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書原由】
《芥子園畫傳》的成書,與著名的戲劇傢、理論傢李漁有直接的關系。李漁字笠翁,在明末由杭州遷居江寧(今南京),建起瞭一座號為“芥子園”的園林式宅院。正是在“芥子園”中,他收集瞭大量文學、戲劇、書法、繪畫方面的書籍,並開始嘗試自己刻書。在清康熙初,李漁與女婿沈心友討論畫理時,偶然想到瞭要編刻一部可供自學山水畫的繪畫技法教材。康熙十八年,在李漁的幫助下以“芥子園”的名義出版瞭第一集,這便是芥子園畫傳的發端。詳情經過請見《芥子園畫譜》初集(即第一集)開篇的李漁自序。
【 主要版本年表】
《芥子園畫譜》市面上有多個版本,比如康熙版,巢勛版,吳蓬版,很多人搞不清楚,其實各個版本是經年內容遞增的過程。康熙18年先出瞭初集共五卷內容為山水,康熙40年出版瞭第二集共四卷內容為蘭竹梅菊,和第三集共四卷內容為花鳥,所以芥子園原版隻出瞭3集,這便是現在所說的康熙版,請註意僅僅隻有3集。這三集因為用瞭彩色木刻套印,每集的後半部分整幅的繪畫案例幾乎都是彩色的,而前半部分局部的畫法大多是黑白的,僅少數頁面為彩色;後來嘉慶年出版商又將清朝畫傢丁皋的人物繪畫技法編輯增加成瞭《芥子園畫傳》第四集,彌補瞭《芥子園畫傳》人物繪畫技法不足的遺憾;然後因為原本的一再被翻版,刻印質量越來越差,於是在光緒年巢勛重臨瞭丁皋的四集,同時每集末尾都再增添瞭一套圖譜叫《增廣名傢畫譜》來擴充繪畫案例,這便是巢勛版,采用石印,此版通篇全黑白,造價便宜,受到瞭廣泛的流傳,所以市面上的巢勛版共4集,全黑白;最後就是當代畫傢的臨本,比如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的吳蓬臨本,數碼影印,自由度也更大,從頭開始便是彩色,特點是筆法上比較偏向個人的風格,這點是需要註意的。
具體編撰增補出版主要年表如下:
1.康熙18年(1679年 己未) ,初集《山水譜》編成,共五卷。此譜由李漁的女婿沈心友,請當時嘉興畫傢王概,臨摹李漁祖輩明代畫傢李流芳的43頁課徒畫稿,整理增補而成瞭133幅畫稿。初印本為木刻版,以紅、棕、藍、綠、黃5色套印,用的是開化紙,紙質細膩,顏色鮮艷,在當時堪稱印刷精品。
2.康熙40年(1701 辛巳),即第一集編成後的22年,李漁已故,而沈心友繼續邀請王概、王蓍(shī)、王臬(niè)三兄弟編成第二集《梅蘭竹菊譜》和第三集《翎毛花卉譜》,同樣以木刻版彩色套印,其制作水平還超越瞭第一集。
3.1701年, 蘇州金閶文光堂出版《芥子園畫傳》二集。
4. 1708年,《芥子園畫傳》初集、二集、三集再版。
5.1743年,乾隆八年,畫傢上官周於晚年根據歷史資料創作《晚笑堂竹莊畫譜》,聘請廣東名工雕版刊行。它收集作者依據史料刻畫的120位歷史人物繡像,每幅繡像皆附有像贊文字。上官周(1665年—1749後),福建省長汀縣人,善畫山水、人物,山水畫“煙嵐彌漫,墨暈可觀”,所畫古今名人,功夫老到,各具神態。主要代表作有《羅浮山圖》、《珠江掛帆圖》、《臺閣風聲圖》等。是公認的“閩派”畫風的創始人。《晚笑堂畫傳》刻畫瞭我國古代120位著名歷史人物,所繪人物個個惟妙惟肖,對後人的同類作品有一定影響。魯迅先生十分推崇上官周的畫,曾購買《晚笑堂畫傳》寄贈木刻傢亞力舍夫。魯迅書信1934年1月9日記載:“微雪。上午寄烈文信並稿二篇。寄墨斯克跋木刻傢亞歷舍夫等信並書二包,內計木版顧愷之畫《列女傳》、《梅譜》、《晚笑堂畫傳》、石印《歷代名人畫譜》、《耕織圖題詠》、《圓明園圖詠》各一部,共十七本。”過瞭幾天,他在寫給鄭振鐸的信中又說:“前幾天,寄瞭一些原版《晚笑堂畫傳》之類給俄木刻傢,《箋譜》出後,也要寄一部。”日本《支那繪畫史》一書中,專文論述瞭《晚笑堂畫傳》的藝術價值與影響,並將《晚笑堂畫傳》影印與書一同發行。日本《支那繪畫史》載:“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出現,在人物畫法上開拓一新生面。”
