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弓形蟲科普不太一樣:(上) 弓形蟲終生免疫迷思

弓形蟲特輯:(上)弓形蟲終生免疫迷思

弓形蟲是個經久不衰的有趣話題, 每個人都知道弓形蟲,三姑六婆知道,老頭老太也知道。弓形蟲的妖魔化也因此愈演愈烈。雖然網絡上的弓形蟲科普鋪天蓋地,太多人對弓形蟲依舊抱持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尤其是準媽媽、準爸爸們,拼盡全力想要消滅一切對寶寶有害的因素,一句“萬一呢”就把自己嚇得夠嗆。為瞭減少這種不必要的焦慮,許多科普把弓形蟲的整體形象模糊化、簡單化,雖然其用意值得稱道,但長期來看,興許會產生更大的問題也說不定。

網絡上已經有很多不錯的科普,但不會面面俱到。故此,秉持中立、客觀態度,我想談談當今弓形蟲科普中可能存在的誤區以及被遺忘的角落。拋磚引玉,歡迎留言告訴我你還想知道哪些,我會在下集中寫。

本篇是上集,主題是大多數科普中提到的【感染弓形蟲後一輩子免疫】當真人、貓都是如此?

在深入這個話題前,我們需要瞭解弓形蟲的三種重要存在形式。這三種形式分別是:囊合子、緩殖子 、速殖子。(敲黑板)這裡很重要,大傢務必理解哦,請參考下表。

我做瞭一定的簡化,細分的話形態不止這3種,但沒多少瞭解意義。

一次感染終生免疫?

許多科普,無論是個人撰寫還是政府組織的,大都會說”一旦感染過弓形蟲,這輩子就免疫瞭“。甚至醫學院也是這麼教學生的。可惜這個數十年來通行無阻的概念從一開始就無根無據,可能是錯誤的。弓形蟲在感染人體後,很快被免疫系統壓制,變為一顆顆超微型包囊(cysts)沉眠於體內。Dr.Lasinson在1958年提出設想,如果這種包囊持續存在,那麼免疫系統會持續警醒使得人對弓形蟲產生保護性免疫。(引用1)後人又發現,這個弓形蟲包囊存在時間很久,持續一輩子的話,是不是一輩子免疫呢?傳著傳著,這設想後面的問號就慢慢變成瞭句號。

我們把這理論的兩大根基拆開來講:

A.感染後形成的包囊,是否會讓免疫系統持續產生反應

B.弓形蟲包囊是不是一輩子存在於人體內?

A.免疫反應

弓形蟲包囊會讓免疫系統持續產生反應這點大概是真的。人感染弓形蟲後,弓形蟲轉變為速殖子 (tachyzoite)形態開始向全身蔓延。這一入侵自然不會逃過免疫系統的法眼,弓形蟲速殖子很快被免疫系統壓制,被迫轉為緩殖子(bradyzoite),形成包囊沉睡於人體內。好,這個是很多科普裡都寫過的。問題在於沉睡這個詞也許不太合適。弓形蟲緩殖子形成包囊後還是可以破裂、釋放出寄生體(引用1-4)這種非常緩慢但持續的寄生體釋放為何出現?沒有人知道。大概正是這個過程持續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瞭弓形蟲保護性免疫(引用5)

B.包囊永久存在?

弓形蟲包囊的存在會讓人產生保護性免疫,這點沒問題。那弓形蟲包囊會存在多久?過往試驗中,在鴿子、鼠類身上發現弓形蟲感染後會在體內形成包囊。可是沒人知道這些包囊會存在多久,實驗動物在短時間試驗後不是被殺死就是死於急性弓形蟲感染(引用6、7、8、9)

除瞭動物實驗,人體與弓形蟲相關的研究寥寥無幾。1965年,雷明頓和卡瓦諾第一次從人腦、骨骼肌上分離出弓形蟲包囊。52個因各式原因死亡的病人中,即便都有弓形蟲抗體反應,僅5人體內確實存在弓形蟲包囊。此外,在1960年,從一位弓形蟲陽性女性的子宮組織中成功分離出弓形蟲包囊。這是僅有的兩個人類弓形蟲組織包囊實驗,然後就沒有然後瞭。弓形蟲包囊在人體內會存在多久從來就不明不白。(引用10、11)

