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分析下经济师考试第三章中,让考生普遍表示想吐的一个图:
企业的成本曲线图
首先,我们还是想象一个情景:
胖虎开的铜锣烧店。
我们想分析的问题是:
生产的铜锣烧的个数,跟我投入的成本(钱),这两个变量之间,到底有啥关系?
首先,针对“成本”这个词,经济师考试中,有三个概念需要记忆:
1)固定成本:就是不论你生产多少个铜锣烧,这个成本不随着铜锣烧的个数而变化。
比如说胖虎家的铺子,是租了小夫家的,小夫每个月向胖虎家收一万块钱的租金。
那么不管胖虎这个月做了100个铜锣烧,还是200个铜锣烧,还是300个铜锣烧,还是关店出去旅游了。
这个月提供给小夫的租金,都是一万元,雷打不动。
2)可变成本:生产的铜锣烧越多,这种成本就越多。
比如说铜锣烧的原料:奶油、鸡蛋、面粉。
胖虎制作200个铜锣烧,买的面粉的数量,肯定要比做100个铜锣烧的时候多。
3)总成本:就是上边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了解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之后,
胖虎就可以知道,他为了开铜锣烧店,
租房子花了多少钱,买原材料花了多少钱…..等等。
然而,这还不够。
如果胖虎想要知道,他做的这件事情,到底能赚多少钱的话,
他还需要了解更细致的量。
比如说他一个铜锣烧打算卖5块钱,
那么他到底赚钱了没?
这就要知道,平摊到每一个铜锣烧上的成本,是多少。
如果平摊到每一个铜锣烧上的成本是4块钱,那么他每卖出去一个,就赚1块钱。
如果平摊到每一个铜锣烧上的成本是6块钱,那么他每卖出去一个,就赔1块钱。
了解这个平摊成本,是很重要的,
因为这个数据,可以帮助他决定,到底给铜锣烧定价多少才合适。
为了得到这个平摊成本,我们把上面的三个数: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
统统除以生产量(比如说生产了100个铜锣烧,就除以100),
从而得出平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
于是我们得出了那张让人想吐的图当中的三个变量:
平均总成本(Averge Total Cost)=总成本/产量。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固定成本/产量。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可变成本/产量。
顺便提一句,根据这三个名词的英文名称,
平均总成本又叫ATC,平均固定成本又叫AFC,平均可变成本又叫AVC。
(考试的时候如果直接给出首字母缩写,别蒙圈了就行)
下面,让我们详细分析,那三条曲线,为啥长成那么恶心的模样。
我们要明确,曲线研究的问题是:
随着铜锣烧产量的变化,平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成本,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还是不变?
比如铜锣烧产量由100个,变成了200个,
产量100个的时候,每个铜锣烧的成本是3块钱,
那么产量变成了200个的时候,每个铜锣烧的成本是4块钱?2块钱?还是保持不变(3块钱)?
我们来一个一个的分析,
首先挑最软的柿子捏,我们来看一下平均固定成本(AFC)。
固定成本,就是胖虎付给小夫的房租。
假设一个月一万块。
如果胖虎这个月生产了100个铜锣烧,那么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成本就是100块,
如果胖虎这个月生产了200个铜锣烧,那么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成本就是50块,
如果胖虎这个月生产了500个铜锣烧,那么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成本就是20块….