6.1748年,日本寬延元年,即中國乾隆年間,出現瞭最早的芥子園和刻本。日本京都河南四郎右衛門部分再版瞭《芥子園畫傳》初集、三集、共6卷,套色印刷,翻刻本。
7.1753年 - 河南四郎右衛門出版《芥子園畫傳》初集全部,共5卷,按照形制分類,其中的7幅使用4至5色印刷,有的還有細致的漸變效果。
8.1780年 - 日本京都菱屋孫兵衛的五車樓書店利用河南四郎右衛門的版片,再加刻第二集,出版《芥子園畫傳》三集,使《芥子園畫傳》完整版第一次在日本出版,成為【畫傢真正的其寶】(該出版者的【廣告】用語)。菱屋孫兵衛後又加刻第四集版片。
9.1782年 - 乾隆47年,蘇州金閶書業堂重刊彩色套印本《芥子園畫傳》(開封市圖書館存一集蘭譜)。乾隆年間,大多是原刻版的翻刻版,由於三集《芥子園畫傳》的影響很大,書店紛紛向芥子園甥館購買版權,於是乎前後出現瞭約十一種版本,各版本經歷多次印刷,印數不可勝數,這也就是《芥子園畫傳》眾多翻刻本出現的原因,如金陵的文光堂、金閶的文淵堂、姑蘇的經義堂、趙氏書業堂等版本,都屬於這種情況。較早的乾隆翻刻本較接近原本,"摹仿各傢畫譜"部分也采用彩色套印,但從整體水平來看仍有相當距離,不僅體現在造型及精神氣質的把握上,在套色上也有距離。
10.1800年 - 芥子園煥記出版《芥子園畫傳》重鐫本。日本五車樓書店出版石希聰著《芥子園畫傳考》一卷,松本愚山作序,書中將《芥子園畫傳》之【青在堂畫學淺說、設色各法】重錄,以傳統校註的方法,對其中涉及的畫傢作簡短說明,並對其中難度較大的段落加以註釋。
11.1817年 - 芥子園煥記出版《【芥子園】畫傳二集:四種卷首一卷》。日本皇都書林翻刻《芥子園畫傳》二集。日本大阪北村佐兵衛刊《譯本芥子園畫傳》。
12.1818年,嘉慶23年,據說是因為書坊為瞭牟利,將第四集《人物》編成,第四集由翻刻者補全瞭前三集缺少人物畫的缺失,加入瞭清代畫傢丁皋(字鶴洲)《寫真秘訣》、上官周《晚笑堂畫傳》等,又增以篆刻的《圖章會纂》,有《述古印說》、《續纂印論》等。這是第一次大增補,改變瞭全書的卷冊形態。故今日人們誤以為《芥子園畫傳》共有四集的狀況。
13.1819年, 京都五車樓與名古屋慶雲堂合作,出版《譯本芥子園畫傳》(或稱《傍譯標註芥子園畫傳》),此為帶有卷首和註釋的第一集的全版,加以【訓點】和【傍訓】,以便日本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中文,並補充瞭時人柏木如亭撰寫的大量註解,是重要的普及化版本。
14.1823年,《芥子園畫傳》在日本廣泛傳播,幕府機構【昌平坂學問所】以《畫學淺說》之名,出版瞭該書的【官版】。
15.1856年,上海江東書局出版《芥子園畫傳》。
16.1880年,日本大阪文山堂出版《芥子園畫傳》初集,翻刻本。
17.1884年,書坊在將王墀的《毓秀堂畫傳》四卷人物合刻刊印成另一版《芥子園畫傳-人物》,歷史傳說人物畫像一百六十幅,按一圖一傳記的體例編列,每四十幅為一卷,共四卷。這版人物畫譜和之前的丁皋版《芥子園畫傳》第四集人物內容不同。王墀,字雲階,江蘇江陰人,(1820—1890),著名畫傢,海派先驅。其最著名的作品是1882年(光緒年間)《增刻紅樓夢圖詠》,風行一時,傳為經典。《毓秀堂畫傳》出版於1883年(光緒9年),此時王墀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瞭,“毓秀堂”是其“起居舊室之名也”。亦有上海鴻寶齋出版《芥子園畫傳》,石印本。
