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傢庭的代際傳遞:遺傳、養育方式和環境因素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Dutch cohorts

作者:Susan Branje等

譯者:許標

譯註:這是一篇綜述論文,特別涉及代際傳遞的遺傳機制部分,很多生物學術語,可以跳過閱讀。如果讀不下去,我提煉幾點:

(1)代際傳遞是遺傳和非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

我們通常簡單把原生傢庭影響,歸責為父母的養育方式。但要得出這樣的結論,需要控制基因、環境等幹擾因素。可研究恰恰證明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代際傳遞。

(2)良好婚姻和受教育程度高,可以阻斷原生傢庭負面影響

嚴謹地說,這一結論不是百分百適用,但有研究證明瞭這種關聯性。這提示:走出原生傢庭影響的2個方向:至少考上大學,提高自己受教育程度(能夠從改變社會經濟地位、生活環境等促進走出不良原生傢庭);經營良好婚姻。

(3)青春期良好親子關系,有助提高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婚姻

孩子成就和婚姻傢庭,父母最關心的孩子人生兩大任務,與青春期孩子建立好關系一舉兩得。反之,可能在兩方面造成不良影響。

1. 引言

精神病理和養育方式會跨代傳遞。代際傳遞,或一代人的個體行為和特征在後代中重復出現的程度,被報道為多種特征,如人格和精神病理、受教育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體重指數、生活方式因素和健康,以及關系過程,如養育方式質量或離婚。由於復雜過程——涉及遺傳和非遺傳因素——而發生從父母到子女的傳遞。非遺傳因素被稱為環境因素;在非遺傳代際傳遞環境中,非遺傳因素也被稱為“文化傳遞”。

本文旨在探討精神病理和養育方式的代際傳遞機制。我們還註意到精神病理和養育方式的代際傳遞,涉及相互作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養育方式可能是精神病理傳遞的一個重要機制,反之亦然。我們將討論在研究代際傳遞時,需要顧及的一些方法學考慮,重點是父母與子女間的傳遞。

2. 代際傳遞

代際傳遞描述的是內在代際連續性,也可能是跨行為和跨特征的代際連續性。廣義來說,代際傳遞源自父母特征通過DNA傳遞的遺傳繼承、文化傳遞,或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影響子女的特征。代際傳遞可以表現為:跨代影響同一行為或特征的同型連續性,也可以表現為跨代影響不同特征的異型連續性。根據Cavalli-Sforza和Feldman的研究,當父母(和其他傢族成員)影響孩子的行為時,文化傳遞就發生瞭。在本文中,我們以此為例,討論從父母到孩子的遺傳和文化傳遞,忽略父母輩其他傢族成員的影響。盡管有時代際傳遞與遺傳決定的連續性有所區別,並被定義為上一代在心理上影響態度、特征和行為的過程,但我們認為代際傳遞包括遺傳和非遺傳途徑,認識到這兩者可能相互交織,導致”基因-環境”關聯。

3.代際傳遞的文化機制

精神病理和養育方式的幾種傳遞機制已被提出。

首先,父母和孩子的共享環境,可能會影響雙方的特征和行為。這種共享環境涉及更廣泛的傢族和傢庭環境,如社會經濟因素、傢庭混亂和文化因素。父母和孩子住在同一街區和房子裡,可能是激發代際連續性的因素。個體環境中的這種累積連續性,強化瞭某些行為或互動方式,從而維持跨生命歷程和跨代行為模式。例如,低社會經濟地位可能會影響父母和孩子的攻擊性。因此,跨代連續性通過共享相同的物質、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被強化。

其次,養育方式可以跨代傳遞,但也可以作為解釋精神病理跨代傳遞的機制。養育方式是一種廣泛和多方面的建構,指的是個體如何撫養他們的孩子,這也包括培養孩子的感受和認知。傳統上,養育方式的兩個核心方面是有區別的:一個與溫暖、回應或支持有關;另一個包括控制或要求。這兩方面可能包括養育方式維度,特定於某些情形(例如管教策略),或特定於激發某些技能(例如情緒和調節)。根據社會學習理論,傳遞可能是通過模仿過程發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觀察父母的行為並模仿這些行為。與依戀理論一致的是,有經驗的養育方式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和關系性內部工作模型,這可能會對父母自身行為和關系產生影響。

