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樂高,大傢就會想到帶凸點的積木磚塊;一說玩樂高,就會想到買一些樂高主題系列套裝,然後拆包照著圖紙開始拼。
你認為的樂高就是這樣嗎?你真的會“玩”樂高嗎?
我是一名寶爸,從事樂高教育好多年。最近想借知乎這個平臺開個專欄,從國際化的視角,跟大傢好好聊一聊如何陪孩子“玩”樂高,並分享一些在傢就能輕松實現,簡單有趣的玩法。
這一篇文章中,我要先給大傢深度科普一下,樂高到底應該怎麼玩。我說的是拿到一盒樂高零件以後,怎麼玩才能把它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呢?
a025a387799f85fa27e870d8ffde9229
首先,多觀察、多思考、多模仿,多總結
新買的樂高主題套裝(帶編號的紙盒裝的一套),不要拿過來打開包裝,照著圖紙就開始拼。拿過套裝之後,首先要從包裝外觀上,從整體上仔細觀察一下這個作品,整體樣貌,什麼形狀的,都有哪些構造,有什麼功能,可以先從發哪裡開始搭建,是按照方向順序從上到下搭,還是按照結構順序從底座開始搭起。如果沒有一點思考,不動動腦子,那種上來就按照圖紙去拼的無腦式搭建,一點意義沒有。
在照著圖紙搭建的時候,應該試著思考一下,圖紙裡某一個部位為什麼是這麼搭的,有沒有更好的搭建方法,如果圖紙裡的思路和方法特別巧妙,記住它,下次不看圖紙,嘗試著用這種方法自己也能搭出來。
6aaa5ffcc3ada7f4a18bd1782a871956
有的孩子會說,我就是想照著圖紙搭出來,看著好看。那也別光顧著為瞭好看。如果你讓孩子稍微多動動腦子,收獲還真的不少。
如果孩子拼的是積木零件數量很多,車輛戰艦模型的那種,或者比較龐大復雜的建築(比如泰姬陵),此時作品已經是一件藝術品,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去關註作品背後的知識,借著這個作品的主題進行探究學習。
就比如剛才說的泰姬陵,搭建完作品,看著眼前的作品,我們就可以帶著孩子進行科普,從歷史文化的 角度瞭解泰姬陵的由來,從建築結構的角度來分析它的構造,從社會人文的角度等等,學習一下泰姬陵的英文單詞,順便瞭解一下印度文化,想一想印度人當時為什麼要建造這座泰姬陵,帶著這樣的問題,去探索尋找答案,這個過程會讓孩子把所有相關的這些知識都串聯起來,然後形成新的認知。這些知識遠比從書本上學來的要立體豐富的多,記得也就更紮實,知識需要用到的時候自然也就得心應手。
而一旦養成這樣的學習習慣,首先學習興趣被充分地激發出來瞭,還鍛煉瞭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以學習能力為主的各方面能力。想想,你給孩子買瞭一套樂高,能收獲這麼多,多值啊。但前提是你得按照我說的去做啊。
其次,拼樂高不要一味地照著圖紙拼,試著多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創造。
除瞭上面說的那種MOC模型,必須按照圖紙拼出來才算完美,更多的時候,我們拼的還是這些小的比較隨意一點的套裝(玩大的太燒錢瞭),如果你一心隻想著照著圖紙搭建作品,就是喜歡那種拼完瞭所帶來的喜悅和成就感,那樂高對你來說頂多就算是一件藝術品。
什麼才是真正的“樂高“呢?追本溯源,樂高是英文翻譯過來的外來詞,英文單詞為Lego,而Lego又是從丹麥語翻譯過去的,意思是玩得快樂,這也是樂高最初設計的意義。
我認為,對於孩子來說,玩樂高真正的快樂不應該隻是照著圖紙拼搭。現成的套裝和圖紙那是人傢樂高設計師們設計好的想法,我們照著圖紙搭建隻是按照人傢的想法,把作品還原瞭。這個過程叫模仿或者復制而不是創作。
真正拼樂高的快樂,應該來自於對自己的想象進行發揮和創造,孩子本來天性就是愛玩,愛想象,愛創造。按照他們自己的想法,孩子們的智力本來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們非得按照成人的想法,給孩子各種限制和規定,把孩子的想法給禁錮瞭。這是我們教育孩子過程中最容易犯的錯誤。真正的愛是一種自由,不給孩子空間,你讓人傢怎麼發揮。其實,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們創造環境,提供幫助,而不是限制他們。
很多傢長就會覺得,樂高不就是玩具用來玩的麼,幹嘛整得那麼復雜,給他買一盒樂高,讓他在那照圖拼,就行瞭唄,拼樂高不就開發智力瞭麼。其實毫不客氣的說,這是在為自己的懶找借口。仔細地想一想,你傢的樂高是不是買瞭一套又一套,零件拆散瞭堆起來都快成小山瞭。然後孩子看到新出的套裝還是想買,就是不停地買。最後樂高沒少買,啥也沒學會。
