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白鲣鸟,窃走你沉寂多年的梦寐,没有谁知道。第一声喊,来自童年的那丝涟漪。(邢剑君《南海,存在我的心中》)
鲣鸟,又是一种日本命名的鸟。在我国主要见于台湾。大陆上的人很难见到。
和“夜鹰”相比,“鲣鸟”这个名字中的中国血统更少。一般来说,虽然五笔都打不出来,但的确有“鲣”这个汉字。可中国的“鲣”指的是鲡鱼,是一种长在河湖的淡水鱼。其实也就是乌鱼,四川人常喊做“乌棒”。体呈黑色,个子粗长。而日本的“鲣”指的是一种海鱼。把这种鱼干制成的产品就叫“柴鱼”,象木头一样坚硬,所以从“坚”。不过日本人发明了一种吃法,就是“鱼刨花”。用小刨子刨下肉片,是日本料理中的重要食材。
制作鱼刨花
鲣鸟得这个名字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吃鲣鱼,而是由于其羽毛的颜色和样子与鲣接近。可以看出日本人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的巨大差异。中国人给鸟取名多从叫声,如“鸭”、“鹅”,当然,从形体来的不是没有。如“鹮”、“䴔䴖”。但至少要加一个“鸟”旁,不会象日本人这样直接拿来就用。
不过中国传统也不是没对鲣鸟有称呼,只是叫做“海鸡母”,感觉太不高大上了。依然是根据其样子而定名。这是看中了它肥肥胖胖,傻傻痴痴的外型。不过海里面也有种“鸡母鱼”,两者经常被漫不经心的人们混淆。但我国驻守南海的战士们很喜欢这种鸟,亲切地称它们为“我们的朋友鸟”,并且对它们进行了保护。
鸡母鱼
说起来,鲣鸟一族个子不小,和鸬鹚、鹈鹕这些也算亲戚,不过选择了大海做为它们的家,于是就形成了一些特有的进化,比如长有适应海上生活的又宽又厚的蹼,远远看上去就象套了一双大号拖鞋,这是其主要特征。它们的嘴也和其他在海上生活的鸟类大致相同,比较尖长,尾端略带弯钩。鲣鸟成群地在岛屿生活,有时结成小队飞到海上活动捕食,数量以十万计,飞起来遮天蔽日。它们曾经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但运气好的是,在进入二十世纪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了了它们的重要性,开始进行了保护,以致于数量相对以前还有提升,在当前这种鸟类整体数量下降的趋势中显得难能可贵。只是即使是这样,它们的成员也不是太多。一共有九位,分属两个堂口,(有个别分法又说有三个堂口,不过和中国没关系。),而这两个堂口是依照所处区域划分的,一个在热带,另一个在温带。而在我国,只有同在热带堂的三位成员,这里面不包括最有名的蓝脚鲣鸟,但全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鲣鸟们的外形羽色彼此差别有点大,这也是它们的一个特点。
不过对于人类来说,鲣鸟的价值并不只是食物。由于它们在海岛上千百万年的生活,使得这些岛上积累了无数的鲣鸟米田共,看起来似乎肮脏,却是重要的磷肥资源,在国际上售价颇高,曾经是各国竞相争夺的目标。历史上,日本曾多次进入我国的南海,甚至提出过主权要求,目的就是为了抢夺这一资源。
萌神蓝脚鲣鸟
鲣鸟以鱼类(主要是飞鱼)、乌贼和甲壳类动物作为自己的主食,一般选择在灌木或岩石甚至珊瑚礁上筑巢,巢由树枝和干草还有海藻搭建而成,很大,也很简陋,一般呈平台状或盘状,直径约有70厘米。建设工作是由鸟爸鸟妈一起完成。和其他鸟儿一样,鸟爸主要负责原材料的采集和运输,把这些原料从海上捞起来,带回家。鸟妈则主要负责施工,将材料编织在一起,用身子捣弄结实。不过如果有旧的巢,修葺一下还是可以使用的。等宝贝孵出来以后,鲣鸟就在巢里面用自己吃下的鱼虾在肚子里捣烂成的肉油泥喂养它们。
