學專業化”的范圍內才具有一定的存在價值,這種價值是一種“理論價值”,而不一定具有“哲學價值”。哲學的理論化和邏輯化,主要功能是為瞭保持哲學理論體系的“理論穩定性”,並不是為瞭建立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固然,哲學不是一門可以輕易掌握的學科,但哲學也不是一種“天書”。哲學,不是關於“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生命本質”的絕對真理的認識體系,也不是關於“天道循環、命理推演、氣運預測”的神秘學。一切有關超越現實存在的認識對象和認識體系,都是一種“宗教性”的唯心體系。在擴展人的感性思維和想象力上,尤其對於幼兒時期的感性情感培養過程中,唯心思想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但是,這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對於成熟而理智的成年人而言,這種“理論臆想和思維幻相”的“玄幻之學”,隻能視為一種“偽哲學”。同理,當一個當代哲學傢,以科普類的自然科學知識為基礎,來研究“宇宙大爆炸、暗物質、量子現象、相對論”等,其理論也不具有哲學價值,也是一種“偽哲學”。

簡單來說,哲學就是關於人們對自身與世界關系的一種抽象性認識體系。而哲學的思想理論,來源於人們對生產和生活等具體現實問題的觀察、分析和總結,是對現實問題的具體認識的抽象化和系統化,其結論具有普適性、規律性和一般性。

從思維方式的角度來說,哲學實際也是一種思維科學,但並不是一種“接近於神學”的神秘學理論。

在哲學視野中,世界的構成與“數學、自然科學”具有較高的相似性,萬事萬物是一個由無數不同個體構成的完整世界,人們從哲學的角度去理解它,是以人的思維習慣和規律為基礎的一種抽象性的方法論體系。如果以“以小博大”的心理,或以“想當然、差不多”等模棱兩可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哲學,或把哲學理解為一種統禦萬物、演化萬界的至高真理和“無上智慧”,是不可能觸及哲學的本意的。

同時,哲學具有普適性,與具體學科之間的關系,是一般與特殊之間的關系。諸如醫學、化學、數學、文學、政治學等學科,都基於具體領域、具體問題的學科;哲學的理論研究,對於這些具體學科具有一種共性特征的解釋能力,但又不能代替具體學科。

具體學科,屬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研究范疇,其理論邏輯在哲學上稱之為“經驗邏輯”;而哲學意義上一般性研究,是一種共相性研究,其理論邏輯在哲學上稱之為“先驗邏輯”。經驗邏輯與先驗邏輯,是一對相對性范疇,並不存在絕對的“經驗邏輯和先驗邏輯”。

在邏輯特性上,“絕對性是相對的,而相對性是絕對的”。如:

在商務活動中,商業規則是具體商業活動的先驗邏輯,而具體的商品交易活動就是經驗邏輯。但是,商業規則服從於法律體系,因此,法律體系又是商業規則的先驗邏輯,而商業規則是法律體系表現在具體商務活動中的經驗邏輯;

康德認為“時間和空間”屬於先驗邏輯。但是,人們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一直在發生變化。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觀念,在愛因斯坦、霍金、楊振寧的時空觀上也各不相同;

在沙漏、鐘表、數學、文學和建築學等領域中,不同的事物的存在和變化規律和原理各不相同,其時空觀念也各不相同。

哲學上對事物的具體研究,必須借助於具體學科的“經驗邏輯”才能形成合理性結論。也可以這麼說,哲學對事物的研究,實際上是一種宏觀性、抽象性、概括性的“定性研究”,而非建立在具體細節問題上的“定量研究”。

