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講瞭從某個時刻的膨脹宇宙回溯到奇點,隻留下看上去空無一物的空間。這時候從物質(“有”)的角度去理解的話,空無一物的空間中的物質都存在於奇點之中。回溯到奇點的事物,其所對應的仍然留存且空無一物的空間不會隨著人的主觀意識改變而改變。由此引出一種主觀上間接處理事物的方式是——守。“守”,含有兩種基本意思:從“無”的角度,整個宇宙的空間框架相對不變。從“有”的角度,物質的空間框架相對不變。世間變化,都是在宇宙空間相對不變性和物質空間相對不變性這兩個基礎上表示而來的。並提出通過理解空間變化的基本結構,規避瞭變化過程中空間本身的具體尺度的問題。第三十二章已經提出瞭能夠實現的解決方法,但這個方法也是“主觀意識”上所認知的,所以第三十三章開始解釋“主觀意識”的特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能夠)知道別人想表達的意思的人,是智者。(能夠)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的人,是明者。這句話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主觀意識”的結果,離不開信息的輸入。這句話其實是在強調主觀上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外乎自己領悟到(的信息)和別人領悟到(的信息)。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有能力者。(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是強者。這句話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主觀意識的過程是對比的過程,所以要形成“主觀意識”的結果,獲取的信息必須得有變化上的對比。這句話雖然是在講人,其實是在講人獲取信息變化的方式,不外乎信息本身的變化和信息彼此之間的變化。所謂的信息變化,都是發生在空間的基礎上,所以信息變化,也可以說是空間信息變化。
什麼是“信息本身的變化和信息彼此之間的變化”?
好比一個面團,把它拉長而不挪地方,空間位置不發生改變,但空間面團本身的空間發生瞭變化。這是信息本身的變化。同樣一個面團,面團本身不變,僅僅是挪動位置。空間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這是兩個不同的空間信息,所以這是空間信息彼此之間的變化。這就是空間信息變化的兩種基本方式。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能夠)知道滿足的人,是富者。(能夠)一直戰勝(不同時候的)自己的人,是有(能夠觀察主觀自我)意識的人。這句話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足”表示的是界限,強調空間變化是有界限的。界限的依據是什麼呢?“志”,就是在強調所謂的空間變化其實是“主觀意識”的結果。怎樣的“主觀意識”呢?有跨度有過程的變化才能叫“行”。沒有一個過程性變化的是不能用“行”這個字的,隻走個一步兩步最多隻能用“挪”字什麼的。什麼樣的跨度過程呢?《道德經》第二十六章:“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終日行”,從頭到尾所有的整個過程。這個行不僅是“終日行”,而且是“強”行。什麼是“強”?前面一句話剛說瞭“自勝者強”。所以理解“主觀意識”的關鍵在於“自勝”和“行”。什麼是“自勝”,比如考試分數比自己以前的更高,名次比自己以前的更高都可以說是“自勝”。當“自勝”和“行”放在一起時,整個過程的每一步必須是逐步上升才能做到“強行”,不能有步驟或者層次上的任何跳躍。比如從1到10這十個整數做排列,要求在任意序號位置都滿足數值隨著序號增大而增大。結果就隻能是從(1,2,3,4,5,6,7,8,9,10)。可以說“主觀意識”(所認知到的空間)經過瞭維度的全息投射,是從最低維度逐步到最高維度的結果。《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裡面的“全”和“歸”就表達瞭全息投射的概念。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前面剛說到“志”(意識),“其”是指“志”。意識存在哪裡呢?意識也是存在於空間(前滿已經論述過道就是空間)之中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都是形容“志”(意識)的特性,意識是如何存在於空間之中的。
什麼是“不失其所”?好比闖紅燈的判定依據是全車過線,半車過線是不會判定為闖紅燈。隻要車輛還有局部停留安全線之內就不是闖紅燈,車輛仍然相對停留在安全區域,這種相對停留的屬性就是“不失其所者久”。
什麼是“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第五十章:“出生入死”。死亡和消亡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死亡是生命特征停止,消亡是主體結構的消散。死瞭之後才會消亡,好比人得先死瞭,死瞭以後屍體才會慢慢消散。“死而不亡者壽”中的“亡”是消亡的意思。回到什麼是“死而不亡者壽”?斑馬線是危險警示區域,隻要車輛有任何部位過線,其實都是已經進入到瞭這種狀態下的危險警示區域。但是不管車輛有多少部位進入到危險警示區域,隻要車輛有任何部位仍然停留(停止)在安全區域,車輛仍然被判斷是處在安全的狀態。這種相對安全的屬性就是“死而不亡者壽”。
上面講的都是從闖紅燈的例子來解釋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字面背後的意思又是什麼呢?前面剛說到“志”(意識),“其”是指“志”。同時整個道德經講的主體是“道”。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存在意識,就存在承載意識的空間。所以對於任何一個意識主體來說,意識都由其所在的空間所承載,可以說是“久”存於道,即便生命死亡瞭,意識的結構仍然不會消亡,可以說是與道同“壽”。什麼是意識的結構不會消亡?好比池塘裡扔個石頭,水波傳遞。扔石頭的那個地方已經沒有水波瞭,但水波可隨著傳播到其它的地方。水波的結構屬性仍然存在。
從二十一章開始具體地講空間,到第二十九章提出能夠實現的認知空間的方法,再從第三十章到第三十二章提出實現這種方法的過程邏輯,到瞭第三十三章可以算是一個小結,將前後章節給出的概念進行梳理,比如《道德經》第三章中提到的“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和《道德經》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通過對“智”、“明”的定義解釋,從而說明去“明”取“愚”,並不是把老百姓變得像傻子一樣。《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瞭解別人,是智;瞭解自己,是明。智和愚相對,所謂去“明”取“愚”,是指不要因為自己瞭解別人或者自己相信自己的理解,去做論斷。自己和別人都是“人”,而“人”的認知本身就不一定是正確的。去“明”取“愚”其實是對事不對人,價值觀和是非觀應該建立在事物本身的基礎上。
通過《道德經》第三十三章對“久”、“壽”的定義解釋,進而串聯《道德經》第七章:“天長地久”和《道德經》第五十章:“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突出瞭因為意識和“動之死地”的關聯,進而串聯《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最後突出意識不到的事物,是因為“同”,這個“同”就是“相對不變”的意思,也就是“動之死地”的“死”的進一步解釋。之所以能夠意識到事物的存在,是因為事物的變化。把這些章節整個串聯起來,最後知道所謂的意識,是從維度投射中“相對不變”部分,去理解維度投射中“相對變化”部分。
《“四維”在二維平面上的相對結構》中,整體相對平移C(n-m)的變化區域,其實就是從維度投射中“相對不變”部分去理解維度投射中“相對變化”部分的結果。
平移前
平移後
第三十三章補充
從“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出獲取信息的途徑,到“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定義出信息變化的方式,再到“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強調所謂的空間變化其實是“主觀意識”的結果,並進一步闡述“主觀意識”(所認知到的空間)經過瞭維度的全息投射,是從最低維度逐步到最高維度的結果,最後由“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闡述瞭意識和空間共存這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