生活在我国的这三种鲣鸟分别是:
老大蓝脸鲣鸟,个子为80公分,羽衣就是脸和尾巴还有飞羽是深褐色,脸部的泛点蓝,其他部位就是白色。眼有三种色型,分别是金色,红色和黄绿色。腿都是灰色的,嘴有橙色和黄色两种色型,有时在它们的嘴基会露出一小块无毛的蓝色的皮肤,一看就知道,哦,想谈恋爱了。
蓝脸鲣鸟终年在海上呈小队飞翔,我国的钓鱼岛和赤尾屿就是它们的家,又是一块落入外国人手中的土地。
与鹱类不同的是,蓝脸鲣鸟很喜欢下水游泳。它们最喜欢的捕食方式是在离水面30至100米高的地方飞行,一旦发现鱼儿,就收起双翅,头冲下象颗炸弹一样猛然扎入大海,这时它们的速度达到了97千米/小时,接近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的速度,这样入水时就会产生巨大声响,能把水面以下1.5米处左右游动的鱼震晕或短暂丧失活动能力,而鲣鸟正好一口将它们叼住。为了抗击入水的强大的冲击力,蓝脸鲣鸟的身体也作了一些进化,它们的头变得非常坚硬,脖子也特别粗,不过好象还是有鲣鸟因为速度太快而折断脖子丧命。
蓝脸鲣鸟
蓝脸鲣鸟每窝下两个宝贝蛋,一般两个蛋出世相距6天。于是两个蛋不是一起孵化的。老二出来时,老大已经很大了。结果一般老二都活不下去,因为老大会抢夺它的食物,甚至把老二赶出妈妈的保护,让它在太阳下被晒死。
这种行为被人类当作教育孩子要友爱的反面教材。可鲣鸟父母却对这种事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是的,老二生下来就是当备胎的。父母对孵化小鲣鸟要43天,飞行要四个月,这段时间都是要靠父母的喂食才能生存。所以生两个蛋只是为了确保不会出现孵不出来的情况。如果只生一个蛋却迟迟不出壳,也就意味着父母一年繁殖的希望化为了泡影。
老二是红脚鲣鸟,个子相对要小些,只有70公分,也是鲣鸟一族中最小的成员。一身羽衣换成了烟褐色,还花俏地分了深、中、浅三种不同色彩的羽型。不过最显眼的是它招牌的红脚白尾。眼睛是褐色的,嘴巴淡蓝,嘴根是粉红色的,裸露的皮肤蓝黑色。主要生活在西沙群岛,偶尔会去南方沿海城市出差。
红脚鲣鸟
红脚鲣鸟的捕食方式和蓝脸鲣鸟差不多,它们的眼力特别好,能够看清水下的鱼儿,跟随它们前进,渔民因此根据它们的位置来确定鱼群的位置,于是亲切地称它们为导航鸟。但有利也有弊,好眼神来自于对光线的敏感,使得鲣鸟有强烈的趋光性,经常朝船上的灯光或灯塔飞去,以至于被人们所捕获。
红脚鲣鸟的繁殖一般从春天开始,到初秋才结束。与蓝脸鲣鸟不同,红脚鲣鸟每窝只产1枚卵,产2枚的比较少。这卵是白色的,表面粗糙,如同涂著一层石灰。孵卵时红脚鲣鸟也是父母轮流承担,但孵卵的方式很有特色。它不是象其他鸟儿那样趴在卵上,用孵卵斑孵,而是将卵踩在脚下,通过脚上脉管化的皮肤向卵传递体温。果然不愧为“红脚”之名。
这就有个问题,鲣鸟身材不小,体重至少有一公斤多,踩在蛋上就不怕将它踩碎吗?这就需要特别的技巧了。当鲣鸟孵卵里,它身体的重量主要靠跗蹠来支撑,这也就是所谓的“脚杆”,“螺丝拐”。不过在热带也有优势,因为热量充足,所以有时候鸟爸鸟妈甚至不需要自己孵卵,反而要站在卵的旁边,利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强烈的阳光,以让蛋保持恒定的温度。
如果光是太阳,可能还好办,但更可怕的是在危险的大自然中,敌人无所不在。鲣鸟的大敌也是它的亲属——巨大的空中霸主军舰鸟。军舰鸟总在空中梭巡,寻找下一个欺负对象。而鲣鸟也早有应对的本事,它们有一招特别的招式,名唤“天女散花”,也就是将自己的粪便象雨点一般四处喷射,这招和大鸨的一样让鸟儿们退避三舍。