在形而上學層面上,哲學是“定性分析”的理論,而數學是“定量分析”的理論。哲學的普適性與數學的普適性,具有相似性。

在商品交易中,人們可以通過數學原理,來解決具體的貨幣和貨物之間的數量關系;但是,具體的商品交易,還是需要由實際的商業活動來完成的,而不是由數學原理決定的。

哲學研究具有其理論的有效性邊界和適用范圍。“定性研究”,既是哲學研究的本質特征,也是哲學理論的一種局限性。

因此,哲學理論應嚴格保持“抽象性和先驗性”。一旦哲學理論背離瞭這個基本特性,就會造成哲學理論的“泛化現象”,進而使哲學走向“偽哲學”,甚至成為一種“神秘學”。

【01】哲學對生活的現實意義:

一個人大學畢業,經過十幾年的社會實踐,他原有的學科知識、技能與社會經驗之間,就可以形成一種統一性認知體系。這就形成瞭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現實社會中,任何一個成熟的個體或所謂成功者,他立足於社會中所憑借的技能,絕對不會局限於他的專業技能,而是建立在與專業技能有關的一切技能的統一性上。這種統一性,就是不同學科、技能、經驗等的一個“協同性”。建立在具體學科、技能或經驗基礎上的統一,在康德哲學中稱之為“後天綜合判斷”;而關於這種統一性的進一步升華,形成一種更加抽象、宏觀的綜合判斷,在康德哲學中稱之為“先天綜合判斷”。人對自我的現實存在,形成宏觀的綜合判斷的過程,就是哲學思考的結果。

從唯理論的學科化知識體系,在實踐過程中形成具體職業經驗,在進一步形成對自我存在的唯理論認識的過程,就是哲學對於個人的現實意義。在人的一生中,人們永遠需要不停的總結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人必須建立個體與世界整體之間關系的認識體系。這種超越瞭具體學科、領域、內容的統一性認識體系,就是哲學思維體系。

一個建築學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在工作過程中,必須掌握CAD、WORD、PHOTOSHOP等工具性軟件。任何一個軟件,其實也是一種學科或技能。在工作中,一個建築設計師必須將這些相關技能與自己的專業形成協同性關系。

而一個成熟的建築師,必須具備全方面的各項基本素質和技能,對事物認識的必須具備宏觀性思維體系。

上,必須理解什麼是規劃、什麼是政策、什麼是政治、經濟、金融、歷史、文化等;下,必須理解什麼是材料、施工技術、銷售、成本和利潤測算等;橫向必須理解結構設計、水電暖通等各相關專業的設計原理和規則。同時,必須形成對城市的發展規律、市場的變動、人們的生活需求和建築功能等各種常識性判斷。而最終,以上這一切認識必須統一在以建築設計專業為核心的認識體系中,形成各領域的協同性認識系統。這個認識過程,隻有通過哲學思維才能形成,其他任何思維方式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在城市化過程中,各個行業、產業大多處於結構性發展期。這時,每一個行業主要表現為內涵屬性,大學畢業生的專業與社會上的職業之間,具有較強的聯系性。但是,當城市化趨向緩和,城市結構、產業結構趨向穩定,這時,絕大部分產業都是不同領域之間的“外延交叉產業”,單純的“專業對職業”現象已經逐漸消失。這時,畢業生如果僅僅局限於本專業之內,無法形成一定程度的“學科協同”,將很難解決就業和創業問題。

在傳統農耕經濟體系中,人或物品主要表現為內涵與外延的辯證統一,人們通過感性認識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而在現代工業文明體系中,人或物品主要表現為外延屬性的形而上學特征,具有很強的虛無性。人們必須借助於理性認識和知性認識,來完成人與世界之間的關系。這時,哲學的思維就變得非常重要。

哲學,對於不同學科、不同領域,都具有理論上的一般性、抽象性和普適性。哲學思維,是解決“學科協同”的關鍵。而在具體社會實踐中,哲學思維主要表現為局部問題上的“協同性”和整體問題上的“戰略性和宏觀性”。