對於父母特征和養育方式之間,以及養育方式和孩子行為之間存在回顧性和前瞻性關聯,橫斷研究和縱向研究顯示瞭充分證據。這通常被解釋為養育方式在代際傳遞中,發揮中介作用的證據。關於這些機制的前瞻性代際研究很少。一項包括來自(外)祖父母、父母和孩子數據的前瞻性縱向研究,發現瞭父母監控和嚴厲管教的跨代連續性,但養育方式的連續性並沒有介導外化問題行為的代際連續性。相比之下,母親和父親參與對孩子的自我控制有直接影響,但父母自我控制對孩子自我控制,沒有顯著的中介作用。然而,Dogan等人發現,青少年報告的養育方式,介導瞭父母與青少年之間反社會行為的縱向關聯。此外,一項短期縱向研究發現,母親15歲前品行障礙發作史和青少年反社會行為之間,養育方式具有中介作用。因此,盡管養育方式常被認為是精神病理代際傳遞的中介機制,但迄今為止的證據並無定論。

養育方式不僅可以看作是代際傳遞過程中的中介因素,養育方式本身也被認為是代際傳遞的。跨代養育方式的關聯中,嚴厲和虐待的養育方式被特別報道。關於養育方式的代際傳遞,最老的觀察來自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他們指出,使用虐待養育方式的父母,經常報告自己也被其父母虐待過。大多數研究確實報告瞭虐待和虐待史之間的適度關聯。其中一些研究存在各種方法學問題,研究設計較弱的研究往往報告瞭最強的代際效應。許多研究依賴於無代表性樣本,沒有前瞻性設計,依賴於單一報告。

近年來,許多前瞻性研究解決瞭養育方式回顧性報告中出現的偏差。這些研究大多數集中在嚴厲和虐待養育方式的代際傳遞,但也有關於建設性養育方式的代際連續性報告。例如,Chen和Kaplan報告,在青春期受到有經驗的建設性養育方式,與20年後自我報告的建設性養育方式(弱)相關。這種相關,部分是被諸如人際關系質量和心理失調介導的,但在青春期受到有經驗的建設性養育方式,對自我報告的建設性養育方式產生的其餘直接影響,被解釋為特定角色榜樣過程的表現。

多種社會經濟環境、行為和特征(包括精神病理),已被確定為跨代養育方式連續性的中介因素。對消極和積極養育方式穩定性的潛在機制,已經進行瞭研究。各種前瞻性研究表明,經歷消極的養育方式,促成情緒和行為問題的發展,如反社會行為和抑鬱,這反過來可能會增加下一代重復這些消極養育方式的機會。相反,第2代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功能,可以部分解釋積極養育方式的傳遞。例如,一項從青春期早期到成年中期的前瞻性縱向研究顯示,孩子在青春期早期與父母相處體會到滿足感,與其成年早期的婚姻滿意度和受教育程度呈正相關,而這些又與成年中期個體使用建設性養育方式呈正相關。在這種情況下,婚姻滿意度和受教育程度占瞭建設性養育方式代際傳遞的大部分直接影響。

自我調節和社會功能這兩個因素,可能在介導養育方式和精神病理的傳遞中特別相關。自我調節和社會功能對個體在不同領域的功能都有持久影響。在學齡前和幼兒期表現出自控困難的個體,被發現健康狀況較差,物質濫用較多,經濟困難較多,犯罪率較高,成年後的養育方式質量較低。相比之下,兒童早期的社會功能與青年人多個領域的結果相關,如教育、就業、犯罪、物質濫用和心理健康。有證據表明,自我調節受到養育方式的影響,因為養育方式可能介導自我調節的代際傳遞。此外,一項關於養育方式質量代際連續性的前瞻性研究發現,在每個時間點對第1代養育方式和第2代社會功能進行評估,並在20年隨訪中對第2代養育方式進行評估,發現社會功能可以介導跨代養育方式連續性。

這些例子說明瞭父母和孩子的特征、行為和養育方式過程的復雜交互動力,共同解釋瞭代際傳遞。在第1代和第2代中,通過養育方式和精神病理相互關聯的持續過程,父母的精神病理可能會導致適應不良的養育方式,而養育方式既直接通過榜樣和內部工作模型(註:通過依戀類型)的過程傳遞,也間接通過影響其後代的精神病理傳遞。

