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 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 用公式表示为:
。c 、i 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图 13-1 均衡产出的决定
在图 13-1 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收入,从原点出发的 45°线上的各点都表示支出和收入相等。当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大于零,企业会削减生产。反之, 当总收入小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小于零,企业会扩大生产。图 13-1 中, B 点对应的产出水平即为均衡产出。
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时经济社会达到均衡。在这个模 型中,存货在调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为 MPC )指增加 1 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
式中, △C 表示增加的消费, △Y 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 0 和 1 之间波动。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 MPC = β。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 0<MPC < 1 ,即存在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 分析造成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答:(1)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指增加 1 单位收入中
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因 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 0 和 1 之间波动。作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
。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也在 0 和 1 之间波动。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 1,即
。
答: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 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 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 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 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答:持久收入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政府想通过暂时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答:绝对收入假说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消费理论。该假说指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可以假设为收入的线性函数,即
,其中α > 0 为自发性消费, 0 < β< 1 为边际消费倾向, C 、Y 分别为当期消费 和收入。不过,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会随收入Y 的增加而递减。
永久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理论。该假说指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永久收入。永久收入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期望终身从其工作或持有的财富中产生的收入。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在保持财富完整性的同时,个人的消费在其工作和财富的收入流量的现值中占有一个固定的比例。永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可以
表示为:
,其中C 代表消费, β 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Yp 代表持久收入。
答: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 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效应考察投资、政府购买支出 或税收等变动一定量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乘数效应的理论支撑源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收入乘数原理。乘数效 应可用图 13-2 来表示。
图 13-2 乘数效应
图 13-2 中,c + i 表示原来的总支出线,c + i ' 表示新的总支出线,原来的均衡收入为 y ', 新的均衡收入为 y 。可以看出,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收入若干倍的增加。实际上,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以及净出口的变动等,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变动。
乘数效应不考虑货币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如果考虑货币因素的影响,收入增加会使利率 上升,从而投资减少,这又使收入减少,因此最终的收入增加幅度小于不考虑货币因素时收入增加幅度。
答: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在两部门经济中,
投资乘数
即:
。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则投资乘数就越大。在三部门经济中,征收定量税时,
;征收比例税时,
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 起收入多倍减少。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投资乘数又称为“凯恩斯乘数”。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假设,即: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答: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 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投 资乘数也越大。
加速数模型是指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 因而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又会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生产一定 数量产品需要资本越多,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越大。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 比被称为加速系数。
投资乘数与加速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投资乘数作用是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长(下降)引起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答: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 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税收乘数用公式表 示为:
可以看出,税收乘数为负值,这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其原因是税收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会相应减少,因而税收变动和总支出变动方 向相反。税收乘数的绝对值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 1 减边际消费倾向之比,或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
答: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 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
时,
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 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①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
②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预算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③政府在减少 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答:传统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凯恩斯却提出了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根 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产出由包含消费支出的总需求决定,也就是说,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减少,即消费变动与国 民产出变动呈正向变动关系。同时由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知道消费与储蓄具有互补关系,因而 可得出储蓄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产出,使 国家经济衰退,对于社会来讲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产出,使经济繁荣,对于社会 来讲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俭悖论”。
答:凯恩斯定理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简言之就是需求创造供给。
萨伊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商品的生产数量完全由商品的供给面所决定。通过物价指数高低的调整, 商品的供给量最后必将等于商品的需求量,简言之就是供给创造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