而這兩種思維的統一,表現出強烈的“政治性”特征。

任何一個管理者,對於他所管理的對象必須形成一般性意義上的認識,而不能限制在無數的細節上。一個企業的董事長或國傢領導人,在對自身所在企業或國傢的存在和發展問題上,進行戰略性、宏觀性認識和判斷時,他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實際就是一種哲學性的抽象思維,而不是針對具體問題的細節化認識。

不僅國傢存在政治問題,無論是企業、傢庭或個人,都存在政治問題。政治首先解決的是內部的協同性問題,個人知識、資源、能力等的協同,是人的政治性協同問題;傢庭的和睦就是傢庭的政治性協同問題;企業管理的有效性,就是企業內部的政治性協同。而個人、傢庭或企業的發展性問題,就是政治的戰略性、宏觀性問題。

【02】哲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和基礎理論簡介:

在近3000年的哲學史中,哲學理論層出不群。但是,如果我們對這些哲學理論進行歸納和概括,其研究的基本問題和基礎理論萬變不離總,主要為五個問題和五種基礎理論。即:

本體論、存在論、認識論、實踐論和邏輯學。

關於事物的質料如何形成整體的問題,稱之為“本體論”問題;

而一個整體的事物是如何存在的?以及當這個事物處於某個邏輯系統中是如何存在的?這兩個問題,稱之為“存在論”問題;

而當一個存在的事物,反應到人的思想意識中時,人的思想意識對事物反應的結論進行規定的問題,稱之為“認識論”問題;

而當人們根據對事物存在的認識,去建構一個與該事物具有邏輯聯系的新事物時所發生的問題,稱之為“實踐論”問題;

而以上四個問題和四種理論,在邏輯原理上是一致的。這種一致性稱之為“同構性”。關於這種同構性理論的研究,稱之為“邏輯學”。

以上五種哲學理論,就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基礎理論。

因為邏輯學是以上四種理論的一種同構性理論,所以,這五種理論也具有同構性。而這五種同構性理論的整體性理論,也必須符合邏輯學的邏輯結構,就稱之為“辯證形而上學體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局部與整體的同構性關系,這種邏輯結構稱之為“分形邏輯”。因此,“辯證形而上學”也就是一種“分形哲學”。

這五種理論的功能各不相同,其中:

本體論,是關於事物的質料構成整體的理論。一切事物或學科,都存在本體論問題,是事物或學科得以存在並區別於其他個體的根據和邏輯原理,是一切事物或學科的“存在之道”,屬於“形而上”的理論范疇。因此,本體論也是一切具體學科的基礎理論,本體理論的缺失是當今社會學科的普遍現象。

存在論,是事物在現實世界中得以存在的事實和現象理論。事物的內在性存在,表現為實體論中內涵與外延的辯證統一;而事物的外在性存在,表現為事物處於某個邏輯系統中的確定性、合法性、規定性等問題,屬於“形而下”的理論范疇。

認識論,是關於事物的本體結構、事物的存在事實的認識問題。其中包括人、事、物的存在以及它們之間的普遍聯系的認識問題。

一般而言,認識論包括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和知性認識:

感性認識是人對事物的直接認識,感性認識的結論是表象,為理性認識的基本質料;理性認識是對事物表象的理性化處理;知性認識是利用理性認識的結論,進行對事物在知識論層面上的認識過程,包括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實踐論,是人根據實踐目的性,在客體的物質系統中具體化為器具的過程,屬於人的主體性意識的具體化和“形而下”的過程。認識論的結論,是實踐理念的主要組成部分。

邏輯學,是關於一切事物的內在邏輯和外在邏輯的抽象性理論。在本體論、存在論、認識論和實踐論中,其理論概念內部邏輯和外部邏輯,都統一於同一種邏輯原理和規則。因此,邏輯學是一切理論的基礎,是一種先驗性邏輯;而其他四種哲學理論,實際是邏輯學理論在現實世界的四種“理論現象”。

同時,以上五種理論之間存在邏輯關系。

事物通過質料和質料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整體性的“個體”。因此,邏輯產生本體;

