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危險離你有多近
最近一直在給期貨交易所講課,發現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很多人連投資的基本常識都不清楚,也不知道從哪聽到一些亂七八糟的消息,就開始亂買瞎買,結果可想而知!
買理財產品之前,先要看懂產品底層的投資標的,這是投資的最基本常識。但絕大部分的人,都忽略瞭這個基本常識,看似自己認真琢磨瞭一番,說的頭頭是道,其實就是在瞎投。
有人問,為什麼投資這麼復雜?因為那是你自己的錢呀,你要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
在這裡,我們繼續科普一些和期權相關的理財產品。
提示:談到理財產品的底層邏輯,都免不瞭一些金融術語,這裡盡量用簡單直白的語言來講。如果實在看不懂,建議收藏+關註,多看看就熟悉瞭。
今天要講的的是“雪球”理財產品:
“雪球”產品,可能很多投資者都不陌生。在2021年推向市場的時候,非常受歡迎。但是到今年,2022年,大部分人都遭受瞭損失,還損失的不明不白。
2022年,“雪球”類產品被多傢券商再次備案,意味著不久後,就會有一批新的“雪球類”理財產品上線。所以,在投資之前,你一定要弄清楚:“雪球類”產品的底層邏輯是什麼?風險有多大?適合誰投資?
先說明一下,“雪球”理財產品和雪球投資平臺沒有半點關系,很多人都混淆瞭,為此雙方還扯上瞭官司,目前有多傢私募公司已經將中基協備案的產品進行瞭更名,將“雪球”字樣進行瞭更替。所以,“雪球”產品,可能會換個名字,再次走進投資者視野。
c744a8f65a385a7b2065c78921e091ac“雪球”理財產品,和雪球投資平臺沒有關系
“雪球”產品是一種金融衍生品,底層邏輯就是看跌期權。買“雪球”理財產品的人,相當於是賣瞭看跌期權。再強調一遍:是賣瞭看跌期權,不是買瞭看跌期權。
賣一份看跌期權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你得先弄明白什麼是看跌期權,然後再弄明白,什麼叫賣瞭一份看跌期權。
先說期權。期權是一種權利,看漲期權是強買的權利,有權以約定好的價格強制買入;看跌期權是強賣的權利,有權以約定好的價格強制賣出。
比如交易一隻股票,如果你買瞭看跌期權,約定好的行權價格是100塊錢,那期權到期的時候,你就有權利以100塊錢賣給對方,哪怕股票跌到2塊錢,對方還是要付給你100塊錢,因為你有權利強賣。
再說賣一份看跌期權。賣出看跌期權,就是你把強賣的權利賣給對方,當然這個期權也是有價格的。一開始,對方付給你期權費,比如說3塊錢,就是花這3塊錢買下瞭未來強賣的權利。到瞭約定時間,即使股票跌到2塊錢,他也有權利以100塊錢的價格賣給你,你就必須支付給他100塊錢。
看到這,你應該能看懂:買入看跌期權的人,股價跌的越多,就賺的越多;賣出看跌期權的人,股價跌的越多,就虧的越多。
“雪球”就是這裡的賣出看跌期權。
賣出一份看跌期權的盈虧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22db6ad5cc057fa5e2c7072b55f5370e賣出看跌期權盈虧示意圖
再來說說“雪球”產品。
“雪球”產品通常是掛鉤個股或者指數,其中以中證500指數居多。
以掛鉤中證500指數的“雪球”產品為例來說(如果不知道什麼是中證500指數,你就先理解為一隻基金),“雪球”產品就是以這隻基金為標的資產的看跌期權。券商把這種期權打包成瞭一種收益憑證,也就是一種理財產品,而且是一種非常非常繞的理財產品。
繞就繞在:“雪球”產品的底層邏輯是看跌期權。但是,投資者買瞭“雪球”之後,並不是買瞭看跌期權,而是賣瞭看跌期權。
到這,可能你還沒看懂,那我直接告訴你結果:
結果就是:中證500指數跌的越多,投資者就虧的越多。但是,指數漲的時候呢?卻和投資者沒有任何關系。因為投資者的收益隻有期權費(下面會具體說什麼是期權費)。
這就是“雪球”產品的底層邏輯,如果說的這麼直白,我想大部分人都能看出來,“雪球”產品風險還是挺大的。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爭著搶著要買呢?因為“雪球”產品給期權換瞭個包裝(其實這是個套路)。
“雪球”產品有三層包裝。
第一,保證金。