大多數關於非遺傳傳遞機制的研究,沒有考慮到這種傳遞可能被遺傳因素混淆。重要的是,一些遺傳敏感型設計的研究表明,在考慮瞭遺傳過程之後,環境傳遞發生瞭。例如,雙生子兒童的研究表明,從父母傳遞給青春期子女的焦慮、神經質、抑鬱和反社會行為的顯著直接環境傳遞。

4. 理清遺傳和非遺傳傳遞

父母和孩子擁有共同的遺傳背景,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瞭特征和行為的代際傳遞。兒童的核DNA有50%來自於生物父母(所有線粒體DNA來自於母親)。共享基因可能直接影響孩子和父母的行為,導致跨代行為相似。通過“基因-環境”關聯,孩子和父母的共享基因組成,也可能與他們所遇到的社會環境相關。例如,父母可能會將反社會行為的遺傳傾向傳遞給孩子,同時提供虐待的養育方式環境,或者可能會將高行為控制的遺傳傾向傳遞給孩子,並創造一個整潔有序的傢庭環境。孩子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基因型,與孩子成長環境之間的這種聯系,被稱為被動”基因-環境”關聯。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養育環境可能與孩子的行為有關,但這種關聯部分是由他們的基因相似性造成的。

孩子也可能喚起某些養育方式(喚起式或反應式“基因-環境”關聯):孩子的基因型誘發父母行為(例如,特定養育方式),或者孩子主動尋求特定接觸和體驗。例如,當第2代基因型與第1代母親的養育方式相關時,這可能表明一種喚起式“基因-環境”關聯。Dobewall等人在一項全基因組相關研究中發現,子女的基因型與第1代母親不耐受有關,但與他們自身熱情和不耐受無關,這表明兒童會根據他們的基因組成引發特定的養育方式。

此外,當個體根據自己的基因組成選擇特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主動“基因-環境”關聯。例如,研究發現,青少年受遺傳影響的人格特征,會影響青少年對危險同伴、傢庭和學校環境的選擇,而這些環境又會影響物質濫用。這些”基因-環境”關聯的例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解釋代際傳遞的環境影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遺傳效應。

父母和子女共享的基因組成,也可能通過“基因-環境”相互作用來調節社會環境的影響。如果子女擁有特定的遺傳特征,那麼環境隻會影響某些特質或特征,就會產生“基因-環境”相互作用。或者,遺傳傾向對發展某些行為的影響,可能取決於暴露在特定環境的影響。已有證據表明,“基因-環境”存在相互作用,例如抑鬱癥狀:基因組成的個體差異與暴露在適應不良環境的相互作用,如慢性壓力、應激或負性生活事件,以及適應不良養育方式,對預測青少年的抑鬱癥狀。在代際傳遞的背景下,催產素受體型基因調節瞭早期暴露於母親抑鬱環境,與孩子青春期抑鬱癥狀之間的關聯。被認為影響各類反社會行為發展的基因,有多巴胺轉運體基因(DAT1)和多巴胺受體基因DRD2、DRD3、DRD4和DRD5,血清素轉運體啟動子基因(5-HTTLPR)和許多血清素受體基因,以及與產生代謝神經遞質酶有關的基因,如兒茶酚- o -甲基轉移酶基因(COMT),和單胺氧化酶A (MAOA)基因,盡管這些發現中,有許多發現仍有待在功效良好的全基因組相關研究中重復。一種“基因-環境”相互作用與“單胺氧化酶A-虐待”相互作用有關:低活性單胺氧化酶A等位基因與反社會行為的關聯,隻存在於童年受虐待的男性中。其他可能的“基因-環境”相互作用的例子,涉及到血清素轉運體啟動子基因和暴露在不良同輩在預測自我控制中的相互作用。