有瞭“個體”才會產生“存在論問題”。因此,本體產生存在;

而隻有具有存在特性的事物,才能被人認知,也隻有被人能夠認知的事物,對於人而言才具有存在特性。因此,存在產生認知;

而人們的社會實踐,隻有在對實踐對象具有形成認知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實踐。因此,認知產生實踐;

而邏輯思維,是人們在實踐活動基礎上形成的關於“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因此,實踐產生邏輯。

這五種基礎理論之間,存在“相生相克”的邏輯辯證關系。而關於這個理論的統一性理論,就是“辯證形而上學體系”,是一種人們認識和實踐的方法論體系,與辯證唯物主義是一種理論與思想的關系。

【03】“辯證形而上學體系”的倫理學分析:

“辯證形而上學體系”是一種具有同構性的理論邏輯體系。

凡是具有完整體系化的理論,都滿足“辯證形而上學體系”的理論結構。如,在儒傢倫理學中五個基本范疇“仁、義、禮、智、信”,就表現明確的“辯證形而上學體系”邏輯特征。

所謂倫理關系,是指人與他者之間產生邏輯關系時,自我作為行為主體與他者客體之間的邏輯秩序問題。

根據形式邏輯二元辯證的五種邏輯結構形式,表現為主體對客體的五種邏輯秩序問題,即:全同、全異、上屬、下屬和交叉關系。這五種邏輯結構,反應在哲學基礎理論上,就是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論、存在論和邏輯學這五種理論之間的關系。

這兩組哲學的邏輯關系,在中國傳統倫理學中,反應為“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倫理學基本理論范式。其中:

所謂“仁”,孔子認為“推己及人”即為“仁”。因此,仁是人的主體與客體的全同關系,是倫理學的本體性概念,也是社會倫理的本質所在,屬於倫理學的本體論范疇;

義,是人的價值主體對價值客體的價值必要性和必然性,是價值主體對價值客體的上屬關系。在社會實踐中,人對他者的價值輸出,體現瞭人的“義”。在現代社會中,表現為人的責任和義務,屬於倫理學的實踐論范疇。

知,是人對社會倫理關系的認知問題,是價值主體對主客體關系的認識問題,是主體與客體的全異關系,屬於倫理學的認識論范疇;

禮,是人與他者之間的存在關系,屬於倫理學的存在論范疇,表現為人的主體對客體的下屬關系;

信,屬於社會倫理的契約關系,屬於倫理學的邏輯學范疇,是社會倫理秩序的邏輯基礎。

在以上5種倫理學關系中:信,並不直接參與具體的倫理行為,信通過其他四種倫理學概念發揮作用,是一種先驗性存在;而其他四種倫理學概念,是具體倫理行為的四種不同倫理現象。

【04】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辯證原理:

【易經·系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在中國漢語體系中,學習和研究哲學,應該從“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道器兩端”開始展開哲學思辨。這也是哲學思想體系的一個綱領性的原理和規律,不理解這對哲學概念,中西方哲學的統一性問題無從談起。其中:

形,是一個名詞,即事物或概念的存在形式;

上或下,為狀語,表示“形”的存在和變化趨勢。

道與器,是“形”的兩種存在形式:

“道”表現為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原理、原則和規律,是事物處於現實世界中的“存在之理與存在之所”;

而“器”表現為事物的器具性,即功能性和價值性,是事物在現實社會中的“存在形式”。

關於“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理解,歷史上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我認為,對於哲學概念的理解應該就現實中的具體事實和具體理論的實際情況來認識,而不應拘泥於歷史文獻和文字考據。

“形而上”,是事物的抽象性、整體性、原理性等發展過程;

“形而下”,是事物的具象化、個體化、器具化等發展過程。

當人們給一個事物確定一個名稱,以這個名稱來代替事物本身形成語言表達的過程,就是對該事物的抽象性、整體性認識。同理,哲學上對一個具體事件的認識,也是一種基於事件發展的“原理和規律”的抽象性認識。抽象看待問題具有宏觀性、模糊性、前瞻性等特征。