非常有意思,起初研究者對【弓形蟲包囊是否一輩子存在於人體內】非常謹慎,不敢下斷言(引用1、6、12)隨著時間,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引用前人都不確定的假設,毫不猶豫的下結論說”弓形蟲包囊會一輩子存在“,即便根本沒有什麼新證據。(引用13、14)

a366ed90a7cb2188a4276f11c477867a

所以說,一次感染弓形蟲就會終生免疫的根基,所謂”一旦感染,弓形蟲包囊會一輩子存在於人體內“本身就是傳來傳去變瞭味兒的理論。從有疑問的假設慢慢畸變為無人質疑的公理,其中並沒有什麼可靠的科學證據。可以明確的是,弓形蟲感染後在人體內形成的包囊確實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所謂一輩子存在的說法從來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可以當真。

終生免疫論的破滅?

那麼弓形蟲無法終生免疫嗎?也不一定。弓形蟲終生免疫理論上可以實現,但是絕非多年流傳的一次感染就可達成。假如一個人經常感染弓形蟲,產生二次免疫應答、促生免疫記憶,也許能夠產生終生免疫力(引用19、20)這還隻是一個假設,是不是真的這樣並沒有人知道。

弓形蟲可能要感染非常多次才會產生終生免疫,現代社會想要做到這點很困難。實際調研側面反映瞭這點,具有弓形蟲抗體、被感染的人正越來越少,大概是重復感染越發困難緣故(引用21)。不少資料中表示法國的弓形蟲感染率是發達國傢中最高的,高達80%。80%這個數據來自1960年,隨著時代變遷,2010年的研究發現法國人口中弓形蟲感染率隻有36.7%瞭。

41d4dfb714be4e7bae933cc5decab7aa

美國也是一樣,十多年間美國12-49歲國民的弓形蟲感染率從14.1%掉到瞭9%(引用22)是什麼造成瞭這種變化?肉類冷凍普遍化和養殖業的大型化、正規化讓弓形蟲越來越少,法國人吃三分熟羊排的也不多瞭。養貓方式應該也有影響,不過占比多少不得而知。曾幾何時散養貓,讓貓出去捕獵抓老鼠還是很普遍的現象,現代傢庭養寵物貓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瞭。

初步總結

弓形蟲終生免疫這一說法不能算錯,在特定情況下,經由多次感染”也許“可以達成。但一次感染就終生免疫?這說法完全站不住腳。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大概是備孕的準媽媽們孕前檢查的同時,孕期檢查一樣該提上日程,不管你以前是否感染過。

1b4cd5f788bb06e66c443a5cdb479fd2

提到弓形蟲隻想到貓,算是管中窺豹的典型

一直以來人們認定弓形蟲感染一次就終生免疫,所以有感染歷史的女性就不會在孕期因為弓形蟲出事兒。現在看來是心太大瞭,人一次感染後能免疫弓形蟲多久並沒有實驗予以考證,而一輩子免疫的說法也隻是流傳偏瞭的假設。我的建議是,備孕期間做TORCH毫無疑問,應該明確自己是否有弓形蟲長期抗體(IGG),如果有,那可以放心一半。

孕期當中前三個月還是需要再查至少一次,因為此時弓形蟲最可能造成胎兒神經發育問題。三個月後,雖然母親感染後傳染給胎兒弓形蟲的幾率會由15%倍增到40-60%,但造成發育問題的幾率就極端低瞭。

貓感染後終生免疫,隻散播一次弓形蟲?