18.1887-1888,光緒十三、十四年,巢勛(1852—1917)對四集《芥子園畫譜》重新勾摹修整,為四集的每一集末尾增加瞭《增廣名傢畫譜》部分的畫譜內容,大力推揚當時在世的海派畫傢,此版以石印法影印出版,黑白版本,世稱“巢勛臨本”,也是流傳最廣的版本。這是第二次大增補,改變瞭全書的時代形態與畫譜格式形態,目前我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經歷過三次編纂的最終形態。同年,巢勛同門周鏞臨摹的《周臨芥子園畫傳》和上海千傾堂書局印制的《芥子園原本畫譜大全》出版。巢勛和原刻本在內容上有細微的差別,比如樹葉的"點葉法","初刻本"為20種,"巢本"隻有18種。再就是,在"摹仿名傢畫譜"部分,"巢本"把原本為跨頁的圖印在一頁之上,這樣一來,就每幅畫的長寬比例來看,"初刻本"長寬比例較接近,而"巢本"顯得更為細長。在構圖上必然發生較大變化。比如"巢本"把很多本來題於扇外的詩題於扇面之上。他的版本總體用筆缺少變化缺乏美感,王概編繪的《芥子園畫傳初集》的原刻本不僅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水準,體現出編繪者對表現對象精微的觀察、高度的藝術概括能力和表現能力,加上對中國傳統山水畫技法全面的概括,對於初學畫者的確是很好的入門教科書。
19.1888年,上海鴻文書局再次出版巢勛臨《芥子園畫傳》,石印本。此後,上海千傾堂書局、鴻文書局、鑄記書莊等處印本多為巢勛臨本。
20.1890年,上海同文書局出版《芥子園畫傳:三集》,石印本。
21.1893年,上海點石齋出版《芥子園畫傳初集六卷,二集九卷,三集六卷》,石印本。
22.1895年,上海寶文書局出版《芥子園畫傳》三集,石印本。 1897年 - 上海順成書局出版《芥子園畫傳》四集,石印本。
23.1908-1909年,上海章福記書局出版《芥子園畫傳》,石印本。
24.1911年,日本京都蕓艸堂出版《芥子園畫傳》四集,刻本,其中部分版片為1748、1753年河南樓所刻,第二、四集為菱屋孫兵衛所刻。
25.1913年,上海書局、共和書局出版《芥子園畫傳》初集,石印本。
26.1916年,上海江東書局出版闕十原繪《芥子園畫譜五集》,內容涉及花鳥魚蟲、梅蘭竹菊、山水人物等,石印本。
27.1917-1918年,日本森田但山《邦譯芥子園人物畫譜》與《邦譯芥子園山水畫譜》出版。
28.1918年,法國巴黎裡奧阿德書店出版瞭法文版《中國畫百科全書-<芥子園畫傳>》。本書選用1887年上海文新書局石印的巢勛臨本,由意大利學者貝魯特奇和法國漢學傢沙畹翻譯,是海外漢學傢研究中國的重要史料,也是《芥子園畫傳》最早的西方譯本。
29.1919年,《周臨芥子園畫傳:五卷》出版,石印本。
30.1921年,上海千傾堂出版《芥子園畫傳初集六卷,二集九卷,三集六卷》,石印本。
31.1922年,上海江東書局出版汪琨輯《芥子園畫譜六集》,石印本,第六集分為“元、亨、利、貞”四冊,涵蓋山水花鳥、梅蘭竹菊、高士美人、草蟲蔬果等。
31.1923年, 日本圖書叢刊會出版《芥子園畫傳二卷》,刻本。
32.1924年,上海天寶書局沿用前三集《芥子園畫傳》原刻本、石印本,又延請闕十原重新繪制第四集,沒有沿用巢勛臨本,重新影印出版。
33.1926年,上海江東書局出版《芥子園畫譜六集》。
34.1929年,上海徐在廬出版周鏞臨《芥子園畫傳》。
35.1930年, 掃葉山房影印《芥子園畫傳》初集出版,東京蕓艸堂出版山本元譯《芥子園畫傳國譯釋解》。
36.1934年,民國23年,上海有正書局版的《芥子園畫譜》屬原刻影印彩色套印本(第1集5冊,第2集5冊,第3集4冊)。有正書局重印的原本畫傳第一集而言,影印後好多地方漫漶不清,因為木刻套版隻宜於再用木版復制,別的印法不容易表達出原書的精神。所以有正書局所的第三集,用木刻套版復制,就美觀多瞭。豐子愷曾提及買過此版本作為中國畫教科書。也有文字記載:“ 1934年2月3日,魯迅購得有正書局出版的《芥子園畫譜》三集,後在書上寫瞭題跋和詩贈許廣平,題跋如下:“此上海有正書局翻造本。其廣告謂‘研究木刻十餘年,始雕是書’,實則兼用木板、石板、波黎(指玻璃)板及人工著色,乃日本成法,非盡木刻也,廣告誇耳!然原刻難得,翻本亦無勝於此者,因致一部以贈廣平。” 魯迅先生認為上海有正書局的《芥子園畫傳》是翻刻本中最好的一個版本,但制作工藝並非全部出自木刻版,而是結合瞭石版印刷、珂羅版印刷等技術合力完成。有正書局是1904一1943年總部位於上海四馬路望平街今福州路山東中路上的一傢知名出版社,在全國各處設有分局,善於以當時最先進的進口珂羅版印刷技術精印名傢書畫碑帖弘揚國粹,遠銷國內外,並曾在1910年比利時萬國博覽會上取得獎項,也是泰戈爾訪華期間唯一訪問的出版機構。
