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 代言
1046年,河南鄧州。
范仲淹剛下班回傢,就聽到仆人稟報:“相公,有快遞,請您簽收一下。”
他打開一看,原來是好友滕子京寄來的一幅畫,名叫《洞庭晚秋圖》。
畫中的洞庭湖,煙波浩渺,遠處的堤岸邊,芳草遍地,一座寫著“嶽陽樓”三個字的建築物,聳立在那裡。
這是滕子京的政績工程,他想讓范仲淹為新建的嶽陽樓寫一篇推廣軟文,好讓大傢都知道:他為人民做瞭實事。
“這個臭不要臉的東西,做點好事就想留名。”吐槽歸吐槽,畢竟是幾十年的朋友瞭,有要求還得幫忙。
范仲淹鋪開宣紙,拿起狼毫筆,正準備一揮而就的時候,突然醒悟:
“2年前,我們這批人被貶到各地,雖然都在地方上幹的不錯,但大傢還以為我們是瞎折騰。為什麼不能借著這次機會,向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
是的,范仲淹要借寫軟文的機會,幹一件前無古人的大事:“我要為改革代言、為天下蒼生代言。”
眾所周知,“為蒼生代言”是歷代聖賢才能做的,范仲淹究竟有什麼底氣,敢做這樣事業?
范仲淹 · 修身
2歲的時候,范仲淹就失去瞭父親。
母親帶著他,改嫁給一戶姓朱的人傢,范仲淹也改名為朱說。
從小,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朱傢的孩子,也按部就班的跟兄弟們讀書、玩耍。直到23歲的時候,他看到兄弟們鋪張浪費,就勸他們要節儉一點。
誰知道,朱傢兄弟隨口就說:“我們用的是朱傢的錢,關你什麼事?”
從此以後,范仲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在宋朝,想出人頭地隻有一條路——讀書做官。
范仲淹隻有努力讀書,並考取功名成為官員,才能不再寄人籬下,抬起頭來做人。
明白瞭自己的命運後,他收拾包袱就去瞭應天府。
因為生活費有限,他每天早上把粥分成4份,早晚各兩份。就靠著吃清粥咸菜,他把儒傢經典背的滾瓜爛熟,成為學校的“三好學生。”
正好,應天府留守的兒子也在這所學校讀書,他在聽說瞭范仲淹的事情後,回到傢就隨口說瞭一遍。
沒想到,留守聽瞭之後很是感動,就讓兒子回學校的時候,帶點好飯菜給范仲淹補充營養。
面對著一桌子好菜,范仲淹卻拒絕瞭:“我吃瞭這頓美味,以後就吃不下清粥瞭。”
由奢入儉難,范仲淹深知這個道理。
更何況,想要安身立命,隻有靠自己去爭取,拿別人的永遠都低人一等。
338f3b74925d7ae3a713c6cd7d507f3d
你為瞭高考能拼命到什麼程度,范仲淹隻會更加努力10倍。
他為瞭讀書,拿出瞭“頭懸梁錐刺骨”的精神,晚上想睡覺瞭,就用冷水洗把臉,清醒以後,繼續讀書。
皇帝路過學校,同學們都跑去一睹天顏,他依然坐在那,捧著書本攻讀。
因為范仲淹知道:
“隻有努力,才能與大人物站在同一個平臺上。如果隻是喝杯茶、吃頓飯,人傢照樣看不上你。
地位不同的圈子,擠不進去。”
憑著多年苦讀,1015年,27歲的范仲淹高中進士,並且被授予正九品的官職。
職位不高,俸祿不多,但他依然把母親接到自己身邊,每日奉養。
一傢人最重要的不是錦衣玉食,而是永遠在一起。
這就是范仲淹的孝道,
一碗粥、一盤青菜,也飽含著兒子對母親熱烈的愛。
1026年,母親謝氏病故以後,他穿著喪服回老傢守孝。
沒想到,現任應天府留守晏殊早已聽說:“范仲淹學問好、人品正,是個人才。”於是,他就請范仲淹主持應天府學校的教務。
在這裡學業有成,再回饋學弟們,人生還有比這更美妙的事嗎?
