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滚滚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出,古代一切的民族和国家兴起与起源,都难免与神话传说混在一起,我国自古就有君权神授的说法,而罗马城的起源也不例外,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古罗马的兴起与衰落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带你了解一下古罗马从建立到逐渐落幕的六大阶段
古罗马的王政时代是在公元前753年至公元前509这段时间,这时的罗马一般被大家称之为罗马王国,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其正式的名称其实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只是简称为罗马,这是当时在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一个强大文明,相传罗马城是由罗穆路斯、列莫斯兄弟两人创建,当时因为罗马所处地区土地肥沃,交通较为便利,而且是附近居民前往海边取盐的必经之地,咋很早以前就已经有原始部落,到了公元前八世纪至七世纪那会,各部落联合起来称为七丘联盟,以居住在帕拉丁山上的拉丁人为主,逐渐形成了一开始的罗马部落联盟
而罗穆路斯、列莫斯两兄弟正是其中声望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部落首领,随后两人因为一些领土纠纷开始自相残杀,最后罗慕路斯凭借着自己积攒的声望开始创建罗马国家,筑起了高高的城墙,而他自然而的成为了第一任罗马国王,他可能也没想到,罗马帝国极尽辉煌的时候能够如此强大,而最先组成罗马子民的居民被称为氏族,在罗马刚建立之初,罗穆路斯并未大权独揽
反而是采取了具有部落首领共治形态的元老院以及库里亚大会制度,由库里亚大会投票选举出国王。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铁器工具的普遍使用,社会经济的得到快速发展,罗马王国社会内部开始出现分歧,而到了王政时代中后期,罗马王国内部分富有的宗族开始利用元老院决策权和库里亚大会投票权,开始霸占公有土地和财产,而且占有和使用奴隶,形成最初的氏族贵族阶级。而绝大多数贫困的氏族因为无法承担王国那高昂的赋税转而寻求贵族的庇护,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与奴隶被剥削的开始
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用共和制度,开始了近五百年的罗马共和时期,在罗马氏族之外,还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阶层,由外来移民和新征服地区居民构成的平民阶级,处于旧氏族、库里亚大会和原部落之外。平民阶层并不会被限制人身自由,并且可以占有土地,只是需要缴纳赋税和服兵役。不过有一点很重要,他们不能够在王国内担当任何官职,并且不能参与库里亚大会和征服土地的所有分配
但是当罗马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瓶颈之后,旧氏族内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从一开始就享有相当权利的氏族贵族,和需要缴纳赋税却无法得到应有权利平民阶层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矛盾。此时随着大贵族阶层的兴起,势力庞大的贵族甚至可以通过元老院和库里亚大会对国王的权力造成影响。王权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直到罗马第七任国王小塔克文时期,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大。不过他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通过建立罗马殖民地的方式来获取民众支持
另一方面又不断的加强个人专制集权统治,就像我国古代一样,不断对贵族阶层进行打压,最终通过打击和收回贵族的阶层,用以强君主自身的权势和力量,这在文明中国古代也曾发生过。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政权被国内暴动的人民所推翻,小塔克那死板的的政策最终引发贵族动乱,过重的劳役加上连年战争的损失,还有王族对贵族的过度欺凌,最终让小塔克文遭遇贵族暴动和卫兵哗变,赶出了罗马。不过王权势力在罗马依然存在较大影响
小塔克文后来在其他地方势力和罗马城内支持者的帮助和驱使下,先后发起了三次复辟,结果全都失败了,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啊,而推翻了国王统治的罗马贵族们,决定摒弃掉束缚自身权势的国王之位,转而开始强化元老院的作用,形成了贵族共治的局面,自从没了王权束缚之后,贵族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实际统治者,然而这群贵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国家权力主要被五个大贵族把持着,因此当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之时,罗马的平民拒绝参战
这是平民第一次分离运动,在此情形之下,贵族被迫承认了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的权力,后来直到公元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员会颁布了一部新的法典,即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由于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再一次拉大,故而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平民阶层和贵族阶层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自此平民派的政客为了获得更多的民众的支持,不断拉拢平民和打击贵族阶层利益。而当马略改革之后,之前促进共和制完善的早期平民阶层正式宣告瓦解