37.1935年,日本福山書店出版小山放庵註解、公田連太郎譯文《全譯芥子園畫傳》,鉛印本。該書是對《芥子園畫傳》三集的全譯本。
38.1941年,本特利股份有限公司、伯爾尼-佈恩普利斯在瑞士蘇黎世出版德文版《芥子園畫傳》。
39.1946-1947年,上海錦章書局再次出版《芥子園畫傳》。
40.1956年,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施蘊珍(Mia-mai Sze)譯《芥子園畫傳》,影印自1887年巢勛臨本。此書共兩卷,第一卷是《繪畫之道》,為譯本撰寫的對中國繪畫原理的介紹;第二卷是《芥子園畫傳》的翻譯。該譯本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瞭沙畹等人的法譯本,成為西方的標準讀本。
41.1960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胡佩衡、於非闇校訂的《芥子園畫傳》四集,影印自巢勛臨本,填補瞭新中國初期美術出版界的空白,是目前流傳最廣的版本,德國慕尼黑研究出版社出版《芥子園畫傳》德文節選版本。
41.1975年,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芥子園畫傳》線裝全5冊,日本東京築摩書房出版青木正兒譯註、入矢義高校訂《芥子園畫傳》初集,共2冊。
42.1982年,上海書店出版《芥子園畫譜》三集,影印本。
43.1985年,日本東京日貿出版社出版新藤武弘譯《新譯芥子園畫傳》,1994年再版。
44.1999, 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芥子園畫傳譯註》,內容為巢勛臨本。
45.2002年,《芥子園畫譜》吳蓬臨本彩色版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同時中央電大音像出版社出版瞭VCD光盤,同年7月20日在中國教育電視臺開始播放。
46.2012年07月 上海書畫出版社 出版的《芥子園畫傳(盒裝珍藏版)》16開,800頁,采用國傢圖書館古籍館特藏善本之康熙版本,為早年大收藏傢鄭振鐸先生捐贈之物,彌足珍貴。此次出版,全部采用四色影印,逼真還原瞭康熙版《芥子園畫傳》的原貌和神韻。為瞭便於讀者更好地理解畫傳中講解的畫法技要,我們還將原版中木刻影印文字轉換成繁體豎排文字,並加以點校、註釋、評講,屬該畫傳出版之首創,相信會對讀者學習、領會、體悟《芥子園畫傳》之精要、瞭解其成書歷史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芥子園畫傳》的出版,對清代版本研究、明清繪畫研究以及中國繪畫學習者提供很大的幫助。
47. 2015年5月 四川大學圖書館和成都市圖書館聯袂選擇、整理套刻最精美的第三集進行善本再造,采用高科技非接觸式影印技術,出版《青在堂草蟲花卉譜·翎毛花卉譜》,發行3000本,再造過程花瞭將近5個月的時間。這批書都會送到省內縣級以上所有圖書館,可以供市民前往查閱,推動珍貴的古籍版本走向大眾。
48. 2017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白色《芥子園畫傳》巢勛臨本修訂版。
49.2018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芥子園畫傳圖釋》,散頁版,各個部分增加高清古畫局部圖。
芥趣小程序,千人陪你臨摹芥子園微信公眾號:芥子園畫譜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