傢裡實在是沒有條件陪孩子的咱不說,但凡有點時間想陪孩子玩樂高的,就應該認真地想一想,你讓孩子自己在那一味地照圖拼,不跟孩子交流,不讓孩子思考,這樣的拼樂高頂多算是休閑娛樂,根本算不上智力開發,隻是自欺欺人打發打發時間而已。
想要達到教育或者智力開發的目的,得需要有目的地引導,讓孩子去觀察去思考,然後再自己動手去做,最後得出結論,跟你分享交流。我們不需要做得這麼全面專業,隻需要稍微用點心,在陪孩子玩樂高上花點心思,就能收獲不小。
4556c17a4e7052bbc01dae6a7c67d675
所以,搭建完瞭作品,不是擺在那欣賞欣賞就完瞭,如果是那樣的話,這套樂高的價值就沒有真正的發揮出來。搭建完作品,我們要思考,有沒有更有趣的玩法。一個套裝對你來說就是圖紙上的這一個作品,對我來說,這一個套裝就是一個小的世界,我可以把這個套裝玩透,玩出花樣來,可以在一個作品上進行改造,也可以把自己攢下來的其他樂高零件加上去,做出更多更好玩的作品來。
你不用擔心孩子的想法,很多想法是來源於生活當中的細心觀察和積累,而且孩子天生就想象力豐富,隻是需要有這麼個人把這個潛能給激發出來。每次發揮之前,給孩子一些簡單的引導和提示,把他現有的知識和對某一事物的認知,從大腦裡調出來使用(這裡用到的就是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傢皮亞傑提出的建構主義,更多的方法我會在後期不斷更新,關註我帶著你玩樂高),剩下的就交給孩子自己發揮就行。
再次,玩樂高不要隻顧著“玩”,我們可以再往前一步,讓樂高成為教育的抓手。
在“玩”的過程,就能學點東西,鍛煉點能力,比你那單純的,就是以開心為目的的玩,不香嗎?
我們再想,有的樂高作品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我們在搭建完作品的同時也要去瞭解一下它背後的文化故事,讓孩子去瞭解一下這裡的人文知識。如果搭建的作品是一個生活物品,我們就應該帶著孩子瞭解一下它的功能、原理、構造。
就像很多孩子喜歡刨根問底,提出各種問題,這個時候正是激發孩子學習探索興趣的最好時機。比如搭建的是一隻鉛筆,那我們可以先看一下BBC探索頻道的系列節目《宜傢工廠》,看看鉛筆從研發到設計,再到生產出廠,直到我們手裡使用,是一個怎樣的過程,或者說鉛筆是怎麼造出來的。
所以,就像前面我講的樂高泰姬陵,我們可以借著搭建的樂高作品,帶孩子進行科普,拓寬知識面,這個拓寬知識面的過程,也是幫助孩子建構各種能力,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而它的意義不在於你讓孩子多漲瞭多少知識,而在於幫助孩子養成瞭一個愛思考動腦的習慣,幫助孩子激發瞭學習興趣,讓孩子認識到,學習原來也可以這樣有趣。這個學習興趣,才是日後孩子在學校學習探求知識的強大內驅力,你還會擔心日後孩子不愛學習嗎?
總結來說,樂高除瞭單純地搭建作品,還可以進行各學科教育。因為樂高本身就是STEAM教育的一種解決方案。具體怎麼操作,關註我,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慢慢跟大傢聊。
有人說,你說得這些都對,我也想做,但是沒有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做啊?我首先要強調的是,隻要你想做,時間總是有的。而且,我分享的方法根本不需要花費你多少時間,不會做,你也不用擔心,關註我,我會在這個專欄裡經常分享一些簡單有趣,容易上手做的具體方法。
我是樂思維,一名寶爸,從事樂高教育多年。我認為樂高對於我們成人來說就是一種文化,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打開世界,探索世界,表達自我想法的工具。既然是一種文化,我們就不要隻關註作品這個結果,而應該去享受創造的過程,深入瞭解其背後的文化,然後享受這種樂高所帶來的氛圍;既然是一種工具,我們就不要隻在意作品的好壞,功能的酷炫,而應該更多得去使用它發揮想象去創作,去探索。
我會從國際化視野角度來跟大傢分享樂高奇妙的玩法,並且主張盡量用傢裡現有的零件去創作。如果你自己喜歡玩樂高;或者傢裡有娃,想用樂高給娃啟蒙,卻不知道如何開展,想陪孩子一起玩樂高的,需要樂高搭建方法和技巧的。關註我,我的分享可以幫到你,讓你在樂高的世界裡,真正玩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