范仲淹欣然上任。
到任後,他制定瞭一套教學計劃。不僅督促學生們照章執行,范仲淹更是以身作則。
每當夜晚,他還要打著燈籠去宿舍裡察看紀律,以防有人玩耍,耽誤瞭第二天的學業。經過整頓,學校很快就扭轉瞭學風,並且吸引瞭很多外來人口去旁聽。
有一天,一位姓孫的秀才來學校乞討,范仲淹看在他也是讀書人的份上,就給瞭他1000文錢。
沒想到,第二年孫秀才又來瞭。范仲淹就火瞭:“你也是個讀書人,怎麼不好好做學問呢?”
孫秀才嘆瞭一口氣:“傢中有老母親要養,沒辦法。隻要一個月能有3000文的收入,我又何必乞討呢?”
范仲淹體會過貧窮的滋味,當然知道窮人每日奔波就已付出全力,哪裡有精力讀書。
於是,他就為孫秀才在學院裡找瞭份工作,讓他領一份薪水,能夠靜下心來讀書。讓范仲淹沒有想到的是,隨手的善舉,竟造就瞭一位大儒。
孫秀才經過刻苦讀書,10年後竟然能在泰山腳下聚眾講《春秋》。
這時,范仲淹才讀懂瞭杜甫為什麼會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因為貧窮真的會限制人的想象力。
從此以後,不論在哪裡做官,他都以“辦學校、興教育”為根本。
因為他希望天下的學子都能夠像他一樣,靠知識改變命運。
常懷悲憫之心,才有大慈悲之愛。
范仲淹 · 齊傢
范仲淹36歲才做父親,在那個年代,屬於“中年得子。”
按照一般情況,會被嬌慣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可在范仲淹的教導下,四個兒子沒有成為欺男霸女的“官二代”,全部成為守禮君子、國傢棟梁。
范氏傢教隻有四個字:以身作則。
在宋夏邊境戰爭中,范仲淹作為軍中主帥,為瞭解軍中的實際情況,就派長子范純祐混到基層去,並且特別叮囑:不許暴露身份。
就這樣,范純祐天天跟士兵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所以能瞭解到軍隊基層最真實的一面,然後在把真實情況悄悄匯報給父親,一旦發現人才,范仲淹也立刻提拔。
而范純祐在每次戰鬥中,也沒有搞特殊化不上戰場,反而身先士卒。
直到戰爭結束後,戰士們才知道:每天跟他們一起的是主帥的兒子。
不僅長子沒有說“我爸是范仲淹”,次子范純仁更有趣。
那年,老爸派他從蘇州往四川送麥子,結果半路上遇到一個朋友石曼卿。
這時的石曼卿哪有帥哥的樣子,滿臉就寫著兩個字——心累。
范純仁就問他:“兄弟,咋地啦?”頓時,石曼卿就哭瞭:“親人去世,我卻沒錢帶靈柩回老傢,你說喪不喪?”
哎,啥都不說瞭,你把這船麥子賣瞭,帶親人的靈柩回老傢吧。
回傢之後,范純仁都沒敢說這事,還是老爸問起行程來,他才把石曼卿缺錢的事情說出來。
沒想到范仲淹當場就炸瞭:“你朋友缺錢,你為什麼不把一船麥子送他?你特麼是什麼朋友?”
誒???難道不用挨打啦???
