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臺大體育學報第八輯,作者:李文心
摘要:日本劍道和中國武術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並始終影響兩國社會成員的日常思維、心態和行為方式。筆者透過文獻資料法,對比中日文獻,得出結論:
(1)劍道是日本武士道的主要內容,劍道目的不是殺人而是除惡。
(2)日本劍道和中國武術在訓練等方面有深切的聯系。
(3)日本劍道精神以禪宗作為思想基礎。
(4)日本武士教育包括我國儒傢經典教育和武士的技戰術訓練。
關鍵詞:日本、劍道、武士、武士道、禪宗、儒傢、武術
日本的武士起源於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莊園領地開始發達之際,在征兵制沒落之後,莊園領地的擁有者「名主」階級為瞭保障自身的權益,即組織莊民,使習武藝,漸漸地由半農半武的型態,轉為專事保衛莊園及對外鬥爭的武裝力量。
飛鳥.奈良時代
另外,寺院、神社莊園亦成立「僧兵」;地方行政官國司與郡司,為維護地方秩序及保護自身利益,亦組織武力,稱「郎黨」、「郎從」。於是各地出現瞭以戰鬥為業的武士。武士道即「武士的道德規范」,最初被稱作「武士之習」、「兵之道」、「弓矢之道」,到瞭江戶時代才正式有「武士道」的說法出現。
472ed78d3f6420ccb26ec529eb2b2250武士階級守則
武士道的起源時間,一般學者都認為是在鎌倉時期[1],新渡戶稻造則說明:「我們無法指出任何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然後說:「這就是武士道的源頭。」我們隻能說,它在日本封建時期逐漸成形,而其起源的時間則跟封建制度密不可分。……在日本,我們可以說封建制度的興起差不多是在十二世紀末,跟源賴朝將軍傢族的崛起同一時期。」[2]勝部真長則清楚的指出,是源賴朝與其傢臣團之間的主人(將軍)和屬下(傢臣)的關系[3],奈良本辰也的說法也如出一轍[4]。至於武士道的古典代表作,新渡戶稻造認為武士道是一套道德規范,是武士所必須遵守的原則,並沒有明文規定,而僅是一些口耳相傳的要訣或是格言,是一種心裡的準則,雖然十七世紀時有一本《武傢法度》,但此書內容簡短而且多半圍繞著婚姻城堡及聯盟等主題[5]。
武傢法度
總之,公元十六世紀以後,隻為打鬥的技巧在東方越來越不那麼需要瞭,武藝開始重視個人的精神成長。武藝從「致人於死」的手段,演變為強調個人發展的精神教育訓練。「劍術」變成為「劍道」。這個「道」就是「達到開悟、自我體證和瞭解的途徑」[6]。
武士道的精神就是在“弓矢之道"中加入瞭道德的因素。武士道的形成、變遷與儒傢思想密不可分,而且其受儒學影響是與日俱增的。說到日本武士道,不能不說劍道,劍道是日本武士道主要內容。劍道包括“劍術"和“心術"。從劍道形式上觀看是一種持刀劍或刺刀進行的格鬥術,從思想方面瞭解,它包含日本自身的民族傳統和禪宗及儒傢思想(聶嘯虎,2004)[7]。
「劍道」之所以稱為“道",而不稱為武藝或武術,因為真正的劍道不像早期的武藝那樣以殺人為目的。「劍道」或「武士道」從技術上而言,是論述如何殺人的問題,從道德方面言之,又有一個探討該不該殺的問題。「劍」無疑是一種殺人的兵器,「劍術」就是殺人的技術。「劍道」不是殺人而是要除惡,是除一惡人而救萬人,這才是「劍道」或「武士道」的根本。真正的武士不應該以殺人為目的。作為武士道的修養讀物《葉隱聞書》[8]中,第二條就要求武士“應成為喚醒大慈大悲的人"。武士的刀應該是“活人刀",而不應該是“殺人刀"[9]。武士之刀首先是要殺自己“心中之賊"。
從廣義方面而言的武道,就是前面所說的江戶時代武士道。這裡主要探索武道是指狹義上的武士道,即早期的“弓矢之道"。“弓矢之道"的源頭在於中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相撲"。“相撲"本是來自我國的“角力",日本人卻刻意發展成他們的傳統,並稱之為“國技"。又如空手道,日語稱為“唐手",就證明來自中國。而且日本劍道與中國武術在訓練等很多方面有著深切的聯系。例如“坐禪"等。
「禪」就是坐禪靜慮,是一種靜心思考的心理狀態。禪宗深深紮根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通常把禪宗稱為中國的佛教,禪隨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又從中國傳到日本。禪宗傳到日本以後,滲透到日本人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劍道、茶道等修行方式。