我知道答案,但是猶豫要不要說。

許多科普說貓感染弓形蟲終生免疫或者隻散播一次弓形蟲,這說法科學上是錯誤的。現實生活中又是正確的。一來重復感染困難,二來太多人用著”萬一呢“這種無聊說辭,拋棄甚至殘害寵物貓,在我本人看來這是愚昧的勝利。而一次感染終生免疫的說法,好歹能讓一些人收斂一些。此外,這是個養貓公眾號,我本人還是生骨肉喂食的支持者,在一些人眼裡簡直十惡不赦(笑),由我來說似乎很諷刺。但是科學就是科學,我現在把話說明白也省得日後有人借題發揮。不過誰知道呢?畢竟那麼多人根本不懂罕見和困難是什麼意思,他們隻知道”萬一呢“,那我隻能送您一個友好的微笑啦。

是的,我喂我傢貓生食

簡單的答案:不

看完上文你應該早就知道貓感染弓形蟲一次肯定不會終生免疫,自然也不可能一輩子隻散播一次弓形蟲。貓攝入被弓形蟲污染的肉、獵物後3-10天左右,弓形蟲就開始通過貓糞散播,持續10-20天左右。(你說攝入囊合子行不行?一般不行,除非超大量不然無法感染貓)因為貓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弓形蟲此後被壓制進入隱性感染狀態。但這種狀態並不是“弓形蟲被徹底消滅”,等貓遇到免疫力被嚴重削弱的情況,弓形蟲就會重新進入散播狀態。這種免疫系統被削弱的情況主要有

1.貓艾滋病(FIV)

2.貓白血病(FELV)

3.貓長時間使用潑尼松龍、地塞米松、環孢素等壓制身體免疫系統的激素或藥物。

在相關試驗中*,幼貓被弓形蟲感染後,使用地塞米松1mg/kg 30天,導致身體免疫力驟降,弓形蟲再度開始散播(引用23)。讀者們應該也註意到瞭,上述情況並不普遍,所以大多數科普都停留在“貓感染後隻散播一次弓形蟲”

免疫周期

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到時間瞭。有限的研究發現,貓的弓形蟲免疫周期大約是6年,而不是一輩子。(我必須提醒大傢這是唯一的相關實驗,非常有限)弓形蟲研究泰鬥 J. P. Dubey在1995年進行過為期77個月的實驗。4-6個月感染弓形蟲並產生免疫力的貓,6年後使用不同弓形蟲蟲株嘗試感染,接近半數再次散播弓形蟲。這一試驗中使用瞭TS2、ME49和P89三種不同的蟲株,這一點可能會產生影響。很無奈,這是目前唯一的活體實驗,所以隻能說貓的弓形蟲免疫周期是6年左右,也許同類蟲株會免疫更久,但肯定不是一輩子。(引用24)

到此上集結束,有希望知道的問題,歡迎留言。

引用:

  1. Lainson, R. (1958) Observ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nature of pseudocysts and cysts of Toxoplasma gondii.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52, 396–40
  2. Frenkel, J.K. (1973) Toxoplasmosis: parasite life cycle, pathology,and immunology. In The Coccidia. Eimeria, Isospora, Toxoplasma and Related Genera (Hammond, D.M. and Long, P.L., eds), University Park Press
  3. Dubey, J.P. et al. (1997) Oocyst-induced murine toxoplasmosis:life cycle, pathogenicity, and stage conversion in mice fed Toxoplasma gondii oocysts. J. Parasitol. 83, 870–882
  4. Filisetti, D. and Candolfi, E. (2004) Immune response to Toxoplasma gondii. Ann. DellIstituto Super. Sanità 40, 71–80
  5. Robert-Gangneux, F. and Dardé, M-L. (2012) Epidemiology of and diagnostic strategies for toxoplasmosis. Clin. Microbiol. Rev. 25,264–296
  6. Jacobs, L. et al. (1953) Experimental toxoplasmosis in pigeons. Exp. Parasitol. 2, 403–416
  7. Nakayama, I. and Matsubayashi, H. (1961) Experimental transmiss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mice. Keio J. Med. 10, 163–179
  8. Lainson, R. (1959) A note on the duration of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the guinea-pig. Ann. Trop. Med. Parasitol. 53, 120–121
  9. Ruchman, I. and Fowler, J.C. (1951) Localiz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Toxoplasma in tissues of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hite rats.Proc. Soc. Exp. Biol. Med. Soc. Exp. Biol. Med. N. Y. N 76, 793–796
  10. Remington, J.S. and Cavanaugh, E.N. (1965) Isolation of the encysted form of Toxoplasma gondii from human skeletal muscle and brain. N. Engl. J. Med. 273, 1308–1310
  11. Remington, J.S. et al. (1960) Chronic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the uterus. J. Lab. Clin. Med. 56, 879–883
  12. Feldman, H.A. (1959) Human toxoplasmosis. J. Chronic Dis. 10,488–499
  13. Innes, E.A. (1997) Toxoplasmosis: Comparative species susceptibility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 Comp. Immunol. Microbiol. Infect. Dis. 20, 131–138
  14. Montoya, J. and Liesenfeld, O. (2004) Toxoplasmosis. Lancet 363,1965–1976
  15. Beverley, J.K. (1973) Toxoplasmosis. Br. Med. J 2, 475–478
  16. Frenkel, J.K. (1974) Path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ngenitaltoxoplasmosis. Bull. N. Y. Acad. Med. 50, 182
  17. Ferguson, D.J.P. and Hutchison, W.M. (1987) The 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the brains of chronically infected mice.
  18. Watts, E. et al. (2015) Novel approaches reveal that Toxoplasma gondii bradyzoites within tissue cysts are dynamic and replicating entities in vivo. MBio 6, e01155-15
  19. Sa, Q. et al. (2013) IL-2 produced by CD8+ immune T cells can augment their IFN-(production independently from their proliferation in the secondary response to an intracellular pathogen. J.Immunol. Baltim. Md 1950 190, 2199–2207
  20. Gazzinelli, R.T. et al. (1991) Synergistic role of CD4+ and CD8+ T lymphocytes in IFN-gamma production and protective immunity induced by an attenuated Toxoplasma gondii vaccine. J. Immunol.Baltim. Md 1950 146, 286–292
  21. Evolution of Seroprevalence of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France from 1960 to 2010.
  22. Jones, J.L. et al. (2007)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2004, decline from the prior decade. Am. J. Trop. Med. Hyg. 77, 405–410及NHANES III
  23. Prevention of Shedding and Re-Shedding of Toxoplasma gondii Oocysts in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Cats Treated with Oral Clindamycin: A Preliminary Study A. Malmasi1, B. Mosallanejad, M. Mohebali, M. Sharifian Fard and M. Taheri
  24. Duration of Immunity to Shedding of Toxoplasma gondii Oocysts by Cats Author(s): J. P. Dubey Source: Th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Vol. 81, No. 3 (Jun., 1995), pp. 410-415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硬核分享:運營商的定向流量在哪些地方不能使用呢?

大傢都知道手機流量卡的流量包括兩個方面:通用流量和定向流量。通用流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定向流量隻能在運營商指定的A...

· 43秒前

令人明心見性的100首禪詩,境由心生

人民網:年老心閑無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行亦禪,坐亦禪。領悟這些禪詩中的意境和奧妙。圖...

· 49秒前

央视神级文案 | 《航拍中国》浙江

图文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的旅程从跨越海湾的大桥开始 在群岛中去探访一段遥远的记忆 穿越岛链 我们探寻古老的港区 向南 ...

· 2分钟前

河南郑州旅游攻略:郑州必去的景点TOP5!第一次来看这一篇就够了!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文物古迹众多,有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在内的遗址遗迹达1万余处。二七广 ...

· 3分钟前

【深度解析】什麼是有鎖機/網絡鎖,有鎖機怎麼樣,給有疑問的你解惑

【深度解析】什麼是網絡鎖/有鎖機,給有疑問的你解惑 蘋果的有鎖機/卡貼機大傢應該都有聽說過,不過大傢印象中的卡貼機一...

· 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