范純仁趕緊告訴老爸:“麥子我全送他啦。”
有什麼樣的傢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在范仲淹的影響下,長子范純祐一生守節,次子范純仁官至宰相,三子范純禮官至禮部尚書,四子范純粹官至戶部侍郎。
所以說,花大錢上補習班、買學區房,永遠不如自己以身作則,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范仲淹 · 治國
在宋朝,有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官員被貶,是很光榮的事。被貶,證明官員不畏權貴、敢於抗爭,換句話說,就是“積極作為。”
范仲淹的仕途,就在升遷、被貶、再升遷、再被貶中,一點點的實現著心中那個夢想。
1029年,范仲淹首次成為朝廷官員。
大好前途擺在眼前,該站隊就站隊,該巴結就巴結,熬個朝廷大員等退休就得瞭唄。
可他偏偏要抬扛,因為他認為:宋仁宗已經長大瞭,太後繼續垂簾聽政不符合政治規矩。緊接著,一封舉報信就炸向劉太後。
要知道,這時劉太後的權勢堪比日後的慈禧,范仲淹會有什麼下場,看看康有為、梁啟超就知道瞭。
晏殊問他為什麼要跟大老虎對著幹,他說瞭一句很感人的話:“隻要對朝廷有好處,即便有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從此以後,范仲淹的仕途就沒安分過。
被貶出京後,他不停的給朝廷提建議:修建宮殿、大興土木太燒錢,停瞭吧;各部門的閑雜官員太多瞭,裁一點吧;官員的工資少容易腐敗,還是漲點吧。
結果都是一樣的——沒人理。
劉太後去世,作為反對過她的人,范仲淹被調回京城,擔任諫官。
恰好那年旱災、蝗災一起爆發,他請宋仁宗派人去考察一下民情,宋仁宗也不搭理他。范仲淹一下子就火瞭:“你丫少吃一頓試試,敢嗎?”
宋仁宗一看,也對哦,於是,趕緊派人去地方,撫慰民情。
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培植黨羽,范仲淹看不過去,也要去懟一炮:“人事工作、百官升遷,應該由皇帝說瞭算,哪有宰相包攬的?”
不僅批評宰相的工作,還給宋仁宗送來一幅《百官圖》說明情況。
懟完太後懟皇帝,懟完皇帝懟宰相,誰能受的瞭他?
“您還是去地方上吧,眼不見心不煩。”
范仲淹被貶饒州後,縣令梅堯臣就給他寫瞭一篇《靈烏賦》:“你說點好聽的就行瞭,像烏鴉報喪一樣說話,誰受的瞭你?”
范仲淹看瞭後,回傢也立馬一篇《靈烏賦》。其中有一句話,足以作為中國讀書人的行為準則: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1040年,宋夏邊境戰事吃緊,宋仁宗又想起瞭遠在“江湖之遠”的范仲淹:“朝廷考驗你的時候到瞭,去吧。”
就這樣,范仲淹與韓琦,成為安撫使夏竦的副手,開始衛戍西北的軍事生涯。
多年的鬥爭和打擊,讓范仲淹很心累,但是祖國需要,刀山火海也得闖。
范仲淹到任後,做瞭幾件工作:
1、更改軍隊舊制度,加強訓練。
2、修建青澗城、大順城,做為軍事基地。
3、聯絡西羌部落,威脅西夏後方。
4、建築城寨、山脈相配合的防禦體系。
5、選拔猛將,威震三軍的狄青、種世衡,就是在此時被選拔出來。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西北局勢徹底穩定,直到北宋滅亡,西夏都沒有跨過這道防線。
在西北的夕陽下,范仲淹看著眼前的戰場,腦海中響起《漁傢傲》的旋律:
戰爭,是所有人的悲哀。
2e5dd327de1c76a7a03673c3fa9b74e8
范仲淹 · 平天下
在中國歷史上,人品正直、能治理地方,還會領兵打仗的人少之又少,能數的上來的就那麼幾個:諸葛亮、王猛、王陽明......