f75a51b2943f751d931d0e2afc836e56坐禪
在中國,禪宗與武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中國武術的背後有禪宗思想和煉身術。同樣,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也有從中國傳遞進來、由日本人加以創造的日本禪的思想脈搏在跳動(鐮田茂雄,1989)[10]。禪宗的創始人據說是「達摩」祖師,「達摩」祖師同時又是少林武術的創始人。「達摩」在五乳峰的天然石洞中面壁9年,這給他在精神和肉體上帶來很大的痛苦。因此,「達摩」在努力鍛煉身體的同時,編出瞭一套護身的心意拳法來進行修煉。面對猛獸的襲擊,他巧妙地運用鏟和手杖進行自衛。正如少林寺武藝是把禪和武術緊密相配合形成的。在這些日本武道哲學中最名就是澤庵宗彭宗彭(1573~1645年)的《不動智神妙錄》、《太阿記》和柳生派的《殺人刀》和《活人刀》。武道的道德內容來源於儒傢經典,武道的技術與技能來源於訓練和實戰。而對這些方面的培訓,又藉助佛傢唯心主義的力量即禪宗力量所進行的。作為武士之魂的日本刀和武士的劍道,追求以此為核心的武士道志向或嗜好,必然地潛藏於日本人的內心深處(木下秀明,2000)[11]。日本刀與劍道總是緊密相聯。日本武士喜愛佩刀。日本武士的佩刀風習應該與我國古代人們喜愛的佩劍風俗有密切關系。佩劍風俗在士大夫之間還有保留,如李白,不僅喜好佩劍,而且尚武。在他的《塞下曲》中就有這樣的豪言壯語:“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鐮田茂雄,1989)[12]。
11c5455399bdf39025afe9a5d3692b20李白圖像
日本武士一般配有雙“刀"(或者說“劍"),一長一短。日本武士有“試刀"的陋習即武士殺人不犯法。日本武士“試刀"的陋習主要發生在江戶時代。後來,在禪宗影響下,隨著劍道的成型逐漸被廢止。
劍道不僅僅局限於“劍術",近代的劍道要求達到“心、技、體"一致。高超劍術是劍道的第一境界。學習之士為達到第一境界,主要在於苦練速度和技法。劍道的最高境界是「無刀制勝」。要達到劍道的最高境界除瞭要有高超的“技法"外,還必須進行“心法"練習,也就是對心理狀態的調整和修煉,將心從現有的狀態上升到理想狀態,也就是“劍心一如"。澤庵宗彭宗彭在他的《不動智神妙錄》一書中有精辟論述,他認為,“劍道修煉首要的是去掉執著之心"。即“心無所住"[13],也就是隻要心不止於一處,其次日本武士力求透過修禪達到“不動智",即心不止於一處。“不動智"中的“不動"不是指靜止不動,而是要“動中靜,靜中動"。劍道不僅要身手快,而且還要後發制人,要不動而動,動作之快到極處如同靜止。好像高速旋轉的輪子、電扇看起來就像沒有動一樣,其實每一點都無處不在。澤庵宗彭所說的不動智,換一種說法就是“無心"。所謂“無心"就是“無停留處之心"。就是要處處留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回頭也能感覺到來自身後的攻擊,並能準確反擊。“劍出而心不追,忘卻一切擊法,隻管出劍。殺人而勿置心於人。心悟人空我空、技空劍空,且於空心亦不住"(源瞭圓著,1987)[14]。再進一步而言,“無心"就是對任何事物都不執著。它是人們自然具有的“本然之心",澤庵宗彭所說的“本然之心",就像流水一樣,不斷向底處流,不與高山爭高低。執著、求勝心切往往反而失敗,好像是“欲速則不達"一樣。隻有不執著才能達到“劍心一如",做到劍就是你的靈魂,劍和人融為一體,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現代劍道
另外,“無心"又指“平常心"。對於武士來說就是臨戰之心,隻有時刻處於備戰狀態,才能集中心力。比如「李廣」射虎的故事。「李廣」第一次能夠射穿石頭就是處於臨戰之心的狀態下,第二次射不穿,是他已經知道是石頭,而沒有平常的決鬥之心。平常心不同於特殊情況下的心情,如過獨木橋,又高又窄,你不敢過,但如果在平地上,這樣寬度你絕對能順利地通過。武士決鬥,刀來劍往,失敗於一瞬之間,稍一分心便命喪黃泉。所以“心無所置"就要求武士在拼鬥的時候,不僅要將所練的一招一式運用自如,而且心就不能停留在生死問題上,要置之度外。武士每天都面臨著生死。所以,作為武士道的修養讀物《葉隱》中,第一條就說“武士道就是超脫生死"(左藤辛治,1992)[15]。做到“生死一如",隻有在心理方面做到“生死一如",才能死中求生。
澤庵宗彭所說的無置所之心和無心之心,是禪的領悟,同時也是日本劍道之心。體驗無心,隻靠頭腦是不行,隻能用澤庵宗彭所說的“冷暖自知"的方法,自己要深入進行修煉。