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最终结束了罗马当时持续了数十年的内战,夺取了国内最高权力,在公元前27年,他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这也是标志着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的重要标志,当时平民与军队的利益纠缠在了一起,为了更大限度的为自己争取利益,平民逐渐蜕变成为暴民阶层,甚至到了最后,平民派的政客居然直接在底层贫民中组织打手、煽动民意,通过暴力左右选举等压制元老贵族和后起的骑士贵族阶层
致使共和派和平民派因为利益的严重冲突,所以从马略时期开始贫民派就不断以通过内战的形式,来打压贵族共和派。到了凯撒时期,元老院的贵族们甚至使用在元老院中合力徒手将其杀死,而不是通过政治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当时政权的分裂,等到了屋大维联合安东尼消灭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之后,共和派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力量。罗马的政治斗争完全归于平民派内部。等到屋大维掌握了元老院后,已经可以做到随意操作选举的地步了
公元前27年,元老院将“元首”和“奥古斯都”两个尊号风尚,后者属于一个新词。奥古斯都意指弘扬、辉煌。屋大维他虽然可以任免元老可是却依旧不是独裁者。由此可见罗马共和制在数百年演变中,将君主权力零碎化程度有多深。而屋大维想要集拢权力于一身,可谓是道阻且长啊。所以屋大维时期的的罗马帝国可以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君主制,而是一种元首制。元首其实就是众元老之首,类似现在议会的议长之职
而在军事方面,奥古斯都虽然以兵马大元帅之职能够统领罗马的元帅省,并且打破了主权10年一期的限制,不设期限。不过他却被限制了对兵马的专属权,且无法世袭。正因为如此,奥古斯都开始的罗马帝制时代与他们的宿敌波斯的帝制还有着天壤之别,不过随着罗马军队的募兵制度改革,促成了两个非常直接的后果。一方面是平民派政客竟然与军队连结在一起,开始借助军事上的优势帮助政治斗争中,导致罗马整体在维持住原有的元老制往帝制过渡,随着军队势力对政治的影响不断加大,导致屋大维时期之后的罗马军队,开始逐渐成为一股能够左右废立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随着军队势力对政治的影响,尤其是募兵制下普通士兵只对将军的效忠,导致屋大维时代之后的罗马军队开始逐步成为一股能够左右废立的力量。而当转变为帝制之后,那众多被征服和殖民的地区居民,可以通过认可一个超越城邦的中央奥古斯都来维系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也就是说再也不需要从罗马城中,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元老阶层获得认同,所以罗马帝制是维持住当时急剧扩大的罗马帝国的必要阶段
在公元395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马帝国正遇上“三世纪危机”。而当时我国的大汉最终是合久必分灭亡了,同时期的罗马也岌岌可危,公元前三世纪,正是罗马帝国产生激烈变化时候,当时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已经全面混乱,因为内乱不断,政府系统瘫痪,当时城市及以及农村的衰败越是靠近罗马帝国心脏地带的地区,混乱越严重。这就是被我们称为三世纪危机的现象
公元330年,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将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到了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而自从罗马最后一个能够维持统一的皇帝,狄奥多西去世后,跟他一同陪葬的还有一个表面完整,而实际上早已经是千疮百孔的罗马帝国,而到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东边的我们称之为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西边的我们称之为西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象征著西罗马帝的灭亡,其实当时经历过三世纪危机的西罗马帝国,已经千疮百孔,不过东边的东罗马帝国受到影响较小,甚至比较偏远的地区,还出现过短暂繁荣。所以罗马帝国的分裂在某些意义上,还保存了国力,可以在西罗马帝国不断衰落之时,东罗马能够依旧维持稳定,甚至日后还强盛一时,给强大的古罗马文明留下了种子
甚至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就是从东罗马的遗迹中发掘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多种多样,从三世纪危机到亚欧民族大迁徙,再到奴隶制危机等,而东罗马帝国虽然一直都是罗马帝国正统继承者自居,但是差距实在是相去甚远
1453年4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刚上线的穆罕默德二世,亲自率领无边无际的大军围攻拜占庭。直到5月末,奥斯曼军队经过多日激战,并且发动奇招攻陷最终攻陷了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末代皇帝死于乱军之中。直到145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最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至此辉煌了一整个时代的古罗马帝国陨落,所以说无论多么强盛的国家也无法逃脱,天下大势合久必分的趋势,历史的车轮也向来不会偏向于弱势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