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城又稱外長城,附屬設施是塞外列城。是漢武帝太初年間所修的長城,經過考古工作者幾年的考察發現,漢王朝修建過一條西起新疆羅佈泊,東至吉林省東南部,長達1萬多公裡的‘外長城’。是漢王朝修建的、比明長城還要長的“外長城”。它是一條以壕溝或利用自然地形作屏障,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組成防禦工事的“外長城”,在漢代書簡中被稱為“塞”。漢長城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則用沙子和石子。或鑿石壘墻,或取土夯築;而在沙漠雜以蘆草和柳枝層層疊壓而成,並在外長城各樞紐建立要塞,駐紮裝備弩機和長戟的騎兵巡邏。漢武帝在此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
漢長城首先還是為瞭防禦匈奴。西漢初年,匈奴興起,不斷南下騷擾中原人民的生產生活。面對匈奴的這種掠擾,文帝、景帝時期,修繕瞭秦時所築長城。從長安至長城沿線,設置瞭許多烽火臺傳送軍情,加強防務,有力的抗擊瞭匈奴的襲擾。
漢武帝收復瞭被匈奴侵占的土地之後,除繼續修繕秦始皇時所修的長城,還建築河西走廊的長城。漢武帝還進一步發展和改進瞭長城的佈局,建築瞭許多亭障、列城,把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有機的構成一個防禦工程體系。
自此西漢長城、亭障、列城、烽燧西起大宛貳師城、赤谷城,經龜茲、烏耆、車師、居延,沿著燕然山、臚朐河達於黑龍江北岸。構成瞭一道城堡相連,烽火相望的防線。
1.玉門漢長城
安西境內現存漢長城150公裡,烽燧70座,城障3處。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敦煌境內的西堿墩相連。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玉門境內的這段漢代長城,歷經瞭幾千年的風雨侵蝕,雖然失去瞭原有的雄偉風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輪廓。玉門境內的漢代長城,全長70多公裡,保存較完整的一段約20公裡。最高部分有2.3米,最低部分隻有0.3米。現存的漢長城,若以紅柳層計算,最高部分有7層,最高處約2·5米,最厚處約4米,每層紅柳厚約0·2米,砂石和土層最厚處約2米,紅柳層上下有芨芨草,厚約0.1米,最頂部的積砂層厚約0.4米。它是河西走廊漢代長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這段以砂石、紅柳、芨芨和黃土為主要用料的古長城雖然歷經瞭幾千年的風雨侵蝕,失去瞭原有的雄偉風貌,但大致輪廓仍依稀可辨。
2d6934810dca14fda25334eef1d06e77b5c28022b1ca8cbb3a964b3c2ebd4362
小方盤城
小方盤城近照
烽火臺
2.敦煌漢長城
敦煌漢長城的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佈麻、胡楊樹等植物,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為墻。長城內則低窪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一種防禦措施。長城沿線,每隔十華裡許築有烽燧一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裡一大墩,五裡一小墩”的烽火臺。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敵情,白天煨煙,夜晚舉火,點燃報警,傳遞消息,所燃煙火遠在三十華裡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內現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門關西湖一帶保存得最為完整。
野馬井子西墩長城
當谷燧長城
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築造結構主要有三種:一是用黃膠土夯築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塊夾紅柳、胡楊枝壘築而成;三是用土坯夾蘆葦砌築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達7米以上。有的殘高10米左右。烽隧頂部,四邊築有不高的女墻,形成一間小屋。有的頂部現 在還可以見到屋頂塌陷的遺跡和殘木柱等。
3f82b9812e4bda4cec4ed3cb9f79c8e5
大方盤城
墩墩山烽燧
馬圈灣烽燧
當谷燧
廣昌燧
漢代長城較之秦長城更有所發展。並築瞭外長城,它們的長度達到瞭兩萬裡,是歷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一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