此外,日本劍道的柳生派講究“無刀取"的功夫。柳生派的創始人「柳生宗矩」將其解釋為,在沒有刀劍情況下,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雙手,扇子和身邊的東西防身,「柳生宗矩」道破無刀的本質是:“不殺人,我們以不被殺為勝。"(鐮田茂雄,1989)[16]一味無故殺人不是日本劍道目的,日本劍道在禪宗影響下完成瞭從殺人刀到活人劍的質變。“不爭勝負,不拘強弱"是日本劍道的本質,應該從這裡去尋求日本劍道或武士道的精神(鐮田茂雄,1989)[17]。
日本劍道有很多流派,如“無刀流"、“一刀流"(中條流),另外還有神道流、二天一流、念流、陰流、示現流等。“無刀流"的創始人是「柳生宗嚴」和「柳生宗矩」父子。所以,無刀流也稱柳生派。柳生派特有的功夫就是“無刀取"。無刀的含義本來是赤手空拳從對方手中奪取白刃。「柳生宗矩」對“無刀"還有進一步的解釋。他認為,真正的武士道不是為瞭爭勝負,也不是為瞭殺人。「劍」並非為殺人而存在,而是為摧毀人的殺人意志而存。“最靈巧的劍是永不出鞘的",真正的劍聖不會亂殺人,即使刀不出鞘,從他們的身上發出的劍氣也會鎮住對方,使其像捆住瞭一樣動彈不得。「宮本武藏」(1584~1645)是日本江戶時代最負盛名的劍豪,被稱為“劍聖",所著之“五輪書”為一舉世之作[18]。他號二天,是劍道“二天一流"的創始人。他曾用木劍與人決鬥。「慈恩」(1351~1421)則是劍道“念流"的始祖。
宮本武藏
關於日本武士生活,戴季陶先生概括為三點:“一是擊劍,二是讀書,三是交友。(戴季陶,1997)"[19]。其中,讀書主要就是讀“孔孟之書",求“武士之道"。為瞭“修身養性“,讀書是武士的必修課。武士不僅讀孔孟之書,還要明瞭武傢的法律條令。這些法律條令的精神,主要來自儒傢經典和思想。武士之子不僅是屬於傢庭,更是“藩”之。所以,無論是藩主還是一般武士傢庭都重視對武士之子的教育,從小培養他們忠、孝的觀念。
對武士教育包括兩個基本觀點:其一,是實行儒傢經典的教育;其二,是對武士的訓練。武術訓練內容包括劍、槍、弓等,主要以劍為主。而且武術鍛煉是非常艱苦的。嚴格的武術訓練隻能提高手法和身法,武士面臨的是戰鬥,這就不僅要武技,還需要勇氣。武術傢更註意意志、勇氣的鍛煉。關於勇氣的鍛煉,武術傢自有一套訓練辦法。比如,為瞭避免造成膽小,經常要在刑場、墓地、荒廢的空屋作遊戲,以消除恐懼心理。偶爾也要幼童利用夜間一個人去刑場,在首級上作一個記號等。“勇武”是武士最基本必備條件。然而,隻有匹夫之勇還不行,還要有堅毅、不屈不撓等精神風貌。“日本武士從小被嚴厲磨練,以期建立一種剛毅、勇敢的精神。一位武士的兒子,無論年紀多小,受傷流血感到疼痛也不得出聲啼哭。”關於精神的鍛煉,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勝海舟」(1823~1899)的父親是一名劍術高手。勝海舟幼年時有一次睪丸被狗咬傷,醫生趕忙給他治療。這時其父提著劍指著「勝海舟」的鼻子說:“你別哭,若哭出聲音,在你一哭時,我隻好讓你像一名武士般堂堂正正的死掉。”「勝海舟」後來成為近代日本劍道“三大劍客”之一。為劍道達到最高境界,隻依賴苦練還不行,並還要有悟性。隻煉手法、身法,步法還不行,必須還要鍛煉心意。這樣才能在實戰中做到“手到、眼到、心到”,以達到“物我兩忘”之境(左藤辛治,1992)[20]。
日本江戶時代後,劍道內容出現瞭大量道德因素,並逐漸成為培養武士精神的手段。而從批評角度分析日本劍道,發現日本劍道思想中的某些理念,例如忠、孝念,容易為軍國主義者利用,這種利用開始於日俄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到頂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天皇和軍部法西斯利用劍道來鼓動日軍士氣,使劍道成為一種精神麻醉劑。近現代,日本軍國主義與日本劍道的結緣,實質上是軍國主義者對日本劍道的惡意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對日本進行思想改造,為防止軍國主義死恢復燃,砍掉瞭劍道中不合時宜內容,從這一角度出發,切斷日本劍道與軍國主義之間的紐帶。今天,改造後的日本劍道又走上瞭迅速發展的趨勢[21]。
1、劍道是武士道的主要內容,其目的不是殺人而是除惡。
2、日本劍道和中國武術在訓練等方面有深切聯系,都透過修禪來提高剛毅之志。
3、“不爭勝負,不拘強弱"是日本劍道的實質,日本劍道或武士道的本質不是走軍國主義道路,而是活人劍之心和無刀之心。
4、日本武士的教育包括儒傢經典教育和武士的技戰術訓練。日本武士教育結合瞭中國儒佛兩傢的思想和行為,尤其是佛教的禪宗,是佛教和中國儒傢、道傢的結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