以此类推。
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由于房租就是那么多,
所以,胖虎生产的铜锣烧越多,平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成本就越低。
用图像来表示,就是:
平均固定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们分析一下平均可变成本(AVC)。
上文提到的可变成本,是奶油、鸡蛋这些个可变成本,
然而,还有一样没提到的可变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劳动力。
比如说刚开始,胖虎这个商店,只雇佣了哆啦A梦一个员工,
生产铜锣烧有三步工序:烘焙、加豆沙馅、涂奶油。
哆啦A梦一个人在店里干的手忙脚乱,三个工位来回窜,
这边奶油刚涂完,那边烘焙的东西烤糊了……
于是,哆啦A梦一个人,一天只生产了20个铜锣烧。
假设雇佣一个工人的工资是1000块钱,那么在铜锣烧产量是20个的时候,平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可变成本,是50块钱。
后来胖虎一想,这样下去可不行,早晚倒闭啊。
于是他又雇了两个工人,大雄与静香,并给工人们分工:
哆啦A梦负责烘焙,大雄负责加豆沙馅,静香负责涂奶油。
在哆啦A梦一个人的时候,转换工序损失了大量时间,
但是有了分工之后,每个人专注干一件事情,效率就大大提高。
三个人一天生产了300个铜锣烧,平均每个人产量是100个。
雇佣三个人的工资是3000块钱,铜锣烧产量是300个,平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可变成本,是10块钱。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看出来,刚开始人员不够,一人兼任多职位的时候,
通过增加工人,引入工作分工,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并且提升每个人的工作效率。
换句话说,在初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然后,我们继续回到胖虎的铜锣烧店。
后来,出木衫也想来胖虎的店打零工(每次有好玩的事总是最后想到出木杉君),
胖虎想了想,以后还要借出木衫的作业抄,于是就同意了。
结果出木衫来了之后,没有他的工位,
只能等哆啦A梦,大雄或者静香干累了之后,稍微替他们干一会。
这样下来,四个人一天生产了330个铜锣烧,相当于多一个工人出木衫,铜锣烧的产量只多了30个每天,平均每个人产量是82个(比原来三个员工的效率低了)。
我们继续算总经济账:
雇佣四个工人的工资是4000块钱,铜锣烧产量是330个,平摊到每个铜锣烧上的可变成本,是12块钱(4000÷330)。
我们将上述三组数据画成图像:
平均可变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是平均总成本(ATC):
平均总成本,其实就是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变成本,这个很好理解。
我们通过上面的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可以看出: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一直往斜下方走,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
两条曲线相加,是什么形状的?
A+B=?
刚开始的时候,A和B都是下降的,所以很自然,A+B的形状,肯定也是下降的,实锤了。
到了后来,随着产量不断增大,A的纵坐标大小无限趋近于0。
这也好理解,比如说房租一万,生产100个铜锣烧,每个铜锣烧摊的成本是100元;
生产一百万个铜锣烧,每个铜锣烧摊的成本,是一分钱。
而此时,B的纵坐标,会变得无限大,
这个理解起来稍微有点烧脑,
我们想象胖虎的店里挤了100个工人,大量的人没有工作干,
可能工人的工资提高了几十倍(纵轴的成本迅速增大),多生产的铜锣烧量,才多了一点点(仅仅是因为有人替班,在岗的工人一直精力充沛,所以产量多了。但这种精力充沛的效应,随着工人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所以,当一个很大的数+一个几乎为0的数,的时候,
其求和结果为:一个很大的数。
所以当A+B的曲线,经过了初期的下降,到了一个最低点之后,
就会继续往上走,从而在产量很大的时候,达到一个较高的点。
平均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来讨论这样一个概念:边际成本(MC)
边际成本的定义是: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比如说做100个铜锣烧,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500块钱。
现在我要多做一个铜锣烧,产量变成101个铜锣烧,总成本变成了503块钱。
那么在产量为100个铜锣烧的时候,其边际成本为3块钱(503-500=3)。
也就是说在达到100个的产量时候,要想多增加1个产量,边际成本为3块钱。
那么这个边际成本的曲线,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我们通过上面的举例,可以理解:
胖虎的铜锣烧店,只有3个员工的规模,才是最有效率的,
员工数量少于3个,不同工序之间切换,浪费了大量时间。
员工数量大于3个,有员工的工作不饱和,也浪费了大量时间。
所以,员工由0变为3的过程中,由于效率在不断提高,
因而每多生产1个铜锣烧,所需额外付出的成本,在不断减少。
员工由3变为更多的过程中,由于效率在不断减少,
因而每多生产1个铜锣烧,所需额外付出的成本,在不断增加。
曲线如下:
边际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规律1: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
为什么?
我们可以想象,读书时候的平均分。
假设你五门已经出成绩的科目,平均分是90分,
然后第六门成绩下来了,
如果第六门成绩是95分,那你的新的平均分肯定上升了。
如果第六门成绩是80分,那你的新的平均分肯定下降了。
在这里一个道理…
平均分就是平均总成本,新出的那门成绩就是边际成本。
所以,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多的那门成绩不如之前的平均成绩),平均总成本就下降(新平均成绩就下降)(A点左半部分)。
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多的那门成绩比之前的平均成绩高),平均总成本就上升(新平均成绩就上升)(A点右半部分)。
综上,A点自然是上升与下降的那个交汇点,也就是最低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