最近對候選基因的遺傳研究,指出瞭母親行為背後的四個系統,即多巴胺、血清素、神經肽催產素和抗利尿激素系統。許多參與多巴胺系統運行的基因,與負面和敏感型養育方式的差異有關,特別是與母親行為有關。同樣,母親行為與編碼血清素轉運體5HTT的基因變異、與催產素功能有關的基因和抗利尿激素基因的關系也有報告。除瞭這些遺傳變異的直接影響外,據報道,這些遺傳系統中的多態性也有“基因-環境”相互作用,早期生活逆境和母親從自己父母處受到的照料質量,調節瞭遺傳變異對敏感型養育方式的影響。此外,在一項三代研究中,發現催產素系統與經驗型養育方式相互作用,影響三代人之間的聯結:報告瞭來自外外祖母過度保護型養育方式的母親,僅在攜帶OXTRrs53576 G基因時,對嬰兒表現出更多厭棄和較低催產素水平。相比之下,報告受曾外祖母過度保護程度較高的外祖母,僅在攜帶OXTRrs2254298 GG基因時,表現出較差的養育方式。被母親報告較多厭棄的嬰兒,僅在攜帶OXTRrs2254298 A基因時,才具有較高的催產素水平。如上所述,我們註意到許多候選基因和候選相互作用的研究,正在等待在全基因組、功效良好的研究項目中重復。Duncan和Keller在一篇候選“基因-相互作用”研究的綜述中得出結論:“基因-環境”相互作用研究的功效不足。低功效加上給定“基因-環境”相互作用假設的低先驗概率可能表明:大多數甚至所有的主動“基因-環境”相互作用發現,代表瞭I型錯誤(註:指棄真錯誤,拒絕瞭實際成立的假設)。”

5.表觀遺傳過程

除瞭遺傳和文化傳遞的影響,表觀遺傳過程越來越被認為是參與代際傳遞的一種分子機制。基因表達部分被表觀遺傳影響調節。環境暴露可以改變功能性基因表達,而不改變相關的基因序列,並同樣地影響行為。雖然到目前為止,對表觀遺傳過程作用的研究,通常集中在生理功能和疾病風險,但表觀遺傳也是環境因素影響心理社會功能的重要機制。基因表達的變化,舉例來說,可能源自暴露於產前母親吸煙、環境壓力或重大情感創傷。在縱向群組研究中檢查表觀遺傳過程,可以揭示在關註基因變異時可能未被揭示的因果過程,以及可以闡明“基因-環境”相互作用如何促進發育和代際傳遞。由於其在大樣本中應用的可行性,最好的表觀遺傳過程研究指標是DNA甲基化,或調節基因轉錄的染色體化學塗層。DNA甲基化,涉及甲基團(CH3基團)在基因啟動子區域內的胞嘧啶-磷酸-鳥嘌呤(CpG)基團中,加入胞嘧啶的過程。這種DNA結構變化,導致基因轉錄變化。調控序列的低甲基化與基因表達增加有關,而甲基化增加與轉錄抑制有關。通過檢查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基因特異性甲基化變化,並將這些甲基化變化與心理社會環境變化聯系起來,不僅可能檢查表觀遺傳是否以及如何由兒童生活中重要環境的變化而隨時間推移發生改變,而且還可以檢查這些表觀遺傳過程是否參與調節遺傳或環境危險因素與心理社會適應之間的關聯。例如,DNA甲基化水平易受暴露於生活逆境的影響,如暴露於兒童受虐環境,並在改變“下丘腦-垂體-軸”反應中發揮作用(HPA)。“下丘腦-垂體-軸”反應影響對環境的適應。此外,甲基化水平的個體差異也可能部分由基因差異解釋。動物研究和更加有限度的人類研究表明,早期逆境(包括社會經濟劣勢和母親照料)影響基因表達和神經功能,從而促進代際傳遞。這些研究顯示瞭環境因素(包括親子互動和社會經濟劣勢)如何影響表觀遺傳機制以及自身(養育)方式。例如,研究發現母親早年的人際暴力和虐待經歷,與糖皮質激素受體基因NR3C1啟動子區域的甲基化有關,這反過來又與和孩子互動時的神經反應有關。

此外,表觀遺傳變化本身是可遺傳的。通過復雜的生理過程,父母不僅可以將基因特征傳遞給孩子,還可以將表觀遺傳特征傳遞給孩子,特別是如果這些表觀遺傳特征是基於極端壓力和危及生命的經歷。正如所指出的,大多數檢查表觀遺傳代際傳遞的研究都是基於動物模型,因此尚不清楚人類是否存在代際表觀遺傳。少數研究表明,表觀遺傳傳遞也可能發生在人類之間。例如,一項針對22名大屠殺幸存者及其(成年)子女的橫斷研究發現,大屠殺暴露與糖皮質激素受體敏感型基因編碼中的胞嘧啶甲基化有關。一項對1944 - 1945年荷蘭饑荒幸存者的孩子及孫輩的研究發現,產前暴露於饑荒的人與未暴露於饑荒的人相比,DNA甲基化持續變化。盡管這些研究無法區分表觀遺傳繼承、選擇過程或社會傳遞,但它們提供瞭一些證據,表明與早期逆境相關的壓力可能會影響後代,這種影響既獨立於後代的生活經驗,又與後代的生活經驗相互作用。