为了对付军舰鸟,它们还在一个绝招就是“空中急刹车”,这一招在人类的空战中也经常被用到。这是因为任何物体,飞得越快,转向越不灵活。鲣鸟正是利用这一点,化不利为有利,把敌人在空中甩掉。
但有时当台风经过这一带时,红脚鲣鸟就倒霉了,很多幼鸟和巢都被一起刮落在地上。好在驻扎在这一带的解放军士兵做好事,给它们进行救助,将小鸟们放回巢穴又或者给它们进治疗。可谓是人鸟共处的好典范。
老三是褐鲣鸟,又叫“白腹鲣鸟”,这一位的个子和二哥差不多,胸以上的整个上体是黑褐色,胸以下的羽毛是白色。金眼黄嘴灰脚,露出的脸是白色,有些象最近有名的电影《大护法》的主角造型。在褐鲣鸟的眼眶周围有或黄或蓝的眼影,这是根据它们的性别来的,蓝色的是雄鸟,黄色的是雌鸟。褐鲣鸟主要在我国西沙、兰屿、台湾、海南岛等岛屿居往。中国渔政船在钓鱼岛附近也见过它。
褐鲣鸟
褐鲣鸟的捕食方食和其他鲣鸟也差不多,它们最擅长的方式除了象炸弹一样的从天而降的攻击外,还能够潜水追踪猎物。有时能追踪到达数百公里外。
与两个哥哥不一下,褐鲣鸟是留鸟。意味着它们很少飞去别的什么地方。但不同的地方的褐鲣鸟的习性不太一样。西沙群岛的褐鲣鸟们基本它们不自己去捕鱼在,而是老抢红脚鲣鸟的食物。钓鱼岛一带的褐鲣鸟却是捕鱼高手。虽然名声有些不雅,但求偶时褐鲣鸟是很浪漫的。到了要生儿育女的时候,雄鸟和雌鸟会各衔一根树枝放在脚上,彼此面对面地站着,然后用颈部互相缠绕。这是情投意合的表现。完成这套仪式化的动作后才会开始交配。生下宝贝蛋来,每窝产卵2枚,偶尔为3枚。颜色为淡绿色或淡蓝色。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鲣鸟为我们悍卫自己的领土主权作出了卓越供献,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个故事。
原来,钓鱼岛一带一向是我国台湾渔民的传统渔场。这是日本人想极力否认却无法抵赖的。
而在上个世纪台湾省经济刚开始起飞,一批从军队上退役的人通过养鸡发了财,这是因为鸡肉、鸡蛋可以制成各种食品,这让那些没有养鸡的渔民很是眼红。
没人不想发财,可养鸡也不是说养就养的,要场地,投入和时间。怎么办呢?于是“聪明”的人们就想起了海鸡母。结果他们就成群上了钓鱼岛,将鲣鸟作为自己的捕猎对象,把成年鲣鸟打死,肉带回来烤串,而鸟蛋则拿回来做蛋糕。
钓鱼岛上丰富的资源不但让渔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也让台湾快速迈入小康,如此以来似乎皆大欢喜,不过…..鲣鸟有意见。滥杀让他们的数量从20万只一度下降到1万只。让调查这一带的日本人非常苦恼。
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很多事,只要跳出原有的圈圈,换一个角度可能会完全不同。不过这福是属于鲣鸟和我们中国人的,不是日本人的。由于钓鱼岛是我们中国的领土,为了保护上面珍贵的鲣鸟资源不被破坏,中国渔政以此为理由,派出了渔政船对钓鱼岛进行了巡航检查,执法处理渔民的非法捕捞问题。当然台湾方面要派渔船也是没问题,只是他们不敢惹日本人。中国大陆派出船来,日本人看到这一切只能怪叫几句,也没实质的应对方法。
台湾的烤串一度是用鲣鸟肉做的。
这就是鲣鸟以牺牲自已的方式对我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做出的贡献。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