在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賣出期權是需要有押金的,專業術語叫做保證金。保證金是幹嘛用的呢?比如說你賣出看跌期權,那相當於對方買一個強賣的權利。如果股價下跌,對方就會強賣給你,你需要有保證金放在交易所,保證有錢賠給對方。這筆錢,在期權交易簽訂的時候,就必須拿出來放在期權交易所。
在“雪球”產品上,這筆保證金被包裝成瞭“投資本金”。投資者買瞭“雪球”產品,就是賣出看跌期權。其實,在期權交易裡,根本就沒有投資本金的概念。
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拿出的這筆錢,其實是期權保證金。在股價下跌的時候,是要賠給期權買方的。
你以為是投資本金,其實是期權保證金。保證金的風險是遠高於投資本金的,或者說,二者在風險系數上,在投資性質上,沒有啥可比性,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所以,“雪球”產品,把期權保證金說成投資本金,就是偷換概念,混淆視聽。
第二,期權費。
“雪球”產品的第二層包裝,是期權費。在期權交易中,賣出期權的一方,是可以收到期權費的。在“雪球”產品上,這筆期權費,被包裝成瞭“利息收入”。
在投資中,利息收入,聽起來就是一筆常規的穩定的收入。但是期權費的本質並不是投資本金的利息收入,而是對方買一個強賣的權利,付給你的期權費。
通過以上兩點,“雪球”產品就包裝成瞭有本金有利息的固收加產品。其實投資的內核完全不是固收加的概念,內核是看跌期權。(固收類投資,請參考舊文《什麼是固收投資?》)
第三,奇藝期權。
“雪球”產品的第三層包裝,是奇藝期權。在普通期權的基礎上,還加瞭一些限制條件。(居然有人問我:奇藝期權和愛奇藝有什麼關系?這裡也說明一下,奇藝期權和“愛奇藝”沒有任何關系。)
這個期權是有啟動條件的,啟動條件觸發之後,期權才生效。同時,也是有限制條件的,一旦觸發限制條件,期權就失效作廢。
以掛鉤某隻股票的“雪球”產品為例說明一下。假設執行價格是100元,雙方可以約定,在期權到期之前,如果股價漲到120元,那期權就作廢,合同終止。這個在奇藝期權裡叫做敲出;如果價格跌到83元,那期權才生效,這個在奇藝期權裡叫做敲入。
b18a5051dc678a2a1bbe6419ee393592期權敲入敲出示意圖
如果股價一直在83元和120元之間呢?那期權沒有觸發啟動條件,一直都是無效的。隻有跌破83元,期權敲入,才生效。
看跌期權經過以上三層包裝,就變成瞭“雪球”產品,全稱“雪球型自動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憑證”。
看到這,你肯定沒看明白,這不是你的問題。賣給你這個理財產品的人,可能也不明白。曾經有個客戶經理是這麼說的:
在期權交易中,買入期權的一方,損失有限,收益無限。最大損失就是期權費。
賣出期權的一方,收益有限,損失無限。收益的上限就是期權費,但是損失可能會無限大。
買“雪球”產品的人,是賣出看跌期權,也就是期權的賣出方,最多賺到期權費。但是損失,可能會無限大,股價跌的越多,就虧的越多,直到把保證金虧完。但是股價上漲,卻和他沒有什麼關系。
期權風險這麼大,是不是就不能參與瞭?也不是。期權一般適合投資機構參與,散戶投資者很難評估投資風險。監管部門也在不斷收緊對期權投資的限制。
據有關媒體報道,近期,部分頭部私募在新產品備案時,監管要求私募產品如果投資“雪球”結構期權,投資比例不得超過25%。
個人投資期權要註意些什麼呢?
歷史上,賣出期權血虧的例子不勝枚舉,其中也不乏華爾街大佬James Cordier,他因為賣出美國天然氣看漲期權,遭遇毀滅性損失。尷尬的就在這,他還有另一個身份——《賣期權完全指南》暢銷書的作者。
總之,個人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先弄清投資的底層邏輯,並且把風險控制在自己能承擔的范圍內。如果有些理財產品實在看不懂,最好不要投。說來說去,最重要的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保本最重要。
再次提示:未來,投資市場肯定會推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投資產品,都是換湯不換藥。最重要的是,入手之前,請先搞清楚底層投資邏輯。如果實在看不懂,就不投。
更多精彩內容,請+v搜索關註【驕子財富】。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