總體而言,對人類代際傳遞表觀遺傳機制的研究尚處於早期階段。Lomanowska等人提出瞭一個模型,其中基因和環境的主要影響、兩者相互作用以及表觀遺傳的中介效應,共同塑造瞭養育方式。在他們的模型中,親代基因可能通過被動和主動的”基因-環境”關聯,與親代環境相關。此外,(外)祖父母可能會影響親代表觀基因,進而影響親代行為。由於(外)祖父母的行為導致的甲基化模式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催產素、血清素和皮質醇系統的功能變化,這可能會誘發不敏感型養育方式。遺傳自(外)祖父母的親代易感基因,可能調節這種中介作用以及環境因素對親代行為的影響。現在需要進行縱向研究來進一步探索這些人類機制,從而考慮表觀遺傳過程和當前社會和環境因素。

6. 代際傳遞的調節因素:環境因素和兒童特征

盡管有證據表明精神病理和養育方式的文化傳遞,但與基因傳遞的影響相比,文化傳遞趨於弱或中等影響。代際傳遞可能不會發生在所有傢庭中,有些孩子似乎比其他孩子更受父母行為或特征的影響。因此,重要的是不僅要關註特征和行為代際傳遞的潛在機制,而且要理解跨代不連續。因此,研究也集中於瞭解可能增加或減少代際傳遞機會的因素。

在增加代際傳遞機會的條件中,包括低社會經濟地位等環境特征。父母關系的各個方面,如婚姻地位、關系質量和伴侶暴力,也被發現可以調節抑鬱、外化行為和養育方式的代際傳遞。此外,子女伴侶關系的質量調節瞭代際傳遞。有趣的是,也有證據表明伴侶關系質量的跨代連續性,然而,即使父母的婚姻質量是負面的,那些擁有高質量伴侶關系的子女,也可能能夠打破代際傳遞循環,表現出積極的養育方式或行為。一項元分析顯示,父母和其他成年人之間某些安全穩定型滋養關系,如浪漫的伴侶或共同撫養子女,或成人社會支持資源,降低瞭虐待連續性。

在孩子特征中,性別是代際連續性的一個潛在調節因素,因為一些研究發現,與兒子相比,養育方式和精神病理的傳遞對女兒更強。然而,這種性別的調節效應並不總是被發現,一些研究甚至報告,在養育方式的連續性方面兒子強於女兒。兒童年齡也被認為是一種調節因素,對年齡較小的兒童影響更大。據報道,兒童氣質、情緒調節和壓力反應也能調節體罰和敵意型養育方式的代際傳遞。這些結果表明,孩子的氣質影響父母敵意的代際連續性,但它們也可能表明,在某種程度上的不同易感性:環境影響敏感型個體會受到負面環境的不利影響,並從支持性環境中受益。因此,對於那些易受環境影響的個體來說,代際傳遞可能性更大。

總之,代際傳遞的發生是由於遺傳和非遺傳因素復雜的相互作用。盡管有大量證據,解釋代際傳遞的中介過程和加強或削弱代際傳遞的調節因素,但許多關於代際傳遞的研究受到方法學限制的阻礙。

(略去研究方法討論,如需可自行查閱原文。)

譯者:許標,中科院心理所健康心理學碩士,全職心理咨詢師。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AI达人特训营第三期】:PaddleSeg助力自动驾驶场景分割

★★★ 本文源自AlStudio社区精品项目,【点击此处】查看更多精品内容 >>>

· 刚刚

2022届山东大学生就业报告:专科首选就业软件技术专业收入排行榜首

文章来源于青网,原标题为超六成2022届专科学历毕业生首选就业,软件技术专业可拿14465元

· 10秒前

3款便宜美国云服务器推荐 – 适合跨境外贸出海等用户

美国云服务器因为带宽大,但是价格便宜,国内访问速度快,并且也不需要实名制,购买后马上就可以用,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 ...

· 19秒前

中国近代军服(十八):北洋政府航空单位服制

本文将简单的介绍几种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航空单位有关服制。

· 29秒前

苏珊朗格的思想

1、符号美学 苏珊朗格深受卡西尔的影响,卡西尔重视符号的意义。在朗格看来,符号活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最本能的智力活动, ...

· 38秒前