而相對的認識論方式,是“形而下的具象”認識。所謂具象認識,是通過對事物的功能性和價值性的認識來完成的。

一個公司領導開會,討論市場問題。這個市場並不需要去直接感覺,公司管理層隻需要通過市場信息的書面反饋,和對自己公司的抽象認知,就可以做出相應的決策。而這個決策也沒有具體規定穿什麼顏色衣服的人,在幾點幾分幾秒,在具體哪個地點,用幾分幾秒這些具象的要求。這種思維,就是一種抽象性、宏觀性的哲學性思維;

在職場上,領導者思維與員工的思維差異,就是抽象與具象的差異,是形而上思維與形而下思維的差異。領導意識,是員工在具體工作時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和原理,即具體工作的“道”;而領導意圖的實現,是通過員工的具體化工作來得以完成的,因此,具體工作是領導意圖的“器具化”。

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問題,還反應在勞動分工和制度化中。

一個企業中,因為業務的原因,需要進行人員結構調整。這時,管理者需要對員工的能力、價值等等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以此確定具體的勞動分工。這時,員工個體被與具體的勞動功能結合在一起,即“人被功能化和價值化”。這是一個“人的形而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產生道德、倫理等問題。社會的腐敗問題,也發生在人事物的形而下過程中。而企業完成勞動分工之後,建立瞭相關的制度化、職業化模式,就又是一個形而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道德和倫理問題又得到瞭重建。

生產關系中“人的功能化、價值化”等形而下問題,是由生產關系制度的形而上來解決的。而生活關系中“人的功能化、價值化”也是一種形而下,卻沒有明確的形而上制度,這時,如果社會生活秩序失去瞭形而上的道德約束,必然引發社會的倫理性問題。

人類歷史上,任何一種大的技術革新必然引來社會大分工現象,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必然會帶來道德滑坡和倫理體系的重構問題,其基本原理就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辯證關系。

在以上四種理論的關系中:

認識論和實踐論的辯證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的基本理論。認知的結論轉化為實踐理念,而實踐的結論又構成認知的對象,兩種理論之間形成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循環辯證過程;

在本體論與存在論的辯證關系中:本體論是指一個事物構成本體的過程;而存在論是本體在新的邏輯系統中被具體化為個體的過程;然後,個體與個體之間又形成整體性系統。質料構成本體與個體構成系統的這兩個過程,在哲學和邏輯學上是同構的。因此,這兩種理論現象也是一種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循環辯證過程;

同理,在本體論與實踐論之間的辯證關系中:本體論是實踐過程本身的完整化過程;而實踐,是人對事物本體的認識被具體化的過程。兩者之間也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辯證關系;

在認識論與存在論之間的辯證關系中:認識論是人對事物“存在之道”的抽象性認識過程,而事物的存在形式又構成認識論的對象。兩者之間,也是一種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辯證關系。

註:本體論、存在論、認識論、實踐論這四種基礎理論的辯證關系,表現為四種“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辯證結構,是一種“二元循環辯證邏輯”。如下圖所示:

【05】內涵與外延:人、事、物的二重性結構。

哲學的研究對象,主要為“人、事、物”這三種對象。這三種對象都存在內涵與外延的二重性關系。

內涵,是事物真實存在的內在屬性;外延,是事物內涵屬性與外在事物之間的形成普遍聯系時,所表現出來的固有特性。因此,內涵屬性涉及事物的本質和內容問題,而外延屬性是事物的存在現象和形式。

內涵與外延,是哲學和形而上學上關於事物存在的理論構造問題,是具於人類認識事物的思維特征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理論假設,並非事物真實存在的基本邏輯結構。因此,內涵與外延是形而上學意義上,關於“什麼是物體”的基本理論定義,屬於哲學上基礎性概念。