好巧,范仲淹也是其中之一。
1043年,西北戰事平息,范仲淹也被召回京城,擔任參知政事,相當於副總理。剛一升官,他就把工作重點指向一個方向:改革。
經歷過地方,也混過朝堂,喝的瞭清粥,也吃過豬肉,范仲淹清楚的知道:
很多人吃不上飽飯,很多人賣兒賣女才能活命,很多人占有大片土地,很多人貪污無數錢財。
這個世界很不公平,但政府的職責,就是盡量讓它公平一點。
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他們都是理想主義者,希望用一腔熱血,消除黑暗、迎接光明。
范仲淹、富弼、韓琦、滕子京、歐陽修,開始奮力一搏,史稱“慶歷新政。”
改革,就是砸掉無數人的飯碗,再讓無數人端起飯碗。
可往往要砸掉的,是擁有反抗能力的富豪。而希望端起飯碗的,卻是沒有力量的農民。
所以,大部分改革都是以失敗告終,這次也不例外。
“慶歷新政”隻持續瞭一年,就被利益集團反攻倒算,難以為繼。改革派的大將,也紛紛離開朝廷,在地方上繼續發光發熱。
范仲淹,來到瞭鄧州;
滕子京,卻去瞭嶽州,也叫巴陵。
1046年,范仲淹在鄧州收到滕子京的快遞,請他為新建的嶽陽樓寫一篇推廣軟文。
他喝瞭一杯酒,看著滕子京送來的《洞庭晚秋圖》,煙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打漁的船隻安靜祥和,飛鳥、芳草、嶽陽樓,坐落在那裡,平添瞭一份難以言說的韻味。
這裡不僅僅是洞庭湖,更是大宋的的江山,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地方。肥沃的土地、厚重的歷史、璀璨的文脈,都在這裡傳承,無休無止。
“我為什麼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愛的深沉。”
可現在,這片土地上是什麼景象呢?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如果農民遭遇蝗、旱災害,本就不多的土地也要被迫賣掉,親生的兒女都保護不瞭。
官府也好不到哪裡去:隻領工資不幹活的官員太多瞭,耗費瞭大量的錢財。
貪污腐敗橫行,軍隊戰鬥力低下,哪有一個大國的樣子?
這樣下去,怎麼得瞭?
8a5fc54fb71e54440c7604031308bdc5
我這一生奮鬥難道是為我自己嗎?
不是的。
面對這樣的局面,我隻能盡力去做,有不符合規矩的地方,我就提建議;地方沒有治理好,我就努力去幹;西北邊境戰爭連綿,我也去奮鬥數年;
身為宰相,我想和同伴改變這一切,讓天下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穩定的收入、遇災時有保障。
如果世界能變得如此美麗,那我們做夢都能笑醒過來。
可惜,我們畢生的努力最終失敗瞭。
想觸動利益階層的靈魂,比登天還難。
可人生就是這樣,努力瞭,奮鬥瞭,失敗瞭又有什麼瞭不起?
在廟堂上,我就盡宰相的責任,濟世安民;在江湖裡,我就盡臣子的責任,為君分憂。
我們的努力,沒有收到回報,但隻要正氣長存,就有人會繼續我們的事業。
那時我們享受的就不是有限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的存在下去。
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范仲淹 · 遺韻
一篇《嶽陽樓記》,驚艷瞭時光。
千年來,它早已成為仁人志士的座右銘,激勵著歷代英雄豪傑,奮馬揚鞭,鼓舞著無數君子以此為皋鎳,在范仲淹的理想道路上,前赴後繼。
“這世界上有兩種力量——思想和劍,而思想總是戰勝利劍。”
范仲淹用他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成就瞭千年不朽的大功業。
范仲淹在被貶睦州時,曾寫過一篇《嚴先生祠堂記》,盛贊東漢嚴光的氣節和操守:
其實,這更像是他為自己寫的墓志銘。
洗面奶什麼時候用最好洗面奶晚上用最好。我們的皮膚在經歷瞭一天之後,會沾上許多外界的灰塵或者污垢,而且也會因各種外界環...
報名時間:發佈之日起至2月28日因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經嘉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備案,嘉興市教育局所屬部分事業單位決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