與內涵和外延具有同構性關系的哲學概念,如下表所示:

在不同的理論研究范圍內,內涵與外延的具體理論形式各不相同。

在當今社會中,關於“物”的研究對象主要就是“商品”。

“商品”,是人的需求被器具化的結果,任何一種“商品”都屬於“器”的范疇。“商品”的器具性包括功能性和價值性。所謂功能性,是指“商品”的實際功能性滿足人們需求的量和度的問題;而社會價值系統關於“商品”功能性的量和度的評價結論,就是“商品”的價值性。因此,“商品”的功能性屬於內涵屬性,而價值性屬於“商品”的外延屬性。

在傳統農耕經濟系統中,人們習慣與事實打交道,商品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現為功能性與價值性的辯證統一;而在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品牌化經濟體系中,商品的存在特性主要表現為外延屬性的形而上學特性。這種特性,就是物品的現代性問題。

商品“價值”的形而下構成“貨幣”,“貨幣”的形而上抽象為“金融體系”,“金融體系”的形而下具體化構成“投資”,“投資”的形而上抽象又構成“價值”。這是現代經濟系統中,商品的器具性的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循環辯證過程。

在這個經濟價值系統中,商品的外延屬性遮蔽瞭內涵、價值性遮蔽瞭功能性,構成瞭現代商品的虛無性。商品的現代性問題,是一切現代社會中的人、事、物的共同特性。

關於“事”的研究,在現實社會中,主要表現為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認知和實踐問題。而在現代經濟體系中,主要表現為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之間的關系。

農業,是關於人的本體性存在的產業。從原則上來說,一切關於人的本原性需求來自飲食,古人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最根本性需求。因此,即使在現代經濟體系中,農業問題永遠都屬於人的本體性存在的產業問題。

服務業,是一切產業在滿足人們需求時所發生的經濟行為。任何一個產業,最終表現為這個產業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服務業的基本特性。因此,服務業屬於現代經濟活動存在現象;

而工業的本質,是關於生產方式的問題,是解決經濟活動中的工具、途徑、方式、方法等問題的產業形式。這種產業功能在傳統農耕經濟系統中,表現為手工業。

因此,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是一個三位一體的現代經濟體系。其邏輯結構,與認識論中的“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和知性認識”的邏輯結構,以及哲學理論中“哲學、理學和美學”的理論結構,具有邏輯學上的先驗同構性關系。

在人的研究中,主要表現為人的二重性關系和倫理學問題。

從形而上學的實體論角度來說,人是一個主客體的辯證統一體。

其中:人的客體性要素是人的內涵屬性,而人的主體性屬性是人的外延屬性。即身體和身份是人的內涵屬性,而人的精神和意識是人的外延屬性。人與外在現實社會之間的關系,是通過人的精神和意識活動,使人的身體和身份與現實社會之間發生普遍聯系。

人的現代性問題,就表現為人的精神顯現和意識活動,對身體和身份的遮蔽,形成人在現實社會中“言不由衷、德不配位”等價值悖論現象。同時,在客體性要素中,身體和身份也存在內涵與外延的二重性現象。身體是自我客體的內涵,身份是自我客體的外延。人的客體現代性,表現為人的社會性身份對個體性身體的遮蔽性,形成瞭後現代哲學中所謂的“單向度的人、符合化的人”等問題。

同理,在主體性要素中,精神和意識也存在內涵與外延的二重性現象。人的主觀意識是自我主體的內涵,精神是自我主體的外延。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人的精神是對意識活動超越性存在,如人們的職業精神、專業上的自我價值追求等;而從消極的角度來看,人的精神性沉淪是對意識活動否定性存在,如犬儒主義、斯多亞主義、尼采所說的駱駝等。這是人的精神狀態對意識活動遮蔽現象。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關於人的存在性問題,存在豐富的二重性理論。如:

《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君子的個體性存在;“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君子的社會性存在;

莊子說“內聖外王”,內聖是關於人的內在性問題,屬於認識論的范疇;而外王是關於人的外在性問題,屬於實踐論的范疇。今天政府主導的“廉政建設”就是“內聖”問題;而“績效考核”就屬於“外王”問題;

《大學·禮記》中:“格物、致知、意誠、心正”,是關於人的認識論和內在性超越的問題;而“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是關於人的實踐論和外在性超越問題。

《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人的個體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

總體而言,內涵與外延,是實體論的二重性問題,也是人們看待事物的基本概念,也是哲學理論的基礎性概念。隻有建立在內涵與外延二重性基礎上的哲學和邏輯學,才具有理論上的本原性和基礎性。從這兩個角度來辯證的看待事物,才能從哲學的原理上形成對事物的綜合性判斷。

【06】哲學觀與生活:

人對事物的邏輯判斷,並非如物體之間的邏輯關系那樣是非分明。人認識事物時,所采取的立場和觀點,就是人的世界觀問題。在哲學上,這就是一個哲學觀的問題。

哲學觀,包括:唯心論、唯物論、唯理論、經驗論、形而上學和辯證唯物主義,以及唯名論、唯實論、唯識論等其他哲學觀。

如,在地方政府的工作執行過程中,對中央政策的“一刀切、官本位、唯上意識”現象,就是一種僵化的“唯理論”現象;

而政府的程序理性過於強調程序本身的邏輯唯一性,就容易陷入“形而上學”的程序虛無性,甚至成為一種繁文縟節;

而僅憑個人喜好來進行決策,就是一種典型的“唯心主義”現象。

這些社會實踐現象,與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實踐觀都存在沖突。

如果人們無法自覺地從基本原理上,去認識這類社會現象,僅憑思想教育,是很難做到社會實踐的合理化、科學化的。

哲學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核心問題。哲學觀,在人們的生活中,反應為人生觀問題。所謂的人生觀,就是人在一生中,進行自我實踐和認知活動過程中,所采取的“實踐理念”和“認知理念”。對“人生實踐理念”的堅持,是人們實現人生理想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原理。從基本的哲學觀角度來分析:

唯心論的人生觀,體現為一意孤行、剛愎自用;而唯理論的人生觀,體現為對自我價值的理性認知和對人生理念的堅持;而機械的唯物論,體現為遵循自我的身體和身份的客觀性,表現出瞭一種世俗、消極的人生觀;形而上學的人生觀,表現為對社會制度、職業化現實的遵循,對社會規則的尊重。

而辯證唯物主義的人生觀,就是人的“自我主體”在人生實踐過程中,進行復雜的辯證認知和實踐的過程,是一種達到成功的比較科學的方式。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人生哲學觀。

哲學觀,還反應在人的道德性、倫理性中。

在中國傳統價值觀中,非常註重個人道德,有時候甚至把道德修養提高到能力之上。這種價值觀在今天的經濟活動中,看似不在被人認可,但事實上,在高層次人群中,對人才的選擇往往偏向於品德而不是能力。從實踐論的邏輯結構上來分析:

在唯物主義的主客體關系中,客體性是第一性,主體性是第二性;而在人際交往中,人的道德他律往往也體現為他者(即客體)在前,自我(即主體)在後。因此,唯物主義哲學觀與道德他律,在邏輯結構上的一致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社會上一個品德良好的人,做事比較實事求是的原因。

類似這些習以為常的現象,其背後都存在基本的哲學原理。

哲學觀,是人們看待事物的立場、角度和出發點,是認識論的邏輯根據。哲學觀,並不存在哪一種哲學觀是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的。如,一個男生對自己理想中的女朋友,有一個理想化的“夢中情人”。“夢中情人”屬於男生對理想化女朋友的一種意向性認識,屬於典型的唯心主義哲學觀,但它的存在是具有合理性的。因此,哲學觀的合理性,取決於它所存在的理論有效性范圍,需要根據具有情況具體分析。正確理解哲學觀,對於人們在認識事物和社會實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07】哲學對生活的意義:

現代社會的形而上學特征,導致瞭人的生活與生存關系的體系化、專門化特征。今天,人們在大都市中生活,衣食住行都需要通過學習才能實現。過馬路、買東西、與人說話等等都有規則,甚至談戀愛、結婚、生孩子都在學科化,更不要說工作、學習瞭。人的迷茫,是今天的一個特殊的哲學現象。

人的生活和工作是兩個層面的問題。

從人的身份客體性來說,生存方式決定瞭人的生活方式;而從人的主體性意識來說,生活才是人的目的。回歸正常的“無慮”生活,是人的最高理想。但是,社會的體系化趨向於人的生存關系,因此,生活的本原狀態非常容易被生存關系所代替。具體的表現,就是“工作代入生活”,生活關系被工作關系所代替,容易造成生活狀態的價值化。這就容易造成人的存在性現象趨向於“形而下”的功能性和價值性,這也是造成今天離婚率高漲、拜金主義盛行的原因之一。

文化來自生活問題,而文明來自生存問題。

現代生活問題的“生存化”,是導致人們生活困惑的根源。當現代經濟的價值體系,進入人的生活關系中時,就導致瞭人們日常生活的價值化、形而下的問題。從人的專業化、職業化,生產關系的產業化、工業化,直至生活和生存的金融化,手段和工具代替瞭實踐目的性,導致瞭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成為瞭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原則。而商品的價值形而上為抽象性的“金融”,導致瞭“物”的虛無性。

商品房從“為人居住”到“被人炒作”,就是人的居住需求形而下為商品房的功能,功能形而上抽象為價值,價值形而下為貨幣,貨幣形而上為金融,金融形而下為投資等的“形上形下”過程。

最終,商品房的存在現象遮蔽瞭它的本質和本體,外延遮蔽瞭內涵,表層邏輯遮蔽瞭深層邏輯,形成外在性對內在性的背離,最終形成商品房的“價值悖論問題”。

這是現代社會虛無性的一種具體表現。

哲學的虛無化是理性不足的體現,而不是理性失效的問題。

在中國傳統哲學理論框架中,價值理性和邏輯理性都屬於“道”的范疇。但是,任何一個現實問題的“道”並非唯一的,市場經濟的規律和原則也不是唯一的。關於“道”的選擇問題,就是關於“德”的問題,即人的主體性意識問題。符合“德”的基本原則的“道”,才是形成合理性邏輯體系和價值體系的“道”。這種符合“德”的“道”,就是一個倫理學問題,即“理學”問題。

最終,“德”與“道”的辯證統一,在《大學·禮記》中,稱之為“明德與至善”;在宋明心學中,王陽明稱之為“致良知”。實際是一種價值論上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今天,我們建構理性主義的中國現代哲學,其目的,就是在於重新建構人們對生活和生存關系的理性看法。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超齐全的米价天梯,建议收藏,买米跟着就对啦!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猪玲玲

· 6分钟前

經濟||中國的人均工資是什麼水平?

大傢好,今天我來做一個經濟方面的調查報告,主題是中國的人均收入,尤其是工資收入。形形色色的不可靠數據 進入正題前我...

· 22分钟前

联通卡怎么注销?

写在前面:目前手机卡注销都会遇到不少问题,但是掌握方法也不麻烦,做好以下两点,注销手机卡安全可靠。

· 31分钟前

大理洱海 | 最美小岛上的最美民宿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1353293221658624

· 41分钟前

流量“安心包”用著不安心

一個北京移動在2015年推出的服務:每10元100MB,不足10元部分按照0.29元/MB收取,直至超出流量費用達到60元時,不再收取費用...

· 41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